吉林省白山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白山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扫描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
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十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石油作为高碳能源,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双碳”目标要求大幅减少化石能源消费,
石油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下图为2020~2024年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产量
口消费量
18
1
1.5
65
1
0.5
432
0
2020
2021
2022
2023
2024(年份)
1.据图可知,2020~2024年我国石油
A.资源逐渐枯竭
B.对外依存度高
C.价格稳步增长
D.消费需求逐年增加
2.与2020~2024年我国石油产量变化状况成因关联性最大的是
A,开采技术不断进步
B.国际油价显著上涨
C.炼化产能大幅扩张
D.新能源替代效应增强
3.在“双碳”目标要求下,未来石油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最可能是
A.交通燃油需求
B.居民生活用能
C.火力发电燃料
D.化工原料生产
【高二地理第1页(共6页)】
25542B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草本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中的泥沙和氨、磷等污染物,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主
要措施之一。某科研小组在三峡库区某地选取当地常见的莒本植物黑麦苹和白三叶,通过人工
模拟地表径流,研究草本缓冲带截污能力,为三峡库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下图示意不同草本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读图,完成4一5题。
一居民点—早地
水田

80
国白三叶
日黑委草
氮、
40
泥沙
2
水分
水库

0
泥沙
总氨
总磷
4.白三叶比黑麦草削减污染物能力强的原因是白三叶
A.阻止入渗能力强
B.抵抗冲刷能力弱
C.抑制蒸腾作用强
D.吸收氮磷能力强
5·草本缓冲带宜布局在图中的
A.居民点
B.旱地
C.消落区
D.水田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发风能资源,下图示意我国陆上风能区划。读图,完成6~7题。
风能丰1
皿血能苛利角区
风能欠缺区

6.对图中甲、乙两地风能资源的差异及其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1地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
B.甲地受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大
C.乙地温差变化大,风力大
D.甲地受台湾山脉影响,风力小
口.相比陆上风电场,我国加快建设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原因是
A.远离居住区,噪声小
B.静风期短,发电时间长
C.投资规模小,维护难度小
D.离市场近,输电距离短
【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
25542B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6
7
8
答案
B
A
D
D
C
B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A
C
A
C
D
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我国石油消费量远大于产量,意味着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消费需求,这表明我
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图中仅展示了2020一2024年我国石油产量和消费量情况,并没有关于石油资源储量
的信息,不能仅根据产量和消费量就得出资源逐渐枯竭的结论;图中完全没有涉及石油价格的任何内容;
2022年消费量有所下降,并非逐年增加。
2.【答案】A
【解析】2020~2024年我国石油产量呈上升趋势,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油气开采技术进步,
特别是页岩油和深海油气开采技术取得突破,加之消费需求增长,推动了石油产量增长;虽然油价上涨可能
短期刺激生产,但我国石油增产主因是政策与技术驱动;炼化产能反映石油加工能力,与原油产量无直接关
联;新能源使用会抑制石油消费,与产量增长的成因无关。
3.【答案】D
【解析】石油作为化工原料的需求具有不可替代性,且随制造业和材料工业的发展增加,是未来石油消费的主
要增长点;受新能源交通工具快速发展影响,石油需求增速放缓甚至下降;居民生活用能会逐渐向清洁能源
转变,以降低碳排放,对石油的需求不会成为主要增长点;火力发电燃料以煤炭为主,且在“双碳”目标下,会
更多发展清洁能源发电。
4.【答案】D
【解析】削减污染物的能力是指拦截地表径流中的泥沙和吸收氨磷的能力,据左图可知白三叶对氨磷的平均
消减率比黑麦草高,说明它吸收氮磷的能力强:阻止人渗能力强不一定削减污染物能力强:抵抗冲刷能力弱,
则消减污染物能力弱;抑制蒸腾作用强,植物生长缓慢,吸收氮磷能力弱,则消减污染物能力弱。
5.【答案】C
【解析】草本缓冲带是为了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等污染物,而这些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和农业生
产,因此应该布局在居民点、旱地、水田下游的消落区。
6.【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受台湾海峡狭管效应影响,风力强劲;冬季风源地在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虽距乙地不
远,但是因天山的阻挡,且乙地处于盆地,地形封闭,总体风力较小。
7.【答案】D
【解析】不管是陆上风电场还是海上风电场,为了减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都需远离居住区;我国西北内陆地
区风力资源较丰富,静风期短,发电时间长不是建设海上风电场的主要原因;在海上建设风力发电场比在陆
上建设难度更高,维护难度和成本都更高;东南沿海地区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量大,相比陆上风电
场而言,建设海上风电场离市场更近,输电距离短,经济效益高。
8.【答案】C
【解析】广东(迅猛增长)、浙江和福建(较快增长)的碳排放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区域:而以吉林和辽宁等为代表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25542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