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学
本试卷共14页。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淡水水域遭受污染后,极易发生富营养化现象。这一过程中,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含量显著升高,进而导致蓝细菌和绿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生态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蓝细菌和绿藻的细胞壁成分均为纤维素和果胶
B.蓝细菌和绿藻均可进行光合作用,因为都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
C.蓝细菌和绿藻的遗传物质均为DNA,且均位于细胞内特定的区域
D.蓝细菌和绿藻均具有生物膜系统,且生物膜的成分和结构相似
2.《养生四要》中记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五谷(麦、黍、稷、麻、菽),五畜(牛、犬、羊、猪、鸡),五果(李、杏、枣、桃、栗)和五菜(葵、韭、藿、薤、葱)。这些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谷”中的淀粉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B.“五畜”中的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
C.“五果”中的核酸有2种,彻底水解的产物是8种核苷酸
D.“五菜”中的水分子之间、氨基酸之间都可能形成氢键
3.热休克蛋白(HSPs)是一类在生物进化历程中高度保守的蛋白质家族,其核心功能包括协助新生蛋白质正确折叠、修复受损蛋白质空间结构,以及介导异常蛋白质的降解过程。这类蛋白质广泛存在于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的多种生物体内。下列关于热休克蛋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推测相似的氨基酸排列顺序是不同生物中HSPs功能相同的关键
B.夏季高温环境会引起人体内HSPs空间结构改变,甚至失活
C.推测支原体、黑藻叶肉细胞中的HSPs主要分布在内质网和细胞质
D.大肠杆菌中的HSPs和磷脂均含有C、H、S、P元素
4.外泌体是机体中多数细胞均可分泌的微小膜泡,具备脂质双层膜结构,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其可通过携带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生物分子调控靶细胞的代谢过程,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细胞间信息传递机制。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外泌体膜蛋白与靶细胞膜蛋白结合,是完成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前提
B.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外泌体,能通过信息传递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与生长
C.外泌体的功能取决于来源的细胞类型,分泌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细胞的生理状况
D.外泌体膜可与靶细胞膜直接融合,释放其所含的蛋白质、核酸、脂类等物质
5.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来维持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当细胞营养缺乏时,可通过降解自身大分子物质或受损细胞器,为细胞生存提供能量和原料。下图表示细胞自噬信号调控途径,AKT 和 mTor 是两种关键蛋白激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中AKT被激活是胰岛素进入细胞中作用的结果
B.细胞自噬过程与细胞中溶酶体产生的水解酶有关
C.胰岛素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体现细胞膜的识别功能
D.图中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依赖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6.某小组利用光学显微镜选择多种材料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观察鸡的红细胞时,细胞膜、线粒体和细胞核清晰可见
B.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C.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时,取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效果好
D.观察洋葱细胞质壁分离时,在低倍镜下无法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7.果蔬采摘后容易出现褐变现象,表现为色泽加深、风味变差及营养物质流失。褐变的主要机制是果蔬组织中含有的多酚氧化酶(PPO),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催化酚类物质氧化生成醌,进而聚合形成褐色物质。某兴趣小组针对多种因素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展开探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本探究实验中的自变量为pH、温度和抑制剂浓度
B.抗坏血酸是一种非竞争性抑制剂,其与高温、强酸降低酶活性的机理相同
C.根据图乙分析,90℃处理50s后的PPO失去活性,原因是PPO的空间结构发生可逆性改变
D.根据图甲的实验结果可知,在制作果蔬汁的过程中适量添加柠檬酸能够起到抑制褐变的作用
8.“葡萄美酿令人痴,一醉方休谁晓知。何日与君同畅饮,凝眸了却苦相思。”表达了诗人对葡萄美酒的喜爱以及对与友人共饮的美好期待。下列有关葡萄酒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物的生成分别在主发酵和后发酵阶段完成
B.发酵时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可能会提高葡萄酒的酒精浓度
C.变酸葡萄酒表面产生的菌膜与产膜酵母的大量繁殖有关
D.酒精发酵过程中维持30-35℃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9.下列有关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生产用的菌种可通过自然界分离、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获得
B.发酵工程生产的单细胞蛋白是含丰富蛋白质的微生物菌体
C.利用发酵工程由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得到的谷氨酸即为味精
D.发酵工程产生的微生物肥料可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株生长
10.“筛选”是生物技术与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移植前,无需对通过体外受精或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进行质量筛选
B.诱导甘蓝根尖细胞和菠菜叶肉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观察到叶绿体便可筛选出杂种细胞
C.单倍体育种时,需对F1的花药进行筛选后才可继续进行植物组织培养
D.培育转基因抗虫棉时,需从分子水平及个体生物学水平进行筛选
11.紫杉醇是一种从红豆杉树皮中提取的生物活性物质,目前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乳腺癌等疾病的治疗。植物细胞工程是生产紫杉醇的关键技术手段,为选育高产细胞系,某研究小组以南方红豆杉的不同外植体为材料进行悬浮培养实验,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紫杉醇属于植物的次生代谢物,其产量低,应选择高产细胞进行培养
B.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紫杉醇时需要培养得到完整植株
C.实验结果表明,应选择茎段来源的红豆杉细胞,培养到5-6代提取紫杉醇
D.进行培养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12.下列有关“DNA粗提取与鉴定”、“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洋葱为实验材料,也可以选择猪血、菠菜等作为DNA粗提取的实验材料
B.将提取到的丝状物直接与二苯胺溶液充分混匀后沸水浴,溶液即可变为蓝色
C.凝胶中加入核酸染料便于观察PCR产物的电泳结果,电泳缓冲液应没过凝胶1mm
D.PCR反应体系所需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在-20℃储存,使用前在室温下解冻
13.下图是某科研团队通过小鼠体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可供研究和疾病治疗的ES细胞流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紫外线短时照射或梯度离心法去除小鼠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B.激活重构胚的方法有电刺激、蛋白酶合成抑制剂、乙醇和Ca2+载体
C.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均具有组织特异性,只能分化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
D.囊胚DNA来源鉴定时可从囊胚的滋养层细胞中提取DNA样本
14.胚胎工程技术的应用为优良牲畜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办法,如奶牛活体采卵—体外胚胎生产(OPU-IVP)技术,该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良种公牛Y染色体上有一段雄性特异的高度重复序列(SRY),依据该重复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用于奶牛胚胎性别鉴定的PCR体系(SRY-PCR)。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用外源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获得更多的成熟的卵子
B.体外受精后,在透明带和卵细胞膜间观察到一个极体说明受精成功
C.若对桑葚胚进行分割提高胚胎利用率,应注意将其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D.选择SRY-PCR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胚胎进行移植可获得雌性良种奶牛
15.用限制酶EcoRV单独切割某普通质粒,可产生14kb(1kb即1000个碱基对)的长链,而同时用限制酶EcoRV、MboI联合切割该质粒,可得到三种长度的DNA片段,见下图(其中*表示EcoRV限制酶切割后的一个黏性末端)。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MboI限制酶单独切割该普通质粒,则产生的DNA片段的长度为5.5kb和8.5kb
B.质粒是仅存于原核细胞细胞质中能进行自我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C.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将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D.质粒是广泛存在于细菌细胞中的一种颗粒状细胞器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研究发现,人体在高强度思考或应对应激情况时,易发生 DNA 双链断裂,会在断裂位点进行标记。此时,Parp1 基因被激活并快速表达产生 Parp1 蛋白,该蛋白能识别 DNA 损伤信号并启动睡眠调节信号通路,进而在睡眠阶段高效修复受损 DNA。因此,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已知咖啡因不仅能抑制 Parp1 基因的表达,还会促进 DNA 双链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arp1蛋白在断裂位点召集多种蛋白质,如DNA聚合酶,从而修复断裂的DNA片段
B.Parp1蛋白增多促进睡眠,体现了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功能
C.DNA的断裂未改变DNA分子的结构,利于Parp1蛋白与之结合
D.喝咖啡只能短期内提神,但后期需要更多睡眠时间来修复DNA
17.跨膜蛋白203(TMEM203)定位于内质网膜上,被视作钙稳态的重要调控因子。当内质网腔中钙离子浓度异常升高时,TMEM203 会构象改变并组装成具有转运活性的钙离子载体,通过促进钙离子外流来降低内质网内钙浓度;而当钙浓度恢复至正常生理水平后,该钙离子载体便会失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高浓度的钙离子会促进相关基因表达形成TMEM203
B.内质网中的钙离子可作为信号分子调节TMEM203 的活性
C.内质网内钙离子浓度通过TMEM203 的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
D.TMEM203 通过双向转运钙离子实现内质网中钙的稳态
18.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应用、安全性与伦理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田种植转基因抗虫棉时会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供棉铃虫取食,目的是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
B.由于α-淀粉酶可阻断淀粉储藏使花粉失活,因此可将α-淀粉酶基因和目的基因一起转入植物,防止转基因花粉的传播
C.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涉及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我国政府不赞成、不允许、不支持、不接受任何生殖性克隆人实验
D.利用转基因新型致病菌可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而施放国的人却不易感染,任何国家都应严禁生产和使用生物武器
19.噬菌体生物扩增法是一种检测样本中有害菌数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噬菌体能专一性感染细菌且每个细菌最多被一个噬菌体吸附,进入宿主细胞的噬菌体将不受杀病毒剂的灭活,在裂解宿主细胞后继续在平板上感染周围指示菌,从而形成噬菌斑。现以该方法估算某样本中有害菌的数量,操作步骤及结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步骤 实验组
① 将一定浓度的T2噬菌体悬液0.2mL与0.1mL待测水样混合,保温约5分钟;
② 向悬液中加入0.2mL杀病毒剂和1.5mL无菌培养液;
③ 将②所得培养液全部接种到长满指示菌的平板上,培养约24小时;
④ 观察并计数平板上出现的透明噬菌斑数量。统计平均噬菌斑数量为73个
A.实验中的指示菌,应选择对噬菌体敏感度高的菌种
B.若①操作过程中保温的时间过长,会导致统计结果偏小
C.噬菌体悬液应被充分稀释,以保证所有噬菌体都能侵染有害菌
D.待测受污染水样中的有害菌浓度约为730个/mL
20.某小组通过PCR(假设引物长度为12个碱基短于实际长度)获得了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并用限制酶进行酶切(下图),再用所得片段成功构建了基因表达载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酶切片段和载体连接时,可使用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
B.其中一个引物序列为5'-TGCGCAGTTCAT-3'
C.用步骤①的酶对载体进行酶切,至少获得了2个片段
D.步骤①所用的酶是SpeI和CfoI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海水稻作为耐盐碱作物,可提升滩涂和盐碱地产量,还能改良土壤结构、提升肥力。但盐碱地高浓度无机盐会增加土壤溶液渗透压,导致其根系因渗透胁迫吸水困难,同时使土壤呈碱性形成碱胁迫;过量钠盐及部分病原体侵染也会影响其生长。值得注意的是,海水稻能通过调节自身物质运输机制适应这些逆境。请结合上述资料及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海水稻抗逆性相关的生理过程示意图
(1)图中H+涉及的跨膜运输方式为 。
(2)据图分析,高盐环境下抗菌蛋白借助 方式出细胞,其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膜上蛋白的参与,更离不开细胞膜的流动性。
(3)Na+通过SOS1出细胞借助的能量为: 。
(4)请结合资料及所给示意图,分析海水稻在盐碱地环境中抵御各类胁迫和病原体侵染的适应性机制:
a:海水稻通过液泡膜上的转运蛋白NHX将细胞质基质中Na+运输到液泡中储存;b: ;
c: 。
(5)请根据海水稻在盐碱地中抵御渗透胁迫和离子毒害的生理机制,设计实验验证其根尖成熟区细胞液浓度高于普通水稻品种。实验需利用质壁分离实验原理,并提供以下实验材料:海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普通水稻根尖成熟区细胞、不同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器具,请写出完整的实验设计思路: 。
22.(11分)在生物体内,酶作为高效生物催化剂,对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唾液淀粉酶参与口腔内淀粉的初步分解;胰腺淀粉酶进入小肠后发挥淀粉消化功能。研究表明,二者虽均能催化淀粉水解,但催化效率差异显著。为探究其催化速率的具体差异,某科研小组开展相关研究。鉴于温度和pH对酶活性影响显著,实验在两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37℃)及最适 pH(7.1)条件下设计并实施,具体方案及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 实验操作 试管Ⅰ 试管Ⅱ 试管Ⅲ
1 加入淀粉溶液 10 mL 10 mL 10mL
2 加入蒸馏水 2mL — —
3 加入唾液淀粉酶溶液 — 2 mL —
4 加入胰腺淀粉酶溶液 — — 2 mL
5 加入碘液检测
注:“一”表示不加入。
(1)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机理: 。淀粉酶的化学本质是 ,该实验中两种酶的催化速率可用 表示。
(2)该实验 (填“能”或“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检测。若胰腺淀粉酶的催化速率高于唾液淀粉酶的,则三组试管的颜色由深至浅依次为 (用“>”连接)。
(3)实验时间在该实验中属于 (填实验变量)。同学甲认为该实验中各组的实验时间保持一致即可,而同学乙认为在保持一致的基础上,还应该控制实验时间的长短,同学乙提出该意见的理由是 。
23.(11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因在培养基上形成金黄色菌落而得名。它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及人和动物的皮肤、黏膜表面,可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人误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后,可能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研究者尝试用蜻蜓肠道共生菌的代谢产物开发新型抑菌药物,部分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编号代表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⑤培养肠道共生菌的培养基配方如表所示:
物质 马铃薯 葡萄糖 X 水
用量 200.0 g 20.0 g 20.0 g 1000 mL
表格中的马铃薯可提供的营养成分有 (写出两种即可),物质X最可能是 ;该培养基还需要调节pH至 。
(2)为了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A.解剖蜻蜓用的镊子等工具,事先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B.研磨蜻蜓肠道时加入蒸馏水,且在无菌操作台进行
C.进行稀释涂布操作时,将需要用到的接种环先进行灼烧灭菌
D.实验结束后,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进行集中灭菌处理
(3)步骤⑤中,稀释涂布了5个培养基,每个培养基上涂布0.2 mL稀释液,5个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分别为83、22、80、88、93,则在步骤③的蜻蜓肠道提取液中,肠道共生菌的密度为________个/mL(假设所有共生菌都能在培养基上生长)。
(4)接种培养一段时间,培养基上共出现42种蜻蜓肠道共生菌,通过提取其DNA并测序可从分子水平上将其进行区分,其原理是 。
(5)研究者分离出蜻蜓肠道菌株A,提取其代谢产物并用丙酮定容制成“药液A”。欲比较“药液A”与庆大霉素液(用无菌水配制的抗生素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请在表格中填写简要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方案(所有实验均在无菌环境操作)。
步骤与目的 操作与要点
接种微生物 在培养基上均匀涂布a.____________
加入药物 用无菌镊子将分别浸过A、B、C液和无菌水的圆纸片沥干后均匀置于上述培养基表面。A、B、C液分别为“药液A”、b.________、c.___________
培养微生物 将培养基在37℃下培养24小时
观测并分析结果 测量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比较、得出结论
24.(11分)双特异性抗体(Bispecific Antibody,BsAb)是一种人工设计的抗体,能够同时结合两种不同的抗原或同一抗原的两个不同表位,从而实现“双靶向”功能,目前最常利用杂交瘤杂交法来制备。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下图1是某双特异性抗体作用图。图2是科研人员通过杂交一杂交瘤细胞技术(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杂交瘤细胞杂交技术)生产能同时识别癌胚抗原和长春碱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部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中①步骤注射癌胚抗原的目的是 。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过程②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 。
(2)对③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 和抗体检测,才能筛选出足够量的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是 。
(3)④步骤取一定稀释倍数的杂交瘤细胞悬液加入多孔板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后,利用 原理进行抗体阳性检测。图2方框内需要经过 次筛选,才能获取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
(4)单克隆杂交一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需在培养液中提供细胞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此外,通常还需要加入 等天然成分。进行细胞培养时,需提供的气体环境是 。体外培养到一定时期的单克隆杂交—杂交瘤细胞会因为细胞密度过大、 和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而分裂受阻,需进行传代培养。
(5)与直接使用长春碱相比,将长春碱与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后给药,对人体的副作用更小,原因是 。
25.(11分)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血栓,但给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t-PA蛋白,会诱发颅内出血。研究表明,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密码子UGU)换成丝氨酸(密码子UCU),制造出性能优异的t-PA改良蛋白,能显著降低颅内出血的副作用。某研究小组利用重叠延伸方法对t-PA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其改良过程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将t-PA蛋白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生产出性能优良的t-PA突变蛋白的生物技术手段属于 范畴。获得性能优良的t-PA突变蛋白的正确顺序是 (选择正确编号并排序)。
①t-PA蛋白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 ②借助定点突变改造t-PA基因序列
③检验t-PA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④设计t-PA蛋白氨基酸序列和基因序列
⑤利用工程菌发酵合成t-PA蛋白
(2)已知t-PA蛋白第84位是半胱氨酸,相应的基因模板链(图中t-PA基因的上链)上的碱基序列是ACA,丝氨酸的密码子是UCU。引物b中突变位点的碱基和引物c中突变位点的碱基分别为 。
(3)重叠延伸过程中,用于PCR3的是AB上链和CD下链,请在下图中 中标注两条链方向 (填“5”或“3”)。
(4)据图可知,利用PCR3获得大量的t-PA改良基因,需要的引物是 ,引物的作用是 。若扩增图中序列时引物选择正确,PCR操作过程没有问题,但对产物进行电泳时,发现除了目标序列外还有很多非特异性条带,请分析出现此情况的原因 (答两点)。
(5)若获得的t-PA突变基因如图所示,那么质粒pCLY11需用限制酶 切开,才能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6)mlacZ表达产物会使细胞呈黄色,使菌落呈现黄色,否则菌落为白色。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有 的培养基上进行筛选,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具有的表型是 。
吉林省普通高中G8教考联盟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年级 生物学科A卷参考答案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C D A B C B D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B C C A C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 17 18 19 20
ABD BC BCD ABD AB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
(1)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2分 写对一点1分 写错0分)
(2)胞吐(1分) 需要(1分)
(3)氢离子的电化学梯度势能(2分)
(4) b:海水稻通过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SOSⅠ将Na+从细胞质基质中运输到细胞外;
c:海水稻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抗菌蛋白。(2分)1点1分
(5)(共3分)
分别取长势相同的海水稻和一般水稻的根尖成熟区组织细胞,制成临时装片,(1分)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蔗糖溶液,分别处理两品种根尖成熟区细胞,(1分)处理一定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并对比两种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时所对应的蔗糖溶液浓度。(1分)
22.(11分)
(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1分) 蛋白质(1分) 单位时间内淀粉的水解量(或水解产物的生成量)(2分)
(2) 能(1分) 试管I>试管Ⅱ>试管Ⅲ(2分)
(3)无关变量(2分) 若不控制实验时间的长短,则可能会出现试管Ⅱ和试管Ⅲ中的淀粉均被完全水解,从而无法判断两种淀粉酶催化速率的大小的结果(2分)
23.(11分)
(1)碳源、氮源、无机盐(任写两种即可)(1分)  琼脂(1分) 中性或弱碱性(1分)
(2)AD (1分)
(3)4.3×105 (2分) 
(4)DNA分子具有特异性(1分) 
(5)a.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1分) b.丙酮(1分) c.庆大霉素液(bc可以颠倒)(1分) d.圆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直径)(1分)
24.(11分)
(1)刺激小鼠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1分) 灭活病毒诱导法(1分)
(2)克隆化培养(1分) 能准确地识别抗原的细微差异,与特定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并可大量制备(1分)
(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1分) 2(或两)(1分)
(4)血清(1分) 95%空气和5%CO2 (1分) 有害代谢产物积累(1分)
(5)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能将抗癌药物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在原位杀死癌细胞(2分)
25.(11分)
(1)蛋白质工程(1分) ①④②⑤③(1分)
(2)G/鸟嘌呤和C/胞嘧啶(1分,有错误不给分)
(3)(1分,有错误不给分)
(4)引物a和引物d(1分) 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1分) 复性的温度过低、引物特异性不高(写出一点即可)(2分)
(5)XmaⅠ、BglⅡ(1分)
(6)新霉素(1分) (具有新霉素抗性且)菌落呈白色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