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言文二则学弈》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文言文二则学弈》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12课 《文言文二则学弈》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学弈》主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名师的重要性
B. 说明智力差异决定学习效果
C. 阐述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D. 赞美古代围棋文化
2. 文中“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之”指代( )
A. 弈秋
B. 专心致志的学生
C. 鸿鹄
D. 弓箭
3. “思援弓缴而射之”的“缴”读音正确的是( )
A. jiǎo
B. zhuó
C. jiāo
D. zhuō
4. 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分析错误的是( )
A.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B. 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
C. 以对话形式推动情节
D. 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5. 文中“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的“惟”意思是( )
A. 唯一
B. 思考
C. 只
D. 希望
6. 孟子的《学弈》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相比,共同点是( )
A. 都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B. 都出自儒家经典
C. 都运用比喻手法
D. 都讨论智力差异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学弈》选自《 》,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思想家,他被尊为“________”。
2. 文章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对比,阐明了________的道理。
3. 孟子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其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与“________”。
(二)字词注音
1. 弈( )秋 2. 鸿鹄( )将至 3. 思援弓缴( )而射之 4. 弗( )若之矣
(三)翻译句子
1.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陈述句改反问句: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喻句改写:时间过得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拟人句改写:春风吹过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学弈》全文,回答问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 分析“鸿鹄将至”这一细节描写的作用。
3.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孟子为何用围棋作为寓言载体。
4. 文章结尾的设问句有何表达效果?
四、课外阅读
阅读《专注的力量》(节选),回答问题:
在一次国际数学竞赛中,选手小林面对复杂的题目,始终保持专注。他屏蔽了周围的干扰,在草稿纸上反复演算。最终,他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专注的态度,获得了金牌。赛后,他说:“专注让我忘记了时间和压力,只想着解决问题。”
1. 选段中“专注让我忘记了时间和压力”与《学弈》中哪句话意境相似?
2. 比较《学弈》与《专注的力量》中主人公的学习态度。
3. 结合两篇作品,分析“专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五、写作
以“专注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议论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例,论证清晰。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B 4. C 5. C 6. B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孟子·告子上》,战国,孟子,亚圣
2. 专心致志的学生,三心二意的学生,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3. 仁政,性善论
(二)字词注音
1. yì 2. hóng hú 3. zhuó 4. fú
(三)翻译句子
1. 虽然他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一起学习,却不如那个人。
2.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难道学习不需要专心致志吗?
2.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逝。
3.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三、课内阅读
1. 弈秋教两个学生下棋,一人专心致志,一人分心,结果截然不同。
2. 表现分心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与专心学生形成对比。
3. 围棋在战国时期是流行的智力活动,用其作比喻更易引发共鸣。
4. 引发读者思考,强调态度而非智力决定学习效果。
四、课外阅读
1. “惟弈秋之为听”。
2. 小林专注于解题,《学弈》学生专注于听讲,共同点是排除干扰。
3. 专注是学习成功的关键,能提高效率,克服困难。
五、写作(略)
评分标准: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