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七年级(下)期末学情质量监测生物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种子有可能萌发的是( )A. 饱满的大米 B. 煮熟的花生C. 干瘪的玉米种子 D. 胚完整且活的古莲子2. 腾冲北海冬桃为人们带来了美好的味蕾享受。如图为冬桃的果实和种子,根据图中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 整个果实是由雌蕊的胚珠发育形成的B. 冬桃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C. 种子的种皮由珠被发育而来D. 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3. 梨树挂果时,为了提高坐果率,果农通常会在树干上环割树皮,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限制无机盐向上运输B. 限制水分向上运输C. 限制有机物向下运输D. 避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4. 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③中的细胞只能进行光合作用B. ②④属于上皮组织C. ①既能运输无机物,也能运输有机物D. ⑤只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5. “以劳动为犁,深耕学习。”我省某学校积极开展农业劳动实践课,深入了解生物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下措施与解释不匹配的是( )A. 傍晚或阴天移栽植物——降低蒸腾作用B. 给移栽后的大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C. 种庄稼要“合理密植”——为呼吸作用提供适宜的温度D. 将谷子晒干后再入粮仓储存——减少有机物的消耗6. 下列属于生殖细胞的是( )①精子 ②卵细胞 ③精液 ④卵巢 ⑤睾丸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④7. 下列关于青春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B. 男生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比女生晚1~2年C. 青春期性器官发育并具备繁殖能力D. 进入青春期后,脑细胞数量迅速增多8. 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份午餐食谱:馒头、梅菜扣肉、清蒸鱼。为使该午餐的营养更加合理,可补充( )A. 煎鸡蛋 B. 蒜蓉油麦菜 C. 红烧排骨 D. 绿豆粥9. “补钙,吸收是关键。”建议在补钙的同时还要适当晒太阳并补充(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C. 维生素C D. 维生素D10. 感冒时,常感到呼吸不畅通,这主要是因为( )A. 鼻黏膜充血肿胀 B. 气管分泌的黏液增多C. 喉结肿胀,喉腔变小 D. 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减少11. 如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时:呼气,膈顶下降 B. b→c时:吸气,膈肌收缩C. c→d时:胸廓容积扩大 D. c→d时:外界气压>肺内气压12. 下列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A. 细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B. 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C. 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传播D. 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13. 在肺的结构中,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无关的是()A. 肺泡虽小,但数量多 B. 肺泡位于支气管的末端C. 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很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14. 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气体,①、②代表气体交换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代表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扩散作用实现B. 气体a代表氧气,气体b代表二氧化碳C. 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气D 气体b由肺泡进入血管乙穿过了两层细胞膜15. “民以食为天”,关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C. 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位于食道的下方D. 胆汁含有能消化脂肪的酶16. 甲血管与心室相连,流着静脉血;乙血管与心房相连,留着动脉血。这两条血管的名称依次是( )A. 主动脉和肺静脉B. 肺静脉和肺动脉C. 肺动脉和肺静脉D. 下腔静脉和主动脉17. 如图为心脏工作某一时刻的示意图,该时刻心脏状态为( )A. 心房收缩、心室舒张 B. 心房舒张、心室收缩C. 心房心室同时收缩 D. 心房心室同时舒张18.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使心脏的工作能力和潜力会大大提高,原因是( )A. 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多 B. 心肌数目增多,收缩有力C. 心肌发达,每搏输出量大 D. 体积增大,心脏泵出血液增多19. 血管机器人(如图)可携带药物定点治疗,治疗脑部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机器人从上肢静脉注入,为确保其随血液循环到达脑部,血管机器人的最大高度不能超过( )的直径。A. 上肢静脉 B. 肺动脉 C. 毛细血管 D. 主动脉20. 献血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下列关于献血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B. 任何成年人都可以参加献血C. 中小学生不符合自愿献血条件D. 一次献血200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21.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血液一般从③流向④,不会倒流B. ⑤是动脉血管,管腔内无瓣膜C. 如F为小肠,血液流经后营养物质减少D. 治疗时一般在⑥处血管注射药物22. 制作模型可很好地帮助理解生物学知识。某同学制作了小肠“消化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模型,其相关记录如下,正确的是( )A. 长,模型约5~6m,只利于吸收B. 平,模型内表面平整,利于食物顺利通过C. 厚,模型内壁足够的厚利于分布丰富的毛细血管D. 多,模型内壁有许多小孔,表示与多个消化腺相连23. 如图所示是有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图。下列选项中与甲、乙、丙、丁依次对应的是( )A. 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B. 动物细胞、细胞膜、细胞核、细胞壁C. 呼吸系统、肺、呼吸道、气管D. 种子植物、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24. 血液流经下列哪些器官时,血浆中的代谢废物会减少 ( )①膀胱②小肠③大肠④肾脏⑤胰腺⑥肺⑦皮肤A. ②③⑤ B. ④⑥⑦ C. ①④⑦ D. ③⑥25. 某学习小组在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丙三个实验装置。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和乙形成对照,变量是光照B. 甲和丙形成对照,变量是绿色植物C. 乙和丙形成对照,可验证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D. 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快要熄灭的卫生香重新燃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 生殖是人类繁殖后代与延续种族的重要生命活动,而饮酒对生殖健康的影响尤被人们关注。如图1表示人生殖的部分过程,图2表示研究者对有饮酒习惯和无饮酒习惯的育龄女性进行B超检查结果。请据图回答问题:(1)正常情况下,图1中产生卵细胞的器官是__________(填序号),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部位是__________。(2)孕妇饮酒后,酒精会进入母体血液中,并通过脐带和__________进入胎儿毛细血管,进而随血液运往胎儿全身各处。(3)据图2结果分析,饮酒导致女性__________体积减小,可产生的卵细胞数量减少,从而影响生殖。(4)基于图2研究结果,请写一句生殖健康科普宣传语:__________。27. 某医院化验室对甲、乙、丙三人的尿液进行分析,得到下列数据。(单位:g/100mL)甲 乙 丙水 96 96 96蛋白质 0.32 0 0葡萄糖 0 0.06 0无机盐 1.50 1.50 1.50尿素 1.80 1.80 1.80分析上述数量,回答下列问题:(1)就尿液分析结果看,甲、乙、丙三人中身体健康的是______。(2)甲的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据你判断可能是肾单位的______部位出现了问题。(3)乙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可能是肾脏的_____发生病变。(4)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的_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作用有关。28. 大豆是我国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已有五千年栽培历史,古称菽。由于它的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豆中之王”,最受营养学家推崇。大豆在栽培中会经历种子到种子的过程,下面是大豆一生的生命周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甲表示大豆种子,其主要部分是胚,胚由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四部分组成。与我国另一重要粮食作物玉米的种子相比,玉米种子多了____________这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上滴加碘液会变成____________色。(2)种子的胚吸收营养,甲图中③____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乙图中的③,在幼苗移栽过程中,根部要带土坨,目的是____________,提高成活率。(3)大豆苗生长到一定时期就会开花,图丙表示大豆花中的雌蕊,胚珠受精后将发育为____________。图丁表示豆角,整个豆角由图丙中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大豆从开花到结果必经____________、受精两个过程。(4)农民伯伯在播种大豆时,发现有些种子没有萌发,给了种子萌发的所有外部条件,但依然发现有一些种子没有萌发,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任写一条)。29. 小明和妈妈一起购买食材时,发现一种不认识的固体食物X,也不知其主要营养成分。于是他索取少量食材X带到学校实验室,与同学一起研究其主要营养成分。根据他们的初步推测,制定了如下实验方案、步骤。试管编号 食物小块 所加液体 振荡摇匀 37℃恒温① 0.1克 2毫升唾液 是 10分钟② a克 2毫升b液体 是 10分钟(1)根据实验目的,请为小明和同学补充实验方案:其中a为____________,b为____________。(2)向①、②两支试管内各滴加两滴碘液,②试管内食物小块变成蓝色,①试管无变化。可以初步判断所研究的固体食物X中,主要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①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3)如果用如图A-E表示人体消化道各部位,则D是____________,可反映食材X消化过程曲线是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该物质属于图二“平衡膳食宝塔”图中的____________层。(4)此物质X必须经消化系统消化成_______才能被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有: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_______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_______上皮细胞构成。30. 人体循环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完成体内物质的运输,并与其他器官和系统紧密联系、分工合作,使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将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或者静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分层现象(图1)。上层是__________,中层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细胞呈现红色是因为富含__________。这些血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__________而来。血液是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被称为“流动的组织”。(2)组织形成器官。动脉和静脉(图2)都是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行使输送功能的器官。在结构上,动脉与静脉不同的是动脉管壁__________,弹性__________。心脏也是器官,心肌能够__________,将血液泵至全身各处。(3)器官构成系统。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封闭管道中流动,共同构成循环系统,为全身组织细胞输送__________和__________,排出二氧化碳、尿素等废物。药物也要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冠心病患者含服硝酸甘油后,经舌下的__________吸收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依次经过心脏的哪些腔?__________(用图3中代表结构的数字作答)。31. 图一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二是在密闭、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养的某植物幼苗,装置内烧杯中盛有碳酸氢钠溶液(CO2缓冲液)可维持瓶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图三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注:当瓶内二氧化碳量减少时,碳酸氢钠溶液释放CO2,反之吸收CO2,因此它能保持瓶内二氧化碳量大致不变)请据图回答:(1)在晴朗的白天,植物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填图一中字母)。(2)图二中,当该装置光照强度逐渐增强至某点时,毛细管内红墨水滴不移动,表示植株光合速率_________呼吸速率(选填“大于”“小于”“等于”),此时对应图三中_________点所示状态(3)为了排除温度、气压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需要设置对照组,其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将图二中烧杯内液体换成清水,便将装置处于黑暗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抽取装置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出现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5)图三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图中_________点有机物积累最少。(6)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_____________等措施,以提高光能利用的效率。2025年七年级(下)期末学情质量监测生物温馨提示:本试卷共两道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C【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D【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C【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B【21题答案】【答案】C【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A【24题答案】【答案】B【25题答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① ②. 输卵管##②##②输卵管(2)胎盘 (3)卵巢(4)杜绝饮酒,健康备孕(合理即可)【27题答案】【答案】 ①. 丙 ②. 肾小球 ③. 肾小管 ④. 滤过 ⑤. 重吸收【28题答案】【答案】(1) ①. ①②③④ ②. 胚乳 ③. 蓝(2) ①. 胚根 ②. 保护幼根和根毛(3) ①. 种子 ②. 子房##⑤##⑤子房 ③. 传粉(4)种子处于休眠期##种子的胚不完整【29题答案】【答案】(1) ①. 0.1 ②. 清水(2) ①. 淀粉 ②.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消化麦芽糖(3) ①. 小肠 ②. 甲 ③. a(4) ①. 葡萄糖 ②. 皱襞 ③. 一层【30题答案】【答案】(1) ①. 血浆 ②. 血红蛋白 ③. 分化(2) ①. 厚 ②. 大 ③. 收缩和舒张(3) ①. 营养物质 ②. 氧气 ③. 毛细血管 ④. 1、3、2、4##1→3→2→4【31题答案】【答案】(1)ABC (2) ①. 等于 ②. f(3)将植物替换成同种、大小相似的死植株,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4)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5) ①. I ②. b(6)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立体种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任写一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