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建平县高中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生物学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高考范围。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和磷脂分子中均含大量元素 C、H、O、NB.纤维素能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等C.氢键对于维持水、核酸等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意义D.镰状细胞贫血等遗传病都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有关2.质体是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由双层膜包裹的一类细胞器的总称。下列关于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和黑藻中不存在质体,但具备质体的一些功能B.细胞核作为一种质体,其控制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将水绵和好氧菌置于黑暗有氧环境下,好氧菌的分布与某种质体有关D.质体中可能既可以合成ATP 和 NADPH,又可以消耗ATP 和NADPH3.衰老红细胞破裂后释放出的血红蛋白在组织蛋白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游离胆红素,该胆红素不溶于水,对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细胞有毒害作用,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游离胆红素经过血液循环到达肝脏后,可借助某种载体蛋白被肝脏细胞吸收并转运到肝细胞中进一步形成结合胆红素。但脂肪酸等会竞争性地与该载体蛋白结合,从而使胆红素游离出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尿液中可以检测到游离胆红素B.胆红素偏高患者的饮食应该清淡些,少吃油腻的食物C.游离胆红素进入细胞需要载体蛋白,该过程为被动运输D.胆红素与脂肪酸等都能与该载体蛋白结合,说明其不具有专一性4. PTEN基因转录水平以及蛋白合成方面的微小变化即可对肿瘤生成产生重要影响。PTEN基因敲除后小鼠多脏器生成肿瘤。在结直肠癌组织中 PTEN 基因表达明显下调,编码的circPTEN1合成量减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PTEN 基因的表达产物是细胞正常增殖所必需的B.相对衰老细胞来说,肿瘤细胞产生的自由基数量更少C. PTEN基因发生突变后就会导致细胞出现无限增殖的特点D.降低 circPTEN1的产生量,可作为抑制结直肠癌的新思路5.某种昆虫有直毛和分叉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翅型有长翅和短翅。现将长翅直毛和短翅分叉毛进行正反交,正交子代中长翅直毛和长翅分叉毛数量相同,反交子代均为长翅直毛。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A.长翅与短翅基因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B.正交子代中,长翅分叉毛与长翅直毛昆虫的性别不同C.反交子代中长翅直毛相互交配,子代中所有的雄性均为直毛D.若正交子代中分叉毛全为雄性,则该昆虫的性别决定为XY型6.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现有一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 A 和B分别进入两个细胞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 A 和 a分别进入两个细胞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C.基因A 和a进入两个细胞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D.基因B和b处于细胞同一极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7.人类核糖体RNA(rRNA)基因对于构建核糖体至关重要,28S rRNA 是核糖体翻译蛋白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员在28S rRNA 的片段上发现了特别高的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rRNA 基因突变后,其翻译出的蛋白质会发生改变B.人的核基因转录为 RNA 的过程中不伴随多肽链的合成C.28S rRNA 的片段上特别高的变异,会影响蛋白质翻译的过程D. rRNA 基因转录与复制过程中,均有解旋,但所用的原料和酶不同8.下表为某人体内液体的pH,据此分析正确的是样液 胃液 组织液 血液 大肠液 胰液pH 0.9~1.5 7.0~7.5 7.35~7.45 8.3~8.4 7.5~8.0A.上表中的部分内环境 pH呈酸性B.由胰岛细胞分泌的胰液呈弱碱性C.组织液、血液、淋巴液构成了内环境D. pH 的稳态离不开器官、系统的协调一致9.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改变有关B.人体睡眠行为规律的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C.激素能够组成细胞结构,量极微,种类多但不提供能量D.人体需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才能维持激素含量的稳态10.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4种针对新冠病毒的刺突蛋白(S蛋白)的疫苗:mRNA-1273(mRNA疫苗)、BNT162b2(mRNA疫苗)、Ad26. COV2. S(腺病毒疫苗)、NVX-CoV2373(重组蛋白疫苗)接种后6个月内T细胞、B细胞、抗体水平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为控制变量,四种疫苗只需针对同一种病毒即可B. T细胞与B细胞分化来源及成熟的场所不同C.抗体水平能反映出体液免疫反应强弱的程度D. T细胞多少只能反映细胞免疫反应强弱的程度11.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全面实施“十年禁渔”长江江豚在城区江段频频现身,刀鲚等多年不见的珍稀鱼类回来了,……长江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不过,仍有不少长江珍稀旗舰物种如中华鲟境况堪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江豚在长江中的空间特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刀part在长江中的种群增长速率将先增加后减小C.中华鲟的种群数量受温度和食物等非生物因素的综合影响D.长江所有鱼类的所有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12.东非的马拉维湖生活着300~500种丽鱼,其由一个或几个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组测序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B.马拉维湖的不同丽鱼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马拉维湖的环境定向诱导丽鱼发生基因突变,从而形成不同的物种D.不同丽鱼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可作为研究其进化的证据13.“烧芭”(焚烧芭蕉树)是一种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巴西等热带国家盛行。甲地发生过“烧芭”现象,乙地发生过火山喷发现象,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的自然演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为的干扰也不能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B.甲地演替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先减少后增加C.乙地演替过程中地衣分泌的有机酸会加速岩石的风化D.乙地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时间一定比甲地更长14.传统的啤酒发酵流程为:定型麦汁(适宜的发酵液)→添加酵母→前发酵(有氧条件)→主发酵(分为高泡期、低泡期)→后发酵→贮酒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定型麦汁前对大麦种子进行的发芽与糖化处理有利于酒精发酵B.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和大部分糖的分解都是在主发酵阶段完成的C.酒精主要在主发酵阶段产生,后发酵阶段需提供低温密闭环境D.加大菌种的接种量可缩短发酵时间,啤酒在分装前要进行消毒15.人参生长缓慢、种植年限长,其主要药理活性物质为人参皂苷。科研人员欲设计某种生物反应器以实现人参不定根的大规模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参皂苷是人参生长发育所必需的次生代谢物B.上述过程涉及植物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技术C.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浓度比值低利于根的分化D.培养不定根不需要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16. ATP 是细胞的能量“货币”,还可传导信号和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ATP 转运到细胞外的方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 通过ATP 酶进入囊泡时不需要消耗能量B. ATP 通过 VNUT 进入囊泡时可能与其结合C.图示转运 ATP 的方式不利于信号的快速传导D. ATP 的能量全部储存在磷酸基团的化学键中17.我国科学家利用栽培稻(H)与野生型稻为亲本杂交,选育出了L5 水稻新品系。L5 的5 号染色体上有耐冻基因(D),其他染色体均来自栽培稻。将L5 与栽培稻(H)杂交,利用分子检测技术对亲本及 F 的 D 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栽培稻与野生型稻杂交一次,理论上无法获得L5B.上述基因检测结果说明杂交过程中出现了基因重组C. F 中Ⅰ、Ⅱ、Ⅲ的数量比在理论上接近1:1 :1D. L5、H、Ⅰ、Ⅲ自交后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18.玉米是否抗倒伏与茎的折断力和穿刺强度有关,而影响折断力和穿刺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木质素含量。研究人员喷施了激动素(KT,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和乙烯利(ETH)来探究二者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部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照组的处理方式为喷施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B.图示说明提高玉米抗倒伏的直接激素为乙烯C.细胞分裂素与乙烯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相反D. KT 对玉米发挥作用所需的时间大于ETH19.如图表示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定伴随着物质循环B.图中甲表示同化量,乙表示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C. A表示上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表示该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 C表示该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该营养级处于最高营养级20.杜洛克是全球有名的良种猪品种,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优点。工厂化生产中常采用胚胎工程技术快速繁殖杜洛克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遗传性状优良和生产能力强是杜洛克作为供体的主要原因B.生产中需对提供精子的杜洛克公猪进行筛选后才可以取精C.以本地母猪作为受体时无需考虑母猪的体质和繁殖能力等D.该过程中需要对雌性和雄性杜洛克猪均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55分。21.(10分)自然界中多数植物体内只有一条固定CO 的途径(C 途径),这类植物称为C 植物;原产热带和亚热带的部分植物,如玉米,其光合作用存在另外一条固定 的途径,即C 途径,这类植物称为 C 植物。C 植物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PE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回答下列问题:(1)C 植物的叶肉细胞含典型的叶绿体,而其维管束鞘细胞的叶绿体几乎没有基粒。推测C 植物光反应的场所是 (答出所在细胞和具体部位),光反应中水光解产生的电子的受体是 。(2)据图分析,C 植物固定CO 的最初受体是 。C 途径固定CO 的酶比C 途径固定 CO 的酶对CO 的亲和力高得多,据此推测,晴朗夏季的中午,C 植物比 C 植物的光合效率 。从光合作用角度分析,C 植物进化形成C 途径对其在高温干旱环境生存的意义是 。(3)C 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水稻(C 植物)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更适合在密集条件下生长的是 。将水稻和玉米黑暗处理24小时后,再进行一小段时间的光照,叶片经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对两种植物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染色,出现蓝色的细胞有 。22.(12分)睾酮是重要的雄性激素。正常情况下,睾酮被肝脏代谢并通过胆汁排入肠道后再次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肝肠循环。人体肠道中的微生物具有丰富的功能。回答下列问题:(1)睾酮被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血液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理由是 ,睾酮的主要作用为 (答出一点即可)。(2)研究团队首先比较了男性抑郁患者与男性非抑郁患者血清睾酮的差异,发现抑郁患者血清睾酮低于非抑郁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该统计结果可得出 的结论,为了使结论更准确,应排除抑郁患者使用了 药物。①科学家将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发现83%的抑郁患者粪便菌群能降解睾酮,而当非抑郁患者粪便菌群与睾酮孵育时,没有观察到睾酮的降解,该实验结果说明 ;为分离出降解睾酮的细菌,科学家将以睾酮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出了能降解睾酮的新金色分枝杆菌。②进一步将新金色分枝杆菌灌胃给大鼠后降低了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的睾酮水平,并导致了大鼠抑郁样行为。而给大鼠灌胃对该菌敏感的红霉素后,新金色分枝杆菌灌胃的大鼠并不出现上述表现。推断新金色分枝杆菌、睾酮、抑郁行为之间的关系是 。23.(11分)广东某地湿地公园是一块典型的城市天然湿地。公园于 2007年开始建立,已栽种南酸枣树、苦楝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种,成为了该地一个天然“绿肺”。回答下列问题:(1)腊梅为雌雄同花的植物,调查该湿地腊梅种群的数量特征时,一般不需要调查 ,预测腊梅今后种群数量的主要依据为 。(2)生态对策是生物在种群水平上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策略,生态对策分为r对策和K 对策两种(如图所示),图中 X 为灭绝点,S点则可视为 。根据生态 K 对策,为保证苦楝树(高大乔木)能够在公园正常生存,据图分析,移栽时其种群数量应该 。(3)目前我国加大了对湿地的合理保护和开发,让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协调发展,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4)科研人员从 2007 年至今长期监测该湿地的磷循环,磷循环是指 ,其具有 的特点。24.(10分)镰状细胞贫血由常染色体上 Hb^和Hb 基因控制,甲病的相关基因是B、b。如图是镰状细胞贫血和甲病某家系的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Hb^Hb^个体无镰状红细胞,杂合子个体不表现出镰状细胞贫血,其血液中含有正常和部分镰状红细胞,有无镰状红细胞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为 。(2)镰状细胞贫血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Hb^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的508号氨基酸由谷氨酸替换为缬氨酸,则该基因突变的类型为 。(3)欲检测1号是否含有 Hb°基因,最简单的方法为 。若已确定1号不带两种致病基因,则甲病遗传方式为 ,4号的基因型为 ,其与5号再生一个有镰状红细胞且患甲病男孩的概率为 。25.(12分)大多数奶酪的生产需使用凝乳酶来凝聚固化奶中的蛋白质。研究人员欲将编码牛凝乳酶的基因导入酵母菌获得工程菌,再通过工业发酵批量生产牛凝乳酶。图1为通过已知的一小段牛凝乳酶基因序列分析出其完整的序列。质粒及牛凝乳酶基因上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如图2所示,相关限制酶识别序列及酶切位点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1步骤Ⅰ中用到的EcoRI主要存在于 生物中,步骤Ⅱ用到的 DNA 连接酶催化相邻核苷酸之间形成 (填化学键名称)。PCR 扩增基因的原理是 。(2)若图1中已知DNA 序列为中选用的PCR引物是 (填下面的标号)。PCR 结束后,常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来鉴定 PCR产物,此过程中,DNA 需要通过 显色。①5'—AACTATGCGCTCATGA—3'②5'—GCAATGCGTAGCCTCT--3'③5'—AGAGGCTACGCATTGC—3'④5'—TCATGAGCGCATAGTT—3'(3)构建表达载体时,为使牛凝乳酶基因定向插入质粒,需分别在引物F和R 的末端添加限制酶 的识别序列。与细菌相比,用酵母菌作为受体菌的优势是 。(4)下列方案中,不适用于鉴定单菌落是否转化成功的是 。A.提取各单菌落质粒并用(3)中限制酶酶切后通过电泳检测有无牛凝乳酶基因B.以F和R 为引物对各单菌落进行 PCR 扩增后通过电泳检测有无牛凝乳酶基因C.用抗牛凝乳酶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探针来鉴定各单菌落的蛋白质成分D.用特定波长的光源作为激发光观察鉴定各单菌落是否发出绿色荧光1. C磷脂分子中可能不含N元素,A错误;几丁质能与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用于废水处理等,B错误;不是所有遗传病都与蛋白质的错误折叠有关,例如唐氏综合征,D错误。2. D黑藻为高等植物,有质体,如叶绿体,A错误;细胞核不属于质体,B错误;将水绵和好氧菌置于黑暗有氧环境下,好氧菌会均匀分布,C错误;质体如叶绿体中既可以合成ATP 和 NADPH,又可以消耗 ATP 和NADPH,D正确。3. B根据题干信息,游离胆红素不能从肾小球滤出,正常人尿液中不能检测到游离胆红素,A错误;油腻食物含脂肪多,其水解成的脂肪酸与胆红素竞争载体蛋白,B正确;需要载体蛋白的可能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C错误;胆红素与脂肪酸等都能与该载体蛋白结合,但其具有专一性,D错误。4. B根据题干信息,PTEN基因为抑癌基因,抑癌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抑制细胞生长和增殖,A错误;肿瘤细胞具有不死性,不会衰老,产生的自由基更少,B正确;细胞癌变通常由多个基因突变导致,C错误;提高circPTEN1的产生量,可作为抑制结直肠癌的新思路,D错误。5. C根据题干正反交结果均为长翅,说明翅型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正交子代中,长翅分叉毛与长翅直毛昆虫的性别不同,B正确;反交子代中长翅直毛相互交配,雄性子代中既有直毛,也有分叉毛,C错误;根据题干分析,若子代分叉毛全为雄性,说明子代直毛为雌性,又因为反交子代全为直毛,说明直毛为显性,因此该昆虫的性别决定只能为XY型,D正确。6. D基因A 和B为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分别进入两个细胞,A正确;A和a为等位基因,A和a的分离不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正确;同理,B和b基因处于同一极,正常情况下只能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但是若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互换,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和b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A和a可在减数分裂Ⅱ进入两个细胞,C正确,D错误。7. A rRNA 基因突变后会导致 rRNA 改变,但是 rRNA 并不翻译成蛋白质,A 错误。8. D胃液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胰液不是胰岛细胞分泌的,B错误;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构成内环境,C错误。9.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改变有关,A错误;人体睡眠行为规律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B错误;激素不能组成细胞结构,C错误。10. C为控制变量,四种疫苗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同一抗原蛋白,A错误;T细胞与B细胞分化的来源相同,B错误;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因此能反映两者的强弱程度,D错误。11. B长江中的江豚属于种群,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错误;刀鲚在长江中种群数量呈现“S”形增长,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B正确;食物属于生物因素,C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所有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长江所有的鱼不是一个种群,D错误。12. D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A错误;马拉维湖中所有丽鱼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错误。13. C人为的干扰可能使甲地恢复到焚烧前的地貌,A错误;甲地发生的是次生演替,次生演替中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可能会持续增加,B错误;乙地演替到森林阶段所需时间不一定比甲地更长,D错误。14. B酵母菌的大量繁殖是在前发酵阶段完成的,B错误。15. C次生代谢物不是植物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A错误;上述过程不涉及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B错误;需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培养不定根,D错误。16. ACD H 通过ATP酶进入囊泡时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图示转运 ATP的方式利于信号的快速传导,C错误;ATP 中的能量主要储存于远离腺苷的特殊化学键中,D错误。17. AD 栽培稻与野生稻杂交一次无法得到纯合的L5,A正确;根据基因检测结果,杂交过程中出现了基因分离,B错误;F 中Ⅰ、Ⅱ、Ⅲ的数量比在理论上接近1:2:1,C错误;根据基因检测结果,L5、H、Ⅰ、Ⅲ均为纯合子,自交后一般不会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18. CD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应该喷施相同体积的蒸馏水,A错误;据图只能说明提高玉米抗倒伏与乙烯有关,至于乙烯是不是直接作用的激素不能确定,B错误;据图细胞分裂素与乙烯对玉米抗倒伏的影响相反,C正确;据图ETH 对玉米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更短,D正确。19. ACD 题干明确表明为某一营养级,甲表示摄入量,乙表示同化量,A表示粪便中的能量,乙为最高营养级同化的能量,C表示呼吸散失的热量,B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20. CD 受体母猪的体质和繁殖能力直接影响胚胎移植的成功率,C错误;同期发情处理仅针对雌性(供体与受体母猪),D错误。21.(除注明外,每空1分)(1)叶肉细胞(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2分,答全得分)(2)PEP(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高C 途径可利用低浓度 进行光合作用(1分),有利于 植物适应高温干旱的环境(1分)(共2分,叙述合理即可)(3)玉米 水稻的叶肉细胞(1分)、玉米的维管束鞘细胞(1分)(共2分)22.(每空2分)(1)睾酮为固醇类物质,属于脂质,能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合理即可) 促进男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和男性第二性征的出现(答出一点即可得2分)(2)男性抑郁症的发生与睾酮含量降低有关(合理即可) 抗抑郁①抑郁症患者睾酮含量下降与菌群的分解有关(合理即可)②新金色分枝杆菌通过分解睾酮使睾酮含量降低,进而引发抑郁行为(合理即可)23.(除注明外,每空2分)(1)性别比例(和迁入率、迁出率) 年龄结构(1分)(2)环境容纳量(K值)(1分) 高于 X点(3)整体(1分)(4)磷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的过程 全球性和循环往复运动(答不全得1分)24.(除注明外,每空2分)(1)有镰状红细胞对无镰状红细胞为显性(1分)(2)碱基替换(1分)(3)取其血液制成装片,观察是否有镰状红细胞(合理即可) 伴X隐性遗传 Hb^Hb X X 3/1625.(除注明外,每空1分)(1)原核 磷酸二酯键 DNA 的半保留复制(2)②④(2分) (300 nm的)紫外灯(3)BamHⅠ、XbaⅠ(2分,顺序错不得分) 能对牛凝乳酶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翻译后修饰,使凝乳酶具有更高的生物学活性(2分,叙述合理即可)(4)AD(2分,答不全得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