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七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2025年5月,教育部开展了以“培育积极心态,增强心理韧性”为主题的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月活动。该活动旨在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7年)》,通过多层次举措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 )A. 保持身心健康,助力青春成长 B. 克服青春烦恼,消除心理冲突C. 杜绝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养 D. 提升学习成绩,保持成绩优势2.2025年5月,某中学开展以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教育专题讲座,通过鲜活真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向学生阐述了什么是性侵犯、如何防范和应对性侵犯等核心问题。这启示中学生应该( )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性骚扰的能力②对身边的一切人都要保持距离,加以防范③学会求救和自救,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④严厉打击和惩罚性骚扰和校园欺凌的行为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3.“老师这两天请假是去救人了。”某中学九(1)班教室大屏幕上出现了几天不见的班主任曹老师。视频中,曹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他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证书,全班瞬间沸腾了,大家纷纷起立,激动地鼓掌欢呼,师生隔空互动,上了一堂特殊的视频德育课。曹老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同学们( )A. 在奉献社会和帮助他人中提升情感境界 B. 面对他人困难要无条件付出所有去帮助C. 接受挫折的考验,学会转化消极情感 D. 通过与他人交往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4.在学校的歌唱比赛中,小李害怕因紧张忘词,上台前想退出比赛。这时班主任将一张字条塞到她的手中并对她说:“如果你忘词了就打开看看歌词。”结果,她并没有打开那张字条,演唱很成功。下台后,她发现其实是一张白纸。班主任笑着说:“你手中握的不是字条,而是底气!”这启示我们( )A. 标新立异,好高骛远 B. 青春飞扬,自信从容C. 挫折越多,越能成功 D. 积极进取,漠视挫折5.“哈哈哈,这道题都不会,你太笨了,让我来教教你吧!”每当有同学找小亮讨论数学题,小亮首先就来这一句。时间一长,几乎没人请教小亮了,而且无形中他和大家的关系也疏远了许多。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 小亮敢于表达,值得我们学习 B. 小亮的做法伤害了他人的自尊C. 小亮成绩优秀,引起了大家嫉妒 D. 在集体生活中,小亮需要收敛个性6.周一轮到小明值日,结果他忘记整理讲桌,教室卫生被扣分,班级卫生流动红旗被取消,他很内疚。第二天放学后,他主动留下来参与值日,打扫卫生更认真了。小明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A. 看到优点,积极表现 B. 改正错误,追求表扬C. 明白对错,行己有耻 D. 提升修养,开阔视野7.南京漆桥古村素有“金陵第一古村落”的美称。对漆桥老街的保护与开发力图还原过去的生活场景,在保持老街古朴风貌的同时,改善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让村民在活态古村落中也能享受现代生活。由此可见,对漆桥老街的保护与开发( )①体现实事求是的中华文化思想②体现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思想③体现革故鼎新的中华文化思想④体现惠民利民的中华文化思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有一期讲述了屈原以及《楚辞》背后的故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楚辞》中的这些语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这类节目体现的思想是( )A.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B. 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C. 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 D.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9.下图中的内容所要传达的核心思想理念是( )A. 守诚信 B. 懂辩证 C. 重民本 D. 尚和合10.张某楼上的卫生间漏水,张某与楼上住户陈某几次交涉未果,便向社区投诉。社区告知陈某,如果陈某拒不承担责任,张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据相关法规,陈某将承担败诉后果。于是,陈某出钱修好了漏水的卫生间。这告诉我们( )①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的利器②法律是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③通过调解纠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④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1.下列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承担民事责任的有( )①魏某未按照规定停放车辆,被交警罚款200元②小陈编造谣言诋毁同事,法院判决小陈向同事赔礼道歉、恢复名誉、停止侵害③李某因诈骗数额巨大,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8万元④照相馆未经小王允许就使用其照片进行宣传,小王得知后到法院起诉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12.观察漫画,你会对漫画中的同龄人说( )A. 尊重知识产权,拒买盗版书籍 B. 讲究实惠便宜,支持盗版文化C. 培养法律意识,保护商标权 D. 尊重劳动创造,申请专利保护13.丁爷爷立下遗嘱,将自己仅有的一套住房留给悉心照顾自己15年的女儿。丁爷爷离世后,有扶养能力却从未关心过他的儿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平分房产。人民法院驳回其诉求。人民法院的判定依据是( )①丁爷爷的儿子不是法定继承人②丁爷爷的儿子长期没有与他居住③民法典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理念④丁爷爷的儿子没有依法履行赡养义务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4.2025年2月28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犯拐卖儿童罪的余华英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由此,我们可知( )①“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②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③判决该案依据的法律是行政法规④余华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5.青少年小李的成长历程警示我们,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请根据小李的经历,分析下列事件发生的合理顺序应该是( )①小李因多次小偷小摸,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②小李为了筹集网费,伙同他人持刀抢劫,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③小李在父母的劝说下,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但未能彻底改正④小李沉迷网络游戏,经常逃学,并开始小偷小摸A. ①→③→④→②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二、综合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6.七年级学生围绕“青春 心理”等话题展开了探究。【青春萌动】小军很欣赏同班女生小茜,她独立能干、善解人意、自制自律。小军想和她接触交往,学习她身上的优点,于是在小茜面前表现得格外活跃,逐渐对她产生了好感。小茜反感班级个别男生用不雅语言和女生开玩笑,因此有意躲着小军,也不愿意和男生说话。在她看来,男生女生间不要交往。小军和小茜都很烦恼。(1) 请就以上烦恼,谈谈对青春期交往的正确认识。【青春主人】电影《哪吒2》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压抑了许多情绪、非常易怒的孩子,而且他用易怒、用玩世不恭来掩饰自己的各种情绪。与此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不公命运顽强抗争的哪吒,他勇担责任,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情感信念,成为守护陈塘关的英雄。对此,小宇和小美就“情绪和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2)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评析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17.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感悟青春成长”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探究一:2025年5月25日,多哈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决赛,孙颖莎夺得冠军,泪洒夺冠赛场。赛后孙颖莎发文,夺冠的道路总是很难,但每一次站上赛场,都要为热爱坚持,每一拍都要全力以赴。从小一直比赛到现在,决赛的过程非常艰苦,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十分珍惜比赛中的每一分。孙颖莎说,脑海中还会回忆起巴黎奥运会的那场决赛(当时没能夺冠),和教练一起剖析问题,从失利中走出来。面对记者关于“大满贯梦想是否依旧坚定”的提问,她语气坚决回应:“必须的”。未来,继续为国而战,为热爱而战!(1) 从“自信自强”的角度,谈谈孙颖莎的成长经历带来的启发。探究二:杨某与朋友在夜市吃饭。邻桌唐某发动了摩托车准备离开,由于轰油门声音较大,引起杨某不满。杨某不顾朋友劝阻,对唐某谩骂不止,并拿起石块殴打对方,造成唐某第三腰椎右侧横突骨折(属轻伤二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杨某为发泄情绪,在公共场合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其行为构成寻事滋事罪,判处杨某有期徒刑一年。(2) 说说以上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探究三:2025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同现场青年创新人才亲切交流,“大家要有爱国之志,增强国之能,明历史使命,跑好历史接力棒……在中国梦征程中绽放绚丽的青春光彩。”为此,七年级(1)班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倡议书同学们: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发出的时代号召,跑好新时代的历史接力棒,绽放青春光彩。在此,我们发出如下倡议: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七年级( 1)班(3) 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人文精神”的知识,补充完整以上倡议书内容。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结合题干材料分析,活动的开展有助于青少年保持身心健康,助力青春成长,A正确;B错误,“消除”一词说法太绝对;C错误,“杜绝”一词说法太绝对;D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选:A。本题考查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要求。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能有效地激发个人潜能。仔细审题,联系心理健康的表现和要求等内容作答。2.【答案】C【解析】防范和应对性侵犯等问题,中学生应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性骚扰的能力,学会求救和自救,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①③说法正确;②错误,“一切人”说法太绝对;④说法不是中学生能做的,应排除。故选:C。本题考查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性侵害等行为,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把握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3.【答案】A【解析】曹老师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以此开展德育课,体现了在奉献社会中提升情感境界,故A正确;帮助他人应量力而行,“无条件付出所有”表述绝对化,故B错误;题干未涉及挫折与消极情感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奉献行为而非人际交往,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本题围绕班主任曹老师通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行为开展德育课的情境,综合考查了学生对情感教育中“奉献社会”相关知识点的理解。通过分析曹老师的善举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引导学生运用“在奉献中提升情感境界”的知识进行思考,体现了对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能力的考查。试题以真实案例考查情感教育核心内容,易错点在于B选项的绝对化表述,需结合教材“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知识辨析。4.【答案】B【解析】班主任对小李的鼓励,启示我们要青春飞扬,自信从容,B说法正确;A错误,要完善自己,培养独立思维,脚踏实地;C错误,挫折具有两面性;D错误,要勇于战胜挫折。故选:B。本题考查自信的内涵。自信就是相信自己,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肯定,是一个人自身能力的彰显,是一个人精神风貌的体现。把握自信的内涵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5.【答案】B【解析】小亮用“你太笨了”等贬低性语言回应同学,这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会伤害对方自尊心,故B正确;小亮虽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但方式不文明且缺乏尊重,因此A错误;题干未体现同学因嫉妒疏远他,而是小亮言行导致关系疏远,故C错误;问题本质在于缺乏尊重意识而非个性张扬,故D错误。故选:B。本题围绕同学间的交往情境,综合考查了尊重他人的行为准则。通过小亮与同学互动中的语言态度,引导学生运用尊重他人、文明交往的相关知识进行思考,体现了对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的要求。本题易错点在于混淆“个性表达”与“尊重他人”的界限,需注意言行举止的文明程度是判断尊重他人的关键。答题时应紧扣题干关键词“嘲讽语言”“疏远关系”,结合教材中“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他人需要礼貌待人”等知识点分析。6.【答案】C【解析】小明因忘记值日导致班级扣分而内疚,主动承担责任并改正错误,体现了知耻而后勇的态度,符合“行己有耻”的要求,故C正确;小明行为的核心是改正过失而非表现优点,故A错误;改正错误是完善自我,而非追求表扬,故B错误;材料未体现“开阔视野”等修养提升内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围绕学生值日失责后主动改正的行为,综合考查了“行己有耻”与“改正错误”的道德认知。通过材料中小明的行为变化,引导学生运用“行己有耻”“自尊自强”等知识进行分析,体现了对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的考查。需注意区分“行己有耻”与“追求表扬”的本质差异,抓住材料中“内疚—改正”的行为逻辑,避免混淆概念。7.【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漆桥老街的保护与开发力图还原过去的生活场景,在保持老街古朴风貌的同时,改善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让村民在活态古村落中也能享受现代生活。这体现革故鼎新的中华文化思想,体现惠民利民的中华文化思想,故③④说法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实事求是、天人合一的文化思想,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内涵,理解材料主旨,选择正确答案。8.【答案】A【解析】依据教材知识,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是指各种各样的文化表现形式都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教育人、感化人,成就理想人格。《楚辞》中的诗句让今天的我们深深感受到屈原勇于挑战的思想精髓和情牵百姓的家国情怀,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A符合题意;BCD观点虽然正确,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选:A。本题考查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和内容。中华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处世方法、教化思想、美学追求、生活理念等诸多方面。把握中华人文精神的主要体现和内容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9.【答案】C【解析】重民本,要求我们遵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爱民保民利民。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我们应当站稳人民立场,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民为邦本”的思想,即人民是国家和政权的根基,统治者必须重视民生、倾听民意。这正是“重民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故C符合题意;漫画没有体现诚信,故A不符合题意;“懂辩证”通常指的是理解和运用辩证法的思维方式。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强调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矛盾运动和发展变化。它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并且在矛盾中不断发展,故B不符合题意;尚和合,要求我们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统一。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差异与矛盾坚持多样性统一构建和谐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和要求。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把握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和要求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0.【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描述,题干中并未涉及违法犯罪行为,只是民事纠纷,故①不符合题意;社区告知陈某依据相关法规将承担败诉后果,说明法律提供了判断标准,故②符合题意;社区调解促使陈某主动维修,解决了纠纷,体现法律通过调解纠纷,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故③符合题意;虽然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但题干并未体现这一特点,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法律的基本作用。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问题,把握好法律的基本作用等知识点,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11.【答案】D【解析】魏某违反交通法律法规,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承担行政责任,①不符合题意;小陈侵犯了同事的名誉权,照相馆老板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都属于民事违法行为,②④正确;李某诈骗属于刑事违法行为,承担刑事责任,③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一般违法行为需要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仔细审题,联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有关内容作答。12.【答案】A【解析】漫画中人物购买盗版的行为是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我会对他们说: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拒绝购买盗版书籍,A说法正确;B错误,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反对盗版,支持正版;CD不符合题意,漫画主要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并未体现“保护知识产权”“申请专利保护”。故选:A。本题考查智力成果权。智力成果权,也称知识产权,通常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中的商业秘密等。把握智力成果权的知识,理解题干主旨,做出正确的选择。13.【答案】D【解析】题干中,人民法院的判定依据是丁爷爷的儿子没有依法履行赡养义务,民法典体现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理念,③④正确;丁爷爷的儿子是法定继承人,①错误;丁爷爷的儿子长期没有与他居住不是人民法院的判定依据,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本题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事业中。审清题意,把握法治和德治的关系知识点,依据题干信息,对照选项分析选择即可。14.【答案】B【解析】题干中,余华英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剥夺政治权利”属于附加刑,故①④正确;②错误,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③错误,判决该案依据的法律是刑法。故选:B。本题考查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犯罪是具有刑事违法性的行为,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结合材料,仔细分析,依据题意,得出正确的答案。15.【答案】C【解析】小李因沉迷网络游戏导致逃学和小偷小摸(④),属于不良行为向一般违法行为的过渡;多次小偷小摸被治安处罚(①),表明其行为已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虽经父母劝说反思但未彻底改正(③),说明未能有效遏制违法行为;最终为筹集网费实施持刀抢劫(②),构成刑事犯罪。④→①→③→②的顺序符合“不良行为→一般违法→犯罪”的递进逻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本题围绕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渐进过程,综合考查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联系及预防犯罪的要求。通过排序分析小李的行为发展路径,引导学生运用“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防微杜渐”等知识进行思考,体现了对逻辑推理能力与法律意识的考查。本题通过生活化情境考查违法行为的演变过程,需结合教材“预防犯罪”部分强调的“防微杜渐”知识进行排序。易错点在于混淆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先后关系,需注意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与后果的递进性。16.【答案】【小题1】男生女生各有优势,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助于完善自身;但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对于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我们应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小题2】小宇观点错误。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会危害身心健康;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要掌握如合理宣泄等方法,做情绪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不能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小美观点错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我们应学会转化消极情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责任感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我们要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解析】(1)本题考查对青春期交往的正确认识结合教材知识,从男生女生的优势、异性交往的作用、与异性交往的方式等方面分析解答。(2)本题考查对情绪与情感的人生。首先明确小宇的观点错误,理由从情绪的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合理表达情绪等方面分析解答;小美的观点错误,理由从消极情感的积极作用、增加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分析解答。故答案为:(1)男生女生各有优势,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与异性交往,可以增进对异性的了解,有助于完善自身;但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要掌握分寸,做到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对于可能出现的朦胧情感,应慎重对待、理智处理;我们应自重自爱,言谈举止不越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牢固的法律意识)。(2)小宇观点错误。情绪影响人的观念和行为,持续处于负面情绪状态会危害身心健康;学会合理调节情绪,要掌握如合理宣泄等方法,做情绪的主人;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不能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小美观点错误。体验消极情感未必是坏事,我们应学会转化消极情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同时责任感能激励人们积极向上,我们要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提升自己的情感境界。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与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学会调节情绪、情感的分类、情感的作用等。解答时要紧密联系教材相关知识,综合作答。解答本题要认真分析材料及问题,把握好与异性交往的积极作用、与异性交往的方式、学会调节情绪、情感的分类、情感的作用等知识点,具体分析作答。17.【答案】【小题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人乐观坚定,充满希望和力量;做自信的人,需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小题2】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学会调节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小题3】①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②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③要做一个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专心致志、团结协作,去实现人生价值;④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从“自信自强”的角度,谈谈孙颖莎的成长经历带来的启发。题干中指出孙颖莎每一次站上赛场,都为热爱坚持,每一拍都全力以赴。从小一直比赛到现在,决赛的过程非常艰苦,不管结果如何,她都十分珍惜比赛中的每一分,这说明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人乐观坚定,充满希望和力量;做自信的人,需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2)本题考查的是说说以上案例带给我们的警示。题干中杨某为发泄情绪,在公共场合随意殴打他人,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最终受到法律惩罚,这告诉我们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3)本题考查的是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与中华人文精神”的知识,补充完整以上倡议书内容。结合教材可知,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要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要做一个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要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向榜样学习,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故答案为:(1)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信让人乐观坚定,充满希望和力量;做自信的人,需要找准定位,扬长避短;青春的自信,既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之中,也体现在为民族振兴的奋斗之中;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需要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2)法不可违,违反法律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依法自律,做自觉遵纪守法的人;明辨是非,杜绝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自控力,严于律己,积极抵制不良心理和行为;学会调节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3)①弘扬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将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兴衰、民族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尽心竭力报效国家;②增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担负起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③要做一个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专心致志、团结协作,去实现人生价值;④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向榜样学习,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践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做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据此进行回答即可。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认真分析材料,结合教材中关于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做法的知识,进行回答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