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文言文二则 关尹子教射》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文言文二则 关尹子教射》 同步练习A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12课 《文言文二则 关尹子教射》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关尹子教射》主题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 强调名师的重要性
B. 说明掌握规律的重要性
C. 赞美古代射箭技术
D. 讨论智力差异的影响
2. 文中“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的“所以”意思是( )
A. 因此
B. 用来……的方法
C. ……的原因
D. 能够
3. “退而习之”的“之”指代( )
A. 关尹子
B. 射箭技术
C. 鸿鹄
D. 规律
4. 下列对文章写作手法分析正确的是( )
A. 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
B. 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
C. 以对话形式推动情节
D. 语言华丽,多用修辞
5. 文中“守而勿失也”的“守”意思是( )
A. 守卫
B. 遵守
C. 保持
D. 守护
6. 列子的《关尹子教射》与《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相比,共同点是( )
A. 都强调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B. 都出自儒家经典
C. 都运用比喻手法
D. 都讨论实践的意义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关尹子教射》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时期的道家代表人物。
2. 文章通过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话,阐明了________的道理。
3. 列子的核心思想是“________”,主张顺应自然,清静无为。
(二)字词注音
1. 列子学射,中( )矣 2. 弗( )知也 3. 援( )弓缴 4. 守而勿失( )
(三)翻译句子
1.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陈述句改反问句:学习必须掌握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比喻句改写:时间过得很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拟人句改写:春风吹过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关尹子教射》全文,回答问题: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 分析关尹子两次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的作用。
3.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列子为何用射箭作为寓言载体。
4. 文章结尾的“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有何深刻含义?
四、课外阅读
《邮戳里的春天》
那年冬天,我刚到县城读初中,寄住在舅舅家。舅舅家的阳台正对着邮局,每天放学后,我总爱趴在阳台栏杆上,看邮递员骑着绿色的自行车穿过街角的梧桐,车筐里的信件像一群安静的鸟。
我给乡下的奶奶写了第一封信。信纸是从作业本上撕下来的,边缘还留着演算过的数学题。我写道:“奶奶,县城的雪比家里大,上课要戴手套,不然握不住笔。您腌的萝卜干吃完了,舅舅做的没有您的脆。”我没提数学考了六十五分,也没说同桌笑话我说话带土腔——这些话,像卡在喉咙里的碎冰,吐不出来,又化不了。
信封是在小卖部买的,五毛钱一个,印着淡紫色的牵牛花。我一笔一画抄下奶奶的地址,生怕邮递员认错。投进邮筒时,铁皮盖子“哐当”一声,惊飞了落在邮筒顶上的麻雀。那天晚上,我梦见邮筒长出了翅膀,把信送到了奶奶的灶台边,奶奶正用围裙擦手,笑着拆信,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
等回信的日子像泡在冷水里的棉花,又沉又慢。我每天去阳台等邮递员,看见绿色的身影就心跳,可他总从自行车上取下报纸,递给舅舅,从没有我的信。第三周的周三,我正对着课本发呆,舅舅突然喊:“小远,有你的信!”
信封边角磨得起了毛,邮票却贴得整整齐齐——是奶奶用浆糊粘的,她总说胶水不如浆糊牢。我跑到阳台拆开,信纸带着灶膛的烟火气,奶奶的字歪歪扭扭,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萝卜干让你爸捎了一坛,藏在你衣柜最下面。雪大就穿厚点,别学你爸年轻时爱美。数学不好就多问,奶奶当年没上学,也知道笨鸟先飞——不是说你笨,是说奶奶盼你飞得稳。”
信的末尾,奶奶画了个歪歪的太阳,旁边写着“晒被子时看,暖和”。那天下午,我抱着信坐在阳台,阳光透过玻璃落在信纸上,奶奶画的太阳像真的亮了起来。后来我才知道,奶奶找村口的小学老师念了信,又让老师帮她写回信,那个太阳是她自己抢过笔,蘸着红墨水画的——她总说,字可以让别人写,但“想让你暖和”这句话,得自己画出来才够真。
再后来,我也成了给别人写信的人。去年冬天,女儿在作文里写:“妈妈的信里总夹着桂花糖,她说外婆当年就这样,把春天藏在信封里。”我突然想起那个县城的冬天,邮筒上的麻雀,还有奶奶画的太阳——原来有些思念,从来不是单向的邮戳,而是两个人用牵挂,在时光里搭了座桥,再冷的冬天,也能走到春天。
1. 文中“我”给奶奶的信和万卡给爷爷的信,在情感上有哪些共同点?

2. 分析“邮筒长出了翅膀”“信带着灶膛的烟火气”等细节的表达效果。

3. 结合《万卡》中“寄信”的情节,谈谈“信”在两篇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五、写作
以“掌握规律的重要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议论文。要求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例,论证清晰。
参考答案
A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B 4. C 5. C 6. A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列子·说符》,战国,列子
2. 列子,关尹子,学习要知其所以然
3. 贵虚
(二)字词注音
1. zhòng 2. fú 3. yuán 4. shī
(三)翻译句子
1. 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
2. 不仅是射箭,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也都要这样。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难道学习不需要掌握规律吗?
2. 时间像流水一样飞逝。
3. 春风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三、课内阅读
1. 列子学射,射中后不知原因,经关尹子教导,三年后掌握规律。
2. 强调掌握原因的重要性,推动列子深入思考。
3. 射箭是当时常见活动,用其作比喻更易引发共鸣。
4. 指出圣人注重本质而非表面结果,深化主题。
四、课外阅读
1. 共同点:都承载着底层孩子的孤独与对亲人的依赖;都回避了痛苦(“我”没提成绩,万卡没提被打骂),只传递温暖的期盼;都将思念寄托在具体事物上(信、萝卜干/邮戳)。

2. “邮筒长出了翅膀”用想象表现对回信的迫切渴望,赋予无生命的邮筒以情感;“信带着灶膛的烟火气”通过嗅觉细节,将奶奶的形象与“家”的温暖绑定,让思念变得可感。

3. 象征意义:都是情感的“桥梁”——万卡的信是对苦难生活的逃离,寄托对爷爷的唯一希望;“我”的信是城乡距离的连接,承载祖孙间朴素的牵挂。信本身都很“轻”(万卡的信没地址,“我”的信是作业纸),但背后的思念很“重”。
五、写作(略)
评分标准: 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流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