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2025年秋季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8分)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1) ,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其一)》)(2)春城无处不飞花, 。([唐]韩翃《寒食》)(3)“ ,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借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4)“杨花落尽子规啼,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花表达飘零之感、离别之恨。(5)《论语》中所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能和朋友共同成长是一件乐事。还要时常温习旧知识,因为“ ,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2.(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小题。初中生活开始了,我们又踏上了一段新的旅程,有时候,我们总是( )得到别人的欣赏,却忽略了欣赏别人。懂得欣赏他人,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本领。真正的欣赏,不是对别人的( ),而是发自内心的赞美,是对别人优点的肯定与认可,它可以让人如①____(mù)春风。欣赏的力量在于:当你给他人送去温暖时,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内心有光亮的人。卓越的人,从不②______(lìn)啬对他人的掌声。你今日给出的掌声,会促使你变得更好,并在未来某个时刻、以某种方式给你以回声。其实,每个人都是一面镜子,你如何看人,别人就怎么看你。③倘______若你总挑别人刺,别人也很难对你( );总是得理不饶人的人,也很难指望别人对你轻声细语;拒绝欣赏别人的人,同样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同。生活多一份欣赏,也就多一份美好,愿我们都能成为更美好的自己。(1)(3分)请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或拼音。(2)(3分)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奢望 奉承 咄咄逼人 B.渴望 卖弄 心平气和C.渴望 奉承 心平气和 D.奢望 卖弄 咄咄逼人(3)(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懂得欣赏他人,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B.懂得欣赏他人,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境界。C.懂得欣赏他人,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修养。D.懂得欣赏他人,是一种本领,也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境界。3.(6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会选择下列哪个人物“择其善者而从之”?请结合该人物的性格或经历,简述理由。(不少于60字)《朝花夕拾》中的阿长 《西游记》中的唐僧二、阅读(共67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7分)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3分)请你用简洁而生动地语言描述一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5.(4分)作者借“观沧海”以咏其“志”,请写出所咏之“志”的含义。(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6分)材料一: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节选自刘义庆编《世说新语》)材料二:司马温公①幼时,患②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③矣;独下帷④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节选自朱熹编《三朝名臣言行录》)【注】①司马温公:即司马光。②患:担忧,忧虑。③息:休息。④下帷:指专心读书。6.(3分)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B.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C.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D.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7.(3分)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释义(填写文字)患记问不若人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 (1)若:独下帷绝编 联系成语解释词义。 韦编三绝 (2)绝:迨能倍诵乃止 查阅词典选择义项。 迨:①及;②等到;③趁,乘。(《汉语大词典》) (3)迨:8.(6分)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9.(4分)同是写古代儿童的特点,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20分)摸瓜 夜航船①傍晚,在百般困顿中看到以前的同事在圈里发的一张图,文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图中是一把刚摘的豇豆,一根粗茁淡绿的黄瓜。我那恹恹欲睡的眼顿时被它们点亮,精力又复苏了。②同事告诉我,那叫水果黄瓜,可以送我几根。我的精神头顿时暴涨。③也许,对这瓜们菜们,我从小就有一份特殊的情愫。此时眼见,心又生出许多往事的影像来。④物质匮乏的童年,找吃的,就是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多少的苦乐都系于舌尖,多少期待都填在肚腹。⑤秋冬季节,于我们这些“馋嘴”来说,是最美好的。溪尾里的野栗子,宗祠旁的野橄榄,还有那漫山遍野的野果子,都可以喂饱我们童年的肠胃,爽歪我们的嘴巴,甜蜜我们的舌尖。⑥但是,夏日里,野果类极少,而那些“正果”是我们这些“馋嘴”所不敢企及的。因为房前屋后的桃梨之类的,各家都看管甚紧,想下手极其不易。⑦还好,乡村的田园里,庄稼人都会种些豆瓜之类的,其中,黄瓜填补了我们这个季节的“嘴荒”。⑧黄瓜,种于三月,长于五月,熟于六月。⑨三月细雨,茁开瓜苗的两片嫩叶,如美丽的符号,点缀在田园黑土间。四月,农夫便插竹枝在瓜苗旁。没几天,细嫩的藤蔓攀枝而上,不久,竹枝间便被绿蔓缠绕着,到处都是藤蔓在伸长、呐喊,在阳光下绿得招人眼目。⑩我们这帮人的眼珠子开始盯上了竹枝间绽放的小黄花。我们其实不爱花,爱的是花蒂带给我们的无限希望。 我们的目光滋润了花蒂。在无限的牵挂和期待中,花落了,蒂头的瓜脑露出来了,迎着朝阳,我感到它们的亲切与可爱。 阳光助力嫩瓜成长。几日不见,蒂头的嫩瓜已脱去“胎衣”,水精灵、嫩生生地挂在绿叶间,甚是招人喜爱。 我们一群人,眼盯着藤蔓间嫩瓜的长势,心里急切地盼望着它们长大,长大,长大!但是,它们却不遂我的心愿,你越是盯着它们,它们越是杵着,长势极其缓慢。 天天看,日日盼,终于看到那些黄瓜们伸长了身子,长粗了个头,在藤蔓间如可爱的睡蚕,安然恬静。“蚕”不动,可是我们的心躁动。 终究是按捺不住。 一个月明之夜,蛙声和虫鸣交织响应此起彼伏。我们趁着月光,摸进一片田园,那里的黄瓜已在我们心头晃荡了好久。 阿尖说:“不出声,咳嗽憋住!” “猫着身,阿肥!” “眼睛呢?不要踩到别人的菜苗!” 整个过程,阿尖是我们的“领袖”,是我们的“舵主”,是我一切行动的指南。 月行在鳞浪般的白云中,田园披着轻纱,如美丽的神话。 我们分散在瓜园里,在朦胧的月色中开始摸瓜。黄瓜在指掌之间滑动,那光滑冰凉的感觉令人欣悦。大地此时都醉在月光里,园沟里的水发出汩汩的声音,虫鸣与蛙唱渐渐稀零,偶有一声,让大地跌入更深的静。 一条黄瓜在我手中,如一条快活的鱼,并不知道自己要落入渔翁的手里。它尽情地呼吸着月光。朦胧中,它的样子极其可爱。我的手从“瓜屁”摸到“瓜眼”,慢慢地停留在瓜蒂。这条瓜就要落在我手中,但我不能急,摸瓜也要讲“德”,不能摘瓜毁藤,不能伤害了其它幼瓜的成长。 瓜蒂与瓜藤,是生命的连接处,也是生命的断裂带。我的拇指和食指就在此处摸索,寻找生命的缝隙。我的食指和拇指就如铁钳,迅速扼住命运的咽喉。一条带着月色和露水的黄瓜就握在我的手里。 用手一掰,一声脆响,瓜断两截,瓜香如朦胧的月色,在田园上漂浮。我忍不住嘴馋,咬一口,脆,汁液多,满口生津。 我又摸了一条瓜,便以瓜叶藤蔓为掩体,向着“舵主”方向溜去。 那夜,我们聚在阿龙家里。因为他父母都外出打工,因此,他家成了我们的“窝点”。盐拌黄瓜,加少许白醋,那就是我们的绝佳美味了。闹了很久,以致惊醒阿龙的奶奶,于是,我们夺门而去,做鸟兽散。 往事如影像,它们在某个时候,就会一遍一遍地播放在眼前。 如今,再也无需摸瓜,市面上一年四季都有鲜嫩的黄瓜。但那夜的瓜绝对是舌尖上的美味。10.(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写朋友圈晒图片,引出下文对摸瓜往事的回忆。B.“正果”“嘴荒”“舵主”等词使文章语言富有幽默感。C.本文第 段画波浪线的句子看出“我”的善良质朴。D.本文第 段可以看出作者对这段往事无比后悔的心情。11.(3分)简要分析第 段画横线句景物描写在文中的作用。12.(8分)赏析下面句子。(1)我们一群人,眼盯着藤蔓间嫩瓜的长势。(人物描写)(2)竹枝间便被绿蔓缠绕着,到处都是藤蔓在伸长、呐喊,在阳光下绿得招人眼目。(修辞手法)13.(6分)读完全文,你认为以“摸瓜”为题,有何妙处?(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4分)低头的甜瓜崔安宁①每年春天,母亲都会种一棚甜瓜。②去年,母亲忙着走亲戚,便嘱咐我来移植甜瓜苗。在移苗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棵甜瓜苗不仅细弱瘦小,还一直卷着叶子低着头。虽然家里种植甜瓜,但我却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经过一番思索,我还是把这棵甜瓜苗移进了大棚里。③将所有甜瓜苗都移植好后,我开始在手机里搜索甜瓜苗低头的原因。大多数人说,缺水会导致甜瓜苗营养缺失,从而使它低头。于是,我从家里提来一桶水,让这棵苗喝了个痛快。几天后,所有的甜瓜苗都在茁壮成长,唯独那棵低头的甜瓜苗,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毫无生机。母亲见它如此颓废,急忙去药店配了些甜瓜专用的生长素和常用药,给它反复喷了好几次。④一周之后,所有的甜瓜苗都长大了。那棵低头的瓜苗好像积攒了无数个愁心事,虽然它的叶片平整,但还没有改掉爱低头的毛病。母亲见状,又请来亲戚们来帮忙看瓜苗。亲戚们来了一波又一波,他们给这棵甜瓜苗开了很多治疗偏方,还拿来了不少甜瓜的特效药。经过我们的多次实验,什么效果都没有。最后,母亲只能去请教我们村里的种植能手王大爷。经过一番描述,王大爷认为这棵瓜苗在育苗前就损坏了根基,所以后期也供不上养分,没有力气抬头。母亲对王大爷的话深信不疑,于是我们又开始马不停蹄地给这棵低头苗灌生根的肥料,以此帮助这棵瓜苗快速“昂首挺胸”。⑤就算如此悉心照料,这棵甜瓜苗的情况也从未好转。为了不影响其他瓜苗的生长,我们只好把它种在棚外一个向阳的地方,任其自由生长。⑥几个月后,棚里的甜瓜已经成熟,采摘工作也渐渐提上了日程。当我们的甜瓜采摘结束后,我突然在棚边看到那棵爱低头的甜瓜。此时的它早已萎靡不堪,所有的叶子枯黄地蜷缩着,低头的病也更加严重,整棵甜瓜的枝蔓都软软地趴在地上,犹如一条没有灵魂的绳子。于我而言,这棵甜瓜早已没有存在的意义,出于清扫障碍的目的,我把整棵瓜都拔了起来。⑦就在此时,我发现这棵瓜苗的藤上,竟然长着一个圆润饱满的甜瓜。这个甜瓜不仅瓜型漂亮,吃起来更是甘甜多汁。甜瓜的味道不仅弥漫在我的嘴里,也抚慰了我的心头。这棵甜瓜因为低头而被我们放弃,但它在我们的有色眼镜下,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努力积蓄力量,奋力生长。生活中的我们,又何尝没有过低头的经历?假如我们也如这棵甜瓜一样,在有限的条件内,低头修行,积累力量,是不是也会结出自己的硕果呢?⑧如今,每当我觉得生活不尽如人意时,总会想一想这棵低头的甜瓜。我想,低头并不是狼狈不堪,也不代表丢盔弃甲,反而是勇往直前的开始。就像这棵甜瓜苗一样,终会结出最美的果实!(选自《邵阳晚报》2023年4月7日,有删改)14.(3分)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一个字(动词),梳理文章内容。种甜瓜→ 甜瓜→移甜瓜→ 甜瓜→ 甜瓜15.(3分)文章以“低头的甜瓜”为标题,有何妙处?16.(4分)文章第⑤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结合选文内容,试作简要分析。17.(4分)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此时的它早已萎靡不堪,所有的叶子枯黄地蜷缩着,低头的病也更加严重,整棵甜瓜的枝蔓都软软地趴在地上,犹如一条没有灵魂的绳子。(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0分)小语所在学习小组围绕“交友之道”搜集资料,并展开讨论、学习,请你参与。材料一:许多人都希望一生中能交到更多的朋友,但是科学研究表明,人的交友能力是有极限的。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 邓巴根据猿猴智力实验和人类社交关系提出了“邓巴数150”,即一个人拥有稳定社交的人数是150人左右。研究发现,负责处理复杂与抽象思维的新大脑皮质在整个大脑中所占的比例越大,个体能处理的“稳定人际关系”就越多。人的新大脑皮质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关系,对于超过这个数量的人,人们顶多能记住一些人的相貌和名字,也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来促进双方关系。(摘自网络《百科知识》)材料二:下面是小语同学搜集的有关交友的名言:①不是血肉的联系,而是情感和精神的相通,使一个人有权利去援助另一个人。(柴可夫斯基)②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冯梦龙)③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⑤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子)材料三:下面是小语学习小组对本校564名初中生进行“你喜欢同学的原因”调查后统计的数据。因素 能满足你的需要 座位相邻 某个特长吸引你 相貌漂亮 成绩好 思想品德好 兴趣想法 接近 性格脾 气好人数 112 147 168 221 252 354 358 398所占比例 20.10% 26.30% 30.10% 39.60% 45.20% 61.80% 64.20% 71.30%材料四:“友也者,友其德也”是说交友要看重并学习朋友的优良品德。在现代生活中,交友之道首先是择友,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成为朋友的。毕竟,择友只有志趣相投,互为“人镜”,补充提高,才能获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交友之道关键在取友,取友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自古至今,为人称颂的取友之道,“慢热型”的居多。这种“慢热型”,往往是先淡后浓,先疏后亲,先远后近。初次见面,就亲热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交友之道重点是结友,结真友。真友是需要风浪的考验、时间的检验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顺意,事事行时,在遇到人生的逆境时,才能看得清、分得明谁是真友。(摘编自张保振《交友之道》)18.(3分)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邓巴数150”定律,我们一生中能交到的朋友最多只能是150个人。B.研究发现,人的交友能力主要受人的新大脑皮质在大脑中的占比影响。C.初中生喜欢同学的主要原因是对方性格脾气好,成绩好只是一部分原因。D.“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告诉我们自身优秀可以吸引同样优秀的人。19.(4分)材料二中,小语同学搜集的有关交友的名言中有一句不合适,请找出来并说说理由。第 句不合适,因为: 。20.(3分)小文前几天外出游玩时,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社会青年王某。昨天,王某对小文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小文觉得王某对自己很好,准备帮他。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内容劝阻小文。三、作文(共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请以“留一点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标题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参考答案1.【答案】 但使龙城飞将在 寒食东风御柳斜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闻道龙标过五溪 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温故而知新2.【答案】(1)①沐 ②吝 ③tǎng(2)C(3)D3.【答案】示例一:我会选择《西游记》中的唐僧。作为师父,他对徒弟要求很严,经常教导徒儿“要以慈悲为怀”;作为僧侣,他行善好施,为民除害,为人民播散善良的种子;作为求学者,他有坚强的意志和执着的精神,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示例二:我会选择《朝花夕拾》中的阿长。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但她朴实善良,对孩子都是全身心地付出和无私的爱。她给小鲁迅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让小鲁迅感受到了她的朴实宽厚品行和淳朴无私的大爱情怀,值得我们学习。【答案】4.随着一阵阵萧瑟的秋风,汹涌起伏的巨浪,发出了惊天的声响,风声与海浪声构成了一首宏大而壮阔的交响曲。 5.奋发进取,立志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和开阔的胸襟。【答案】6.A 7. 如,及 断 等到 8.(1)谢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2)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可以不背诵。” 9.材料一侧重表现谢家小辈的聪慧机敏、有才华;材料二侧重写儿时的司马光刻苦读书、勤于背诵。【答案】10.D 11.描写出月夜的宁静,渲染了月夜摸瓜的美好氛围,烘托了摸瓜时愉悦的心情。 12.(1)这句话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盯”这个动词写出我们一群人渴盼黄瓜快点长大的急切心情。(2)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黄瓜的藤蔓人格化,生动写出藤蔓长势旺盛,表达作者的喜悦心情。 13.题目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童年一次摸瓜的经历;摸瓜不能摘瓜毁藤,不能伤害其它幼瓜的成长,看出孩童们的善良与纯真;摸瓜体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表达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恋。【答案】14. 救(治) 拔(清) 吃(尝) 15.①点明写作对象是一棵低头的甜瓜;②甜瓜低头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暗含文章主旨,人生不如意时,要如低头甜瓜一样勇往直前;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6.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我和母亲想尽办法救治和照料这棵低头的甜瓜苗,引出下文我放弃这棵瓜苗,将它移出大棚的内容。 17.这句话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萎靡不堪的甜瓜苗比作没有灵魂的绳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奄奄一息的样子,也表达了我对他的无能为力。【答案】18.A 19. ⑤ 孔子这句话说明了学习的三种境界——“知”“好”“乐”,强调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属于交友方面的内容。 20.示例:小文同学,我们在交友时一定要慎重,要交真友;朋友在一起是志同道合,是互相进步,面对朋友的要求,必须保持头脑清醒,分辨是非,这个王大哥让你干的事是错误的,千万不要去啊!21.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