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章复习提升易混易错练易错点1 不清楚电磁振荡中物理量的变化关系1.如图所示,LC振荡电路的导线及电感线圈的电阻不计,在图示状态回路中电流方向如箭头所示,且此时电容器C的极板A带正电荷,则该状态( )A.电流i正在增大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正在增加C.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正在减小D.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正在增大易错点2 记混影响LC振荡电路周期或频率的因素2.用一平行板电容器和一个电感线圈组成LC振荡电路,要减小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可采用的做法是( )A.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B.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C.减小电容器两极板的正对面积D.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易错点3 记混电磁波谱中各种电磁波的应用3.(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中最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的是无线电波B.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低,长时间照射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X射线和γ射线的波长比较短,穿透能力比较强D.红外线的显著作用是热效应,温度较低的物体不能辐射红外线易错点4 不清楚调谐电路的工作原理4.如图所示为某收音机接收电路,其中电感L=10-3 mH,为了接收在真空中波长为500 m的电磁波,电容C应调到多少μF 思想方法练图像法方法概述 图像法是根据题意把抽象复杂的物理过程有针对性地表示成物理图像,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在LC振荡电路中,常利用u-t及q-t图像,考查振荡电路的规律。 如图所示是由线圈L和电容器C组成的最简单的LC振荡电路。先把电容器充满电,t=0时如图(a)所示,电容器中的电场强度最大,电容器开始放电。t=0.02 s时如图(b)所示,LC电路中线圈上的电流第一次达到最大值,则( )(a)(b)A.0~0.02 s时间内,电流逐渐减小B.t=0.05 s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图(b)中所示电流方向相同C.t=0.06 s时,线圈中的磁场能最大D.t=0.10 s时,线圈中的电场能最大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易混易错练1.B 根据图示电路知,该LC振荡电路正在充电,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在增大,电流在减小,线圈中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在减小,磁场能转化为电场能,选项A、D错误,B正确;由于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在增大,根据U= 得出,两极板间电压在增大,选项C错误。错解分析 题图中电流由负极板流向线圈,部分同学易误认为电容器放电,电场能转化为磁场能,从而错选C、D项。解答本题时注意电流正在流向正极板,电容器处于充电状态。LC振荡电路中电场能与电容器极板所带电荷量正相关,磁场能与线圈中电流正相关。2.B 根据f=可知增大电容器的电容可以减小发射电磁波的频率;由C=可知,可采用的做法为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两极板的正对面积或在两极板间加入电介质,故选B。错解分析 判断LC振荡电路的周期、频率等相关物理量的变化时,牢记T=2π、 f=,解题时学生易记混两个公式,造成判断电感、电容对LC振荡电路周期、频率的影响出错。3.AC 电磁波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最易发生衍射现象,选项A正确;紫外线的频率比可见光高,适量照射,能促进钙的吸收,选项B错误;X射线和γ射线的波长比较短,穿透能力比较强,选项C正确;理论上来说,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选项D错误。错解分析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部分同学误认为只有高温物体能辐射红外线,从而错选D项。熟记电磁波谱中各电磁波的几种常见用途,方便快速解题。4.答案 7.04×10-2 μF解析 该电磁波的频率为f== Hz=6×105 Hz,那么该电路的固有频率也应调到6×105 Hz,由电磁振荡的频率公式f=得C=,代入数据得C≈7.04×10-2 μF。错解分析 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思想方法练 C 根据题述,t=0时电容器充满电,开始放电,t=0.02 s时LC电路中线圈上的电流第一次达到最大值,作出LC电路中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规定开始放电时电流方向为正),如图所示,0~0.02 s时间内电流逐渐增大,A错误;0.04 s时电流再次为零,然后电容器反向放电,t=0.05 s时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题图(b)中电流方向相反,选项B错误;线圈中电流最大时磁场能最大,则0.06 s和0.10 s时磁场能最大,电场能最小,选项C正确,D错误。方法点津 LC振荡电路中涉及的物理量及物理过程较多,呈周期性变化,利用题目条件作出图像,可以更直观地看出各量的变化情况,找到其中的规律。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