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考点梳理过关卷时间:40分钟一、字词句基础。1. [字形] 看拼音,写字词。国庆假期,明明和妈妈回到漳州老家。秋高气爽, 天气格外qínɡ lǎnɡ( ),qīnɡ liáng( )的秋风拂过tínɡ( )院,金黄的百香果、橙红的沃柑挂满枝头,你jǐ( )我碰,好像zhēnɡ( )着向人们展示自己的可爱,凑近一闻,xiānɡ tián ( )的qì wèi( )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2. [字音、字形]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 频繁(pín) 辽阔(liáo) 迟到 歌唱B. 挑选(tiāo) 振动(zhèn) 菊花 松果C. 粘贴(nián) 棕色(zōnɡ) 凌乱 邮漂D. 钥匙(shi) 掠过(lüè) 图案 亮晶晶3. [ 多音字] 下列词语中“磨”的读音与“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磨”的读音不相同的是( )A. 磨刀 B. 折磨 C. 磨灭 D. 石磨4. [ 字词义] 对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夜深篱落一灯明(篱笆)B. 远上寒山石径斜(曲折向前延伸)C. 萧萧梧叶送寒声(萧条破败)D. 知有儿童挑促织(蟋蟀)5. 根据形声字构字特点,“跏”字的读音最有可能是( )。A. zú B. jiā C. lì D. kǒu6. [ 词语理解] 下列加点词语不能用括号中的词语代替的一项是 ( )A. 工作人员整理并分析凌乱的资料,为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提供准确依据。 (整齐)B. 政府关于稳定物价的举措日益明朗,让老百姓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清晰)C. 科研团队在科技创新研讨会上频频分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经验。 (不断)D. 随着各项政策落地见效,乡村产业日益兴旺,农民们曾经憧憬的美好未来正逐渐成为现实。 (期望)7. [ 词语理解] 根据句意推测,加点词的意思应该是( )。妈妈抱着一箱水果回到家,打开一看,发现下面藏着许多坏果,她生气地说:“这家水果店竟然滥竽充数,太不厚道了!”A. 物品泛滥 B. 拿次货冒充好货C. 卖各种水果 D. 做让人生气的事8. [词句运用]用词句形容不同的季节,下列选项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春:温暖 金桂飘香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B. 夏:炎热 骄阳似火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 秋:凉爽 果实累累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D. 冬:寒冷 冰天雪地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9. [ 句子仿写] 读例句,想象画面,再结合生活经验仿写句子。例: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春天的风把粉红色给了桃花,________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积累与背诵。10. 今天,明明和家人一起去秋游。山间的枫林,经过秋雨的洗礼,变得格外迷人。果然,秋雨把 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像 ____________ ,飘哇飘哇,邮来了____________。这满眼的红叶让明明想起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远处的湖水宁静如镜,这景象又让他想起刘禹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微风拂过水面,泛起波纹,他又想起了《舟夜书所见》中的“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三、课文主题与理解。1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夜书所见》通过对秋风、梧桐叶、篱笆、灯火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B.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一文表达了作者对水泥道、对秋天美景的喜爱。C. 《秋天的雨》是围绕“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来写的。D. 《听听,秋的声音》中,用不同的声音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答案一、1.晴朗 清凉 庭 挤 争 香甜 气味2.C3.D4.C5.B6.A7.B8.A9.示例 粉粉的桃花 一个个小喇叭 吹呀吹呀 吹响了春天的乐曲二、10.红色给了枫树 红红的枫叶 一枚枚邮票秋天的凉爽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三、11.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