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万卡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3课 万卡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13课 万卡 同步练习B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 下列对《万卡》中“回忆爷爷”这一情节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展现乡村生活的悠闲,与城市生活形成对比
B. 突出爷爷的慈祥,暗示万卡渴望被关爱
C. 说明万卡对乡村的怀念,与现实的痛苦无关
D. 交代万卡的身世,补充故事背景
2. 文中“老板随手捞起个家伙就打我”中的“捞起”一词表现了( )
A. 老板的粗暴与随意
B. 老板的愤怒与激动
C. 万卡的胆小与懦弱
D. 环境的混乱与嘈杂
3. 下列对“万卡没有写地址,爷爷不可能收到信”这一情节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说明万卡的天真,增加故事的悲剧性
B. 暗示爷爷已经去世,万卡的希望注定落空
C. 表现作者的疏忽,属于情节漏洞
D. 强调社会的黑暗,连信件都无法传递
4. 契诃夫的《万卡》与鲁迅的《故乡》相比,共同点是( )
A. 都通过儿童视角反映社会现实
B. 都以书信形式展开叙事
C. 都运用大量景物描写烘托心情
D. 都以回忆与现实的对比结构全文
5. 文中“他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的“暖炕”象征( )
A. 乡村生活的温暖与安宁
B. 爷爷的关爱与保护
C. 万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D. 逃离现实的幻想
6. 下列对《万卡》语言风格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华丽典雅,富有抒情性
B. 质朴平实,暗含悲凉感
C. 幽默讽刺,充满批判性
D. 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万卡》是________(体裁),作者契诃夫的创作风格被称为“________”,擅长以小见大反映社会。
2. 小说通过万卡给爷爷写的信,穿插________、________等回忆片段,展现了________与________的对比。
3. 契诃夫的作品多描写________(阶层)的生活,揭示他们的________与________。
(二)字词注音
1. 别墅( ) 2. 枞( )树 3. 梆子( ) 4. 冻僵( ) 5. 搓( )手 6. 梗概( )
(三)解释词语
1. 慈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指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哆哆嗦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捉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反问句改陈述句:难道有人不心疼万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拟人句改写:雪花落在窗台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比喻句改写:爷爷的笑容很温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被字句改把字句:万卡被老板娘用鱼嘴戳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阅读
阅读《万卡》选段,回答问题:
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万卡嘴角撇下来,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我会替您搓烟叶,”他继续写道,“我会为您祷告上帝。要是我做错了事,您就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好了。要是您怕我找不着活儿,我可以去求那位管家的,看在上帝面上,让我擦皮鞋;要不,我去求菲吉卡答应我帮他放羊。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他越写越动情,眼泪不住地流下来,落在信纸上面。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中万卡的诉求。
2. 分析“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这一细节的表达效果。
3. 文中“结结实实地打我一顿”与万卡被老板打的现实形成怎样的对比?表现了万卡怎样的心理?
4. 结合全文,谈谈“眼泪落在信纸上面”这一描写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5. 选段中多次使用“!”,这种标点符号的运用有何表达效果?
四、课外阅读
阅读《墙角的野菊》
后墙根的野菊开了,黄灿灿的,挤在砖缝里,风一吹就晃,像极了小满的羊角辫。
小满是捡废品的老张头带回来的,听说爹娘在外地打工,跑丢了。老张头的废品站就在学校后墙,小满总蹲在墙角,看我们上体育课,膝盖上的补丁磨得发亮。
有天我值日,看见她在捡操场上的塑料瓶,手指冻得通红,却把瓶子擦得干干净净。“这瓶子能卖两分钱。”她仰起脸,鼻尖冻得像颗红樱桃。我把兜里的糖递给她,她剥开糖纸,先塞进老张头嘴里——老张头在旁边捆纸板,咳嗽得直不起腰。
后来我常把作业本借给她,她用铅笔在背面写字,字歪歪扭扭,却一笔一划。“老师说我能上一年级了。”她举着作业本给我看,纸角卷了边,却用订书钉订得整整齐齐。
深秋的雨下了三天,废品站的帆布棚漏了,小满抱着作业本蹲在墙角,把书塞进怀里。我撑着伞跑过去,看见她把野菊连根拔起,埋进空罐头盒:“它们怕冻,我给它们搭个家。”罐头盒放在棚子最里面,旁边是她捡的玻璃珠,在雨里闪着光。
老张头突然病倒了,小满抱着罐头盒坐在病床边,野菊蔫了,她就用棉签蘸水擦花瓣。“爷爷说,花活了,他就好了。”她给我打电话时,声音发颤,却没哭。
我请生物老师来看,老师说野菊耐旱,只要根没烂就能活。小满每天给花晒太阳,把自己的馒头掰碎了,泡在水里喂根——她说:“爷爷就是这么喂我的,饿了就泡馒头水。”
两周后,老张头能下床了,野菊也抽出了新叶。小满把罐头盒挂在棚子梁上,玻璃珠串在旁边,风一吹,叮叮当当成了风铃。“老师说,春天能移到地里,能开一大片。”她仰着头,阳光落在她脸上,野菊的影子晃在她鼻尖。
放寒假前,小满收到个邮包,是她爹娘寄的,里面有件红棉袄,还有张照片——她爹娘站在工厂门口,背后是高高的烟囱。小满把照片贴在罐头盒上,野菊正对着照片开,黄灿灿的,像撒了把星星。
“我爹娘说,开春就来接我。”她给野菊浇水,“它们会跟我去新家,砖缝里能长,地里肯定长得更好。”我看着墙角的野菊,突然觉得,有些生命就像这花,哪怕长在砖缝里,也能把根扎深,把花开得亮亮的。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 文中“野菊”与《万卡》中的“泥鳅”(爷爷的狗)有哪些相似的象征意义?
3. 分析“把野菊连根拔起,埋进空罐头盒”这一行为表现了小满怎样的品质。
4. 比较小满与万卡的处境,谈谈两人在“苦难中的希望”这一点上有何异同。
5. 结合两篇文章,谈谈“弱小生命的坚韧”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五、写作
以“在寒风里开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结合《万卡》中“苦难中的希望”这一主题,通过具体事物(如野菊、棉鞋等)表现情感。
B卷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A 4. A 5. C 6. B
二、基础知识 填空题
(一)文学常识
1. 短篇小说,契诃夫式,小人物,苦难,渴望
2. 与爷爷砍圣诞树,和泥鳅玩耍,乡村的温暖,城市的残酷
3. 底层民众,苦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字词注音
1. shù 2. cōng 3. bāng 4. jiāng 5. cuō 6. gěng
(三)解释词语
1. 对人同情、慈爱
2. 盼望;期望
3. 因寒冷、害怕或悲伤而身体发抖
4. 对人开玩笑,使人为难
(四)按要求改句子
1. 所有人都心疼万卡。
2. 雪花踮着脚,轻轻落在窗台上,悄悄张望。
3. 爷爷的笑容像冬日的阳光,温暖又明亮。
4. 老板娘用鱼嘴把万卡的脸戳了一下。
三、课内阅读
1. 万卡恳求爷爷带他离开鞋铺,哪怕被打骂、干重活也愿意,否则他觉得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2. “脏手背”写出万卡的贫穷与没人照顾,“揉揉眼睛”“抽噎”表现他的委屈与无助;细节真实可感,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他的痛苦。
3. 万卡宁愿被爷爷“结结实实地打”,也不愿承受老板的虐待;对比表现了万卡对爷爷的信任——爷爷的打是关爱,老板的打是虐待,他渴望被关爱,哪怕是严厉的。
4. 眼泪既是万卡痛苦的直接表现,又暗示了信的“重量”——信里不仅有文字,还有他的血泪;这一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他的绝望,强化了对沙俄社会的批判。
5. “!”增强了语气的急切感,表现了万卡渴望逃离的迫切心情,以及对爷爷的哀求之恳切,让情感更有冲击力。
四、课外阅读
1. 捡废品的小满在老张头的废品站生活,她呵护墙角的野菊,用作业本和书信维系对生活的希望,最终收到爹娘的邮包。
2. 两者都是“希望的象征”:“野菊”在砖缝中顽强生长,象征小满在困境中的坚韧;“泥鳅”是万卡回忆中爷爷身边的伙伴,象征自由与温暖;都在苦难中给主人公带来精神慰藉。
3. 小满担心野菊受冻,把它移植到罐头盒,表现了她的善良与对生命的珍视;即使自己生活艰难,仍懂得关爱弱小,体现了她内心的温暖与坚韧。
4. 相同点:两人都在苦难(小满无家可归/万卡被虐待)中保持希望;不同点:小满的希望有现实支撑(老张头的关爱、爹娘的邮包),万卡的希望更多是虚幻的梦境;但两者都通过具体事物(野菊/信)寄托希望。
5. 小满在贫困中仍努力学习、呵护野菊,野菊在砖缝中开花,体现了“弱小生命的坚韧”;万卡在被虐待中仍写信寄望爷爷,用回忆支撑自己,同样体现了苦难中的顽强;两者都说明即使处境艰难,对美好的渴望也能让人坚持下去。
五、写作(略)
评分标准: 紧扣“寒风里开花”的象征意义(苦难中的希望),结合具体事物(如野菊、旧物)描写,细节生动,情感真挚,能联系《万卡》中“苦难中的牵挂”,结构完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