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25年秋季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2025年秋季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东省2025年秋季七年级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模拟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开学伊始,为了帮助新生更好的适应初中生活,学校举行了一些列的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活动一 阅读感悟】
开学第一课,同学们都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在假期的阅读感悟,小语撰写了下面一段话,请你帮助他审核文章,完成任务。
同学们,阅读是一场精神盛宴。读 ① 《春》,你如同走进了五彩缤纷的春日风光中,那里有对春天的思盼和赞颂,也有对未来的向往与渴盼;读老舍《济南的冬天》,也许能体悟,人内心有了着落,即便是冬天也会感到温晴;读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你也许会明白,人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否则往往会忽略亲人因你而樵瘁的面庞;读于漪《往事依依》,仿佛聆听一位长者娓娓而谈,徜徉在年少往事的美好回忆中;读蒲松龄文言小说集《 ② 》中的《狼》一文,你一定会感慨正义必将战胜邪思……
同学们,尽管开卷有益,但是阅读也要注意方法。首先,阅读要选好书,书市的书籍鱼龙混杂,选书的时候要精挑细选。其次,读书要读完整, ( )精心选择了适合的书籍,( )要坚持读完,不要见异思迁,半途而废。第三,读书要学会边读边思考,好文章,尤其要细细品味,不求甚解。
同学们,加入我们的行列,抽出时间,捧起一本书吧!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着落”表示“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着”应读作zháo;
B.“樵瘁”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樵瘁”一词书写正确;
C.“徜徉”,安闲自在地步行,应该读作cháng yáng。
D.开卷有益、精挑细选、见异思迁、不求甚解,这四个成语的使用都是正确的。
2.画波浪线的句子上应填写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因为……所以…… B.一旦…… 就……
C.只有……才…… D.即使…… 也……
3.在文段中的横线处补写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朱自清 ②《世说新语》 B.①郑振铎 ②《西游记》
C.①陈忠实 ②《吕氏春秋》 D.①朱自清 ②《聊斋志异》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
②除此之外,我们还需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这就是“由厚到薄”的过程。
③首先,读书要“由薄到厚”,扎扎实实把每个概念、定理追根求源、彻底弄清楚。
④由此可见,只有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⑤青年人若要提高阅读能力,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
A.⑤③②①④ B.⑤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⑤ D.③①②④⑤
【活动二 读书交流】
5.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纷纷发言,其中一个讨论主题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唐僧师徒4人,你更喜欢谁,请谈谈你的理由。(4分)
【活动三 主题班会】
6.主题班会上,班主任布置了各种活动,来锻炼提升大家的能力。请你根据语境,完成下列情景任务。
(1)周一升旗仪式,小语将以“青春”为话题作演讲,请根据上下文进行仿写,完成演讲稿的结束语。(4分)
青春如诗,我们需要用最坚实的行动去绘制最美丽的诗篇; , ; , 。白日放歌须奋发,青春作伴筑梦想。少年们,有你们的墨宝,有你们的佳文,我们的青春自会有我们的传奇!
(2)小语喜欢做家务,但小语妈妈以初中时间紧张为由,不让孩子参与。请对下文劝说内容进行排序,让小语妈妈明白孩子参与劳动的意义。(2分)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然而,这却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②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③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④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3)开学初,小语想竞选班长,但优秀的同学很多,小语担心自己落选,有些犹豫,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将怎样鼓励他参加竞选。请引用一则名言进行鼓励。(3分)
【活动四 诗歌接龙】
7.请同学们根据假期的预习,完成下面的诗歌接龙。(7分)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4)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5)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6)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用我们学过的《〈论语〉十二章》中的语句“ , ”来表达。
二、阅读与鉴赏(42分)
(一)阅读两首诗歌,完成第8—9题。(6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请你根据文意,选择正确的一项( )(2分)
A.《赠汪伦》中描绘李白乘舟欲行时,汪伦如约前往的送别场面,写出李白和汪伦同是不拘礼俗、快乐自由的人。
B.以“杨花”“子规”起笔,点明此时为初春,体现出游子春天已来,但仍漂泊在外、孤独无依的处境和内心的凄苦。
C.以上两首诗歌作于李白青年漫游时期,此时的李白无法体会晚年所做“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时所蕴含的愉悦。
D.李白不仅送别了王昌龄,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借“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送别了孟浩然,二者都饱含诗人对好友前行的担忧、不舍和牵挂。
9.在春天的一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让大家结合“杨花落尽子规啼”的意境给这幅图进行画面着色。有人认为应该着冷色调,有人认为着暖色调,你如何看?结合诗歌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第10-14题。(13分)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诫子书》)
【乙】
尔等①读书,须求识字。或曰:“焉有读书不识字者?”余曰:“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②字便要尽从兄之道。自入塾时,莫不识此字,谁能自家身上一一体贴,求实致于行乎?童而习之,白首不悟,读书破万卷,只谓之不识字。”
(选自《孝友堂家训》,有删改)
【注】①尔等:你们,这里指子侄辈的人。②弟:同“悌”,弟弟尊敬兄长。
10.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夫君子之行”中的“行”是“德行、品行”的意思,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中的“行”意思不同。
B.“意与日去”中的“去”是“丧失”的意思,与“待君久不至,已去”(《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去”意思不同。
C.“或”有“有人”“也许,或者”“又”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或曰”中的“或”是“有人”的意思。
D.“习”有“学习”“熟悉,通晓”“习惯”“习性”等义项,根据语境推测,“童而习之”中的“习”是“习性”的意思。
11.【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
B.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
C.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
D.读一孝字便要尽事亲之道/读一弟字便要尽从兄之道
1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3.如何理解【甲】文中的“静”?请简要分析。(3分)
14.小语对两篇家书中的教子内容进行了比较探究,请你补全下面的表格。(4分)
篇目 共同话题 传达的学习观不同
【甲】 长辈劝勉后辈读书学习的教诲。 (1)
【乙】 (2)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5-18题。(11分)
材料一:
①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健康营养的午餐对学生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
②15岁的鲍尔是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二年级的学生,她认为健康午餐会提高成绩。鲍尔说:“我们吃了健康的食物时,精力会更加旺盛。吃得更健康,人也会感觉更快乐,不那么暴躁。如果吃得不健康,我们就会感到压力,这会影响到考试成绩。”
③纽约大学的教授肖恩说:“学生饮食规律、健康,可以减少身体疲劳,且在课堂上精力更集中,听课效果更好。”他认为健康午餐的效果有时是立竿见影的,如果学校在考试当天提供健康午餐,学生成绩会更好。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材料二:
①记者在午餐时间随机对某小学三个班级的学生做了一次小调查。虽然孩子们普遍认可学校午餐的口味,但纷纷表示最喜欢吃的是油炸、浓油赤酱食品以及西式快餐。学校校长说:“孩子爱吃不代表营养健康。营养午餐要吃饱早就不是问题,可是生活水平越来越高,营养午餐也变得越来越‘众口难调’。”
②从营养角度来说,学生吃多了油炸食品会导致消化不良或者肥胖问题,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给学生的食物中,像咸鱼、腊肠等食品应尽量避免,而且,每天提供的豆制品和含钙食物要有一定的数量。学生营养餐由于受成本限制,提供的食品不一定贵,但应该新鲜、多样、均衡、有营养,还要选用适宜的制作方法,多采取清蒸、红烧等烹饪方法,少用油炸、油煎。
材料三:
食谱一 米饭 鱼香三丝 香菇炒青菜 炸鸡腿 西红柿炒蛋 时令水果
食谱二 米饭 蒜苗炒蛋 咸鱼 西芹炒肉 菠菜粉丝汤 时令水果
食谱三 米饭 虾仁豆腐 红烧带鱼 炒青菜 腊肉 时令水果
15.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专家认为只要我们吃营养健康的午餐,学习成绩必然会飞速提升。
B.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偏爱吃油炸类食品以及西式快餐等。
C.“浓油赤酱”就是油重味浓,学生吃这一类食物不一定是健康的。
D.学生每日午餐应该保证营养均衡,食谱中包含豆制品和含钙食物。
16.以下诗句都是关于饮食的,哪个选项表现的诗人对农家生活的朴素情感和丰年待客的热情?( )(2分)
A.闭门懒吃花猪肉,烧笋烹泉过一冬。 B.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C.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D.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17.结合文本内容,请指出材料三中你认为不合适的三道菜品并简述理由。(3分)
18.有的同学说:“学校的午餐好吃是最重要的。”有的同学说:“学校午餐营养健康是第一位的。”请结合材料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理由至少写两条)(4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9—22题。(12分)
母亲禅
①十一岁那年,我们家曾和一个邻居因一堵界墙的归属问题伤了和气。邻居是个新婚不久的青年,脾气暴躁,一心只想报复,就趁天儿黑偷偷爬上我们家屋顶,用干草将我家的烟囱堵上。
②母亲不知烟道被堵,点火做饭。屋里顿时浓烟滚滚,直呛得全家人咳嗽连天。
③父亲跑到院子里就发现了屋顶烟囱上的干草,马上想到定是邻居所为,便气不过,顺手抄起一捆干草要以牙还牙。
④母亲出来制止了父亲。她让父亲大大方方地搬梯子上房将堵在烟囱上的干草拿掉。次日又堵,又上房拿掉,如此反复几次,邻居大概也自感无趣,就停止了他的恶作剧。
⑤两个月后,邻居刚满月的儿子要剃头,求到了母亲。母亲打小跟做剃头匠的外公练就了一手绝活:专给过满月的婴儿剃头。那可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手艺,婴儿的头顶薄如葱皮,稍有不慎就会割破头皮。方圆几个村子,此绝活非母亲莫属。因为刚堵过我们家的烟囱,邻居青年自是没脸向母亲开口,就托了村上一个长辈先来打前站。没想到母亲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即刻放下手头的活计去了邻居家。事后,邻居小两口自是感动不已,专门提了一篮鸡蛋答谢母亲。自此,两家和好如初,再无争端。事后,母亲对我们全家人说:“烟道堵了不要紧,拿掉干草就是了,可人心要是堵了,那可是病啊!”
⑥还有一句口头禅常挂在母亲嘴边,就是“过日子怎么可以没有花呢”。
⑦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院子里有两棵硕大的石榴树。每年初夏,一簇簇火红的花朵竞相开放,满院飘香。石榴树是母亲嫁给父亲后的第二年春天,专门从娘家的园子里移栽过来的,而且是一棵酸石榴,一棵甜石榴。母亲说:“这日子本来就有酸有甜,但石榴花都是一样红红火火地开。”我这才恍然,原来母亲之所以从娘家特意移栽石榴树过来,除了美化院落,还有更深层的期许在里面。
⑧可是石榴花再好看,花期也只有一个月左右。母亲便在院子里的东墙根栽上了一排月季,最不可思议的是,母亲还特意在大门外的两边也栽上了十几株。父亲笑她:“我们这穷家穷院的,又不是啥气派的大门楼,不配栽花的。”母亲却说:“门,再怎么简陋也是门,这花开得久,万一有亲戚朋友来串门,偏偏遇到‘铁将军’(锁头),这时他们要是看到门口这些花开得正艳,兴许心里就不会太凉了,花把门,总比铁将军把门好多啦!”母亲的这个诠释,让我一下子想到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中的一段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
⑨不识字的母亲不会进行汪先生那样有才气的表达,但她的善意与汪先生不谋而合。
⑩母亲爱花,几近痴迷,在她眼里可谓无处不花。平日里很多根本与花不搭边的东西,她也能别出心裁地叫出“花样”的名儿来。房顶上的炊烟,她说那是咱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熬小米粥,她说那是小米粒在锅里乐开了花。最有意思的一回是刚过门的大嫂第一次下厨蒸包子,大概是厨艺不精,一掀锅盖,包子褶居然全绽开了。大嫂臊得脸通红,这时母亲过来大声说:“这是包子开花,好兆头,新媳妇到咱家,包子全笑啦!”当时闻听此言,大嫂也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
后来我终于明白,母亲那是心里有花。心里有花,眼睛就会望见美好;心里有花,就会使劲儿把庸常的日子过成花;心里有花,才得以让我们在芬芳里幸福地长大。
(选自《意林》,略有改动)
19.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母亲禅”即母亲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深层含义是母亲为人处世奉行的准则。
B.本文运用第一人称叙事,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C.第⑧段中加点词“特意”,写出了母亲特地在大门外的两边栽上十几朵月季,想让来串门的亲戚和朋友不感到心凉,表现出母亲的善良。
D.第⑩段中的画线句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生动表现了母亲的勤劳朴实。
2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母亲是个怎样的人?(写出三方面即可)(3分)
21.你怎样理解文章第③段父亲的行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第 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心里有花,眼睛就会望见美好;心里有花,就会使劲儿把庸常的日子过成花;心里有花,才得以让我们在芬芳里幸福地长大。
三、写作(50分)
23.升入初中,每个人都开启了新的生活,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有人喜欢在校园里细心地观察、有人喜欢在操场上自由地奔跑,有人喜欢在图书馆安静地阅读,有人喜欢在课堂上努力地探索……开学以来,你的美好时光是什么?请以“______________(填处所)的美好时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充完整作文题目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答案】1.C 2.B 3.D 4.B
5.【答案】示例一:我最喜欢孙悟空。因为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变,一副钢筋铁骨,又有火眼金睛,能识破一切妖魔鬼怪。他生性桀骛不驯,爱憎分明,敢于挑战天宫的权威,不惮于跟十万天兵天将对阵。
示例二:我最喜欢猪八戒。虽然他有很多缺点,但他也不失忠勇和善良,在与妖魔斗争时,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狂战斗,而且能干脏活累活,是孙悟空 得力助手。他憨厚淳朴,能知错就改,是一个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
示例三:我最喜欢沙僧。沙僧在取经团队中负责挑行李,他经常协调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关系,协助除妖。工作任劳任怨,他谨守佛门戒律,踏踏实实,谨守本分,是团队的后勤保障员。
示例四:我最喜欢唐僧。唐僧一心求取真经,不受任何诱惑,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他是团队坚持的核心力量。
6.【答案】(1)青春如梦 需要我们用自信和勇敢去攀爬艰辛的历程 青春如歌 需要我们用无私的爱心去编织贡献的赞歌
(2)②①④③
(3)小语,你要相信自己,“有志者,事竟成”,你平常做劳动这么认真主动,而且你学习成绩又好,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肯定会成功的!
7.【答案】(1)风正一帆悬 (2)小桥流水人家 (3)非宁静无以致远 (4)晴空一鹤排云上 (5)星汉灿烂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答案】8C
9.应该着冷色调。理由:“杨花落尽子规啼”描绘的是暮春之景,杨花飘落、子规悲啼,营造出一种凄凉、伤感的氛围,表达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担忧与牵挂。冷色调如蓝色、灰色等,能更好地渲染这种哀伤、忧愁的氛围,与诗句所传达的情感相契合,所以适合着冷色调。
【答案】10.D 11.A
12.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13.示例:“静”指的是一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的精神状态。它是修身养德的基础,“静以修身”意为以宁静的心绪来涵养德行;它是学习的前提,在“静”的这种状态中,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学习,可以静静地沉思,可以安静地反思自己的行为。
14.(1)学习才能增长才干,实现理想。(2)学习要知行合一,注重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的统一。
【答案】15.A 16.B
17.炸鸡腿是油炸食品,咸鱼、腊肉属于腌制食品,这些食品食用过多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18.(示例)我同意“学校午餐营养健康是第一位的”这一观点。①营养健康的午餐能帮助学生缓解疲劳,使其能够集中注意力、保持旺盛的精力并减轻压力,可以达到更好的听课效果,取得更好的成绩。②不健康的饮食可能会对身体健康不利,营养健康的食物对学生的身体、学习都有益处。
【答案】19.D
20.①拿掉邻居堵烟囱的干草,给她满月的孩子剃头,两家和好如初,可以看出母亲宽容大度②移栽石榴,期许日子红火,可以看出母亲热爱生活,积极乐观③在东墙根和门外栽上月季,亲友不会心凉,可以看出母亲善良
21.第③段主要写了父亲也想用干草堵邻居烟囱的报复行为,与母亲制止他的行为形成对比,突出了母亲的宽容和大度。
22.运用排比,连用三句“心里有花”,强调突出母亲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宽容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我”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增强语言气势;总结全文,深化中心,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