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阳富乐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阳富乐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阳富乐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2025四下·游仙月考)听力题
1.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
果子沟是个险要的地方,   就是我国中原人民   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正误。
①果子沟,这条峡谷长28千米,它有个美丽的名字。   
②据说,成吉思汗命令三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48座,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   
③现在,果子沟已成为名传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3.(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乡村生活: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乡下人家,①wū yán下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屋后的竹林里,母鸡②shuài lǐng几只小鸡在觅食。不远处的③hé tān上,一群鸭子悠闲地躺着。
①②③
(2025四下·游仙月考)听田园之声: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远处传来一片鸡啼之声,此起彼伏,一唱百和   (hé hè),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祥和    (hé hè)而悦耳。
5.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卜    (bo bǔ)落卜落地打在萝卜    (bo bǔ)叶子上。
6.(2025四下·游仙月考)辨词语对错: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构成 装饰 循序 照列
B.华丽 倘若 和谐 甜密
C.扫荡 锐利 帐子 闪烁
D.奇幻 蝙福 霸气 复杂
(2025四下·游仙月考)填风光美词: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7.
依山   水 高楼   立 鸡   相闻
车水   龙    火辉煌 炊   袅袅
8.这里   ,山清水秀,景色秀丽。
9.夜晚时分,城市   ,宛如星空般璀璨。
10.一到傍晚,乡下人家开始做饭,屋顶上便   。
(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美丽风景:按要求写句子。
11.仿照例句,描写下图景色。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2.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缩写句子)
13.(2025四下·游仙月考)游诗词田园:根据情境填写恰当的诗句。
诗词中有美丽的乡村画卷。《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   ”让我们看到初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宿新市徐公店》中的“   ,飞入菜花无处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菜花正在盛放的情景以及儿童的活泼情态;《清平乐·村居》中的“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小儿的顽皮可爱。
14.(2025四下·游仙月考)赴乡村研学:根据情境,完成答题。
通知 定于2月24日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请同学们于明天早上七点前到达学校,7点20分集合出发。 班主任:王老师 2月23日
班主任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份通知,你的邻居小明请假没有上学,你要把这件事告诉他,让他明天参加活动,你会如何转告他?
(2025四下·游仙月考)赏农家特色: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农家乐是一种休闲的度假方式,周围一般有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特色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种植和采摘的乐趣,因此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材料二】水云山谷农家乐一日游行程安排
【东城万达广场】8:30集合出发→9:30到达【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9:30-11:00钓鱼、划船、摘火龙果→11:00-12:15品尝地道的农家菜→12:15-13:00“莞香园”漫步,了解“莞香”制作过程→13:00-14:30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14:30—17:15亲子戏水游乐活动→17:15-18:30品尝河鱼、河虾大餐→18:30-18:45收拾行李,集合返回→20:00回到【东城万达广场】
15.根据材料二,该旅游线路的目的地是   。
16.根据材料二,正常情况下,游客从出发地坐车到旅游目的地需要的时间为(  )。
A.大约30分钟 B.大约1小时
C.大约1小时30分 D.2小时以上
17.根据材料二的行程安排,参加该农家乐的游客可能体验不到的快乐是(  )。
A.品尝农家菜的快乐 B.体验采摘的快乐
C.体验种植的快乐 D.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快乐
18.小明体验了材料二中的农家乐,还买了许多特产,他最有可能带回去的特产是(  )。
A.茶叶、火龙果、莞香 B.海鱼、柿子、茶叶
C.竹笋、火龙果、海虾 D.莞香、竹制品、火龙果
19.阅读材料一、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农家乐是一种休闲的度假方式,农家乐旅游不火爆。   
②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   
③根据行程安排,需要在东城万达广场集合出发。   
④小明体验的一日游,早餐自理,午餐和晚餐旅行社安排。   
20.结合提供的材料,请你为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写一段宣传性的文字。
(2025四下·游仙月考)忆家乡风光:阅读文学作品,完成练习。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
21.“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这句话中“嘟囔”的意思是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
2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3.短文写了   和   (时间)的乡村生活。
24.乡村生活趣事很多,给了“我”许多欢乐,短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趣事?请你简单概括一下。
25.下列关于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揭示文章或段落的核心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
B.前后呼应,点明主题,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C.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文章或段落产生浓厚的兴趣。
D.总结上文,同时引出下文,确保文章在逻辑上的连贯性。
2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抓关键句,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27.(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家乡乐园:在你的家乡,一定留下了你许多快乐的记忆,例如:美丽的小村庄,奶奶的菜园,村里的小河,热闹的街市……请选择一处,写一写:那里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做了些什么?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②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果子沟峡谷;通往
2.正确;正确;正确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听力关键信息的捕捉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听取并记住与地理位置和交通关系相关的内容。
(2)本题考查对听力关键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判断能力。
1.通过听力内容可知,果子沟是险要之地,它的咽喉要地是果子沟峡谷,是我国中原人民通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所以第 1 空应填 “果子沟峡谷”,第 2 空应填 “通往”。
故答案为:果子沟峡谷;通往
2.听力中明确提到果子沟峡谷长 28 千米且有美丽的名字,所以该说法正确;根据听力内容,成吉思汗命令三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 48 座,确保了大军顺利通过,与题目表述一致,所以该说法正确;听力中表明果子沟已成为名传中外的旅游风景区,该说法与听力内容相符,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正确
3.【答案】屋檐;率领;河滩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屋檐”:“屋” 是半包围结构,“尸” 字头,下面是 “至” 。“檐” 是左右结构,木字旁表意,右边 “詹” 笔画较多,注意书写顺序,上半部分 “ ” ,中间 “撇、横撇、横、撇、撇、点” ,下面 “言” ;“率领”:“率” 笔画较为复杂,注意笔顺,点、横、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横、竖。“领” 是左右结构,左边 “令” ,右边 “页” ,“页” 的撇和点要写得舒展;“河滩”:“河” 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右边 “可” ,横画稍短,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滩” 也是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右边 “难” ,注意笔画间的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屋檐;率领;河滩
【点评】本题考查对拼音的认读和汉字规范书写能力,重点检验对乡村生活相关词语的准确拼读和对字形结构的把握程度,考查对常见字词的记忆和书写规范的运用能力。
【答案】4.hè;hé
5.bǔ;bo
【知识点】字音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读音的辨析能力,检验对 “和” 字不同读音所代表的语义及用法的理解,要求根据词语含义准确选择读音。
(2)本题考查对多音字 “卜” 在不同词语中读音的掌握,通过判断在拟声词和常用词语中的读音,考查对多音字读音规律和语义关联的认知能力。
4.“一唱百和” 中 “和” 读 “hè” ,意思是一个人唱歌,众多的人跟着唱,比喻响应的人很多 ;“祥和” 中 “和” 读 “hé” ,表示平和、和乐 。
故答案为:hè;hé
5.“卜落卜落” 中 “卜” 读 “bǔ” ,这里是拟声词 ;“萝卜” 中 “卜” 读 “bo” ,在这个词里读轻声 。
点评
故答案为:bǔ;bo
6.【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照列” 错误,应为 “照例” ,“例” 是例子、惯例的意思 。
B.“甜密” 错误,应为 “甜蜜” ,“蜜” 本意是蜂蜜,常用来表示像蜜一样甜 。
C.“扫荡”“锐利”“帐子”“闪烁” 书写均正确 。
D.“蝙福” 错误,应为 “蝙蝠” ,“蝠” 是专门用于 “蝙蝠” 这个词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字书写的准确掌握,重点检验对常见词语中易错字的辨别能力,考查对汉字字形规范和正确书写的认知水平。
【答案】7.傍;林;犬;马;灯;烟
8.依山傍水
9.灯火辉煌
10.炊烟袅袅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积累与书写,检验对常见描写风光等词语的记忆和理解,考查对字词含义的把握及正确书写能力。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通过结合所给环境描述,选择合适词语,考查对词语适用场景的判断能力。
(3)本题考查根据特定时间和场景描述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检验对词语所描绘画面的理解,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4)本题考查依据生活场景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考查对词语与生活情景关联的理解,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7.“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 是靠近的意思。“高楼林立” 形容高楼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鸡犬相闻” 指鸡和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见,常用来形容乡村的宁静生活。“车水马龙” 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灯火辉煌”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炊烟袅袅” 指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多形容乡村生活。
故答案为:傍;林;犬;马;灯;烟
8.“山清水秀,景色秀丽” 描述的是靠近山水的优美环境,所以用 “依山傍水” 。
故答案为:依山傍水
9.“夜晚时分”“宛如星空般璀璨” 描绘的是城市夜晚灯光明亮繁华的样子,“灯火辉煌” 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灯火辉煌
10.“傍晚”“乡下人家开始做饭”,这种情景对应 “炊烟袅袅” 。
故答案为:炊烟袅袅
【答案】11.古朴的石桥,弯弯的柳枝,悠悠的小船,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12.天窗是慰藉。
【知识点】仿写;缩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图片内容的观察、提炼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通过选取图片中的典型元素并运用合适的修饰词进行描述,检验对语言表达和画面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缩写句子的能力,要求准确识别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并去除,保留句子的核心部分,考查对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11.观察图片,图中有石桥、柳枝、小船等元素,仿照例句的结构,用 “古朴的” 修饰石桥,“弯弯的” 修饰柳枝,“悠悠的” 修饰小船 ,最后用 “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总结画面,突出景色特点。
故答案为:古朴的石桥,弯弯的柳枝,悠悠的小船,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12.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小小的” 修饰 “天窗”,“孩子们唯一的” 修饰 “慰藉” ,去掉这些修饰词后,句子的主干为 “天窗是慰藉” 。
故答案为:天窗是慰藉。
13.【答案】麦花雪白菜花稀;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前半句写了梅子、杏子的颜色和形态,后半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进一步描绘了麦花洁白如雪,油菜花稀疏的样子,展现了初夏乡村田园的独特景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生动地刻画了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蝴蝶,而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的有趣画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活泼与趣味。“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亡赖” 在这里是天真顽皮的意思 ,描绘了小儿在溪边悠闲地躺着剥莲蓬的场景,突出了小儿的天真可爱。
故答案为:麦花雪白菜花稀;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 。
【点评】本题考查对经典田园诗词的记忆和理解,检验对诗词所描绘画面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考查在特定情境下准确运用诗词的能力。
14.【答案】小明,咱们班主任王老师通知,明天(2 月 24 日)要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你得在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可别迟到啦!
【知识点】通知
【解析】【分析】首先明确转告的关键信息:活动时间(2 月 24 日)、地点(茶山南社古村)、集合时间和地点(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 )。在转告时,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传达通知的核心内容,同时语气要友好亲切,提醒对方不要迟到。
故答案为:小明,咱们班主任王老师通知,明天(2 月 24 日)要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你得在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可别迟到啦!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转述能力,重点检验能否准确提取通知中的关键信息,并以清晰、简洁、友好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考查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答案】15.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16.B
17.C
18.A
19.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20.快来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您可以体验钓鱼、划船的悠闲,感受采摘火龙果的乐趣;能品尝地道农家菜,还有河鱼、河虾大餐;漫步 “莞香园” 了解莞香制作,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一日时光,满满欢乐,是您休闲度假的绝佳之选!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阅读行程安排,准确找出旅游目的地,检验对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
(2)本题考查对时间计算和行程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出发和到达时间计算经过时长,考查对时间概念和行程安排的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对行程安排中活动内容的筛选和判断能力,通过对比行程中的活动与选项内容,确定未涉及的体验活动,考查对信息的细致梳理能力。
(4)本题考查对行程中特产相关信息的整合和推理能力,依据行程中出现的物品,判断可能带回的特产,考查对信息的关联分析能力。
(5)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正误判断能力,通过将选项内容与材料原文对比,考查对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辨析能力。
(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综合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提炼材料中的关键特色信息,组织成有吸引力的宣传文字,考查语言的概括和创意表达能力。
15.从材料二 “9:30 到达【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可知目的地是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故答案为: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16.8:30 集合出发,9:30 到达,经过时间为 1 小时,所以选 B。
故答案为:B
17.材料二行程安排中有摘火龙果、品尝农家菜、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但没有种植相关体验,所以选 C。
故答案为:C
18.材料二行程中涉及火龙果、莞香、茶,所以最有可能带回去的特产是茶叶、火龙果、莞香,选 A。
故答案为:A
19.①材料一提到 “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所以 “农家乐旅游不火爆” 说法错误。②材料一明确说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该说法正确。③从材料二 “【东城万达广场】8:30 集合出发” 可知该说法正确。④行程安排中只提及午餐和晚餐时间及内容,早餐未安排,所以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
20.宣传文字需结合材料中农业园的特色活动,如钓鱼、划船、采摘、品尝美食、了解莞香制作、体验茶文化等,突出其休闲度假的优势,吸引游客。
故答案为:快来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您可以体验钓鱼、划船的悠闲,感受采摘火龙果的乐趣;能品尝地道农家菜,还有河鱼、河虾大餐;漫步 “莞香园” 了解莞香制作,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一日时光,满满欢乐,是您休闲度假的绝佳之选!
【答案】21.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嘀咕;呢喃
22.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小山岗的外形特点
23.初夏;暑假
24.①初夏时,小朋友们在小山岗上摘杏子、吃杏子;②暑假时,孩子们在小山岗上捉爬蚱。
25.B
26.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小山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多项语文能力:推断词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比喻手法时,要抓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结合关键词,挖掘文章深情感。
21.第 1 空:“嘟囔” 在文中指树下小朋友因被刁难而不满,小声且连续地自言自语,体现了孩童的委屈与生气。
第 2、3 空:“嘀咕”“呢喃” 均有小声说话的意思。“嘀咕” 侧重私下抱怨或自言自语,“呢喃” 原指小声细语(如燕子叫声),此处可引申为小声嘟囔,二者与 “嘟囔” 语义相近。
故答案为: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嘀咕;呢喃
22.修辞手法:比喻,将 “小山岗” 比作 “长龙”。形象性:用 “长龙” 的形态(绵延、匍匐)类比山岗的走势,让读者直观想象出山岗的长度和起伏的轮廓。生动性:“长龙” 的比喻赋予山岗动态感,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文字的画面感。
故答案为: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小山岗的外形特点
23.初夏:对应文中 “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描写摘杏子的场景;暑假:对应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描写捉爬蚱的活动。时间线索清晰,分别以季节和假期为节点,串联起乡村生活的片段。
故答案为:初夏;暑假
24.事件一(初夏):核心要素为 “小朋友”“摘杏子、吃杏子”,体现孩童在树上树下互动的趣味(如刁难与抱怨)。
事件二(暑假):核心要素为 “孩子们”“捉爬蚱”,通过动作(拿瓶子、手电筒)、场景(人影、灯光、笑声)展现集体活动的热闹。概括时需紧扣时间、人物、行为,语言简洁且覆盖原文细节。
故答案为:①初夏时,小朋友们在小山岗上摘杏子、吃杏子;②暑假时,孩子们在小山岗上捉爬蚱。
25.A:“揭示核心内容” 更偏向中间段落的功能,非首尾特有的作用。
B:开头介绍山岗的位置和外形,结尾强调山岗是 “乐园” 并表达喜爱,形成 “介绍 — 总结” 的呼应,符合 “前后呼应、点明主题” 的特点,正确。
C:开头的描写以说明为主,结尾以总结为主,并非以 “吸引注意力” 为主要目的。
D:“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多为过渡段的作用,首尾段落无此功能。
故答案为:B
26.关键词句:“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通过转折句突出山岗的特殊意义,“乐园” 直接点明情感基调。“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用第二人称呼吁,拉近与读者距离,流露出自豪感。
情感内涵:对山岗的喜爱:将平凡的山岗视为 “乐园”,体现主观情感的倾注。对童年的怀念:回忆摘杏、捉爬蚱等往事,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眷恋:以山岗为载体,表达对家乡风物的深厚情感。
故答案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小山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7.【答案】例文:
家乡的老槐树
在我家乡的村口,有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槐树,它是我心中独一无二的乐园。
老槐树的树干需两三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围住,树皮粗糙得像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树枝向四周伸展,宛如巨大的手臂,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荫。春天,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没多久便缀满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远远望去,像树上落了一层轻柔的雪,微风拂过,还带着淡淡的甜香。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老槐树下玩耍。我们会玩捉迷藏,藏在粗壮的树干后,或是躲进茂密的枝叶间;也会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听大人们讲古老的传说。最有趣的是摘槐花,我们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摘下一串串槐花。回家后,奶奶会用槐花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饼,咬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如今,虽然离开了家乡,但老槐树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它不仅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更寄托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那棵老槐树,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乐园。
【知识点】状物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以 “家乡乐园” 为核心话题,属于记叙文写作范畴。要求学生选择家乡一处承载快乐记忆的地方,通过描述其样貌、个人活动经历及情感体验,展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旨在考查观察能力、细节描写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题干分析】材料意义:关键词 “家乡”“快乐记忆”“样子”“做了些什么”“快乐”。“家乡” 限定了写作范围,需围绕故乡的特定场景展开;“快乐记忆” 点明情感基调;对地方 “样子” 的描写要求调动视觉等感官,描绘景物特点;“做了些什么” 强调通过具体事例体现活动过程;“快乐” 则要将情感融入叙事与描写中,展现该地方对自己的特殊意义。写作思路:写作中心是展现家乡某一处所带来的快乐。从 “是什么” 角度,可详细描写地方的环境、布局、特色景物等样子;“为什么” 可阐述此处成为 “乐园” 的原因,如独特的氛围、难忘的经历等;“怎么做” 即按照一定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展开描写和叙事。常见写作误区包括描写空洞、事例不具体、情感表达生硬。开头可采用回忆式,如 “每当想起家乡的 [具体地方],嘴角总会不自觉上扬”,也可用环境描写引入;事例素材可选取与伙伴玩耍、帮助家人劳作等;结尾可总结该地方对自己的意义,升华对家乡的情感。
【立意提取】1.奶奶的菜园 —— 我的快乐天地
2.村头小河,流淌着我的童年欢笑
3.热闹街市,藏着家乡的幸福味道
【点评】紧扣主题:文章围绕家乡的老槐树展开,从老槐树的样子到树下发生的趣事,再到承载的情感,始终围绕 “家乡乐园” 这一主题。描写细致:运用比喻(“树皮粗糙得像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树枝向四周伸展,宛如巨大的手臂”)、视觉(“缀满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嗅觉(“带着淡淡的甜香”)等多种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老槐树的形态和特点。叙事生动:选取捉迷藏、听传说、摘槐花等具体事例,详细描写了在老槐树下的活动,展现出童年的快乐,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情感真挚:结尾将对老槐树的喜爱升华为对家乡的眷恋,情感自然流露,从个人经历延伸到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主题得到升华。结构清晰: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开篇点明老槐树是乐园,中间分别描写树的样子和在树下的活动,结尾总结老槐树的意义,层次分明。
1 / 1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绵阳富乐学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2025四下·游仙月考)听力题
1.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
果子沟是个险要的地方,   就是我国中原人民   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地。
2.根据录音内容判断正误。
①果子沟,这条峡谷长28千米,它有个美丽的名字。   
②据说,成吉思汗命令三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48座,保证了大军顺利通过。   
③现在,果子沟已成为名传中外的旅游风景区。   
【答案】1.果子沟峡谷;通往
2.正确;正确;正确
【知识点】听力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听力关键信息的捕捉和理解能力,需要准确听取并记住与地理位置和交通关系相关的内容。
(2)本题考查对听力关键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判断能力。
1.通过听力内容可知,果子沟是险要之地,它的咽喉要地是果子沟峡谷,是我国中原人民通往中亚、欧洲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所以第 1 空应填 “果子沟峡谷”,第 2 空应填 “通往”。
故答案为:果子沟峡谷;通往
2.听力中明确提到果子沟峡谷长 28 千米且有美丽的名字,所以该说法正确;根据听力内容,成吉思汗命令三太子察合台领人劈山开路,架桥 48 座,确保了大军顺利通过,与题目表述一致,所以该说法正确;听力中表明果子沟已成为名传中外的旅游风景区,该说法与听力内容相符,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正确;正确
3.(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乡村生活: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乡下人家,①wū yán下挂满了金黄的玉米。屋后的竹林里,母鸡②shuài lǐng几只小鸡在觅食。不远处的③hé tān上,一群鸭子悠闲地躺着。
①②③
【答案】屋檐;率领;河滩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屋檐”:“屋” 是半包围结构,“尸” 字头,下面是 “至” 。“檐” 是左右结构,木字旁表意,右边 “詹” 笔画较多,注意书写顺序,上半部分 “ ” ,中间 “撇、横撇、横、撇、撇、点” ,下面 “言” ;“率领”:“率” 笔画较为复杂,注意笔顺,点、横、撇折、撇折、点、点、提、撇、点、横、竖。“领” 是左右结构,左边 “令” ,右边 “页” ,“页” 的撇和点要写得舒展;“河滩”:“河” 是左右结构,三点水旁,右边 “可” ,横画稍短,竖钩写在竖中线上。“滩” 也是左右结构,左边三点水,右边 “难” ,注意笔画间的穿插避让。
故答案为:屋檐;率领;河滩
【点评】本题考查对拼音的认读和汉字规范书写能力,重点检验对乡村生活相关词语的准确拼读和对字形结构的把握程度,考查对常见字词的记忆和书写规范的运用能力。
(2025四下·游仙月考)听田园之声: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远处传来一片鸡啼之声,此起彼伏,一唱百和   (hé hè),恰似一支清新的晨曲,祥和    (hé hè)而悦耳。
5.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雨滴卜    (bo bǔ)落卜落地打在萝卜    (bo bǔ)叶子上。
【答案】4.hè;hé
5.bǔ;bo
【知识点】字音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读音的辨析能力,检验对 “和” 字不同读音所代表的语义及用法的理解,要求根据词语含义准确选择读音。
(2)本题考查对多音字 “卜” 在不同词语中读音的掌握,通过判断在拟声词和常用词语中的读音,考查对多音字读音规律和语义关联的认知能力。
4.“一唱百和” 中 “和” 读 “hè” ,意思是一个人唱歌,众多的人跟着唱,比喻响应的人很多 ;“祥和” 中 “和” 读 “hé” ,表示平和、和乐 。
故答案为:hè;hé
5.“卜落卜落” 中 “卜” 读 “bǔ” ,这里是拟声词 ;“萝卜” 中 “卜” 读 “bo” ,在这个词里读轻声 。
点评
故答案为:bǔ;bo
6.(2025四下·游仙月考)辨词语对错: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构成 装饰 循序 照列
B.华丽 倘若 和谐 甜密
C.扫荡 锐利 帐子 闪烁
D.奇幻 蝙福 霸气 复杂
【答案】C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A.“照列” 错误,应为 “照例” ,“例” 是例子、惯例的意思 。
B.“甜密” 错误,应为 “甜蜜” ,“蜜” 本意是蜂蜜,常用来表示像蜜一样甜 。
C.“扫荡”“锐利”“帐子”“闪烁” 书写均正确 。
D.“蝙福” 错误,应为 “蝙蝠” ,“蝠” 是专门用于 “蝙蝠” 这个词 。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汉字书写的准确掌握,重点检验对常见词语中易错字的辨别能力,考查对汉字字形规范和正确书写的认知水平。
(2025四下·游仙月考)填风光美词: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7.
依山   水 高楼   立 鸡   相闻
车水   龙    火辉煌 炊   袅袅
8.这里   ,山清水秀,景色秀丽。
9.夜晚时分,城市   ,宛如星空般璀璨。
10.一到傍晚,乡下人家开始做饭,屋顶上便   。
【答案】7.傍;林;犬;马;灯;烟
8.依山傍水
9.灯火辉煌
10.炊烟袅袅
【知识点】补充成语;成语运用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四字词语的积累与书写,检验对常见描写风光等词语的记忆和理解,考查对字词含义的把握及正确书写能力。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在语境中的运用能力,通过结合所给环境描述,选择合适词语,考查对词语适用场景的判断能力。
(3)本题考查根据特定时间和场景描述选择恰当词语的能力,检验对词语所描绘画面的理解,以及在具体语境中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4)本题考查依据生活场景选择合适词语的能力,考查对词语与生活情景关联的理解,以及在特定情境下准确运用词语的能力。
7.“依山傍水”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 是靠近的意思。“高楼林立” 形容高楼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鸡犬相闻” 指鸡和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见,常用来形容乡村的宁静生活。“车水马龙” 意思是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灯火辉煌” 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炊烟袅袅” 指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景象,多形容乡村生活。
故答案为:傍;林;犬;马;灯;烟
8.“山清水秀,景色秀丽” 描述的是靠近山水的优美环境,所以用 “依山傍水” 。
故答案为:依山傍水
9.“夜晚时分”“宛如星空般璀璨” 描绘的是城市夜晚灯光明亮繁华的样子,“灯火辉煌” 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灯火辉煌
10.“傍晚”“乡下人家开始做饭”,这种情景对应 “炊烟袅袅” 。
故答案为:炊烟袅袅
(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美丽风景:按要求写句子。
11.仿照例句,描写下图景色。
例:飞翔的海鸥,金色的沙滩,白色的浪花,构成了迷人的海岸线。
12.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缩写句子)
【答案】11.古朴的石桥,弯弯的柳枝,悠悠的小船,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12.天窗是慰藉。
【知识点】仿写;缩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图片内容的观察、提炼以及仿写句子的能力,通过选取图片中的典型元素并运用合适的修饰词进行描述,检验对语言表达和画面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对句子结构的理解和缩写句子的能力,要求准确识别句子中的修饰成分并去除,保留句子的核心部分,考查对基本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
11.观察图片,图中有石桥、柳枝、小船等元素,仿照例句的结构,用 “古朴的” 修饰石桥,“弯弯的” 修饰柳枝,“悠悠的” 修饰小船 ,最后用 “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总结画面,突出景色特点。
故答案为:古朴的石桥,弯弯的柳枝,悠悠的小船,构成了如诗如画的水乡风景。
12.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小小的” 修饰 “天窗”,“孩子们唯一的” 修饰 “慰藉” ,去掉这些修饰词后,句子的主干为 “天窗是慰藉” 。
故答案为:天窗是慰藉。
13.(2025四下·游仙月考)游诗词田园:根据情境填写恰当的诗句。
诗词中有美丽的乡村画卷。《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   ”让我们看到初夏时节万物蓬勃生长的画面;《宿新市徐公店》中的“   ,飞入菜花无处寻”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菜花正在盛放的情景以及儿童的活泼情态;《清平乐·村居》中的“   ,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小儿的顽皮可爱。
【答案】麦花雪白菜花稀;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
【知识点】古诗词填空
【解析】【分析】“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前半句写了梅子、杏子的颜色和形态,后半句 “麦花雪白菜花稀” 进一步描绘了麦花洁白如雪,油菜花稀疏的样子,展现了初夏乡村田园的独特景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出自宋代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 ,生动地刻画了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蝴蝶,而蝴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的有趣画面,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活泼与趣味。“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清平乐 村居》 ,“亡赖” 在这里是天真顽皮的意思 ,描绘了小儿在溪边悠闲地躺着剥莲蓬的场景,突出了小儿的天真可爱。
故答案为:麦花雪白菜花稀;儿童急走追黄蝶;最喜小儿亡赖 。
【点评】本题考查对经典田园诗词的记忆和理解,检验对诗词所描绘画面及情感的把握能力,考查在特定情境下准确运用诗词的能力。
14.(2025四下·游仙月考)赴乡村研学:根据情境,完成答题。
通知 定于2月24日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请同学们于明天早上七点前到达学校,7点20分集合出发。 班主任:王老师 2月23日
班主任王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份通知,你的邻居小明请假没有上学,你要把这件事告诉他,让他明天参加活动,你会如何转告他?
【答案】小明,咱们班主任王老师通知,明天(2 月 24 日)要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你得在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可别迟到啦!
【知识点】通知
【解析】【分析】首先明确转告的关键信息:活动时间(2 月 24 日)、地点(茶山南社古村)、集合时间和地点(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 )。在转告时,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传达通知的核心内容,同时语气要友好亲切,提醒对方不要迟到。
故答案为:小明,咱们班主任王老师通知,明天(2 月 24 日)要去茶山南社古村开展研学活动,你得在早上七点前到学校,7 点 20 分集合出发。可别迟到啦!
【点评】本题考查信息转述能力,重点检验能否准确提取通知中的关键信息,并以清晰、简洁、友好的方式传达给他人,考查在实际生活场景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025四下·游仙月考)赏农家特色: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农家乐是一种休闲的度假方式,周围一般有美丽的自然田园风光,人们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清新的空气,享受特色美食,还可以亲自体验一下种植和采摘的乐趣,因此其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如今,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田园风光,品民俗文化,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
【材料二】水云山谷农家乐一日游行程安排
【东城万达广场】8:30集合出发→9:30到达【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9:30-11:00钓鱼、划船、摘火龙果→11:00-12:15品尝地道的农家菜→12:15-13:00“莞香园”漫步,了解“莞香”制作过程→13:00-14:30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乐趣→14:30—17:15亲子戏水游乐活动→17:15-18:30品尝河鱼、河虾大餐→18:30-18:45收拾行李,集合返回→20:00回到【东城万达广场】
15.根据材料二,该旅游线路的目的地是   。
16.根据材料二,正常情况下,游客从出发地坐车到旅游目的地需要的时间为(  )。
A.大约30分钟 B.大约1小时
C.大约1小时30分 D.2小时以上
17.根据材料二的行程安排,参加该农家乐的游客可能体验不到的快乐是(  )。
A.品尝农家菜的快乐 B.体验采摘的快乐
C.体验种植的快乐 D.体验采茶、制茶、品茶的快乐
18.小明体验了材料二中的农家乐,还买了许多特产,他最有可能带回去的特产是(  )。
A.茶叶、火龙果、莞香 B.海鱼、柿子、茶叶
C.竹笋、火龙果、海虾 D.莞香、竹制品、火龙果
19.阅读材料一、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①农家乐是一种休闲的度假方式,农家乐旅游不火爆。   
②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   
③根据行程安排,需要在东城万达广场集合出发。   
④小明体验的一日游,早餐自理,午餐和晚餐旅行社安排。   
20.结合提供的材料,请你为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写一段宣传性的文字。
【答案】15.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16.B
17.C
18.A
19.错误;正确;正确;正确
20.快来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您可以体验钓鱼、划船的悠闲,感受采摘火龙果的乐趣;能品尝地道农家菜,还有河鱼、河虾大餐;漫步 “莞香园” 了解莞香制作,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一日时光,满满欢乐,是您休闲度假的绝佳之选!
【知识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关键信息的提取能力,通过阅读行程安排,准确找出旅游目的地,检验对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
(2)本题考查对时间计算和行程信息的理解能力,根据出发和到达时间计算经过时长,考查对时间概念和行程安排的分析能力。
(3)本题考查对行程安排中活动内容的筛选和判断能力,通过对比行程中的活动与选项内容,确定未涉及的体验活动,考查对信息的细致梳理能力。
(4)本题考查对行程中特产相关信息的整合和推理能力,依据行程中出现的物品,判断可能带回的特产,考查对信息的关联分析能力。
(5)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正误判断能力,通过将选项内容与材料原文对比,考查对信息的准确理解和辨析能力。
(6)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综合运用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提炼材料中的关键特色信息,组织成有吸引力的宣传文字,考查语言的概括和创意表达能力。
15.从材料二 “9:30 到达【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可知目的地是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故答案为: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
16.8:30 集合出发,9:30 到达,经过时间为 1 小时,所以选 B。
故答案为:B
17.材料二行程安排中有摘火龙果、品尝农家菜、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但没有种植相关体验,所以选 C。
故答案为:C
18.材料二行程中涉及火龙果、莞香、茶,所以最有可能带回去的特产是茶叶、火龙果、莞香,选 A。
故答案为:A
19.①材料一提到 “各地农家乐旅游异常火爆”,所以 “农家乐旅游不火爆” 说法错误。②材料一明确说 “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利用双休日、节庆长假自驾到周边乡村旅游”,该说法正确。③从材料二 “【东城万达广场】8:30 集合出发” 可知该说法正确。④行程安排中只提及午餐和晚餐时间及内容,早餐未安排,所以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①错误;②正确;③正确;④正确
20.宣传文字需结合材料中农业园的特色活动,如钓鱼、划船、采摘、品尝美食、了解莞香制作、体验茶文化等,突出其休闲度假的优势,吸引游客。
故答案为:快来水云山谷生态农业园!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您可以体验钓鱼、划船的悠闲,感受采摘火龙果的乐趣;能品尝地道农家菜,还有河鱼、河虾大餐;漫步 “莞香园” 了解莞香制作,亲身体验采茶、制茶、品茶。一日时光,满满欢乐,是您休闲度假的绝佳之选!
(2025四下·游仙月考)忆家乡风光:阅读文学作品,完成练习。
家乡的小山岗
我的家乡是豫东平原上的一个美丽的乡村,村庄东头有一个小山岗。小山岗南北绵延几公里,就像一条长龙,匍匐在家乡的原野上。
山岗上栽满了杏树,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满树黄澄澄的杏子,总会吸引来很多小朋友。大一点儿的爬到树上摘杏子吃,小一点儿的待在树下,看着树上的小朋友吃得津津有味,馋得直流口水,他们便会朝树上的小朋友大声地喊:“给我摘一个,给我摘一个。”而树上的小朋友却总是故意刁难树下的小朋友,边吃边说:“就是不给你摘,就是不给你吃。”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孩子们吃过晚饭,在父母的带领下,一只手拿着瓶子,一只手拿着手电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兴高采烈地去捉爬蚱。你看吧,树林里,到处是人影,到处是灯光;你听吧,人影处,到处是笑声,到处是孩子们的叫喊声,你总能听到:“妈妈,我捉到一个!”“爸爸,这里有一个爬蚱!”
家乡的小山岗,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吧!
21.“气得树下的小朋友直跺脚,嘴里直嘟囔:‘你真坏,你真坏。’”这句话中“嘟囔”的意思是   ,与它意思相近的词还有   、   。
2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3.短文写了   和   (时间)的乡村生活。
24.乡村生活趣事很多,给了“我”许多欢乐,短文中主要写了哪些趣事?请你简单概括一下。
25.下列关于短文的开头和结尾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
A.揭示文章或段落的核心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框架。
B.前后呼应,点明主题,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
C.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他们对文章或段落产生浓厚的兴趣。
D.总结上文,同时引出下文,确保文章在逻辑上的连贯性。
26.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抓关键句,从中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21.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嘀咕;呢喃
22.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小山岗的外形特点
23.初夏;暑假
24.①初夏时,小朋友们在小山岗上摘杏子、吃杏子;②暑假时,孩子们在小山岗上捉爬蚱。
25.B
26.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小山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知识点】写景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综合考查多项语文能力:推断词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比喻手法时,要抓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结合关键词,挖掘文章深情感。
21.第 1 空:“嘟囔” 在文中指树下小朋友因被刁难而不满,小声且连续地自言自语,体现了孩童的委屈与生气。
第 2、3 空:“嘀咕”“呢喃” 均有小声说话的意思。“嘀咕” 侧重私下抱怨或自言自语,“呢喃” 原指小声细语(如燕子叫声),此处可引申为小声嘟囔,二者与 “嘟囔” 语义相近。
故答案为: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嘀咕;呢喃
22.修辞手法:比喻,将 “小山岗” 比作 “长龙”。形象性:用 “长龙” 的形态(绵延、匍匐)类比山岗的走势,让读者直观想象出山岗的长度和起伏的轮廓。生动性:“长龙” 的比喻赋予山岗动态感,避免了平铺直叙,增强了文字的画面感。
故答案为: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小山岗的外形特点
23.初夏:对应文中 “每到初夏杏子成熟的时候”,描写摘杏子的场景;暑假:对应 “到了暑假,山岗上就更热闹了”,描写捉爬蚱的活动。时间线索清晰,分别以季节和假期为节点,串联起乡村生活的片段。
故答案为:初夏;暑假
24.事件一(初夏):核心要素为 “小朋友”“摘杏子、吃杏子”,体现孩童在树上树下互动的趣味(如刁难与抱怨)。
事件二(暑假):核心要素为 “孩子们”“捉爬蚱”,通过动作(拿瓶子、手电筒)、场景(人影、灯光、笑声)展现集体活动的热闹。概括时需紧扣时间、人物、行为,语言简洁且覆盖原文细节。
故答案为:①初夏时,小朋友们在小山岗上摘杏子、吃杏子;②暑假时,孩子们在小山岗上捉爬蚱。
25.A:“揭示核心内容” 更偏向中间段落的功能,非首尾特有的作用。
B:开头介绍山岗的位置和外形,结尾强调山岗是 “乐园” 并表达喜爱,形成 “介绍 — 总结” 的呼应,符合 “前后呼应、点明主题” 的特点,正确。
C:开头的描写以说明为主,结尾以总结为主,并非以 “吸引注意力” 为主要目的。
D:“总结上文、引出下文” 多为过渡段的作用,首尾段落无此功能。
故答案为:B
26.关键词句:“虽然很平凡,但它却是孩子们的乐园”:通过转折句突出山岗的特殊意义,“乐园” 直接点明情感基调。“一定喜欢上了这个小山岗”:用第二人称呼吁,拉近与读者距离,流露出自豪感。
情感内涵:对山岗的喜爱:将平凡的山岗视为 “乐园”,体现主观情感的倾注。对童年的怀念:回忆摘杏、捉爬蚱等往事,字里行间渗透着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眷恋。对家乡的眷恋:以山岗为载体,表达对家乡风物的深厚情感。
故答案为:感受到作者对家乡小山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27.(2025四下·游仙月考)写家乡乐园:在你的家乡,一定留下了你许多快乐的记忆,例如:美丽的小村庄,奶奶的菜园,村里的小河,热闹的街市……请选择一处,写一写:那里是什么样子的?你在哪里做了些什么?给你带来怎样的快乐呢?
要求:①内容具体,语句通顺;②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③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答案】例文:
家乡的老槐树
在我家乡的村口,有一棵高大粗壮的老槐树,它是我心中独一无二的乐园。
老槐树的树干需两三个小孩手拉手才能围住,树皮粗糙得像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树枝向四周伸展,宛如巨大的手臂,撑起一片浓密的绿荫。春天,槐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没多久便缀满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远远望去,像树上落了一层轻柔的雪,微风拂过,还带着淡淡的甜香。
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常在老槐树下玩耍。我们会玩捉迷藏,藏在粗壮的树干后,或是躲进茂密的枝叶间;也会躺在柔软的草地上,听大人们讲古老的传说。最有趣的是摘槐花,我们搬来梯子,小心翼翼地爬上树,摘下一串串槐花。回家后,奶奶会用槐花做成香喷喷的槐花饼,咬一口,满满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如今,虽然离开了家乡,但老槐树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的梦里。它不仅承载着我童年的快乐,更寄托着我对家乡深深的眷恋。那棵老槐树,永远是我心中最温暖的乐园。
【知识点】状物类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以 “家乡乐园” 为核心话题,属于记叙文写作范畴。要求学生选择家乡一处承载快乐记忆的地方,通过描述其样貌、个人活动经历及情感体验,展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旨在考查观察能力、细节描写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题干分析】材料意义:关键词 “家乡”“快乐记忆”“样子”“做了些什么”“快乐”。“家乡” 限定了写作范围,需围绕故乡的特定场景展开;“快乐记忆” 点明情感基调;对地方 “样子” 的描写要求调动视觉等感官,描绘景物特点;“做了些什么” 强调通过具体事例体现活动过程;“快乐” 则要将情感融入叙事与描写中,展现该地方对自己的特殊意义。写作思路:写作中心是展现家乡某一处所带来的快乐。从 “是什么” 角度,可详细描写地方的环境、布局、特色景物等样子;“为什么” 可阐述此处成为 “乐园” 的原因,如独特的氛围、难忘的经历等;“怎么做” 即按照一定顺序(空间顺序、时间顺序等)展开描写和叙事。常见写作误区包括描写空洞、事例不具体、情感表达生硬。开头可采用回忆式,如 “每当想起家乡的 [具体地方],嘴角总会不自觉上扬”,也可用环境描写引入;事例素材可选取与伙伴玩耍、帮助家人劳作等;结尾可总结该地方对自己的意义,升华对家乡的情感。
【立意提取】1.奶奶的菜园 —— 我的快乐天地
2.村头小河,流淌着我的童年欢笑
3.热闹街市,藏着家乡的幸福味道
【点评】紧扣主题:文章围绕家乡的老槐树展开,从老槐树的样子到树下发生的趣事,再到承载的情感,始终围绕 “家乡乐园” 这一主题。描写细致:运用比喻(“树皮粗糙得像老人布满皱纹的脸”“树枝向四周伸展,宛如巨大的手臂”)、视觉(“缀满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嗅觉(“带着淡淡的甜香”)等多种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老槐树的形态和特点。叙事生动:选取捉迷藏、听传说、摘槐花等具体事例,详细描写了在老槐树下的活动,展现出童年的快乐,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情感真挚:结尾将对老槐树的喜爱升华为对家乡的眷恋,情感自然流露,从个人经历延伸到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主题得到升华。结构清晰:采用 “总 — 分 — 总” 结构,开篇点明老槐树是乐园,中间分别描写树的样子和在树下的活动,结尾总结老槐树的意义,层次分明。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