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压强(第1课时)核心概念聚焦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错误的是( )A.该实验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B.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乙、丙两次实验C.由甲、乙两图现象可得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D.由甲、丙两图能得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既与压力大小有关,又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2.下列能够体现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的成语是( )A.迎刃而解 B.立竿见影 C.孤掌难鸣 D.震耳欲聋3.关于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压强越大 B.压力越大,压强越大C.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D.压力一定,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小4.如图是烧饼制作从揉团到压扁过程,则面团变成面饼后对桌面的( )A.压力变小 B.压力变大 C.压强变小 D.压强变大5.人站着对地面的压强大小最接近于( )A.10 帕 B.102帕 C.104帕 D.106帕6.用大拇指和食指拿住一端削尖的铅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拇指受到的压强比食指大 B.食指受到的压力比大拇指大C.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强相等 D.大拇指与食指受到的压力相等7.汽车超载现象异常突出,公路损坏严重,你认为超载汽车对公路的损坏主要取决于( )A.汽车的大小 B.汽车对公路的压强 C.汽车的速度 D.汽车的惯性8.两个形状、大小、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1和2,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力F或压强p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 =F2 B.F1 >F2 C.p1=P2 D.p1>p29.如图所示,一匀质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竖直虚线截去一部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材料 最大压强值(帕)实心黏土砖 1×107混凝土 3×107花岗岩 2.5×108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10.如图为几种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其中花岗岩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 帕,它表示的意义为 ;若分别在黏土砖和混凝土铺的地面上用花岗岩石砌墙,能砌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1和h2,则h1:h2= 。11.在封冻的冰面上,若人的每只鞋底面积是125cm2,体重为500N的人恰好可以通过,如果每只鞋底面积是175cm2,体重为500N的人最多可以负重多少通过冰面?核心素养提升12.底面积为0.2m2,重为400N的铝块放在面积为400cm2的水平桌面上,铝块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 )A.2000 Pa B.4000 Pa C.10000 Pa D.1 Pa13.为了探究压强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图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 ②海绵; ③砝码; 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子的容器等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14.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时得到的图像。用这两种物质制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为( )A.1∶1 B.2∶1 C.4∶1 D.8∶115.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细沙面上,沙面凹陷程度如图,则( )A.甲、乙的质量一样大 B.甲、乙对沙面的压强一样大C.甲的密度可能比乙大 D甲的质量可能比乙小16.完全相同的8块橡皮,每块橡皮的长、宽、高为4:2:1。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丙与丁创新素养应用1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压力和物体重力之间大小关系”时,某同学提出的猜想是: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科学兴趣小组做了相关的实验:步骤1:选用材料相同、表面粗糙程度相同、重力不同的3个物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三个物体的重力。步骤2:把3个物体依次放在水平受力面上,如图1所示。用专用的压力测试仪器测出3次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1。步骤3:改变受力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如图2所示。用步骤2的方法,测出与水平面成30°角的压力大小,实验数据见表2。表一序号 重力/N 压力/N1 5 52 10 103 15 15表二序号 重力/N 压力/N4 5 4.35 10 8.76 15 13.0(1)无论物体在受力面上如何放置,重力的大小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比较序号 的数据可得:当重力相同的物体静止在同一受力面上时,受力面与水平方向夹角增大,物体对受力面的压力减小;由此可知,该同学的猜想“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是 (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参考答案核心概念聚焦1.D 2.A 3.A 4.C 5.C 6.D 7.B 8.A 9.A10.2.5×108 每平方米的面积上能承受的压力为2.5×108 牛 1:311.200N核心素养提升12.C 13.D 14,C 15.B 16.B创新素养应用17.(1)不变 (2)1、4或2、5或3、6 不合理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3节 压强(第1课时)【核心概念】3.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学习内容与要求】3.1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⑦理解压强的含义,能说出日常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能说出压强的意义,知道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2.科学思维: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3.探究实践: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4.态度责任:使学生认识压强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材分析】本课时主要介绍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公式、压强的单位。教材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活动归纳出其概念、公式,活动过程应用了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明确问题 海滩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滩上的人会陷入及膝深的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下去。在沙滩上走过,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 海滩或沙滩受到了压力的作用。 为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 引入课题压强的含义 我们已有的经验:两手指受到相等的压力,笔尖接触的手指凹陷程度大。气球受到相等的压力,指尖接触的气球凹陷程度大。增大压力,手指和气球的凹陷程度更大。 提出猜想:①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②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 观看视频:相同的支承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索活动 1.按图 2.3-1的程序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的结果,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 2.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小凳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3.图甲和图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图乙和图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 图甲和乙相比,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图乙和丙相比,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 4.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别?从图甲与图乙的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区别:甲凹陷较深,乙凹陷最深,凹陷最浅。 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问题讨论 1.实验选择支持面有什么要求 受压物体的形变明显,必须便于观察。 2.实验时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海绵的凹陷程度。 3.实验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4.联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提出问题:什么叫压强?公式?单位?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科学上把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 提出问题:为什么说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 思考讨论: 归纳提升: 1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1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20帕。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帕; 提出问题:一个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例题解决:[ 例题 ] 质量为 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196厘米2。当他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归纳提升:解题思路 继续探究:请求出当他行走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 提出问题: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有限度吗? 思考谈论: 归纳提升: 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各种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可以从一些专门的手册中查找到,它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实验方法控制变量。 问题讨论有利于解决实验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运用比较、推理的方法引出压强的概念,有利于理解。 注意解题规范。辨别人站立与行走时受力面积不同,相同压力时,受力面积小时压强。为下一课时内容铺垫。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8张PPT)第3节 压强(第1课时)浙教版 八年级上创设情境海滩上正在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骑泥马”比赛。站在海滩上的人会陷入及膝深的海涂中,而骑在泥马上的人不会陷下去。“骑泥马”比赛在沙滩上走过,留下了深浅不同的脚印。沙滩上留下脚印海滩或沙滩受到了压力的作用。为什么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探究实践人在沙滩或雪地上行走,脚对地面的压力会在沙滩或雪地上留下深浅不同的脚印。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尽管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表面的凹陷很小,人眼看不出来,但它却是存在的。对于相同的支承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探究实践我们已有的经验:增大压力,手指和气球的凹陷程度更大。猜想:①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②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两手指受到相等的压力,笔尖接触的手指凹陷程度大。气球受到相等的压力,指尖接触的气球凹陷程度大。探究实践对于相同的支承面,压力产生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探究实践1.按图 2.3-1的程序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的结果,并比较各次实验中海绵的凹陷程度。2.小凳子对海绵的压力,小凳子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即受力面积),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因素。3.图甲和图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图乙和图丙相比,哪个因素相同、哪个因素不同 图甲和乙相比,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图乙和丙相比,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探究实践4.压力作用的效果各有什么区别?从图甲与图乙的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比较,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凹陷最深凹陷最浅凹陷较深比较甲与乙得出结论:比较乙与丙得出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探究实践1.实验选择支持面有什么要求 受压物体的形变明显,必须便于观察。2.实验时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3.实验采用了什么科学方法?问题讨论控制变量法。4.联系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大小相同压力,比较受力面积大小取相同受力面积,比较压力的大小。压力受力面积?探究实践科学上把物体所受的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压力受力面积压强=用 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S 表示受力面积定义式:FSp=公式:压强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面积所受的压力,压强越大,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明显。压强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探究实践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为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 Pa,它是以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的名字命名的。FSp=1牛1米2=1牛/米2=1帕1帕表示的意义: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1粒西瓜子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20帕。1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 1帕;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个成年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少?探究实践请求出当他行走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解:压力 F=G=mg=60 千克 ×9.8 牛 / 千克=588 牛,受力面积 S=196厘米2 ×2=392厘米2=0.0392米2。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得:p=FS= ———— = 15000=15千帕588牛0.0392米2答:人对地面的压强是15 千帕。解题思路明确已知量和待求量公式代入结果①单位要统一:F~牛,S~米2,p~帕;②带单位代入,结果有单位。[ 例题 ] 质量为 60千克的人,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 196厘米2。当他站在地面上时,脚对地面的压强为多大?探究实践任何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就会遭到损坏。建造楼房时必须考虑地基及建筑体所能承受的压强各种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值可以从一些专门的手册中查找到,它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建筑物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表 3-6 一些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材料 松木(横纹时) 砖 C80混凝土 花岗岩能承受的最大压强(帕) 5×106 6×106 8×107 (1.2~2.6)×108迁移应用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利用砝码、小桌、海绵等实验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显示压力的大小B.丙图中砝码对小桌的压力就是砝码的重力C.由甲、丙实验能得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D.由甲、乙得出的实验结论可以解释交通管理部门通过限载来控制货车对路面压强的大小D迁移应用2.关于压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明显B.受力面积越小,其作用效果越明显C.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明显D.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其作用效果越明显3.关于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一定时,底面积越大,压强越小B.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无关C.受力面积一定时,重力增大,压强一定增大D.以上说法都不对CD迁移应用4.一个物体的质量是3 kg,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 cm2,试计算这个物体所受重力及它对地面的压强。(g取10 N/kg)解:物体所受重力:G=mg=3 kg×10 N/kg=30 N;物体对地面的压力:F=G=30 N,p=FS= ————— = 3000pa30牛100×10-4m2板书设计第3节 压强(第1课时)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压强FSp=压力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压强实验.mp4 第2章 第3节 压强(第1课时) 教学设计.docx 第3节 压强(第1课时) (共18张ppt).pptx 考试这样考--第3节 压强(第1课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