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春季学期学业水平测试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1. 《诗经·关雎》序言提出“发乎情,止乎礼义”,这启示我们青春期异性交往应( )
A.压抑青春情感,避免交流 B.遵循交往尺度,把握分寸
C.依赖他人监督,保持冷漠 D.追求亲密关系,把握幸福
2.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初一某班举行情绪漂流瓶活动,让同学们在漂流瓶里写下自己的情绪困惑,其他同学帮助提供情绪调节方法。下列情绪漂流瓶中,建议和调节方法推导合理的是( )
A.数学太难,看到成绩打算放弃——试试积极自我暗示,把数学当作游戏闯关———转移注意
B.学业任务重,写作业经常烦躁———用AI找寻答案,无需思考提高作业效率———认知调节
C.和妈妈经常吵架,总觉得妈妈不理解我——吵架时回想妈妈的付出和关爱——合理宣泄
D.每逢考试十分紧张,坐在考场大脑空白——可以用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放松训练
3. “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张桂梅,带着对教育的热爱走过了11万公里的家访路,把百万元奖金和大部分工资捐给了贫困学生,为大山孩子带来了希望。这说明 ( )
A.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B.情感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和行动
C.情感与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关 D.情感让我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
4. “我命由我不由天!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在电影《哪吒》中,哪吒努力突破“魔丸”身份束缚,从被排斥的“魔童”蜕变为守护陈塘关的英雄,面对命运不公,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努力抗争。这体现了 ( )
A.人生难免有挫折,只要有勇气就能成功 B.要具有自信自强品质,勇于战胜自我
C.自负自满,不考虑实际情况 D.人定胜天,只要敢想,梦想一定会实现
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荣属于他们,也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这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
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获取个人荣誉 ②努力学习,成为决定历史进程的栋梁之材
③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担负历史重任 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做国家的建设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 2025年春晚,机器人秧歌节目《秧bot》惊艳亮相。我国自主研发的仿生机器人“灵犀”打破了外国机器人的“独角戏”,用实际行动走出了属于中国的机器人道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对我们成长的启示是 ( )
①练就本领,为国争光 ②远离自卑,扬长避短
③专注当下,积极行动 ④勤学好问,检视不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 《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下列名句与“惠民利民、安民 民的思想”相一致的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2025 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提出要推广“六尺巷”所代表的礼让文化,让其融入到城市建设与社区规划中,打造更多体现和谐理念的公共空间。这一提议启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 ( )
①秉持宽容之心,理解他人的难处 ②弘扬传统美德,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③凡事都要退让,避免产生任何矛盾 ④以和为贵,用友善态度对待他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民以食为天,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都是头等大事。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生活中的粮食浪费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不为物役,宣传勤俭节约美德 ②加强立法,严惩铺张浪费行为
③珍惜粮食,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④强化监管,制止餐饮浪费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家”字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也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中华文化 ( )
A.具有连续性,一直延续至今 B.为中华民族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C.能滋养所有人的精神世界 D.具有和平性,倡导以和为贵
11.每年3月是“学雷锋月”,学校志愿者们都会行动起来,发起爱心捐款,慰问儿童福利院等活动。这些爱心举动看似微不足道,却彰显着人性的价值 ( )
A.诚实守信的美德 B.向上向善的思想
C.欣赏他人的品格 D.天人合一的境界
12.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某纸制品企业违规翻新并销售劣质婴儿纸尿裤等日用品,且数量巨大。事件曝光后,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公安部门迅速到达涉事企业现场,开展执法行动。这充分体现 ( )
A.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重要保障 B.法律只对违法犯罪者有约束作用
C.我国法律保障消费者的一切权益 D.司法是捍卫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13.学校法律社团举行模拟法庭活动,小法官作出如下“判决”:被告人冯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万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该判决依据的法律是刑法 ②冯某的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
③有期徒刑属于主刑,罚金处于行政处罚 ④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4.民法典第一条开宗明义地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其中,成为民法典的基本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成为法律规范性要求。这表明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需要 ( )
A.发挥道德的强制性作用 B.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C.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D.党和政府带头尊法守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
15.【激扬青春力量 努力完善自我】
注:“躺平”指的是面对压力时,采取与努力拼搏相反的人生态度。部分年轻人选择直接躺平,对于未来没有目标,缺乏奋斗的动力,满足于当前的生活学习现状。
(1)结合上述对话与自身实际,谈谈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凭借自尊、自信、自强的品质,让自己在青春中展翅高飞。(6分)
(2)你是否赞成A同学的观点 请说明理由。(4分)
16. 【善用法律武器 谨防电信诈骗】
近年来,宜都市实施“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打造示范户带动基层学法用法。为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建设沉浸式普法阵地,我市某社区开展了一次普法宣传周活动:
活动一:普法宣传单
2025年1月,《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公布,自2025年3月15 日起施行,《条例》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的资源调查公布、日常养护管理、合理利用、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规范,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将开启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崭新篇章.
《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 年 1月 1 日起施行。旨在规范网络数据处理活动,保障网络数据安全,促进网络数据依法合理有效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2024 年 11 月 8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 年 6 月 1 日起施行。以立法形式将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1)结合普法宣传单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法律有什么作用 (6分)
活动二:防骗倡议书
倡议书 为帮助大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提高防骗意识,共同参与、共同抵制各类电信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现发出以下倡议: ①不贪便宜,仔细鉴别,严加防范。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我们携起手来,切实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共创平安社会!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严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了提高本社区居民的防骗意识,网格小杨向居民们发出如下倡议:
(1)请你帮网格员小杨完善倡议书的内容。(4分)
17. 【践行传统美德 弘扬优秀文化】
材料一:在我们身边,有无数默默奉献,心怀大义的榜样人物,彰显了社会正能量。夷陵区罗家畈对村民熊兆珍,36载用心用情照料六位老人,用柔弱双肩托起孝老爱亲的精神丰碑;宜都市退休教师邓昌雄,因目睹山区孩子理发困难,54年来从校园到乡间,主动为山区孩子和老人免费理发,为困难群众带去爱与温暖;长阳县布政村村民陈传宣,努力克服身体残疾创立土鸡养殖合作社,带动周边残疾朋友共同致富,在残疾人创业就业“自强互助”产业发展中逐梦前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打算如何向他们学习,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6分)
材料二:2025年1月,湖北省政府批复同意宜昌市为湖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宜昌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是长江以南人类文明的重要起源地和传承地、万里长江的三峡门户和战略要地、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集中彰显了以长江文明为线索的历史文脉,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价值。
(2)为深入发掘宜昌历史文化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宜昌市某校决定组织一次“文化之旅”研学活动,请你推荐一处研学地点并说明理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