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4四下·拱墅期末)暑期规划书的第一篇章为“美丽乡村”,小墅挑选了最喜欢的诗句作为开篇。请帮他将诗句书写在横线上,要求端正、匀称,布局合理。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写下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其中有几处词语需要你根据拼音写出来。
清晨,càn làn   的zh o xiá    给整个村庄披上五彩的光芒。中午,rè là là   的太阳照耀着生机勃勃的大地。傍晚时分,阵阵微风吹来,农家wū yán   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架子上的téng luó   舒展着nèn lǜ   的身姿。夜色渐浓,hé tān   不远处的水流shǎn shuò   着粼粼波光,与天空中的点点fán xīng   交相解映,真是迷人极了!
(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朗读若摘抄来的佳句,但每句中都有一处读音错误,请将选项填在横线上。
3.清晨,远远的天边才泛出淡淡的【A】红晕(yūn),老汉已背着草药筐登上了【B】陡蛸(qiào)的山崖。   
4.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小溪,溪面变幻着【A】绮(qí)丽的色彩,溪边的大树在晚风中扬起巨伞一般的【B】树冠(guān)。   
5.每当我们在院子里吃晚饭,外婆养的大黄猫就会走过来,先【A】冲(chòng)着我喵喵地叫几声,再用小脑袋【B】蹭(cèn)我的脚。   
6.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给云朵【A】镶(xiāng)上银边。【B】刹(shà)那间,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像是害羞的小姑娘。   
(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从旅行指南中摘录了四组词语,每组中有一个错别字,把选项填在横线上。
7.
A.装饰 B.胧
C.葵花 D.高楼林立
8.
A.慰籍 B.疙瘩
C.乾坤 D.囊萤夜读
9.
A.擦拭 B.窥伺 C.弥漫 D.临危不惧
10.
A.隧道 B.恭敬 C.派遣 D.焦躁不安
11.(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最爱阅读描写乡村美景的书籍,已经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以下词语中的“释”与“手不释卷”的“释”意思不相同的选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再三解释
C.如释重负 D.爱不释手
12.(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写下对乡亲们的回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邻居陈阿婆总是和蔼可亲地招呼孩子们到她家去吃自家种的西瓜。
B.住在村头的张大叔是个热心肠,对有困难的乡亲总是慷慨解囊,出手相助。
C.学过川剧的东哥拥有“变脸”的绝活,大家送他“变色龙”的外号。
D.年过半百的村主任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村里人都很敬重他。
13.(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了解到“桐庐的深澳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比建德的新叶村还要古老”。下列选项中与这个句子写作手法相同的是 (  )
A.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B.杭州千岛湖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泊,差不多有100个西湖那么大。
C.柔软的青草,珍珠色的鲜花,丰硕的果子……构成了童话般的世界。
D.风一吹,鹅毛般的芾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罩住了整个小村庄。
14.(2024四下·拱墅期末)在乡间玩耍多么有趣!请选择一种活动写一组连续动作,不少于3个动词。
A.钓鱼 B.爬树 C.捉蝴蛛 D.摘果子
15.(2024四下·拱墅期末)村民们为了脱贫致富而拼搏。以下可用来夸赞这种精神的语句是 (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头悬梁,锥刺股。
16.(2024四下·拱墅期末)要了解浙江农村的分布、生态及特色等情况,最适合阅读的书籍是 (  )。
A.《看看我们的地球》 B.《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居有其所:美丽乡村建设》 D.《十万个为什么》
17.(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找来乡村风光图片收录在手册中,请你配上合适的诗句。
图片内容 可配诗句
(1)树枝头,梅子、杏子成热啦!田地里,麦花笑了,菜花谢了    
(2)田间小路旁扎着一道篱笆,农家小院前的老树刚刚冒芽    
(3)村头的桃树上桃花朵朵绽放,大红的、粉红的,好看极了    
(2024四下·拱墅期末)阅读。
敦煌莫高窟
①一个个洞窟、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构成了一座绚丽辉煌、举世无双的艺术殿堂。
②____。在呜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凿有大大小小的洞窟700余个,彩色塑像2400余尊,各种壁画共4.5万多平方米。
③____。这些彩塑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它们形态各异、个性鲜明,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真是“看不尽,道不完”。
④这些壁画,有的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劳动情景;有的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娱乐场面;还有的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丽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舒展着双臂,翩翩起舞。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游客就像走进了仙境。
⑤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游客参观莫高窟时不再“走马观花”。2023年9月,敦煌研究院运用三维建模技术、VR虚拟现实场景等尖端技术,高精度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观众在研究院大厅戴上设备后便可“走进”石窟,自由探索每个角落,与壁画中的人物互动,真是趣味盎然。
(选文有删改)
18.请将合适的选项填入文章第②~④自然段的横线上。
A.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
B.莫高窟规模宏伟
C.莫高窟的彩塑精美绝伦
19.文章是围绕第   自然段写的,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0.文章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这与句子中“   ”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相近。
21.文章第④自然段提到的壁画内容有   、   、自然风光和飞天。画波浪线的句子重点描写了飞天壁画的   ,让人感受到飞天的   。
22.小墅观赏飞天壁画后,写下了下面的这首小诗,朗读时配上的乐曲风格应该是(  )。
飘动的衣带,凝露的花瓣,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弹一支古老的歌谣。
A.激昂的 B.舒缓的 C.热烈的 D.悲伤的
23.理解文章第⑤自然段的第一句,说法正确的是(  )
A.莫高窟景区为了维持游览秩序,禁止游客骑着马观赏花园。
B.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不用再长途奔波去游览莫高窟。
C.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有了细细观赏、深度体验莫高窟洞窟的机会。
D.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游览莫高窟。
(2024四下·拱墅期末)阅读。
敦煌的女儿一樊锦(fán jǐn)诗
(一)遭遇重重困难
①1962年,樊锦诗奶奶才24岁。即将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她,踏上了去敦煌实习的路程。敦煌莫高窟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她深深地吸引。
②可是,恶劣的气候让她难以适应。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最西端,沙尘漫天,冬寒夏炎。这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每天只有两顿简单的食物,喝的是苦涩的盐碱水,住的是破败的泥屋。屋子里没有水没有电,夜深人静时,甚至有老鼠突然跌落,让人心惊胆战。白天,她还要强忍恐惧爬上颤巍巍的独木梯才能进入洞窟工作。为了减少爬梯的次数,她尽量控制饮水,仅仅依靠干馒头充饥。
③在莫高窟实习的日子里,樊奶奶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三个月,她便病倒了,只好提前结束了实习。离开敦煌的那一刻,她默默发誓:“我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了!”
(二)____
④1963年,樊奶奶大学毕业,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北大点名要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于是,樊奶奶离开了家乡和亲人,来到了敦煌。
⑤樊奶奶对洞窟文物的研究充满了热情和执着。她会仔细地观察每一个洞窟的布局、每一幅壁画的内容,以及文物上的每一个细节。在洞窟中,她常常要长时间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膝盖上布满了乌青和伤痕,但她从未抱怨过、退缩过。
⑥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而专注,不假思索便能说出这些壁画出自哪个洞窟、属于哪个朝代、是什么艺术风格。这样的表现让观众惊叹不已。
⑦1998年,已经60岁的奖奶奶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继续研究着莫高窟。
(三)____
⑧为了保护正在逐渐消逝的莫高窟,樊奶奶带领工作团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建设“数宇敦煌”。这项工程的实施,使洞窟、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也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关敦煌的文献资料得以系统汇集。
⑨第二件大事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成立,不但可以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而且减少了因洞窟中游客过多而造成的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⑩樊奶奶常说:“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这就是敦煌的女儿,敦煌石窟最美的守护者。
24.了解樊锦诗的事迹。
⑴仿照文中小标题的样子,用“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给文章第(二)和第(三)两部分取小标题。
⑵24岁的樊锦诗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原因是(  )。(可多选)
A.气候恶劣
B.工资太少
C.身体虚弱
D.条件艰苦
⑶文章第⑥自然段中写到樊锦诗“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了然于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可以从她的哪些表现中体会到?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⑷面对逐渐消逝的文物,樊锦诗采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什么成效?请阅读文章第(三)部分,完成下面导图。
25.感受樊锦诗的魅力。
⑴为什么人们称樊锦诗为“敦煌的女儿”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樊锦诗热爱敦煌,她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莫高窟。
B.因为樊锦诗为敦煌的文物研究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
C.因为樊锦诗在敦煌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了著名的文物考古专家。
⑵文章中说樊锦诗是“最美的守护者”,你认为她“美”在哪里 请写出两点。
26.(2024四下·拱墅期末)习作。
在暑期规划中,小墅还要为加入学校文学社写一篇作文,希望你为他做个示范。诸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介绍一个你游览过的美丽乡村。
要求:(1)题目自拟;(2)写消楚游览的顺序,重点写让人印象深刻的景物,注意写出它的特点;(3)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任务二:暑假里,学校要进行校园改造。你想让校园有线怎样令人惊喜的变化 展开你的奇思妙想,让校园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趣。
要求:(1)题目自拟;(2)写清楚改造了校园的哪个(或哪些)地方,这个(些)地方改造后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殊设备,具有怎样的功能等。
温馨提醒:写作时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00字;写完后读一读,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习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绿 ”和“鹂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灿烂;朝霞;热辣辣;屋檐;藤萝;嫩绿;河滩;闪烁;繁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朝霞”的“霞”不要写成同音字“侠”,“屋檐”的“檐”不要写成形近字“瞻”,“藤萝”的“萝”不要写成同音字“箩”,“河滩”的“滩”不要写成形近字“堆”。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灿烂、朝霞、热辣辣、屋檐、藤萝、嫩绿、河滩、闪烁、繁星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答案】3.A
4.A
5.B
6.B
【知识点】字音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注意区分多音字。A.红晕(yùn): 意思是人一般在遭遇尴尬或者特殊气氛下产生的一种表情,叫做红晕。一般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暗指少女害羞时的腼腆表情。 读:yūn,晕倒。
故答案为:A
4.A.绮丽(qǐ): 华美艳丽、辞藻华丽以及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故答案为:A
5.蹭(cèng,读前鼻音): 指摩擦。
故答案为:B
6.刹那间(chà): 刹那间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故答案为:B
【答案】7.B
8.A
9.D
10.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本题考查字形辨析。B“朦胧”的“朦”错误,右下部分少了短横。
故答案为:B
8.A.“慰籍”应写作“慰藉”。
故答案为:A
9.D.“临危不惧”中,“惧”字右半部分中间少了一横。
故答案为:D
10.B.“恭敬”的写法有误,应写作“恭敬”。
故答案为:B
11.【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手不释卷:手不离书本。释:放开。
A.意思是:因此放下了农具,而等候在树边。释:放下。
B.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释:说明。
C.意思是: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释:放下。
D.意思是:喜欢得不放手。释:放下。
故答案为: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2.【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和蔼”的意思是态度温和,容易接近。符合语境。
B.“慷慨”的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比喻布施财富和布施智慧。符合语境。
C.“变色龙”的意思是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不符合语境。
D.“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词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词语使用的语境。
13.【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这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识别,特别是对比喻、拟人、排比、比较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在题干句子中,“桐庐的深澳村”与“建德的新叶古村”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深澳村的历史更为悠久。这两个句子采用了比较的写作手法。
A:从“覆盖着青草"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选项中,“杭州干岛湖”与“西湖”进行了比较,通过“差不多有100个西湖那么大"来突出千岛湖的面积之大。
C:从“柔软的青草,珍珠色的鲜花,丰硕的果子"可知用了排比的修辞。
D:从“鹅毛般的苇絮"可知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14.【答案】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知识点】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要用上连续的动词。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故答案为: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点评】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15.【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这句话旨在鼓励人们多读书,不怕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
B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忧患中能奋发图强,进而生存下去,沉溺于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C.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天体不停运转、昼夜不息,君子也应该效法天地,要求自己不断奋发上进。D“头悬梁,锥刺股”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刻苦学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6.【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拓展。A.《看看我们的地球》主要讲解了有关地质地理的知识。
B《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主要讲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C.《居有其所:美丽乡村建设》这本书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给乡亲们如何造福提供了法律知识指导。
D.《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的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17.【答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首先,要理解图片中的内容,即树枝头梅子、杏子成熟,田地里麦花开了,菜花谢了。然后,从所知的古诗词中寻找能描述这种景象的诗句。这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正好与图片内容相符,既描述了梅子、杏子的成熟,也描绘了麦花与菜花的景象。
(2)对于第二张图片,同样先理解内容:田间小路旁扎着一道篱笆,农家小院前的老树刚刚冒芽。然后,从古诗词中寻找能体现这种田园风光的诗句。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恰好与图片中的景象相吻合,既描绘了篱笆与小,也展现了老树初发的嫩芽。
(3)最后,对于第三张图片,理解其内容是村头的桃树上桃花朵朵绽放,大红的、粉红的,好看极了。接着,从古诗词中寻找能表达这种桃花盛开景象的诗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正好符合图片中的意境,既表达了桃花的盛开,也体现了人们对桃花颜色的喜爱之情的疑问。
故答案为:①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②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③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需要根据图片内容,从所知的古诗词中选择合适的诗句进行匹配。
【答案】18.B、C、A
19.①;对莫高窟洞窟、彩塑和壁画的赞美
20.彩塑的其他形态;形态各异
21.劳动场景;娱乐场面;形态;生动逼真
22.B
23.C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填空、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标点符号和词语含义、提取关键信息以及理解句子含义等多个方面。
18.根据文章内容,第②自然段描述了莫高窟的规模,包括洞窟数量和彩塑、壁画的数量,所以应该填入描述其规模宏伟的选项。第③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彩塑的形态和特点,因此应该填入描述彩塑精美绝伦的选项。第④自然段则转向描述壁画的内容,包括娱乐场面和自然风光等,所以应该填入描述壁画内容丰富的选项。
故答案为:B、C、A
19.文章主要围绕莫高窟的洞窟、彩塑和壁画进行描述,因此中心段落是第①自然段。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艺术作品的美丽和壮观,表达了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①;对莫高窟洞窟、彩塑和壁画的赞美
20.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使用省略号来表示彩塑形态的列举未完,省略的内容是彩塑的其他形态。同时,“形态各异"这个词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彩塑的形态各不相同,富有变化。
故答案为:彩塑的其他形态;形态各异
21.文章第④自然段提到的壁画内容包括劳动场景、娱乐场面、自然风光和飞天。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则重点描写了飞天的形态,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飞天的生动和逼真。
故答案为:劳动场景;娱乐场面;形态;生动逼真
22.小本在游览飞天壁画后写下的小诗,表达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在朗读时,应该配上舒缓的乐曲,以符合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因此,选项B“舒缓的"是正确的选择。
故答案为:B
23.文章第⑤自然段中提到的“走马观花"是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游客在参观莫高窟时往往停留时间短,游览粗略。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游客在参观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莫高窟的各个角落,因此选项C“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能够细细观赏、深度体验游览莫高窟”是正确的理解。
故答案为:C
【答案】24.⑴研究洞窟文物热情且执着;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莫高窟;
⑵ACD;
⑶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面专注,个政人代”是什么艺术风格。
⑷建设“数字敦煌”使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减少了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25.⑴D;
⑵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章记叙了樊锦诗虽遭遇重重困难,但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表现了她不怕苦、不怕累、执着的奉献精神。
24.(1)结合文中描写,文章(二)主要描写樊奶奶大学毕业重回敦煌,从事敦煌文化保护;第(三)部分主要描写樊奶奶用心保护正在逐渐消逝的莫高窟;(2)24岁的樊锦诗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气候恶劣,条件艰苦,自己身体虚弱;
(3)结合文中句子,“了然于胸”意思是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
(4)结合材料(三),围绕“莫高窟文物逐渐消逝”,樊奶奶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设“数宇敦煌”,使洞窟、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也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关敦煌的文献资料得以系统汇集。二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而且减少了因洞窟中游客过多而造成的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故答案为:⑴研究洞窟文物热情且执着;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莫高窟;
⑵ACD;
⑶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面专注,个政人代”是什么艺术风格。
⑷建设“数字敦煌”使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减少了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25.①称樊锦诗为敦煌的女儿是因为她将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莫高窟,为敦煌的文物研究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并且无怨无悔地在敦煌生活和工作。樊锦诗的美在于她不怕苦不怕累的执着精神,以及她将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的无私奉献。故D错误。
②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樊锦诗是“最美守护者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在洞窟中,她常常要长时间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膝盖上布满了乌青和伤痕,但她从未抱怨过、退缩过”分析可知: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故答案为:⑴D;⑵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26.【答案】(1)
美丽乡村游记
今年夏天,我有幸游览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乡村——小桥村。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让我流连忘返。
刚进入小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田像波浪—样起伏,仿佛在欢迎找们的到来。治着田间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上。这座石桥横跨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溪水潺潺流动,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走过石桥,我们进入了村子的中心地带。这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亭子里有几个老人正在下棋聊天。凉亭旁边是一片花海,各色花朵竞相开放,香气扑鼻。每到傍晚,村民们喜欢在这里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农贸市场。市场里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会主动邀请你品尝他们的特产。在这里,你可以买到最新鲜的农产品,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最后,我们来到了村子的最高点——观景的青山,近处的绿水,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次小桥村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我希望以后还能再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然。
(2)
智能校园新天地
暑假期间,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造,让整个校园焕然一新,充满了科技感和趣味性。
首先,学校的大门安装了全新的智能门禁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识别学生和老师的身份,还可以实时记录进出时间,并通过手机APP通知家长和老师。这样不仅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也让家长们更加放心。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全新的智能操场。操场上安装了多种传感器和互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并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比如,当你跑步时,地面的LED灯会根据你的速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帮助你调整节奏。此外,操场还配备了一面巨大的互动屏幕,可以进行虚拟篮球比赛和互动游戏,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
教学楼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智能白板,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通过触摸屏展示课件、视频和图片,学生们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互动操作。教室里还配备了智能桌椅,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自动调节高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坐姿。
图书馆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喜。新的图书馆引入了无人值守的借阅系统,学生们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借阅书籍。馆内还设置了一个智能书架,当某本书被借走时,系统会自动推荐相关书籍,并通过手机通知学生。此外,图书馆还设有一个VR阅读区,戴上VR眼镜,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书中的场景,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次校园改造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还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相信在这样的智能校园里,大家一定会度过一段难忘的学习时光。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介绍一个你游览过的美丽乡村。回顾自己游览过的美丽乡村,选择一处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写出乡村的特点,做到有详有略。同时要有丰富的想像,让习作文采飞扬,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写景还要表达出对所写地方的热爱之情。
(2)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暑假里,学校要进行校园改造。你想让校园有怎样令人惊喜的变化 展开你的奇思妙想,让校园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符合生活实际。同时要想象丰富,符合情理。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1)这篇习作《美丽乡村游记》通过清晰的游览顺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了小桥村,感受其自然美景和乡土人情。文章开头以稻田和石桥为引、描绘出——幅宁静的田园风光:接着通过京亭和花海,展现了村庄的古朴与美丽:随后描述了热闹的农贸市场,突出了村民的热情好客;最后在观景台上俯瞰全村,将美景尽收眼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过渡自然,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乡村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 这篇习作《智能校园新天地》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校园改造的奇思妙想。文章结构清晰,分别介绍了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操场、智能教室和智能图书馆的具体改造内容和功能,突出了校园的科技感和趣味性。每一部分的描述都具体而生动,例如智能操场上的互动屏幕和智能教室里的智能桌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校园中。整体来看,文章语言流畅,逻辑严谨,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智能校园的憧憬和期待。
1 / 1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1.(2024四下·拱墅期末)暑期规划书的第一篇章为“美丽乡村”,小墅挑选了最喜欢的诗句作为开篇。请帮他将诗句书写在横线上,要求端正、匀称,布局合理。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答案】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知识点】汉字书写
【解析】【分析】写字不光是动笔,还要动心,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 绿 ”和“鹂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注意横平竖直,撇捺舒展,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写下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其中有几处词语需要你根据拼音写出来。
清晨,càn làn   的zh o xiá    给整个村庄披上五彩的光芒。中午,rè là là   的太阳照耀着生机勃勃的大地。傍晚时分,阵阵微风吹来,农家wū yán   下的风铃发出清脆的响声,架子上的téng luó   舒展着nèn lǜ   的身姿。夜色渐浓,hé tān   不远处的水流shǎn shuò   着粼粼波光,与天空中的点点fán xīng   交相解映,真是迷人极了!
【答案】灿烂;朝霞;热辣辣;屋檐;藤萝;嫩绿;河滩;闪烁;繁星
【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拼音写字、词的能力。结合句子所给信息,根据拼音写出对应词语。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朝霞”的“霞”不要写成同音字“侠”,“屋檐”的“檐”不要写成形近字“瞻”,“藤萝”的“萝”不要写成同音字“箩”,“河滩”的“滩”不要写成形近字“堆”。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 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灿烂、朝霞、热辣辣、屋檐、藤萝、嫩绿、河滩、闪烁、繁星
【点评】解答本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对应的字、词,同音字很多,注意句子所描述的内容。
(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朗读若摘抄来的佳句,但每句中都有一处读音错误,请将选项填在横线上。
3.清晨,远远的天边才泛出淡淡的【A】红晕(yūn),老汉已背着草药筐登上了【B】陡蛸(qiào)的山崖。   
4.落日的余晖染红了小溪,溪面变幻着【A】绮(qí)丽的色彩,溪边的大树在晚风中扬起巨伞一般的【B】树冠(guān)。   
5.每当我们在院子里吃晚饭,外婆养的大黄猫就会走过来,先【A】冲(chòng)着我喵喵地叫几声,再用小脑袋【B】蹭(cèn)我的脚。   
6.皎洁的月亮升起来了,给云朵【A】镶(xiāng)上银边。【B】刹(shà)那间,又躲进了厚厚的云层,像是害羞的小姑娘。   
【答案】3.A
4.A
5.B
6.B
【知识点】字音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了汉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的运用、声调的掌握情况,根据所学汉语拼音正确拼读后,结合所在的具体词语选择正确读音即可。
3.本题考查字音辨析。注意区分多音字。A.红晕(yùn): 意思是人一般在遭遇尴尬或者特殊气氛下产生的一种表情,叫做红晕。一般少女脸上泛起的红晕,暗指少女害羞时的腼腆表情。 读:yūn,晕倒。
故答案为:A
4.A.绮丽(qǐ): 华美艳丽、辞藻华丽以及形容风景鲜艳美丽。
故答案为:A
5.蹭(cèng,读前鼻音): 指摩擦。
故答案为:B
6.刹那间(chà): 刹那间形容时间极短,几乎是弹指一瞬间。
故答案为:B
(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从旅行指南中摘录了四组词语,每组中有一个错别字,把选项填在横线上。
7.
A.装饰 B.胧
C.葵花 D.高楼林立
8.
A.慰籍 B.疙瘩
C.乾坤 D.囊萤夜读
9.
A.擦拭 B.窥伺 C.弥漫 D.临危不惧
10.
A.隧道 B.恭敬 C.派遣 D.焦躁不安
【答案】7.B
8.A
9.D
10.B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点评】汉字辨析的方法:①义辨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思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②形辨法。通过形声字的特点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辨析字形提供了有利条件。③语境辨析法。借助词语语境来判断用字是否正确,特别是同音词语,只有结合语境或词语组合,才能准确而有效地找到与之匹配的形态。
7.本题考查字形辨析。B“朦胧”的“朦”错误,右下部分少了短横。
故答案为:B
8.A.“慰籍”应写作“慰藉”。
故答案为:A
9.D.“临危不惧”中,“惧”字右半部分中间少了一横。
故答案为:D
10.B.“恭敬”的写法有误,应写作“恭敬”。
故答案为:B
11.(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最爱阅读描写乡村美景的书籍,已经到了“手不释卷”的地步。以下词语中的“释”与“手不释卷”的“释”意思不相同的选项是(  )。
A.因释其耒而守株 B.再三解释
C.如释重负 D.爱不释手
【答案】B
【知识点】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要想理解重点词语,就要先理解整个词语或句子的意义,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手不释卷:手不离书本。释:放开。
A.意思是:因此放下了农具,而等候在树边。释:放下。
B.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释:说明。
C.意思是:好像放下了一副重担子。释:放下。
D.意思是:喜欢得不放手。释:放下。
故答案为:B
【点评】理解词语的含义,需联系词语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透过词语的表面义,深刻体味其内涵。
12.(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写下对乡亲们的回忆,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A.邻居陈阿婆总是和蔼可亲地招呼孩子们到她家去吃自家种的西瓜。
B.住在村头的张大叔是个热心肠,对有困难的乡亲总是慷慨解囊,出手相助。
C.学过川剧的东哥拥有“变脸”的绝活,大家送他“变色龙”的外号。
D.年过半百的村主任是个做事一丝不苟的人,村里人都很敬重他。
【答案】C
【知识点】词汇运用
【解析】【分析】A.“和蔼”的意思是态度温和,容易接近。符合语境。
B.“慷慨”的意思是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方、不吝啬。比喻布施财富和布施智慧。符合语境。
C.“变色龙”的意思是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不符合语境。
D.“一丝不苟”的意思是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运用的判断能力。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所给词语的意义,结合所给句子的语境去完成。平时要多读书,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用的词语,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是否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重词语使用的语境。
13.(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了解到“桐庐的深澳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比建德的新叶村还要古老”。下列选项中与这个句子写作手法相同的是 (  )
A.雪用他的白色大衣覆盖着青草,霜把所有的树枝涂成了银色。
B.杭州千岛湖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泊,差不多有100个西湖那么大。
C.柔软的青草,珍珠色的鲜花,丰硕的果子……构成了童话般的世界。
D.风一吹,鹅毛般的芾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罩住了整个小村庄。
【答案】B
【知识点】修辞手法辨析
【解析】【分析】这题考查的是对句子写作手法的理解和识别,特别是对比喻、拟人、排比、比较等常见修辞手法的辨识能力。在题干句子中,“桐庐的深澳村”与“建德的新叶古村”进行了比较,突出了深澳村的历史更为悠久。这两个句子采用了比较的写作手法。
A:从“覆盖着青草"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B:选项中,“杭州干岛湖”与“西湖”进行了比较,通过“差不多有100个西湖那么大"来突出千岛湖的面积之大。
C:从“柔软的青草,珍珠色的鲜花,丰硕的果子"可知用了排比的修辞。
D:从“鹅毛般的苇絮"可知用了比喻的修辞。
故答案为:B
【点评】做好本题要熟知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做到准确区分辨别,还要多做练习加以巩固。
14.(2024四下·拱墅期末)在乡间玩耍多么有趣!请选择一种活动写一组连续动作,不少于3个动词。
A.钓鱼 B.爬树 C.捉蝴蛛 D.摘果子
【答案】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知识点】遣词造句
【解析】【分析】考查情景写话,情景写话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要用上连续的动词。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故答案为:示例:C:捉蝴蛛:她躬着背,双手做出捂的动作,手指微微并拢着,接着,她小心翼翼地鞋起脚尖,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就把花朵上正采食花蜜的蝴蝶捧住了。
【点评】情景写话是小学语文中重要的学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组织材料、动手、动脑、语言表达等能力。
15.(2024四下·拱墅期末)村民们为了脱贫致富而拼搏。以下可用来夸赞这种精神的语句是 (  )
A.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头悬梁,锥刺股。
【答案】C
【知识点】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A.这句话旨在鼓励人们多读书,不怕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成就。
B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忧患中能奋发图强,进而生存下去,沉溺于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C.这句话的意思是宇宙天体不停运转、昼夜不息,君子也应该效法天地,要求自己不断奋发上进。D“头悬梁,锥刺股”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刻苦学习。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16.(2024四下·拱墅期末)要了解浙江农村的分布、生态及特色等情况,最适合阅读的书籍是 (  )。
A.《看看我们的地球》 B.《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
C.《居有其所:美丽乡村建设》 D.《十万个为什么》
【答案】C
【知识点】作者作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拓展。A.《看看我们的地球》主要讲解了有关地质地理的知识。
B《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主要讲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在长期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学会了制造工具。
C.《居有其所:美丽乡村建设》这本书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给乡亲们如何造福提供了法律知识指导。
D.《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介绍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道它发生的原因的现象。
故答案为:C
【点评】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平时要加强阅读训练,要引导学生多阅读。
17.(2024四下·拱墅期末)小墅找来乡村风光图片收录在手册中,请你配上合适的诗句。
图片内容 可配诗句
(1)树枝头,梅子、杏子成热啦!田地里,麦花笑了,菜花谢了    
(2)田间小路旁扎着一道篱笆,农家小院前的老树刚刚冒芽    
(3)村头的桃树上桃花朵朵绽放,大红的、粉红的,好看极了    
【答案】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知识点】古诗词运用
【解析】【分析】(1)首先,要理解图片中的内容,即树枝头梅子、杏子成熟,田地里麦花开了,菜花谢了。然后,从所知的古诗词中寻找能描述这种景象的诗句。这里,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中的“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正好与图片内容相符,既描述了梅子、杏子的成熟,也描绘了麦花与菜花的景象。
(2)对于第二张图片,同样先理解内容:田间小路旁扎着一道篱笆,农家小院前的老树刚刚冒芽。然后,从古诗词中寻找能体现这种田园风光的诗句。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恰好与图片中的景象相吻合,既描绘了篱笆与小,也展现了老树初发的嫩芽。
(3)最后,对于第三张图片,理解其内容是村头的桃树上桃花朵朵绽放,大红的、粉红的,好看极了。接着,从古诗词中寻找能表达这种桃花盛开景象的诗句。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中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正好符合图片中的意境,既表达了桃花的盛开,也体现了人们对桃花颜色的喜爱之情的疑问。
故答案为:①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②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③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积累与运用,需要根据图片内容,从所知的古诗词中选择合适的诗句进行匹配。
(2024四下·拱墅期末)阅读。
敦煌莫高窟
①一个个洞窟、一尊尊彩塑、一幅幅壁画,构成了一座绚丽辉煌、举世无双的艺术殿堂。
②____。在呜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凿有大大小小的洞窟700余个,彩色塑像2400余尊,各种壁画共4.5万多平方米。
③____。这些彩塑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它们形态各异、个性鲜明,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真是“看不尽,道不完”。
④这些壁画,有的描绘古代劳动人民打猎、捕鱼、耕田、收割的劳动情景;有的描绘人们奏乐、舞蹈、演杂技的娱乐场面;还有的描绘美丽的自然风光。最引人注目的是美丽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舒展着双臂,翩翩起舞。望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游客就像走进了仙境。
⑤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游客参观莫高窟时不再“走马观花”。2023年9月,敦煌研究院运用三维建模技术、VR虚拟现实场景等尖端技术,高精度还原了莫高窟第285窟。观众在研究院大厅戴上设备后便可“走进”石窟,自由探索每个角落,与壁画中的人物互动,真是趣味盎然。
(选文有删改)
18.请将合适的选项填入文章第②~④自然段的横线上。
A.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
B.莫高窟规模宏伟
C.莫高窟的彩塑精美绝伦
19.文章是围绕第   自然段写的,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0.文章第③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省略号,省略的内容是   ,这与句子中“   ”这个词语的表达效果相近。
21.文章第④自然段提到的壁画内容有   、   、自然风光和飞天。画波浪线的句子重点描写了飞天壁画的   ,让人感受到飞天的   。
22.小墅观赏飞天壁画后,写下了下面的这首小诗,朗读时配上的乐曲风格应该是(  )。
飘动的衣带,凝露的花瓣,银色的月光下,轻轻弹一支古老的歌谣。
A.激昂的 B.舒缓的 C.热烈的 D.悲伤的
23.理解文章第⑤自然段的第一句,说法正确的是(  )
A.莫高窟景区为了维持游览秩序,禁止游客骑着马观赏花园。
B.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不用再长途奔波去游览莫高窟。
C.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有了细细观赏、深度体验莫高窟洞窟的机会。
D.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不能再随心所欲地游览莫高窟。
【答案】18.B、C、A
19.①;对莫高窟洞窟、彩塑和壁画的赞美
20.彩塑的其他形态;形态各异
21.劳动场景;娱乐场面;形态;生动逼真
22.B
23.C
【知识点】说明文阅读
【解析】【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包括填空、概括文章中心、理解标点符号和词语含义、提取关键信息以及理解句子含义等多个方面。
18.根据文章内容,第②自然段描述了莫高窟的规模,包括洞窟数量和彩塑、壁画的数量,所以应该填入描述其规模宏伟的选项。第③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彩塑的形态和特点,因此应该填入描述彩塑精美绝伦的选项。第④自然段则转向描述壁画的内容,包括娱乐场面和自然风光等,所以应该填入描述壁画内容丰富的选项。
故答案为:B、C、A
19.文章主要围绕莫高窟的洞窟、彩塑和壁画进行描述,因此中心段落是第①自然段。作者通过描绘这些艺术作品的美丽和壮观,表达了对莫高窟的赞美之情。
故答案为:①;对莫高窟洞窟、彩塑和壁画的赞美
20.文章第②自然段中使用省略号来表示彩塑形态的列举未完,省略的内容是彩塑的其他形态。同时,“形态各异"这个词语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即彩塑的形态各不相同,富有变化。
故答案为:彩塑的其他形态;形态各异
21.文章第④自然段提到的壁画内容包括劳动场景、娱乐场面、自然风光和飞天。而画波浪线的句子则重点描写了飞天的形态,通过生动的描绘让人感受到飞天的生动和逼真。
故答案为:劳动场景;娱乐场面;形态;生动逼真
22.小本在游览飞天壁画后写下的小诗,表达了一种宁静、优美的意境。在朗读时,应该配上舒缓的乐曲,以符合诗歌的氛围和情感。因此,选项B“舒缓的"是正确的选择。
故答案为:B
23.文章第⑤自然段中提到的“走马观花"是比喻性的说法,指的是游客在参观莫高窟时往往停留时间短,游览粗略。而数字技术的运用,使得游客在参观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莫高窟的各个角落,因此选项C“数字技术的运用,让游客能够细细观赏、深度体验游览莫高窟”是正确的理解。
故答案为:C
(2024四下·拱墅期末)阅读。
敦煌的女儿一樊锦(fán jǐn)诗
(一)遭遇重重困难
①1962年,樊锦诗奶奶才24岁。即将从北大考古系毕业的她,踏上了去敦煌实习的路程。敦煌莫高窟仿佛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将她深深地吸引。
②可是,恶劣的气候让她难以适应。莫高窟位于甘肃省的最西端,沙尘漫天,冬寒夏炎。这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每天只有两顿简单的食物,喝的是苦涩的盐碱水,住的是破败的泥屋。屋子里没有水没有电,夜深人静时,甚至有老鼠突然跌落,让人心惊胆战。白天,她还要强忍恐惧爬上颤巍巍的独木梯才能进入洞窟工作。为了减少爬梯的次数,她尽量控制饮水,仅仅依靠干馒头充饥。
③在莫高窟实习的日子里,樊奶奶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原本就虚弱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三个月,她便病倒了,只好提前结束了实习。离开敦煌的那一刻,她默默发誓:“我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了!”
(二)____
④1963年,樊奶奶大学毕业,敦煌文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来到北大点名要她。“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于是,樊奶奶离开了家乡和亲人,来到了敦煌。
⑤樊奶奶对洞窟文物的研究充满了热情和执着。她会仔细地观察每一个洞窟的布局、每一幅壁画的内容,以及文物上的每一个细节。在洞窟中,她常常要长时间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膝盖上布满了乌青和伤痕,但她从未抱怨过、退缩过。
⑥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而专注,不假思索便能说出这些壁画出自哪个洞窟、属于哪个朝代、是什么艺术风格。这样的表现让观众惊叹不已。
⑦1998年,已经60岁的奖奶奶依然奋斗在工作岗位,继续研究着莫高窟。
(三)____
⑧为了保护正在逐渐消逝的莫高窟,樊奶奶带领工作团队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建设“数宇敦煌”。这项工程的实施,使洞窟、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也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关敦煌的文献资料得以系统汇集。
⑨第二件大事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的成立,不但可以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而且减少了因洞窟中游客过多而造成的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⑩樊奶奶常说:“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这就是敦煌的女儿,敦煌石窟最美的守护者。
24.了解樊锦诗的事迹。
⑴仿照文中小标题的样子,用“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给文章第(二)和第(三)两部分取小标题。
⑵24岁的樊锦诗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原因是(  )。(可多选)
A.气候恶劣
B.工资太少
C.身体虚弱
D.条件艰苦
⑶文章第⑥自然段中写到樊锦诗“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了然于胸”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点可以从她的哪些表现中体会到?用横线画出相关语句。
⑷面对逐渐消逝的文物,樊锦诗采取了哪些做法?取得了什么成效?请阅读文章第(三)部分,完成下面导图。
25.感受樊锦诗的魅力。
⑴为什么人们称樊锦诗为“敦煌的女儿” 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因为樊锦诗热爱敦煌,她把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都献给了莫高窟。
B.因为樊锦诗为敦煌的文物研究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
C.因为樊锦诗在敦煌获得了事业的成功,成了著名的文物考古专家。
⑵文章中说樊锦诗是“最美的守护者”,你认为她“美”在哪里 请写出两点。
【答案】24.⑴研究洞窟文物热情且执着;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莫高窟;
⑵ACD;
⑶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面专注,个政人代”是什么艺术风格。
⑷建设“数字敦煌”使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减少了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25.⑴D;
⑵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知识点】写人类记叙文阅读
【解析】【点评】文章记叙了樊锦诗虽遭遇重重困难,但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工作,表现了她不怕苦、不怕累、执着的奉献精神。
24.(1)结合文中描写,文章(二)主要描写樊奶奶大学毕业重回敦煌,从事敦煌文化保护;第(三)部分主要描写樊奶奶用心保护正在逐渐消逝的莫高窟;(2)24岁的樊锦诗发誓“再也不会回到这个地方”,是因为这里气候恶劣,条件艰苦,自己身体虚弱;
(3)结合文中句子,“了然于胸”意思是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
(4)结合材料(三),围绕“莫高窟文物逐渐消逝”,樊奶奶做了两件事,一是建设“数宇敦煌”,使洞窟、壁画、彩塑等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也使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有关敦煌的文献资料得以系统汇集。二是建设游客服务中心,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而且减少了因洞窟中游客过多而造成的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故答案为:⑴研究洞窟文物热情且执着;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莫高窟;
⑵ACD;
⑶非常了解,文中指樊奶奶对洞窟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解得清清楚楚,心里十分明白在敦煌的五十多年里,樊奶奶仔细研究了大大小小700多个洞窟,对每一寸壁画、每一尊彩塑都了然于胸。在《开讲啦》节目的舞台上,当主持人展示一张张飞天壁画的照片时,樊奶奶的眼神立刻变得明亮面专注,个政人代”是什么艺术风格。
⑷建设“数字敦煌”使珍贵文物得以永久保存让游客借助影视音像全面了解莫高窟减少了对文物的不利影响。
25.①称樊锦诗为敦煌的女儿是因为她将生命中最美好的岁月献给了莫高窟,为敦煌的文物研究事业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感情,并且无怨无悔地在敦煌生活和工作。樊锦诗的美在于她不怕苦不怕累的执着精神,以及她将毕生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的无私奉献。故D错误。
②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樊锦诗是“最美守护者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在洞窟中,她常常要长时间地跪在冰冷的地面上,膝盖上布满了乌青和伤痕,但她从未抱怨过、退缩过”分析可知: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故答案为:⑴D;⑵①敦煌的气候恶劣、环境艰苦,但樊锦诗不怕苦不怕累执着地坚守。②樊锦诗把毕生的精力都致力于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无怨无悔。
26.(2024四下·拱墅期末)习作。
在暑期规划中,小墅还要为加入学校文学社写一篇作文,希望你为他做个示范。诸从以下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
任务一:介绍一个你游览过的美丽乡村。
要求:(1)题目自拟;(2)写消楚游览的顺序,重点写让人印象深刻的景物,注意写出它的特点;(3)用上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任务二:暑假里,学校要进行校园改造。你想让校园有线怎样令人惊喜的变化 展开你的奇思妙想,让校园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趣。
要求:(1)题目自拟;(2)写清楚改造了校园的哪个(或哪些)地方,这个(些)地方改造后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殊设备,具有怎样的功能等。
温馨提醒:写作时注意语句通顺连贯,能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300字;写完后读一读,能用规范的符号修改习作。
【答案】(1)
美丽乡村游记
今年夏天,我有幸游览了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美丽乡村——小桥村。这里风景如画,空气清新,让我流连忘返。
刚进入小桥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微风拂过,稻田像波浪—样起伏,仿佛在欢迎找们的到来。治着田间小路前行:我们来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上。这座石桥横跨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上,溪水潺潺流动,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
走过石桥,我们进入了村子的中心地带。这里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凉亭,亭子里有几个老人正在下棋聊天。凉亭旁边是一片花海,各色花朵竞相开放,香气扑鼻。每到傍晚,村民们喜欢在这里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了村里的农贸市场。市场里热闹非凡,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村民们热情好客,他们会主动邀请你品尝他们的特产。在这里,你可以买到最新鲜的农产品,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
最后,我们来到了村子的最高点——观景的青山,近处的绿水,还有那错落有致的村庄,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次小桥村之行,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好。我希望以后还能再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然。
(2)
智能校园新天地
暑假期间,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改造,让整个校园焕然一新,充满了科技感和趣味性。
首先,学校的大门安装了全新的智能门禁系统。这套系统不仅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动识别学生和老师的身份,还可以实时记录进出时间,并通过手机APP通知家长和老师。这样不仅提高了校园的安全性,也让家长们更加放心。
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全新的智能操场。操场上安装了多种传感器和互动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并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比如,当你跑步时,地面的LED灯会根据你的速度显示不同的颜色,帮助你调整节奏。此外,操场还配备了一面巨大的互动屏幕,可以进行虚拟篮球比赛和互动游戏,让体育课变得更加有趣。
教学楼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智能白板,可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老师可以通过触摸屏展示课件、视频和图片,学生们也可以在白板上进行互动操作。教室里还配备了智能桌椅,可以根据学生的身高自动调节高度,确保每个人都能保持良好的坐姿。
图书馆的变化同样令人惊喜。新的图书馆引入了无人值守的借阅系统,学生们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就能借阅书籍。馆内还设置了一个智能书架,当某本书被借走时,系统会自动推荐相关书籍,并通过手机通知学生。此外,图书馆还设有一个VR阅读区,戴上VR眼镜,你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书中的场景,让阅读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这次校园改造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硬件设施,还让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加智能和便捷。相信在这样的智能校园里,大家一定会度过一段难忘的学习时光。
【知识点】写景类作文;想象作文
【解析】【分析】(1)本题为自命题的写景作文,要求介绍一个你游览过的美丽乡村。回顾自己游览过的美丽乡村,选择一处你印象深刻或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去写。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写出乡村的特点,做到有详有略。同时要有丰富的想像,让习作文采飞扬,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写景一定要有顺序。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写景还要表达出对所写地方的热爱之情。
(2)本题为自命题的想象作文。暑假里,学校要进行校园改造。你想让校园有怎样令人惊喜的变化 展开你的奇思妙想,让校园变得更加智能、更加有趣。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去写。无论写什么,都要符合生活实际。同时要想象丰富,符合情理。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点评】(1)这篇习作《美丽乡村游记》通过清晰的游览顺序,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了小桥村,感受其自然美景和乡土人情。文章开头以稻田和石桥为引、描绘出——幅宁静的田园风光:接着通过京亭和花海,展现了村庄的古朴与美丽:随后描述了热闹的农贸市场,突出了村民的热情好客;最后在观景台上俯瞰全村,将美景尽收眼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篇文章语言流畅,景物描写生动细致,过渡自然,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美丽乡村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 这篇习作《智能校园新天地》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对校园改造的奇思妙想。文章结构清晰,分别介绍了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操场、智能教室和智能图书馆的具体改造内容和功能,突出了校园的科技感和趣味性。每一部分的描述都具体而生动,例如智能操场上的互动屏幕和智能教室里的智能桌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未来感的校园中。整体来看,文章语言流畅,逻辑严谨,成功地表达了作者对未来智能校园的憧憬和期待。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