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平均速度的测量 课件(共22张PPT)北师大版(2024·郭玉英)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 平均速度的测量 课件(共22张PPT)北师大版(2024·郭玉英)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 考点清单解读
● 重难题型突破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考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 验 装 置
实验器材 刻度尺、小球、频闪照相机 实验步骤 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5 s 记录一次小球下落的位置变化情况。 分别读出小球在 AB、BC、CD、 DE、EF 段的下落距离,计算出小球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 ,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 1:测量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 表格 运动过程 AB BC CD DE EF
路程 s/m
时间 t/s
平均速度 v/(m/s)
续表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续表
实验结论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小球在下落过程中做加速
运动,且平均速度越来越大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 2: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v=
实验器材 金属挡板、斜面、小车、刻度尺、停表
实验装置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 步骤 1. 如装置图所示,将贴有刻度尺的斜面倾斜适当
角度后固定,在刻度尺上加装金属挡板,然后从斜面顶部零刻度处将小车由静止释放,并同时用停表开始计时,在表格中记录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到 30 cm 刻度处时所用的时间。
2. 仿照上述步骤,将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零刻
度处由静止释放,依次记录小车沿斜面向下运动到 60 cm 和 90 cm 刻度处所用的时间。
续表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实验 步骤 3. 计算出小车在每一段路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
并以此判断小车沿斜面运动的速度变化情况。
实验表格
实验结论 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在不同的路段,小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不同
续表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要点总结:(1)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倾斜角度要小,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倾斜角度。
(2)金属挡板的作用:①防止小车滑落;②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必须测量从开始计时的车头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之间的距离,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
(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及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典例 1 物理学中,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 如图(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 0.02 秒的不同位置。 在底片记录的时间内,甲球运动更 ____(选填“快 ”或“慢”),(b)图像描述的是_____ 球的运动,甲、乙两球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_______。
对点典例剖析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从题图(a)可知,通过相同的路程,甲球需要 5×0.02 s=0.1 s,乙球需要 3×0.02 s=0.06 s,甲球用时长,由平均速度v= 可知,甲球的平均速度小,故甲球运动更慢;由题图(a)可知,甲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故甲球做匀速运动,乙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变小,故乙球做变速运动,由题图(b)可知物体做匀速运动,故(b)中的图像描述的是甲球的运动;由题图(a)可知,甲球、乙球运动的路程相同,由v= 可得,v甲∶v乙=t 乙∶t 甲=3∶5。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答案] 慢 甲 3∶5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典例 2 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滑下,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求出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1)实验原理是 _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些, 便于测量时间,应 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小车从 A 点到 C 点的路程 sAC=______ cm;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_______ m/s。
(4)如果不小心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 则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会 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1)实验原理是 v= 。(2)为了使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长一些,便于准确测量时间,应使小车缓慢运动,因此应减小斜面的倾斜角度。
(3)由题图可知小车从 A 点到 C 点的路程 sAC=80.0 cm,所用的时间 tAC=09:25:20-09:25:15=5 s,因此小车在 AC 段的平均速度 vAC= = =16.00 cm/s=0.16 m/s。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答案] (1)v= (2)减小 (3)80.0 0.16
(4)偏大
(4)如果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计时会晚一些,测量的时间会偏小一些,根据速度公式可知,在路程不变时,时间偏小,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大。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题型 频闪照相法测量平均速度
例 如图是小华在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拍摄小球从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F 点的频闪照片,每隔 0.2 s 闪拍一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A. 从 A 点到 F 点的过程小球做减速直线运动
B. 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D 点通过的路程为 4.5 cm
C. 小球在 C 点的速度大于在 E 点的速度
D. 小球从 C 点运动到 E 点的平均速度为 0.15 m/s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从 A 点到 F 点的过程中,小球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由 v= 可知,在从 A 点到 F 点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越来越大,即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故 A 项错误;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0.1 cm,则小球从 B 点运动到 D 点通过的路程:sBD=4.50 cm-0.50 cm=4.00 cm,故 B 项错误;由于小球从 A 点到 F 点做加速运动,所以小球在 C 点的速度小于在 E 点的速度,故 C 项错误;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由题图可知,小球从 C 点运动到 E 点的路程:sCE=8.00 cm-2.00 cm=6.00 cm,时间:tCE=2×0.2 s=0.4 s,小球从 C 点运动到 E 点的平均速度:vCE= = =15 cm/s=0.15 m/s,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变式衍生 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 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 a,闪光灯每隔 Δt 时间闪亮一次(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
A. 小球从 A 位置到 C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B. 小球从 B 位置到 D 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小球从 A 位置到 C 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D. 小球通过 D 点时的速度为
B
第五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