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考点清单解读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考点一 认识自然界的水循环1. 水的三态变化(图中箭头向上的物态变化都吸热,向下的物态变化都放热)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2. 自然界水循环过程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现象 成因 物态变化云 阳光照在海面上,海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上升到空中与冷空气接触,水蒸气便液化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 液化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续表雾 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小水珠, 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成为雾 液化雨 当云层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相互聚集,就会凝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液化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续表露 早晨,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为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形成露 液化雪 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从而凝华成微小的冰晶,冰晶聚集起来,就变成雪花飘落大地 凝华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续表霜 水蒸气在地表附近遇到 0 ℃以下的物体时,直接凝华为小冰晶,形成白色的霜 凝华冰雹 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气流,小水珠就会凝固成小冰珠形成冰雹 凝固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对点典例剖析典例 1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在循环中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 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B. 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C. 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D. 积雪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起渗入地下或汇入江河,大部分又流入大海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解析]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收热量从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上升到空中,这是汽化现象,故 A 项正确;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变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落大地,这是凝华现象,而不是凝固现象,故 B 项错误;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小水滴聚集成大水滴下降成为雨, 故 C 项正确;雪是固态的小冰晶,熔化成液态的水, 和其他降水一起汇入江河,流向大海,故 D 项正确。[答案] B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考点二 海水晒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及海水淡化的方法1. 海水晒盐过程(1)引入蒸发池:将海水引入蒸发池中,静置过滤,去除海水中的杂质。(2)日晒蒸发:利用日光和风力,海水中的水分逐渐蒸发,这一过程将液态的水转变为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3)结晶析出:随着海水中的水分不断蒸发,可使海水中的盐结晶出来。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2. 海水淡化的方法(1)冷冻法:冷冻海水使之结冰,在液态海水变成固态冰的同时盐被分离出去。(2)反渗透法:又称超过滤法,是利用只允许溶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中的盐分离出去。(3)蒸馏法:先把海水加热,使海水产生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液化变成蒸馏水。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对点典例剖析典例 2 如图所示是小华制作的简易海水淡化装置,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 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 B。 太阳光通过 B 照射 A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 B 内壁凝结成水珠,通过收集即可得到淡水。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 _________ 后 _________。(2)为了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请你给该装置提出一条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节 跨学科实践:设计海水淡化装置[解析]当将海水放在太阳下照射时,海水吸热会由水变成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此后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罩会由水蒸气变成小液滴,发生液化现象;可以把 A 换成直径更大的容器,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也可以用酒精灯对容器 A 加热,以提高液体的温度。[答案] (1)汽化 液化(2)把 A 换成直径更大的容器,以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