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年春季学期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试题(闭卷,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 50 分,与历史合堂 9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黑。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5.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并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男生和女生是青春相册上的两道亮丽风景线,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男生女生各具特点和优势,要相互取长补短B.进入青春期,男生女生的生理差异更加明显C.男生在逻辑思维上占据先天优势,更能学好数学D.男生和女生在兴趣爱好和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2.公交车上,初中生小丽和小红发现有个男青年不停地往她们身上挤。她们感到害怕,不断往旁边躲避,男青年随即又挤了过来。小丽吓得不知所措,小红鼓起勇气大声呵斥对方:“你想干什么?再这样我就报警!”男青年灰溜溜地下车走了。对两位女生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A.她们在公共场合大声呵斥,没有尊重他人B.小丽没有认识到与异性交往要把握好尺度C.应向小红同学学习,敢于并善于保护自己D.男青年没有做出伤害行为,不必大惊小怪3.下图漫画《赞美的力量》表明( )①表扬与鼓励能增强人们的自信心②情绪能够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③积极的情感可以让生活更加美好④虚伪的奉承比真诚的批评更可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下图漫画中嘲笑他人的做法,你的劝诫是( )①要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②在集体中要学会主动接纳他人③只与学习好的同学友好相处④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列对生活中“微行为”的“微点评”,有误的是( )微序号 微行为 点评是自尊① 小海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女生交往 自 爱的表现是自主② 小瑜在家长的监督下,才认真写作业 自 立的表现是青春③ 小梅在男生面前特别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 萌 动的表现是自信④ 小奇自从长了青春痘后不敢照镜子 乐 观的表现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6. 张三将自己的房屋出租给了邻居李四,获得房租 1000 元;他在广播里听到某地遭受了严重的地震灾害,便把这 1000 元捐给了灾区人民。张三分别对自己的财产行使了( )A. 使用权、处分权 B. 使用权、占有权C. 劳动权、收益权 D. 收益权、处分权7. 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关系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关系中与下图所示“刑罚与主刑”的关系相同的是( )A. 一般违法与犯罪 B. 行政处罚与刑罚C. 违法与犯罪 D. 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8. 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厌学→逃学→辍学→流失社会→劣迹行为→一般违法→犯罪。这警示我们( )①人不轻狂枉少年,不要怕犯错②要防微杜渐,杜绝不良行为③不要违法,犯点小错误无所谓④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9. “中国古人讲‘同舟共济’,现在国际社会则需要‘同球共济’”“各国不是乘坐在 190 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让‘同球共济’、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成为时代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谈到“同球共济”。这彰显出的中国智慧有( )①天下一家,和衷共济②大道之行,天下为公③民惟邦本,本固邦宁④形神兼备,情境交融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0. 曾遭受美国芯片、技术限制的华为公司,为让中国科技企业摆脱长期受制于人的境地,开始走上自主研发之路。华为集结了万名工程师和 20 多家研究所,历时五年,从零开始重构操作系统内核,攻克诸多技术难题。2025 年 5 月 19 日,华为震撼推出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等多项自主研发技术的新一代鸿蒙电脑。华为公司打破技术壁垒所体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②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③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④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其中 11 小题 6 分、12 小题 10 分、13 小题 14 分,共 30 分。)11.某校准备开展“焕发青春活力,做自尊自信自强的时代新人”的主题活动,并进行班级之间评比,同学们很兴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品读漫画,回答问题。(6 分)。分别运用自尊、自信、自强相关知识补全人物对话,帮助该班同学顺利推进主题活动的开展。(6 分)12. 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 分)材料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年都会公布年度立法工作计划,为每年的立法工作确定“施工图”。2025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正处于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它即将成为继民法典后我国第二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草案第一条规定,为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权益,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人们从事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九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1)结合材料一,运用“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相关知识,分析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法典立法工作的重要价值。(6 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民法典”相关知识,解读民法典中的这四条规定分别对应了民事活动的哪些基本原则?(4 分)13.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铸魂育人的重要精神源泉。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某校计划举办一场融合“大思政”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节。现诚挚邀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以下任务。(14 分)【汇聚思想精髓,点亮文化之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思想智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学校决定策划一场主题展览,旨在通过生动丰富的展示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师生在参观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思想精髓。(1)请选取两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来设计展览内容,并对展览内容进行理念阐释。(6 分)【演绎人文故事,传承人文精神】静态的展览能让人们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而动态的文艺表演则能以鲜活生动的形式展现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实现文化的生动传承与有效传播。学校期望通过精彩绝伦的文艺汇演,让师生在艺术欣赏中深入理解和传承中华人文精神。(2)结合“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设计三个文艺表演节目并进行简要介绍。(6 分)【践行传统美德,共建和谐社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绝非纸上谈兵,不仅需要深入学习与精彩展示,更关键的是将其中蕴含的美德付诸实践。学校计划组织丰富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传统美德,共同营造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3)请分别根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和“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策划两项志愿服务的具体活动。(2 分)重庆市渝北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1.C 2.C 3.A 4.B 5.B6.D 7.C 8.B 9.A 10.A二、非选择题(30分)11.(6分)小甲(自信):“自信需要基于实力,我会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能做好绘画工作,不辜负大家的信任。”小乙(自尊):“嘲笑他人是不尊重的表现,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同学,即使有不足也应友善相待。”小丙(自强):“遇到困难不能退缩,我会努力提升自己,和大家一起为班级荣誉拼搏。”12.(10分)(1)①完善生态环境法律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法治保障;②依法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助力美丽中国建设(6分)。(2)①第七条对应诚信原则;②第九条对应绿色原则;③第一百八十四条对应公平原则;④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对应公序良俗原则(4分)。13.(14分)(1)①“天人合一”:展览可展示传统农耕文明中的节气文化、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②“和而不同”:通过展示不同民族的服饰、习俗,阐释尊重差异、和谐共处的思想(6分)。(2)①古典舞《礼》:通过舞蹈展现古代礼仪规范,传递“礼”的教化意义;②诗朗诵《论语选段》:诵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句,传播儒家伦理思想;③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以音乐传递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文以载道”(6分)。(3)①“孝悌忠信”:组织学生到养老院看望老人,帮助打扫卫生、表演节目;②“扶危济困”:在社区开展义卖活动,将所得捐款用于帮助困难家庭(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重庆市渝北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重庆市渝北区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