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16课 朋友遍天下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http: / / www.21cnjy.com )记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和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重大事件、理解中美、中日建交以及20世纪90年代我国奉行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2.引导学生在掌握中国重大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分析外交政策中的“发展变化”与“坚持不变”的外交原则,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3.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的重大外交活动,使学生认识外交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关心时政、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2·1·c·n·j·y2学情分析现在的八年级学生学习任务还不是很重,有时间(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网和看电视,对当今社会形势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大事比较关注,因而学习本课难度不是很大,能进行一定的自主学习。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4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回顾以前所学知识,进入本课学习,此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很自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回忆总结,1840—1949年间,中(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曾遭受到哪些国家的侵略,中国被迫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由此,得出旧中国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外交史”的结论。然后提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和策略来扭转外交局面?。由此导入新课。出示教学目标:(目标明确,便于学生学习本课知识,有利于把握重难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指导自学:(教师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先看课本自学有关内容,完成下列所设计的问题,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源:21·世纪·教育·网】【学生自主学习】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时间:(2)提出的条件: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赞同国:。这一原则是解决的问题是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意义(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4、时间:地点:主题:5、中国为亚非会议的成功作出的贡献6、会议精神:二、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原因是2、历史意义三、中美、中日建交1、背景:2、中美建交的时间是,中日建交的时间是2、中美两国建交时达成的共识是四、全方位的外交政策1、我国的外交政策是2、表现有3、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4、意义:小组交流自学情况,然后分组展示自学成果:(此环节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能学进去,还能讲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21教育网教师在学生自学展示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完成情况:拓展延伸:(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还要能够灵活的运用)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 http: / / www.21cnjy.com )么情况下提出来的?(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2.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4、新中国和旧中国的外交成就和外交地位有何不同?为什么?二次展示,教师进一步明确完成情况检测巩固:(此环节的设计是检测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力求让学生能对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掌握)1.下列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在国际上产生很深远的影响B.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C.在与印度等国家的交往中多有体现D.只适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2.2006年新年来临之时,胡锦涛主席( http: / / www.21cnjy.com )发表了题为《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新年贺词,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与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的哪一原则的基本思想保持了一致?()21cnjy.comA.一国两制B.民族区域自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科教兴国战略3.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A.1953年B.1955年C.1971年D.1972年4.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总理说于()A.访问印度和缅甸时B.日内瓦国际会议上C.万隆会议上D.第26届联合国会议上5、下列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是()XA.互相尊重领土主权B.独立自主C.互不侵犯D.平等互惠21·cn·jy·com阅读分析材料: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1972年中日政府《联合声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请回答:1、《联合声明》中的“战争”是指哪一场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怎样重大的损失?2、日本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对过去侵华的罪行“深刻的反省”。中日建交30多年来,日本恪守《联合声明》的精神了吗?请举例说明。www.21-cn-jy.com课堂小结:(略)六、教学反思(此环节的设计旨在了解学生在本节课有何收获,是否有不足之处,如何能做得更好)21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