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二)(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二)(有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生物试卷(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四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四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签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题共16 小题,第 1~12 题,每小题2分.第 13-16 题,每小题4分,共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IV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I、Ⅱ两桶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殖器官,Ⅲ、IV两桶分别代表不同的生殖器官
B.若甲同学将小球换成方形积木,对实验结果不会造成影响
C.乙同学的实验模拟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D.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I、Ⅱ两桶内小球总数可以不相等
2.图为某高等动物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烟草的烟雾中含有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图中②过程
B.图中①表示受精作用,其实质是精子的细胞核和卵细胞的细胞核相互融合
C.③过程发生了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D.图中未受精时,卵细胞的细胞呼吸和物质合成比较活跃
3.研究发现细胞中一些RNA也可发生糖基化修饰形成糖基化RNA(glyco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lycoRNA含有元素C、H、O、N、P B.glycoRNA与糖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的内侧
C.糖基化修饰包括对RNA分子中碱基T的糖基化 D.R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储存着相应的遗传信息
4.在探究 RNA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谁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有科学家利用烟草花叶病毒(TMV)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由乙组可知,仅有蛋白质外壳不能使烟草感染形成病斑
B.虽没有设置对照组,但可以得出R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C.丙组病斑较少,可能是裸露的RNA 在感染过程中易被酶所降解
D.对甲、丙、丁组病斑进行检测,可以得到新合成的子代TMV
5.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③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②③合称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②过程需要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
C.图中a为mRNA的5'端,b为mRNA的3'端
D.密码子位于图中tRNA的环状结构上,密码子与氨基酸并不都是一一对应的
6.若某二倍体雌性动物 (2n=4),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了一次变异,某分裂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该细胞完成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一个卵细胞
B.正常情况下,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最多会出现8条
C.若图中未标出基因为a和a,则该细胞发生的变异为基因突变
D.若图中未标出基因为A和a,则该细胞发生的变异为基因重组
7.在酵母菌、植物和昆虫等不同生物类群中,rDNA(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大部分是相同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DNA和核糖体RNA均由元素C、H、O、N、P组成 B.rDNA和核糖体RNA分子中都含有腺苷
C.rDNA和核糖体RNA都可以和蛋白质结合D.这一事实可为“当今生物可能有着共同的起源”的观点提供证据
8.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长颈鹿化石,将其命名为獬豸盘角鹿。它具有独特的圆盘状头角、头盔般坚硬的颅骨、粗壮的颈椎,复杂的头颈形态表明它表现出激烈的头部碰撞行为,头角的进化可能被用作种内雄性竞争的武器,极端行为促进了长颈鹿的形态极端进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烈的头部碰撞行为可诱发基因突变,使长颈鹿群体进化出坚硬的颅骨、粗壮的颈椎
B.长颈鹿形态的极端进化是适应的表现,适应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C.高身形的长颈鹿具有更高的血压,其血压和身形之间发生了协同进化
D.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9.科学家提出关于真核细胞叶绿体起源的假说,其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属于异养生物的是( )
A.蓝细菌B.蓝细菌和原始真核生物C.原始真核生物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
10.农谚有云:“雨生百谷”。“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是“百谷”丰收的基础。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直接参与了有氧呼吸过程中丙酮酸的生成B.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子主要借助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方式进入细胞
C.与萌发种子相比,休眠种子中自由水/结合水的比值降低D.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11.脂质体(一种人工膜)是很多药物的理想载体,结构如下图。其中的胆固醇有比磷脂更长的尾部,可使膜的通透性降低,对于维持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①有重要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脂质体与细胞接触后,药物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B.①处适合装载脂溶性药物,②处适合装载水溶性药物
C.抗体可以使脂质体靶向作用于特定细胞或器官D.脂质体中加入胆固醇可能是为了减少药物渗漏
12.高等植物液泡膜蛋白TOM2A的合成过程与分泌蛋白相同,该蛋白影响烟草花叶病毒(TMV)核酸复制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有生物学活性的TOM2A只需经过内质网的加工B.TOM2A合成后需要通过胞吐的方式被运出细胞
C.TMV核酸复制酶可催化TMV核糖核酸的合成
D.TMV侵染后,病毒增殖过程的模板、原料、能量和酶都由烟草细胞提供
13.下图是线粒体的部分结构及有氧呼吸某阶段简化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膜结构是线粒体内膜B.还原剂NADH是一种电子供体
C.H+从基质到膜间隙的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D.图中物质A是ADP和Pi
14.胞间连丝(如下图)是连接两个相邻植物细胞的胞质通道,可进行物质交换,它允许一些分子如激素、光合产物等通过,在控制植物的发育及植物生理功能协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图中结构甲是由细胞某结构转变而来,贯穿胞间连丝。胞间连丝根据其形成方式可分为初生胞间连丝和次生胞间连丝。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蔗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胞间连丝进入筛管细胞
B.胞间连丝是多细胞植物体成为一个结构和功能上统一的有机体的重要保证
C.研究显示甲结构与脂代谢和胞间脂质运输有关,推测该结构可能来自内质网
D.初生胞间连丝在新细胞壁产生时形成,推测其最可能形成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15.Bcl-2基因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Bax基因是凋亡基因,其编码的Bax蛋白可与Bcl-2蛋白形成异源二聚体,对Bcl-2蛋白产生抑制作用。TRPM7基因编码的TRPM7蛋白参与细胞内信号传递过程。研究人员利用长20-25个核苷酸的双链RNA——小干扰RNA(siRNA)干扰TR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无功能siRNA不干扰TRPM7基因的表达
A.siRNA抑制TRPM7基因的表达B.TRPM7蛋白通过抑制Bax、Bcl-2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siRNA和tRNA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氢键
16.某校学生小组开展了“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选择了在不同温度下保存的花菜、辣椒和蒜黄作为实验材料,部分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部分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同种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DNA粗提取量更高,其原因可能是-20℃的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DNA的降解速率更慢
B.利用酒精初步分离DNA与蛋白质的原理是DNA溶于酒精
C.用二苯胺对DNA进行鉴定时需在常温下进行,以保持DNA结构的稳定
D.实验中如果将研磨液更换为蒸馏水,DNA提取的效率会提高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60分,请考生按要求作答)
17.几丁质(一种多糖)是昆虫外骨骼的重要成分,几丁质的降解主要依赖于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ase)的高效催化作用,温度、水解产物对NAGase活力的影响如图1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NAGase在降解昆虫外骨骼的过程中只能与几丁质结合,体现了该酶的 ,该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质是 。
(2)图1-a中温度从40℃升高至60℃过程中,NAGase的活性大幅度下降,原因是 。由图1-b可知几丁质水解后的产物葡萄糖、半乳糖、蔗糖对NAGase的催化活力的影响有 。
(3)竞争性抑制剂与非竞争性抑制剂均可降低酶的活性,机理如图2所示。研究发现果糖能抑制NAGase的催化活力,为了探究果糖抑制该酶催化活力的机制,某研究小组取一系列浓度的几丁质溶液,每个浓度的几丁质溶液均分为a、b两组(记作a 和b 、a2和b2……)。
①本实验的自变量为 ,对照组应 (填“添加”或“不添加”)果糖。
②若果糖抑制该酶催化活力的机制如图2中的模型甲,在图3中画出对应曲线 。
(4)昆虫和线虫的表皮和卵壳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分析NAGase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有 。
18.细胞通过分裂增加数量的过程称为细胞增殖,对细胞增殖的研究依赖于技术的发展。
(1)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 的基础。
(2)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依次为G1、S和G2)和分裂期(M),各期及对应时长如右图。其中,DNA复制发生在S期,G1和G2期发生的是 。
(3)正常情况下细胞分裂是不同步的。为使不同细胞能够从同一时刻开始分裂,研究者使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周期中的细胞,使细胞停滞在复制过程中,无法继续完成分裂。去除抑制剂后,细胞可从原来的时期继续细胞分裂过程
①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继续培养不短于 (使用a、b、c、d表示)时长后,其余各期的所有细胞就都会被抑制在 。若用一个数学表达式来表示此时细胞总数与加入DNA抑制剂之前细胞总数的比值,该表达式为 (使用a、b、c、d表示)。
②接下来去除抑制剂,细胞继续原有的细胞周期。培养时长在 之间,再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培养一段时间后,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4)使用上述细胞周期同步化技术需要了解细胞周期各阶段的时长。研究者使用双标记法确定了S期的时长。E和B是两种有机物,能进入细胞并掺入正在复制的DNA中,从而使DNA带上不同的可检测标记,未掺入的E和B短时间内即被降解。研究者先向各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E,随后每隔一定时间依次向一组细胞培养液中加入B,充分标记后收集各组细胞,检测双标记的细胞占全部E标记细胞的百分比。随着加入B的间隔的时间延长,该比例 ,所经历的时间即为S期时长。
19.介休绵山上植物茂盛,生存着豹、野猪、丹顶鹤等兽类和鸟类,此外,山中溪流中还有鱼、虾,土壤中有各种细菌和真菌。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去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最大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2)“绵山”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3)黄榆是绵山上的主要树种之一,与豹相比,黄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不具有 。黄榆的花果期在4-5月,其果实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4)绵山中所有的丹顶鹤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 。
(5)绵山中的群落指的是 。
20.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2)DNA分子中3和4是通过 个 连接起来的。(3)3有 种,中文名称分别是 。
(4)具有n个碱基对的DNA具有 种碱基对排列顺序(不计算变异等)。
(5)若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T)/(A+T+C+G)=k,则另一条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 。如果DNA分子一条链中的A占15%,互补链中的A占25%,则整个DNA分子中A占 。
21.植物在叶形上演化出了异形叶性(即同一植株不同部位或同一植物在不同环境中具有不同叶形的现象),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胡杨具有条形叶、 锯齿叶和卵形叶。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光源对胡杨异形叶片进行了处理并研究了其光合特性,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叶形 叶绿素含量/mg g-1 气孔导度/mmol m-2 s-1 胞间CO2浓度/ mol mol-1 水分利用率/% 净光合速率/ mol m-2 s-1
卵形叶 1.52 0.49 278.34 1.19 13.15
锯齿叶 1.45 0.43 280.7 0.98 10.62
条形叶 1.28 0.35 252.33 0.91 8.89
(1)胡杨是干旱荒漠风沙前沿地区唯一天然分布的高大乔木,它耐盐碱、抗干旱。据此分析,相比其他乔木,胡杨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物质的含量 ,其意义是 。
(2)从光合色素吸收的光的类型考虑,本实验应选择 作为人工光源,实验检测的净光合速率指标可以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 (答两点)。
(3)据表分析,分布在胡杨树冠上部的卵形叶净光合速率高的具体原因是 (答三点)。
(4)据表分析,与卵形叶相比,锯齿叶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不是气孔导度降低,依据是 。
(5)有研究表明,胡杨异形叶在树冠中的分布会随环境改变而发生改变。例如,随土壤含水量下降,树冠下部条形叶逐渐消失,随后上部卵形叶也消失,最后树冠全部为锯齿叶。请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意义: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B D B B D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C A B A
17.(1) 专一性 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 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三种水解产物都对NAGase的催化活力有抑制作用;随着水解产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在相同浓度下,抑制作用葡萄糖大于半乳糖大于蔗糖
(3) 几丁质浓度和是否添加果糖 不添加
(4)防治害虫,作为生物杀虫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8.(1)繁殖、遗传(2)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3)a+c+d G1/ S 期交界 (a+b+2c+2d)/(a+b+c+d) b 至 a+c+d
(4)从 100%降低到0
19.(1)生物圈(2)生态系统(3) 系统 器官(4)种群
(5)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20.(1) 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糖核苷酸(2) 3/三 氢键
(3) 2/两 鸟嘌呤或胞嘧啶(4)4n(5) k 20%
21.(1) 增加 增大细胞液的渗透压,减少细胞失水,以适应干旱环境
(2) 红光和蓝紫光 CO2的吸收量、O2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积累量
(3)卵形叶中叶绿素含量多,光反应速率快,产生ATP和NADPH多;气孔导度大,吸收CO2速率快,暗反应速率快
(4)锯齿叶的胞间CO2浓度高于卵形叶
(5)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胡杨通过叶形变化调控光合作用强度和对水分的利用,提高胡杨适应环境的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