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步 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同步 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练习
一、单选题
1.来自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宇树H1“福兮”作为“舞者”登上了2025年央视春晚的舞台。它们的动作行云流水,无论是扭胯、挑帘、甩手、摆臂,还是高难度的“0帧起手转手绢”,都完成得精准而流畅。下列说法正确反映其技术特点与应用价值的是( )
①呈现机械骨架,把握了自在事物间的真实联系
②多智能体协同,彰显了整体与部分的浑然一体
③立足场景应用,解锁生活新方式,拓展无限可能
④重视局部功能,发挥了关键组件的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南水北调工程构建起庞大水网,在为北方地区输送大量水资源,保障城乡供水和工农业用水的同时,也为沿线生态系统补水。部分受水区因水资源短缺而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在南水北调工程的滋润下逐渐恢复,湿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广泛的联系
②人们可以在事物固有联系基础上,根据需要建立新联系
③南水北调工程虽有“人化”特点,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联系的多样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5年5月7日至10日,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此访进一步巩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引领世界共同维护战后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政治格局重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上述材料说明( )
①人们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制约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③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部分
④联系具有多样性,不同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 )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联系是普遍的
③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下列属于联系的是( )
①蚂蚁搬家,大雨哗哗
②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③蝙蝠与病毒
④666,888——顺顺顺,发发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2025年6月6日,在包头至银川高铁乌海黄河特大桥的施工现场,随着最后一组500米长钢轨精准落位,包银高铁内蒙古段铺轨工程圆满完成。包银高铁的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部分,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包银高铁的建成将缩短包头到银川的旅行时间,促进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这告诉我们( )
①要统筹兼顾,立足关键部分,实现整体最优化目标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人为事物联系的主观性特点
③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人们常说,水往低处流。但现代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向高处,灌溉农田,供人使用。根据生物学知识,人们可以将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定向地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从而获得人类希望的遗传性状,创造出新的物种。这告诉我们( )
①改变自在事物联系,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
②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类应摆脱规律制约
③人们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为人类造福
④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串珠成链”是运用系统思维,将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珍珠”有效串联、协同整合,形成价值倍增的“项链”。这表明( )
①“串珠成链”有利于实现县域经济结构与功能的优化
②任何事物间都存在联系,要坚持联系的观点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是主观的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25年4月在海南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聚焦消费科技、人工智能、低空飞行、潮流时尚、大健康、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消费热点,汇聚来自71个国家和地区超过4100余个品牌,全面展现了消费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全球合作新格局。这表明( )
①在消费领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在事物的联系
②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携手共建消费领域合作的新格局
③各国参展企业和品牌基于良好意愿建立起新的具体联系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创造条件促进事物发生积极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以下简称“苏超”)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源泉。“苏超”为什么这么火?答案藏在江苏的家庭里。江苏号称“苏大强”:论经济实力,2024年13个设区市全部进入城市GDP100强,谁也不服谁;论文化底蕴,六朝烟云、楚汉雄风,你有吴承恩,我有范仲淹,各领风骚……也正是这种既保持城市个性又形成发展合力的“苏大强”托举了“苏超”。这启示我们( )
①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的功能存在于各个部分之中
③要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④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联系各个部分形成合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安徽省金寨县化石乡大湾村,统筹规划,山上种茶,家中迎客,茶旅融合,发展茶经济,做活茶旅游。一片茶叶,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山窝窝变成聚宝盆。由此可见,大湾村发展茶经济( )
①割断不利联系,推动了产业升级
②把握联系多样性,建立新的联系
③运用综合思维,促进了协同发展
④立足关键部分,选择了最佳方案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2025年2月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践行大农业观”。大农业观区别于依赖耕地资源生产食物的传统农业,要求统筹考虑整个国土资源,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打破农业发展中的各种壁垒,兼顾农业发展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由此可见,“践行大农业观”( )
①坚持了联系的观点,表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②是基于联系具有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③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把各个元素联系起来进行优化组合
④立足了关键部分,旨在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预计2026年6月通车的西十高铁(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路段,它穿越秦岭山脉,桥隧比高达94.9%。该线路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地质条件、生态保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西十高铁的规划建设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规律的客观性——必须遵循地质构造和生态保护的科学规律
②联系的普遍性——高铁网与区域经济、环境之间存在多重联系
③人为联系的主观性——人类可以随意创造新的交通联系
④无视客观条件——经济发展优先于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内陆省份要主动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把独特的区位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如从内陆省份开放通道建设,到打造内陆高水平开放平台,再到促进内陆改革开放高地,习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让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迎来了发展重大机遇。材料表明( )
①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联系的
②实现发展的最优目标,需要立足实际,优化组合
③建立人为事物联系,要善于利用事物的有利条件
④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依据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汉代以后,中国的许多建筑逐渐把屋檐做成微微向两侧升高的形状,特别是屋角部分明显地翘起,给人以翼角如飞的感觉。这样做既可以使阳光充分照入室内,使雨水借抛物线流向远处,又具有审美价值。材料表明( )
①人们可以改变屋檐原有的具体形态以适应和利用自然环境
②人类的实践活动给飞檐打上了“人化”的烙印,具有主观性
③带有精神意向的飞檐,一经创造出来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转化为自在事物的联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2024年9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这启示我们要( )
①善于从局部问题出发,重点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②不断更新观念,坚持真理性认识,不断超越发展规律
③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协调配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④要树立全局意识,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推动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各城市立足自身定位协同发展。香港发挥国际金融中心优势,深圳聚焦科技创新,广州强化国际商贸枢纽功能,珠海、佛山等城市则依托制造业基础提供产业配套。通过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交通网络,湾区实现了资源高效流动。与此同时,大湾区注重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建立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治理大气污染和海洋生态修复。
某科技企业在大湾区布局发展时,将研发中心设在深圳,利用当地的创新资源;将生产基地设在佛山,借助其完备的产业链;将国际营销中心设在香港,利用其国际化平台。这种“研发—生产—营销”的分工协作模式,使企业成本降低20%,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专家指出:“大湾区的发展不是简单的城市叠加,而是通过整体规划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结合材料,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如何体现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刘岗研究员团队研制出将半导体颗粒嵌入液态金属实现规模化成膜的新技术,并构建出形神兼备的新型“人工树叶”,其具有类似树叶的功能,可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植物叶子中起光合作用的光系统Ⅱ和Ⅰ是以镶嵌形式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这一特征是自然光合作用能有效运行的重要结构基础。受此启发,研究人员利用熔融的低温液态金属作为导电集流体和粘结剂在选定基体上规模化成膜,结合辊压技术进行半导体颗粒的嵌入集成,实现了半导体颗粒的规模化植入。半导体颗粒镶嵌在液态金属导电集流体薄膜中形成了三维立体的强接触界面,其结构犹如“鹅卵石路面”,使其兼具优异的结构稳定性和十分突出的光生电荷收集能力。同时嵌入产氧和产氢光催化材料,可实现“人工树叶”的规模化制备,在可见光照射下,其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是传统薄膜的2.9倍,超过上百小时持续工作无衰减。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特点的知识,说明该科研团队成功的原因。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市域位于省域与县域之间,是承上启下的枢纽、以城带乡的引擎,是治理层级的关键。当前,数字技术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市域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变治理为“智理”提升整体智治效度
要实现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必须打通底层数据、优化业务流程、压缩组织冗余,可建设区、街、社(村)三层结构的数智化基层治理平台,覆盖社区治理全域组织工作场景,避免信息孤岛导致的决策失误或权力滥用。
◆变经验为“循数”提升科学决策精度
创新基层数据采集方式,通过场景应用、系统对接、机器人辅助等方式自动采集数据,让沉默的数据“开口说话”,为及时发现市域社会治理堵点、精准研判市域社会治理矛盾、科学谋划市域社会治理发展路径提供重要依据。
◆变粗放为“精细”提升社会治理韧度
发挥数字技术在组织协调、信息传递、快速反应等方面的“加速器”作用,形成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综合研判、跟踪督办、应急处置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社区”,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提升市域各部门的预警能力。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的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数字技术和市域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4月24日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某校拟开展以“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以下是同学们收集到的部分材料。
探月工程结硕果
从2004年中国探月工程立项起,嫦娥一号、二号先后成功绕月,嫦娥三号、四号分别在月球正面、背面着陆,再到嫦娥五号实现月球采样返回,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探月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国家航天局等政府部门统筹协调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3000家单位协调攻关、近10万人共同参与。20多年来,探月工程的每一步都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每一步都是对人类认知边界的一次拓展,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取得硕果的原因。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练习》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C B C D D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A B A D
17.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要求立足整体:大湾区通过整体规划打破城市壁垒,构建交通网络和生态联防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环境共治,体现了从整体出发统筹全局的理念。
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大湾区的发展离不开各城市的特色分工,而各城市也依托大湾区的整体平台获得更大发展空间,如企业通过区域协作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益提升。
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区域协同发展需避免“各自为政”,应制定统一规划,推动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等领域的整体优化。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鼓励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如材料中企业依据不同城市功能定位布局产业链,形成互补发展格局。
18.①联系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科研团队正确把握自然光合作用的运行规律,为规模化成膜新技术研发奠定基础。②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三维立体的结构和特殊材料的嵌入,大大提高了该项技术的性能。③联系是多样的。科研团队是在分析和把握规模化成膜、规模化植入的各种条件基础上实现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19.①数字技术和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要树立全局观念(或整体观念),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立足智慧城市的目标,畅通信息、压缩组织,形成一体的工作体系。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数字技术和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要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让数据开口说话,提升决策精度,切忌主观随意性。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市域社会治理要发挥数字技术的加速器作用,分析各种条件,提升预警能力,提升治理韧度。
20.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树立整体观念,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我国探月工程立足长远制定和实施“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统筹配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资源,优化组合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