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提优卷(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5-2026学年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综合提优卷(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综合提优卷(单元测试)
2025-2026上学期五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分)
一、春雨原创题看拼音,写词语。(8分)
lí míng chuán jiǎng
时分,我们坐上船,轻轻划动,
gāo tǎ qī shù
经过一座后,来到了那棵大下。这
zhǎng dào shù zhuāng
时,河水已经岸边,许多被淹没了,
shù shāo piāo yì
只看见下面有许多须根随风。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写出相应的选项。(8分)
1.与《山居秋暝》的“暝”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
A.青山绿水 B.老 树寒鸦C. 日落天黑D.红叶黄花
2.下列描写出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诗句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枫渔火对愁眠
C.姑苏城外寒山寺 D.夜半钟声到客船
3.下列不属于静态描写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 B.西塞山前白鹭飞
C.春来江水绿如蓝 D.竹外桃花三两枝
4.下列对“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夕阳斜照”写出了归鸦飞行的时间。
B.“朝窠里飞去”写出归鸦飞行的目的。
C.“急急匆匆”写出了归鸦飞行的状态。
D.这句动态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归鸦讨厌的情感。
5.下列不是表达思乡之情的一项是( )。
A.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D.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关于《四季之美》一文,下列语句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然美”三个字是对落雪的早晨的一种毋庸置疑的赞美。
B.有霜的早晨,会生起炭火。霜之白,火之红,霜之冷,火之热,霜之静,火之动,两者相互映衬,韵味独特。
C.朗读写冬景的这段文字时,要通过急促、高昂的语调,表达对冬景有点扫兴的心情。
D.作者并未详写雪、霜的样貌,而是营造了一片白的意境,描绘了手捧炭火盆穿过走廊的情景。选材视角新颖,读起来余味悠长。
7.下列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个“鸟的天堂”指河上的那棵大榕树。
B.第二个“鸟的天堂”指在作者的心里,那棵大榕树是鸟儿生活的乐园。
C.“的确”的意思是“确实”,用在文中没有实在意义,可以删去。
D.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留恋、赞美之情。
8.下列不适合作为习作“ 即景”选材的一项是( )。
A. 自然景物,如:江河湖海、丘陵草原、花草树木
B. 日常物品,如:储蓄罐、书本、文具的样子
C.身边的景观,如:家乡、窗外、公园的风景
D. 自然现象,如:雨、雪、日出、月夜的景象
三、按要求写句子。(8分)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2分)
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例: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夜晚,月亮升上来了。
2.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运用联想仿写句子)(2分)
竹窗帘儿里有了月亮。
3.综合改错。(一个错别字,一处标点错误,四处语病)(4分)
学校把优秀少先队的名单公布了,我们班的王丽陆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少先队员”的光荣称号。结果,她一点儿也不骄做。同学们夸耀她,她总是说“自己做得还不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 分)
《四季之美》:春天最美是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 ,染上 ,飘着 。
夏天最美是夜晚。即使是 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 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情境创设题情境写话。(6分)
1.“鸟的天堂”指的是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的天马河上的一棵大榕树,它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景观。五(1)班的同学想为其制作一张宣传海报,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吧!(2分)
2.深茂铁路必须经过“鸟的天堂”,景区的生态环境受到噪音威胁。为了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避免噪声污染,建设者们给铁路穿上了一件“盔甲”——全封闭拱形声屏障。如果你是“鸟的天堂”中的一只小鸟,你会对建设者说些什么 (4分)
六、生活实践题。(4分)
同学们,如果让你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你会从哪些方面介绍呢 想一想,写一写。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8分)
(一)红 树 林
①我爱森林。去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有幸看到了海上森林——红树林。
②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初春,我在海南岛琼山见到了海上奇观。正是潮水升高的时候,一片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树冠,浮荡在海浪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林婀娜的身躯重新出现在海滩上。刹那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绚丽多姿的世界。海风吹来,绿浪翻滚,欢迎我这来自北国的远客。
③我乘着小船,慢慢划进红树林深处。这简直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一株株红树纵横交错,褐红色的树干弯弯曲曲,成了一座座立体栅栏,支撑着树冠。树干低的二三米、高的十来米、东扯西拉织成一张海上的绿色大网。树冠硕大而青翠、像一把把伞。树枝上盛开着红的、白的花朵,微风中飘出淡淡的幽香。这幽静而神奇的仙境使我陶醉了,我好像身处梦中,走进了龙宫的大花园。
④突然,树枝上“啪啪”的响声打破了宁静。一棵小树,离开母树,飘落于地,扎根于土。保护区的专家笑着告诉我:“你看,一棵小树降生了!为了适应环境,红树林植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红树具有‘胎生’的繁殖方式。当种子成熟后,先在树上萌芽,长成幼苗后离开母树,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破土而生。 为了防止海浪冲击,红树林植物的主干一般不无限增长,而从枝干上长出许多支持根,扎入泥滩里以保持植株的稳定。”
⑤红树林和北国沙漠的黄柳一样,在植物世界里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它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默默地把根扎进贫瘠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抵御狂风恶浪,减少自然灾害。
1.短文第③自然段是从 、 、 这几个方面写红树林奇观的。(3分)
2.短文第③自然段和第④自然段中两处画“ ”的语句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 )(2分)
A.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动态描写。
B.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动态描写,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属于静态描写。
C.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方法,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运用了侧面衬托的写作方法。
D.第③自然段中的语句是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观察描写的,第④自然段中的语句是从嗅觉的角度来观察描写的。
3.为了适应环境,红树林植物逐渐形成了哪些特殊的生态和生理特征 (3分)
4.为什么称红树林是“具有奉献精神的卫士” (3分)
(二)奇异的黄山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了黄山,观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山奇云奇”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玲珑隽秀,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黄山可真险啊!平生以来我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足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我看见过马尾似的卷云,山峰似的积云,飘在天空中的浮云,却从没有看见过这像滔滔流水的人间银河——黄山云海。黄山的云可真白啊!白得像一匹白纱缎,又犹如刚下的白雪,那么洁净,那么润泽,别有一番神采;黄山的云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动,看着使人陶醉;黄山的云真长啊!长得无法用眼睛望到边际,只让你感觉到它是那样浩瀚,像一张大幕把天地都罩起来。黄山的云多么美妙!妙就妙在它缥缈恍惚,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引起美感。这真是“绵绵长飘三万尺,疑是银河降人间”。
这样的云环锁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衬托着这样的云。再加上空中五彩缤纷的彩霞,山顶郁郁葱葱的松林,山间红叶似火的枫树,山下淙淙作响的清泉,让你感觉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里,这真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云海舞山间。奇山异树云中裹,天下美景归黄山”。
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结合短文内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2分)
A.去过黄山之后也就不用再去看五岳了,因为黄山的风景冠绝五岳,这是在极力夸赞黄山的奇险与美丽。
B.黄山在五岳中是最不值得看的,因为它没有什么特色。
C.五岳看完了之后,你就会觉得黄山其实没什么好看的,太平淡无奇了。
D.黄山虽然好看,但在五岳中是最不值得看的。
2.短文主要是通过描写黄山的( )来展现美景的。(2分)
A.山和云 B.峰和石
C.枫树和清泉 D.山石和盆栽
3.下列不属于黄山的山的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 奇 B. 高 C. 平 D. 险
4.下列不属于黄山的云的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 白 B. 红 C. 静 D. 长
5.请你根据短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这篇短文的作者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为我们描写了黄山的美景。 ( )
(2)这篇短文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 )
(3)作者用豪迈的情怀赞颂了黄山的有趣与平凡。( )
(4)这篇短文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写出了黄山的奇特。( )
6.作者在写黄山时,将其与什么作比较 在写黄山的云时,将其与什么作比较 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5分)
八、习作。(请另附纸)(30分)
柳枝青青,鸟鸣声声,山道弯弯,羊儿咩咩·多么美的田园景色。草儿青青放牧忙,稻穗黄黄收割忙,柿子红红采摘忙;还有赶大集、杀年猪、舞狮扫一扫,看范文子……多么惬意的乡村生活。请写一写你观察到的乡村田园美景。450字左右。
第七单元综合提优答案
一、黎明 船桨 高塔 漆树 涨到树桩 树梢 飘逸
二、1.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和迁移运用的能力。《山居秋暝》中的“暝”是指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作者看到的是“月落”;听到的是“乌啼”;感觉到的是“霜满天”。
3.B [解析]本题考查对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辨析。“西塞山前白鹭飞”指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自在地翱翔,是动态描写。
4.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这句话写出了归鸦在傍晚时分急急忙忙回巢的情景,不含讨厌的情感。
5.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古诗句情感态度的辨别。D项表达的是作者对渔夫悠闲自在的乡村生活的向往,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6.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做这类题目时,要先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地了解。文中写出了冬景和谐之美,所以读时要缓慢,表达出对冬景的喜爱之情。
7.C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的确”是“确实”的意思,不可以删去。该词不仅加强了语气,也充分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之情。
8.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主题进行作文选材。“即景”指的是看到当时的自然景观就写下来,而 B项描写的是物品,不是自然景观。
三、1.示例:寂静的夜晚,月亮缓缓地从山坡上升起来了。
2.示例:竹窗帘儿里有着一轮月亮,我们却疑心它是香蕉变的。
3.“陆续”改为“连续”;把“的光荣称号”去掉;“结果”改为“但是”;“骄做”的“做”改为“傲”;“夸耀”改为“夸奖”;去掉“自己做得还不够”的双引号。
四、黎明 泛着鱼肚色的天空 微微的红晕 红紫红紫的彩云 蒙蒙细雨 闪着朦胧的微光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五、1.示例:来江门天马河,观百年大榕树
2.示例:太好了,谢谢你们,这下我们就再也不用受到噪音的威胁了。
六、示例:我的家乡很美丽,一条黄沙铺成的平坦小路,通向村口。村前小溪潺潺,地里绿油油的麦苗儿正在拔节长高,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山坡上那盛开的桃花好像一片美丽的云霞。这里的天空是那么的蔚蓝,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我爱我的家乡。
七、(一)1.树干 树冠 花朵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静态、动态描写等写作手法的掌握。第③自然段描写的是红树林的幽静与神奇,属于静态描写;第④自然段写小树落地,属于动态描写。
3.红树林植物具有“胎生”的繁殖方式;红树林植物利用从枝干上长出的支持根,保持植株的稳定。
4.因为红树林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默默地把根扎进贫瘠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抵御狂风恶浪,减少自然灾害。
(二)1. A 2. A 3. C 4. B
5.(1)√ (2)√ (3)× (4)×
6.作者写黄山时,将黄山与长白山、香山作比较;写黄山的云时,与卷云、积云、浮云作比较。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黄山的“山奇”“云奇”的特点。
八、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