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查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理解压强以及增大和减小的方法;了解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认识浮力以及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认识功和功率的概念;知道机械能分类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定、动滑轮、滑轮组工作特点及会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读数和作图;运用所学规律简单分析问题并获得结论;了解常见的科学方法;能够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能够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能够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计算能力;能够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并为此感到自豪;有环保意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14页;其中第Ⅰ卷4页,第Ⅱ卷6页,答题卡4页。全卷共五大题,27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3.在第Ⅰ卷、第Ⅱ卷指定位置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单位的是(  )
A. 牛顿 B. 瓦特 C. 焦耳 D. 帕斯卡
2. 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斧刃磨得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3. 自行车是人们绿色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车的设计及使用过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轮胎表面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 给车轴加润滑油
C. 车把处安装有带花纹的橡胶套 D. 刹车时用力捏闸
4.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撬棒 B. 羊角锤
C. 核桃夹 D. 食品夹
5. 下列过程中,人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对物体做功的是(  )
A. 中学生抱着书本静止不动
B. 工人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的过程
C. 售货员用力推货箱没推动
D. 足球被踢出去后在空中飞行的过程
6.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如图所示,返回舱在落地前的某段时间内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返回舱的动能增大
B. 返回舱的重力势能不变
C. 在这段时间内返回舱的机械能减小
D. 在这段时间内返回舱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7.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水的电热水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壶受到的支持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水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水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水壶受到的重力和水壶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桌面对水壶的支持力和水壶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8. 在2025年第5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队获得4枚金牌,中国乒乓球运动员用激情和汗水登上又一个高峰。在乒乓球运动员打球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竖直上抛发球时,乒乓球运动到最高点受平衡力作用
B. 大力扣杀时,球拍对乒乓球力等于乒乓球对球拍的力
C. 乒乓球离开球拍后能够继续向前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
D. 乒乓球落到球台反弹后上升的过程中,受到弹力和重力的作用
9.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足球飞行过程中,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C. 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越大,它所受合力越大
D. 箱子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变为运动,水平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10. 如图所示,把小桌甲倒放在海绵上,其上放一个物体乙,它们静止时,物体乙的下表面和小桌甲的桌面均水平。已知小桌甲重,桌面面积为;物体乙重,其下表面的面积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对甲的压力就是乙的重力
B. 甲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等于
C. 甲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
D. 乙对甲的压强大小为
11. 如图所示,溢水杯盛满水放于水平桌面,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实心铁块,铁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将铁块浸没在水中(未接触溢水杯),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铁块受到的浮力
B. 小烧杯中水的重力
C. 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
D. 溢水杯对桌面的压力
12. 有两个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现用弹簧测力计挂着一个圆柱体,先后将圆柱体逐渐竖直浸入水和未知液体中(水和未知液体均未溢出)。图甲、乙所示分别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圆柱体下表面在水中深度和在未知液体中深度的变化图像,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
A. 圆柱体在水中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于圆柱体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最大浮力
B. 圆柱体的密度为
C. 圆柱体的底面积为
D. 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二、多项选择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
B. 利用机械做功时可以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C. 所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越高
D.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时机械能保持不变
14. 如图所示是小东帮助妈妈网上购买家居物品时,浏览的商品图片。他发现网络上很多商家宣传商品时出现了科学性错误。下列四款商品介绍中,存在科学性错误的是(  )
A. 甲图红枣去核器:省力杠杆,快速去核,省时又省力
B. 乙图防勒手拎袋器:波浪形设计,提物方便,减小对手的压力
C. 丙图防滑地垫:蜂窝矩阵吸盘,增大接触面积,让摩擦力更大
D. 丁图吸盘挂钩:吸盘与接触面密封,大气压强为你工作
15. 小力用由A、B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向上提升重为900N的物体C,如图所示。提升过程中,小力用大小为500N且竖直向下的力拉动绳子,使物体C以0.4m/s的速度竖直匀速上升。小力质量为60kg,每段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00N,g取10N/kg。若不计绳重及轮与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力拉力的功率为200W
B. 小力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100N
C. 天花板受到滑轮A的拉力大小为1100N
D. 小力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时,滑轮组最大的机械效率约为91.7%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实验解答题(共28分,22题2分,16、17、18、19、21、24题各3分,20、23题各4分)
16. 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甲所示,OB是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F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图中线段AB与力F的作用线在一条直线上,且OA⊥AB。线段_______表示力F的力臂;(选填“OA”、“AB”或“OB”)
(2)小萱手握如图乙所示的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选填“靠拢”或“远离”);
(3)如图丙所示,研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实验中用两个力F1和F2同时拉弹簧与一个力F单独拉弹簧,都要将弹簧上端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即弹簧伸长量相同。这样做目的是为了保证两次______________相同。
17.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释放,在铺有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直到停下来。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回答:
(1)实验表明: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远,其速度变化越_____(选填“快”或“慢”);
(2)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时,受到_____(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
18. 小燕通过实验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图甲:她将木块M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沿着水平方向拉动M,M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当木块加速运动时,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N;
木块运动状态 静止 静止 加速 匀速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4 0.5 0.7 0.6
(2)图甲、乙所示实验情景,其目的是在保证______________一定的条件下,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
19. 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静止开始滚下,然后与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所示。
(1)判断小球动能大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的目的是让小球撞击纸盒时的____________相同;
(3)从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20. 小红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使用的每个钩码重力均为1N,轻质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竖直向上拉动电子测力计,使杠杆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示数应为__________N。
(3)如图丙所示,当杠杆右端的钩码位置和数量保持不变,依次沿DA、DB、DC方向拉动电子测力计,使杠杆静止时,均保持水平平衡,观察到测力计示数逐渐变大,理由是_____________。
21. 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时,小东用微小压强计进行实验。
(1)实验前小东用手指无论是重压还是轻压金属盒的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侧液面都没有高度差。他判断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2)装置调整好后,他将探头先后放在同一容器中液体的不同位置,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情况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由此可以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
(3)小东接下来想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他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小东和爸爸去玉石店给妈妈买母亲节礼物时学到了一种测量玉石密度的静水称重法,它是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原理的密度测量方法,主要用于测定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小东利用家里的电子秤、大塑料杯、细线和水也利用静水称重法测量了妈妈的和田玉手镯的密度。他的操作过程如下:
(1)用电子秤测量手镯的质量为;
(2)准备一个大塑料杯,装有适量的水,将塑料杯放在电子秤上,待示数稳定后,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3)用细线拴住手镯,____________,水始终未溢出,待示数稳定后,读出电子秤的示数为;
(4)小东测出手镯的密度__________(用、、、表示)
23. 小聪发现体积大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体积小的石块沉入水底,于是他认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他的好朋友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证明小聪的观点是错误的。小明利用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的两个铝质实心圆柱体A、B(圆柱体上每一格体积均为20cm3)、烧杯和水等器材进行实验。
(1)以下是小明的部分实验步骤,请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A、B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圆柱体A、B受到的重力G,记录圆柱体A、B的体积V物和重力G;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A浸没在水中,且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③_________________,且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④根据公式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圆柱体A、B受到的浮力F浮。并记录;
(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3)由于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圆柱体A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体B受到的浮力(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就可以证明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4. 如图所示,小东清洗芒果时,将两个大小不同的芒果甲、乙(甲的体积更大,芒果的密度相同)沉入水底,容器底对甲、乙两个芒果的支持力分别F甲和F乙,他想知道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请你帮助他判断F甲和F乙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请阅读《热气球》并回答问题。
25.
热气球
热气球在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欢迎,旅游时选择搭乘热气球,能够感受热气球升空带来的浪漫和美好。
热气球由球囊、吊篮和加热装置三部分构成,如图所示,热气球的气囊巨大,气囊底部有供加热冷空气用的大开口。气囊下面挂着吊篮,吊篮里放置着加热装置,还装有温度表、高度表、升降表等飞行仪表。
加热球囊内的空气,部分空气被排出使球囊内气体变轻,就可以使气球载重升空。下降时停止加热,冷空气又进入球囊,气球的重力增加使气球载重下降。这样调整球囊温度(气体密度)就能控制热气球的上升和下降。
热气球不能无限制地升高,因为大气的密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减小。高度越高,空气越稀薄。依据大气物理知识,高度每增加1000米,大气密度就下降10%。据悉,目前载人热气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已突破20000米。
热气球和飞机的飞行原理不同,热气球本身并没有动力系统也没有方向舵,它只是随风而行,速度与方向完全取决于风。由于风在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所以要根据飞行的需要选择适当的高度、寻找不同的风层。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忽略球囊体积变化,忽略所有配重体积,忽略加热对球囊外气体温度的影响,g取10N/kg)。
(1)当加热热气球时,球囊内的空气质量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当热气球加速上升时,热气球及其装置受到的总浮力__________热气球及其装置的总重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假设一个热气球的球囊体积为2000m3,球囊加吊篮内所有物体总重为6140N,地面温度为15℃,现加热球囊内空气,根据表格数据分析,球囊内空气温度至少要达到______℃才能使热气球刚好升空;
(4)请分析说明热气球不能无限制升高的原因。
温度 空气密度
15 1.293
40 1.128
70 1.029
85 0.986
100 0.947
五、计算题(共8分,26题4分,27题4分)
26. 码头上的工作人员,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将一桶淡水从地面转移到船上(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忽略杠杆、绳子自身重力)。挂在A端的水桶重力为G桶=100N,桶内装有重力为G水=800N的水,水深为1m。重力为G人=660N的工作人员用绳子竖直拉住B端。已知工作人员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4m2,OA∶OB=1∶3,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水对桶底压强p1;
(2)绳子对杠杆A端拉力FA;
(3)绳子对杠杆B端的拉力FB;
(4)工作人员对地面的压强p2。
27.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范围0~5N,分度值0.2N)、合金块、细线、笔、纸等,将弹簧测力计改装成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工具。他们的部分改装过程如下:先将重力为G=4N的实心合金块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甲所示,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N;再将擦干后的合金块浸没在煤油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读出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计算出煤油密度后在弹簧测力计上F1和F2相应的刻度线处分别标上水和煤油的密度值。(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求:
(1)合金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
(2)合金块的体积V;
(3)煤油的密度ρ油;
(4)活动小组的同学发现改装后的弹簧测力计上标注的密度值ρ水和ρ油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Δh太小,若想增大Δh,仍利用原来提供的弹簧测力计,你能对装置进行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二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
初二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考查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有关力的知识;知道二力平衡条件;认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理解压强以及增大和减小的方法;了解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大气压强和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认识浮力以及浮力大小影响因素;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认识功和功率的概念;知道机械能分类及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定、动滑轮、滑轮组工作特点及会计算滑轮组机械效率。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读数和作图;运用所学规律简单分析问题并获得结论;了解常见的科学方法;能够制定初步的实验方案;能够分析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能够表述实验过程和结果;计算能力;能够关心我国古代和现代科技成就并为此感到自豪;有环保意识。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和答题卡,共14页;其中第Ⅰ卷4页,第Ⅱ卷6页,答题卡4页。全卷共五大题,27道小题。 2.本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3.在第Ⅰ卷、第Ⅱ卷指定位置和答题卡的密封线内准确填写班级、姓名考号、座位号。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D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6分)
【13题答案】
【答案】AB
【14题答案】
【答案】ABC
【15题答案】
【答案】B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三、实验解答题(共28分,22题2分,16、17、18、19、21、24题各3分,20、23题各4分)
【16题答案】
【答案】(1)OA (2)靠拢
(3)力的作用效果
【17题答案】
【答案】(1)慢 (2)匀速直线运动
(3)非平衡力
【18题答案】
【答案】(1)0.6 (2) ①. 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 ②. 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
【19题答案】
【答案】(1)纸盒被推动的距离的远近
(2)速度 (3)速度相同时,小球的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0题答案】
【答案】(1) ① 左 ②. 便于测量力臂
(2)1.2 (3)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拉力的力臂在逐渐减小
【21题答案】
【答案】(1)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2)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3)没有控制液体深度相同
【22题答案】
【答案】 ①. 见解析 ②.
【23题答案】
【答案】(1) ①. 将圆柱体B的体积浸入水中 ②. F浮=G-F
(2)见解析 (3)等于
【24题答案】
【答案】见解析
四、科普阅读题(共4分)请阅读《热气球》并回答问题。
【25题答案】
【答案】(1)变小 (2)大于
(3)85 (4)见解析
五、计算题(共8分,26题4分,27题4分)
【26题答案】
【答案】(1)
(2)900N (3)300N
(4)
【27题答案】
【答案】(1)1N (2)1×10-4m3
(3)0.8×103kg/m3
(4)增加合金块的质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