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中二年级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一、阅读(70分)(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农业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的基础和根本,也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为解决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进绿色转型、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持。农业机器人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首先,农业机器人能够显著提升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降低劳动强度,从而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农业机器人能够实现精准的资源投入,优化农田管理,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应对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方面,农业机器人展现了极高的适应能力和灵活性,成为提升农业生产力、保障农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业机器人与传统农业机械设备有以下区别:传统农业机械设备仅具备作业能力,而农业机器人具有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运行状态等信息的全域感知能力。例如,传统农耕机械仅能完成松土和除草作业,而田间管理机器人在完成杂草识别与清除的同时还能进行作物表型数据和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传统农业机械设备依赖人工经验,而农业机器人融合了机器学习、知识推理、人机交互、作业规划等自主决策能力。例如,传统喷药机械需要人工识别后再进行作业,而果园喷药机器人可以根据果园地图自主规划飞行轨迹并逐一遍历果树,通过视觉检测果树病虫害部位实现精准喷药。传统农业机械设备需要标准化的作业环境,而农业机器人可以在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的复杂环境下从事批量重复性工作。例如,传统草莓采摘机械需要改变农艺后在特定位置作业,而采摘机器人可以在大田或温室、无土或有土条件下完成草莓采摘。传统农业机械设备需要人工现场操作,而农业机器人不需要人工参与一线作业,通过远程遥控或自主完成作业,减少繁重劳动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动物应激和疫病交叉传染等问题。感知、规划、定位导航与控制是农业机器人研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感知技术能够给予机器人感受外部世界的能力,使其像人类一样拥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能力;规划技术决定了机器人运动的轨迹和机械臂的作业轨迹,使其运动和作业获取更高效、更便捷、更安全的行动路线,让机器人学会“走更好的路”和“做更好的操作”;定位导航技术则能让机器人知晓自身位置信息,使其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正确运动,让机器人学会“沿着路线正确走路”;控制技术决定了农业机器人的运动能力,能够实现机器人更加准确、敏捷的运动和作业,让农业机器人学会“更好地走路和作业”。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依赖于科技进步、产业升级和政策支持的协同作用。在科技方面,通过科技攻关等手段提升农业机器人智能感知、自主作业路径规划与导航、自主学习与跨场景作业、端—边—云(终端——边缘计算——云计算)协同机器人系统等关键技术水平,推动农业机器人技术标准化,使农业机器人更智能、更精准、更高效。在产业方面,为农业机器人提供传感器、精密驱动、控制软件等先进技术支撑,信息科技的发展和核心零部件的突破,将会进一步降低农业机器人的成本。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也将推动农业机器人产业快速成长,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在政策方面,政府的科研资金支持、产业政策扶持、标准制定和人才培养将为农业机器人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农业机器人融合了农业、生物、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技术产品,需要专门的技术人才作支撑。因此,应面向我国农业主战场所需的农业机器人产品,构建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农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选自李道亮《我国农业机器人技术与发展趋势》,有删改)材料二:近年来,种业数字化、种植畜牧渔业数字化、智慧大田农场、智慧农机应用等已经形成加速发展态势。据初步统计,2023年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已达到27.6%,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智慧农业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智慧农业是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典范。在农业生产环节,通过运用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结合多品类智慧农机,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在线监测与精准作业。近年来,我国自主创新的智慧农机推陈出新,如国内首台5G+氢燃料电动拖拉机、8—12Kg/s多功能联合收获机、大马力轮边驱动型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等相继研制成功,自动驾驶农机、无人机播种等应用日益广泛。在农业服务环节,依托农业信息监测分析系统,进行预警防控和指挥调度,为农情预警和整体调度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农业经营环节,电子商务平台、网络直播等新兴业态为农产品营销开辟了新渠道。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精准描绘农产品消费者画像,促进了农产品供需两端的精准对接。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简化农产品的流通过程,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智能农业体系,通过构建农产品溯源系统、智慧农业云平台、数字化食堂、数字化农场管理系统等,整合种植(养殖)、运输、环保、食品安全追溯等农业环节的数字化信息,努力提供农业产业互联网端到端的解决方案。(选自蔡继明 李艺铭《培育发展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路径选择》,有删改)1. 下列对农业机器人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作为一种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农业机器人解决了传统农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也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B. 田间管理机器人在完成杂草识别与清除的同时还能进行土壤温湿度数据采集,这相较于传统农耕机械,更具优势。C. 农业机器人能够通过远程遥控或自主完成作业,不需要人工参与,能够有效避免动物应激和疫病交叉传染等问题。D. 想要让农业机器人沿着规划好的路线“正确走路”“更好地走路”,就要着力研究它们的规划技术和控制技术。2.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是( )A. 某科研机构与高校合作,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农业机器人视觉感知系统,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的病虫害症状,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度。B. 随着业务发展,中科原动力不断丰富产品线,从农机无人驾驶系统到无人驾驶拖拉机,再到农田作业机器人,覆盖作物耕、整、种、管、收全过程。C. 迪马股份积极拓展业务,从传统的运钞车生产企业转型,进入工业机器人、环卫机器人、消防机器人领域,提升了旗下产品的性能和上下游的协同度。D.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推动智能机器人不断在农业现代化和智能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3. 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我国智慧农业建设成效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在2023年就已接近30%,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B. 我国自主创新的智慧农机应用日益广泛,但具有领先水平的智慧农机却还没有研制成功。C. 电子商务平台致力于简化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促进农业产业互联网端到端的对接。D. 智慧农业融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近年来在农业生产、农业服务等环节中取得了成效。4. 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农业机器人相较于传统农业机械设备的优势。5. 根据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的联系。(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稻草人苏三皮稻子刚抽穗时,稻草人就出生了。稻草人不是从泥土中破土而出,也没有发出现世的惊天动地的第一声啼哭,它安安静静的。稻田的主人把它搬到稻田的一角,它就安静地站在田野中。稻田的主人制作稻草人时,有些潦草。他随意从柴火堆里拣了几根枯枝用铁丝扎紧,便成了稻草人的骨骼。他又从草垛里胡乱扯出一把陈年的稻草,就成了稻草人的肌肉。见还差颗头颅,他就从路边割了一些杂草,缠成一个草球,往枯枝上一套,再扣上一顶破草帽,稻草人就有模有样了。他退后几步看稻草人,发现它看起来干巴巴的,毫无精气神,稻田的主人心里就生出了歉意,于是他找出一件自己的破旧衣衫给稻草人罩上。稻草人倒不在乎自己的形象。稻田位于三窝村和码头之间。渔夫每天往返于村庄和码头间,只要抬头,就能望见稻田,也能望见安静地站在稻田里的稻草人。渔夫总是步履匆忙。他的心思在大海上,在家里的妻儿身上。他从稻田边走过时,从不会驻足,甚至连头也不抬一下,更别说主动和稻草人打招呼了。早晨,渔夫踏着晨光出发。这时,三窝村还在酣然沉睡,偶尔听见的三两声鸡啼,清脆而绵长。渔夫走得有些急,他得赶在潮水退去之前来到海边放罾,撒网,还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做。渔夫明白农时耽误不得的道理,更何况他也没有什么闲情。傍晚时分,渔夫踩着落霞回家。渔夫的心着实太急了,他急着要回家,家中的妻儿在等着他。每迟归一秒钟,妻儿的心底就会多出一分牵挂和焦灼。渔夫是个顾家的男人,他爱他的家,爱他的妻儿,更爱三窝村。有时候,稻草人会期望渔夫停下来,哪怕望它一眼也好啊。可是渔夫从没有望它一眼,更别说停下来。稻草人没有计较。它比任何人都更理解渔夫。它安静地看着渔夫从它的身旁走过,它甚至数着渔夫的脚步,那平稳的脚步多么像它的心跳!渔夫出海时,稻草人会为渔夫做祷告,让三窝村的石头庇佑着渔夫,庇佑渔夫平安归来,庇佑渔夫鱼虾满舱。渔夫并不知道好心的稻草人会为他祷告。渔夫原先将自己的平安顺利归功于三窝村的石头。渔夫更愿意相信,除了他的妻儿和石头,没有谁会在意他,记挂他。稻草人总是默默地数着渔夫的脚步和自己的心跳。从渔夫的脚步中,它能看出渔夫的喜怒哀乐。最近的潮汛很好,渔夫每次出海,渔获总会压弯渔夫的腰。因此,渔夫的心情也很好。渔夫极少喝酒,但如果开心,或烦闷,就会喝一点儿。渔夫这次喝酒,是因为开心。渔夫居然喊妻子陪他一起喝一杯。妻子说,不会喝。渔夫咧开干涸的嘴唇笑了起来,露出涂满浓茶色牙垢的牙齿说:“你只管往嘴里倒,皱着眉头吞进肚子里。”渔夫的妻子听出了渔夫发自心底的开心。于是,她照做了。不过,她耍了一个把戏,趁渔夫没留意,悄悄地来到厨房,把酒吐了出来。渔夫充满憧憬地说:“等攒够了钱,给你打一对金镯子。”渔夫对妻子说这些话时,金晃晃的镯子已经在他的心底闪来闪去闪了许多天。渔夫的妻子并不想要金镯子。她倒想,要是有了闲钱,她会悄悄地给渔夫买一双水靴,那样,渔夫的脚就不会在寒冬腊月泡在水里。渔夫那双皲裂得像收割过的稻田一样的脚底,一直疼在她的心里。这天傍晚,渔夫又喝起了酒。但这次,渔夫看起来闷闷不乐。渔夫的妻子默默地收拾好渔网,温柔地劝说渔夫少喝点儿。见渔夫没有作声,她又说:“如果潮汛不好,要不明儿就歇一天。”渔夫点了点头。他最近发觉腰有些酸疼,撒网或收罾时,他已有些力不从心。闲着无事的渔夫还是习惯性地想到码头走走,看一眼大海,抚摸一下小船,这样,夜里睡觉他才会心安。经过稻田时,渔夫不可思议地停下了脚步。渔夫惊奇地发现稻田的一角安静地站着一个稻草人。渔夫走了过去,帮稻草人把遮住手指的衣袖捋上来,渔夫发现稻草人的手里居然握着一把扇子。渔夫咧开干涸的嘴唇笑了,露出涂满浓茶色牙垢的牙齿。渔夫在稻田边坐了很久很久,和稻草人说了很多很多话。夜里,渔夫做了一个梦。他梦见稻草人驮着他在天空中翱翔,三窝村消失的月光在天空的某个角落里熠熠生辉,而从三窝村出走的那些炊烟,已经长成了一棵参天大树,在天空中倒挂着生长。渔夫还见到了他的爷爷,他给了爷爷一个坚实的拥抱。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稻草人“数着渔夫的脚步和自己的心跳”的细节,暗示它对渔夫生活的关注与共情。B. 渔夫喊妻子陪他喝酒,不会喝酒的妻子照做了,表现了妻子的体贴和对渔夫的理解。C. 渔夫许诺给妻子“打一对金镯子”而妻子更想买水靴,体现出两人消费观念的差异。D. 渔夫和稻草人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又做了一个离奇的梦,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和主题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破草帽”“破旧衣衫”等描写,勾勒了稻草人的形象,也暗示了渔夫的生存状态。B. “早晨”“傍晚时分”等时间名词的使用,呈现了渔夫一天的辛苦,突出了人物形象。C. 稻草人“为渔夫祷告”的超现实情节,体现魔幻现实主义特征,增强了荒诞色彩。D. 渔夫“力不从心”的状态与“金镯子”的憧憬形成对比,折射出现实与理想的落差。8.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稻草人”的作用。9. “写熟悉的题材,贴着人物写,把细节写透”是作者的创作理念,本文是贴着渔夫哪些方面来写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三)阅读III(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羲之既少有美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侍中、吏部尚书,皆不就。复授护军将军,又推迁不拜。扬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劝使应命,乃遗羲之书,羲之报书曰:“若蒙驱使,关陇、巴蜀皆所不辞。吾虽无专对之能,直谨守时命,宣国家威德,固当不同于凡使,必令远近咸知朝廷留心于无外,此所益殊不同居护军也。汉末使太傅马日磾慰抚关东,若不以吾轻微,无所为疑,宜及初冬以行,吾惟恭以待命。”羲之既拜护军,又苦求宣城郡,不许,乃以为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时殷浩与桓温不协羲之以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因以与浩书以戒之浩不从。及浩将北伐,羲之以为必败,以书止之,言甚切至。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又与会稽王笺陈浩不宜北伐,并论时事曰:“古人耻其君不为尧舜,北面之道,岂不愿尊其所事,比隆往代,况遇千载一时之运?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今虽有可欣之会,内求诸己,而所忧乃重于所欣。《传》云:‘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今外不宁,内忧已深。古之弘大业者,或不谋于众,倾国以济一时功者,亦往往而有之。诚独运之明足以迈众,暂劳之弊终获永逸者可也。求之于今,可得拟议乎!夫庙算决胜,必宜审量彼我,万全而后动。功就之日,便当因其众而即其实。今功未可期,而遗黎歼尽,万不余一。且千里馈粮,自古为难,况今转运供继,西输许洛,北入黄河。虽秦政之弊,未至于此,而十室之忧,便以交至。今运无还期,征求日重,以区区吴越经纬天下十分之九,不亡何待!而不度德量力,不弊不已,此封内所痛心叹悼而莫敢吐诚。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愿殿下更垂三思,解而更张,则宗庙之庆,四海有赖矣。”(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时殷浩与桓温A不协B羲之C以国家之安D在于内外E和F因以与浩书G以戒之H浩不从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拜,接受的敬辞,与李密《陈情表》“拜臣郎中”中“拜”的意思不同。B. 乃,于是,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中“乃”的用法相同。C. 一,数词,与王羲之《兰亭集序》“一死生为虚诞”中“一”的用法不同。D. 谏,挽回,与司马迁《屈原列传》“终莫敢直谏”中“谏”的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羲之幼时言语木讷,长大后擅长辩论,性情刚直,深受王敦、王导器重。B. 殷浩劝王羲之接受护军将军之职,王羲之以“无专对之能”为由婉拒了任命。C. 王羲之不赞同殷浩北伐,曾两次致信劝谏,又写信给会稽王陈述战略主张D. 王羲之认为谋划取胜的方略,要衡量敌我双方的力量,考虑周全后再行动。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浩遂行,果为姚襄所败,复图再举,又遗浩书。(2)顾智力屈于当年,何得不权轻重而处之也?14. 王羲之给会稽王写信认为“内忧已深”,材料中有哪些事实能支持他的观点?请简要概括。(四)阅读IV(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六月二十六日夜梦赴季长招饮陆游少城①骏马逐春风,二十年间万事空。清梦都忘双鬓改,绣筵还喜一尊同。乌巾掩冉②簪花重,羯鼓敲铿列炬红。安得此欢真入眼,碧油幢③拥主人翁。[注]①少城:城名,在成都城西。②掩冉:摇曳貌。③碧油幢:青绿色的军帐。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上句描绘乘马逐春风的意气风发,与下句“二十年间万事空”形成对比。B. 诗人沉浸在梦中相聚的美好时光里,已然忘记了自己两鬓斑白的现实情形。C. 诗歌尾联借“碧油幢”的仪仗暗示了自己的显达,与“少城骏马”遥相呼应。D. 本诗借助梦境表达了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与感慨,暗含与友人重聚的殷殷期盼。16. 本诗颈联描绘了热闹宴饮的场景,极具画面感,请简要赏析。(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关于《离骚》中屈原常用“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的原因,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作了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蜀相》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_”一句展现了诸葛亮与刘备君臣相知、共商天下大计的默契,又以“______________”一句道尽了诸葛亮北伐未竟、赍志而殁的悲壮。(3)古诗词中,常用子规来营造荒凉凄清的环境氛围,表现悲苦、哀愁的情感,如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的科学家发现,在大洋深处有一些深海声道可以让声波传得很远。在深海声道中,声音可以传播到数千公里之外而没有减弱的迹象。这是因为大自然在大洋深处造成了对声波传播非常有利的深海声道。海水下的声速基本上由____①____:温度愈低,声速也愈慢;而海水压力愈大,则声速愈快。大洋中的水温从总的来说是太阳照射造成的,因此温度总是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但到一定深度后____②____,形成深海等温层。而海水压力却只与深度有关,深度愈大,____③____。因此,如果从海面向下观察,就会发现,声速先是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而变慢,当下降到一个最低值时,海水温度不再改变,这时,声速就会随海水压力增大而变快。这样,声波传播的速度在整个海洋中变成了上下两层,在上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越慢;在下面的一层中,水层越深,声速则越快。在这两层交界的地方,就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道轴。由于声波的传播中总是向声速慢的界面弯曲,因此声道轴上方和下方的声音就会折回声道轴。这样,声能被限制在声道上下一定的深度范围内传播,不接触海面和海底,这就像在声道轴上下各放一块反射声音特别好的大平板一样,声音总是在这两块平板之间来回反射,能量不受损失,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这就是“深海声道”。18.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三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19. 下列词语与文中加点的“深海声道”构词方式相同的一项是( )A. 塞上风云 B. 肝脑涂地 C. 再别康桥 D. 天圆地方(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这天高地阔、旷野无垠的天边草原深处,蛰伏着如此大面积的野生芍药。令人难以置信。【甲】她们更像一群超凡脱俗的花仙子,在草地上忘情嘻戏,心无旁骛地举行着一场无需观众的演出。我被眼前这壮观的天然芍药之美震慑了。在坡顶上停下来,屏吸静气,不敢迈出脚步。众里寻【乙】你千百度,暮然回首,野芍药,我可找到【丙】你们了。草原寂静无声,只听得草叶簌簌在脚下响动,还有自己急促的呼吸。小心地撩开齐膝的花枝,磕磕绊绊地接近【丁】她,跌跌撞撞地靠近她。再晚一步,唯恐她又乘风飞去倏然无影。我的前后左右都是绽开的野芍药,一朵亲吻着我的裙角,一朵拂弄着我的裙带,一朵呼唤着我的到来……前面是娇嫩的芍药花瓣,后面是挺立的芍药花苞,左边是灿烂的芍药花朵,右边是繁茂的芍药花枝。芍药的花瓣在风中轻轻摇曳,花叶发出一阵阵浓郁的青草气息,花朵散着一阵阵清甜清爽淡的芳香。我陷落于此起彼伏的花海花浪中,乱花迷眼;我匍匐在她脚下,只想伸出双臂把她拢在怀里。那些已绽开的花朵,花瓣是纯正的白色或淡淡的粉色,远望几乎与牡丹同大。天空碧蓝如水,朵朵白云悬停不动。分不清是天上的白云一片片落下来变成了白芍药,还是一朵朵白芍药浮上了天空……20. 文中第一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其中的两处并加以改正。21. 文中对野芍药的称谓富于变化,下列对这些称谓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处“她们”,将野芍药拟人化,赋予其女性的柔美与灵动。B. 【乙】处“你”,运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野芍药间的情感距离。C. 【丙】处“你们”,由个体到群体,深化了对野芍药的喜爱之情。D. 【丁】处“她”,拉开了距离,刻意淡化了作者对野芍药的情感。22.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前面是娇嫩的芍药花瓣,左边是灿烂绽放着的芍药花朵,右边是繁茂的芍药花枝,后面是芍药花苞挺立着。”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三、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谈到:“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阐述的是“忧劳”与“安乐”对于治国的影响。这对当今青年而言,是否同样适用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答案】1. B 2. C3. B 4.①具有全域感知能力,能感知作业对象、环境及自身运行状态。②具备自主决策能力,融合机器学习等技术可自主规划作业。③适应复杂环境,能在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环境下工作。④作业方式更智能,可远程遥控或自主完成,无需人工现场操作。5.①农业机器人是智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环节实现精准作业,助力智慧农业发展。②农业机器人的智能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推动智慧农业向智能、精准、高效方向发展。③智慧农业的发展需求为农业机器人提供机遇,促使其创新应用,完善产业链和创新生态。【答案】6. C 7. C8. ①串联情节:稻草人贯穿始终,将不同场景和情节有机地串联,使情节连贯完整;②衬托人物:稻草人孤独伫立田间,烘托出渔夫生活的单调与寂寞,渔夫对稻草人态度的转变,凸显出渔夫丰富的内心世界;③深化主题:稻草人是田野的守护者,象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希望的坚守,也彰显了平凡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视却无比珍贵的美好情感。9.①贴着渔夫的身份写:文中细致描绘了渔夫的劳作日常,真实呈现渔夫的忙碌与艰辛,凸显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②贴着渔夫的性格、情感和心理写:抓住渔夫的动作、语言、心理、梦境等,着力体现他的勤劳质朴、对家庭的牵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贴着渔夫与妻子、稻草人的关系写:抓住夫妻为对方着想的细节,展现困境中的扶持与关怀,渔夫与稻草人之间从陌生到产生情感连接的过程使两个原本毫无关联的“人物”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情感纽带,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关系。【答案】10. BFH11. D 12. B13. (1)殷浩最终还是出征了,果然被姚襄打败,又打算再次出兵,王羲之又给殷浩写信。(2)只是智慧和力量都比不上当年,怎能不权衡轻重来对待呢 14. ①国内人口凋敝,百姓几乎被屠杀殆尽,剩下不到万分之一;②军队粮草供给转运困难;③百姓生活艰难,赋税繁重;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股浩与桓温不和,不利于国家安定。【答案】15. C 16. ①色彩猫写:颈联中“乌巾”之黑与“列炬”之红形成鲜明对,再结合鲜艳花朵,勾勒出色彩鲜明、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宴饮画面,使读者如临其境。②声音描写:“羯鼓敲铿”以“铿”字描摹出羯鼓响亮之声,从听觉角度赋予画面动态感,生动展现宴饮时热闹非凡的欢快氛围。③细节描写:“乌巾掩冉簪花重”细致刻画人物装扮,描绘出头巾摇曳、簪花沉重之态,凸显宴饮的隆重与欢乐,增添画面生活气息与感染力。17.【答案】 ①. 其志洁 ②. 故其称物芳 ③. 三顾频烦天下计 ④. 出师未捷身先死 ⑤. 又闻子规啼夜月 ⑥. 愁空山【答案】18. ①温度和海水压力控制;②温度就不再改变;⑧海水压力就愈大。19. A【答案】20. “嘻戏”改为“嬉戏”;“屏吸”改为“屏息”;“暮然”改为“蓦然”。21. D 22.①原句运用排比,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改句句式较为松散,缺乏韵律感;②原句“前面”“后面”“左边”“右边”与前文“前后左右”形成呼应,改句与前文的联系不够紧密;③原句“花瓣”“花苞”“花朵”“花枝”依次出现,逻辑性强,改句逻辑不够严密。23.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