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课 骑鹅旅行记(节选)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一、基础知识积累1.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窠(kē)巢 滑稽(jī) 头晕目眩(xuàn)B. 刨(bào)地 藤蔓(màn) 无济(jì)于事C. 挣(zhēng)脱 鸡冠(guān) 垂头丧(sàng)气D. 济(jǐ)南 滑(huá)稽 跃跃(yuè)欲试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乌合之众 精心 平滑 障碍B. 头晕目炫 漫游 无济于事 垂头丧气C. 跃跃欲试 挣托 刨地 滑稽D. 济济一堂 藤蔓 窠巢 滑嵇3.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箱子搬到了楼上。B. 面对困难,我们不能垂头丧气,要勇敢面对。C. 听到这个好消息,他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大家。D. 他的演讲无济于事,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 尼尔斯变成小人后,不仅能听懂动物的话,还感受到了它们的愤怒和不满。C. 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刻苦学习。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尼尔斯想:“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父母会伤心的。”B. 他喊道:“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C. 尼尔斯遇到了麻雀、鸡、猫、牛等动物。D. 尼尔斯变成小人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他又将如何应对?6.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猫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拟人)B. 雄鹅飞得那么快,男孩都感到头晕目眩了。(夸张)C. 尼尔斯觉得他来到了冰天雪地的荒原,他心情苦恼,真想号啕大哭一场。(比喻)D. 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动作描写)二、文学常识填空1. 《骑鹅旅行记》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她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________文学奖的女性。2. 主人公尼尔斯原本是一个________的孩子,因捉弄小狐仙被变成________,后来在旅行中逐渐变得________。3. 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讲述了尼尔斯变成小人后,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的冲突,以及他被迫跟随雄鹅________飞上天空的经历。三、字词注音与解释1. 注音:窠巢( ) 滑稽( ) 头晕目眩( )刨地( ) 藤蔓( ) 无济于事( )2. 解释词语:乌合之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跃跃欲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垂头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选段一转眼间,猫摇身一变,男孩几乎不敢相信他还是刚才那个动物。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男孩对猫并不示弱,反而向前逼近了一步。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男孩感觉到猫的爪子穿过他的背心和衬衣,刺进了他的肉皮,锋利的犬牙触到了他的咽喉上。他拼命地喊着救命。可是一个人也没有来。他断定,他死亡的时刻到了。正在这时,他又觉得猫把爪子收了回去,松开了他的喉咙。“好了,”猫说,“这回够了,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这次我饶了你。我只想让你知道,咱们俩现在究竟谁厉害。”1. 选段中猫的动作描写有哪些?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2. 男孩被猫攻击时的感受是什么?用文中的词语回答。3. 猫为什么最终放过了男孩?这体现了猫的什么特点?选段二真的又过来一群大雁,他们照样呼唤。那只年轻的雄鹅答道:“等一等!我就来。”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大雁们还是听到了他的叫声。他们掉过头来慢慢地朝回飞,看他是不是真要跟着去。“等一等!等一等!”他一面叫着一面进行新的尝试。男孩坐在围墙上,这一切都听得一清二楚。“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你可千万不要飞走啊!”他喊道。恰恰就在这一瞬间,雄鹅学会了怎样腾空而起。他来不及抖掉男孩就飞向了天空。1. 雄鹅为什么想跟随大雁飞走?2. 男孩为什么要阻止雄鹅飞走?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 男孩的行为体现了他怎样的变化?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变形历险记(作者:李金隆)一天中午,电视里播放着一部探险纪录片。我想象着,自己在丛林中探险。突然,跳出来几只巨大的变异昆虫——大蚂蚁,吓得我疯狂逃跑。前方出现一个亮点,越来越大,越来越亮,我不小心撞了上去,然后眼前一黑,四周暗了下来。当光重新亮起,我变成了一只蚂蚁。发现自己变小了,周围的物体突然高大了几百倍。许久,我才冷静下来:改变大小是不可能了,那就顺水推舟,先过一过再说。平时几步抵达的路,现在对我来说,就像万里长征。一路上,有许多障碍物,我一边跑一边躲。历经千辛万苦,我终于爬到了椅子背上。在上面,我找到一张小纸片儿,还有早上妈妈给我缝裤子留下来的细线。我把纸片儿咬成三角形,然后在两边咬两个小洞,把线穿在洞上,按照书上的方法做了一个迷你的滑翔伞。我把一头系在自己身上,向后退,助跑,向前冲,起跳……成功了,我一下子就飞了起来。从桌面到地上可有一米多高。我顺着线,慢慢爬了上去,终于见到梦寐以求的零食。看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恍然大悟,自己刚才是玩了一次蹦极呀。此时,屋子在我眼里已经不是普通的房间了,而是一个游乐场。于是,我在餐巾包上玩蹦蹦床,在斜着的勺子上玩滑滑梯……眼前一亮,我一下子从沙发上弹起来,发现自己又变回原来的小学生。这个经历让我明白,不管是什么动物,都各有各的烦恼。看待事物的心情、角度不同,事物于我们的作用、影响就不同。就像大诗人苏轼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文中的“我”变成蚂蚁后,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3. 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 结尾引用苏轼的诗句有什么作用?5. 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六、写作请以“一次难忘的变形之旅”为题,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骑鹅旅行记》中的元素,如动物互动、自然描写等,体现成长或启示。第15课 骑鹅旅行记(节选)同步练习A卷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1. A 2. A 3. D 4. B 5. A 6. C二、文学常识填空1. 瑞典;塞尔玛·拉格洛芙;诺贝尔2. 顽皮捣蛋;拇指大小的小人;勇敢善良3. 麻雀;猫;牛;马丁三、字词注音与解释1. 注音:kē;huá jī;yūn xuàn;páo;wàn;jì2. 解释:乌合之众:指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四、课内阅读选段一1. 动作描写: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作用:生动地表现了猫的凶猛和愤怒。2. 害怕、绝望。3. 因为猫看在女主人的面子上。体现了猫的通人性和善良。选段二1. 因为大雁的呼叫吸引了它,它向往天空。2. “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3. 体现了男孩开始关心父母,变得懂事。五、课外阅读1. “我”看探险纪录片时想象自己变成蚂蚁,经历了一系列冒险,最终变回原形并明白了道理。2. 困难:体型变小,行动困难;无法拿到零食。解决:制作滑翔伞飞起来,顺着线爬上去。3. 比喻,将屋子比作游乐场,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变成蚂蚁后的新奇感受。4. 引用诗句点明主题,强调看待事物角度不同,感受不同。5. 道理: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会有不同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六、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