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6课 詹天佑 同步练习A卷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学制)语文六年级下册一、基础知识积累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勘测 悬崖峭壁 赞叹不已B. 要挟 狂风怒号 无济于事C. 竣工 高山深涧 垂头丧气D. 嘲笑 攀山越岭 跃跃欲试2. 下列句子中四字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一丝不苟,每一个数据都反复核对。B. 面对帝国主义的嘲笑,詹天佑垂头丧气,但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C. 京张铁路的竣工,让中国工程师跃跃欲试,展现了强大的实力。D. 居庸关隧道的施工难度极大,詹天佑无济于事,只能另寻他法。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学习《詹天佑》,使我感受到了他的爱国精神。B.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是中国人完全自主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C. 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 能否取得好成绩,关键在于勤奋学习。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B. 京张铁路经过居庸关、八达岭等险要地段,工程十分艰巨。C. 他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D. 青龙桥车站的“人”字形线路,是詹天佑设计的伟大创举。5. 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 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夸张)B. 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比喻)C.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对比)D. 帝国主义者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反衬)6.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②消息一传出来,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③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④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A. ③②④① B. ③④②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③④①二、文学常识填空1. 詹天佑是中国近代杰出的________工程师,被誉为“________”和“________”。2. 课文《詹天佑》主要讲述了他主持修筑________铁路的事迹,这是中国第一条完全由本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3. 詹天佑在修建铁路过程中采用了两种创新方法:________和________,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创造力。4. 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典型事例,展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杰出才能。三、字词注音与解释1. 注音:勘测( ) 要挟( ) 竣工( )嘲笑( ) 攀山越岭( ) 赞叹不已( )2. 解释词语:高山深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狂风怒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叹不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课内阅读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题目。选段一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1. 选段中詹天佑勘测线路的过程体现了他怎样的品质?2.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心理活动有什么作用?选段二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1. 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分别采用了什么开凿方法?2. 詹天佑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3. 这两段文字体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桥梁设计师的梦想(作者:李华)我从小就对桥梁充满了好奇。每当看到横跨江河的大桥,我总会驻足观望,想象着工程师们是如何将钢铁和混凝土变成坚固的纽带。大学时,我选择了桥梁工程专业。毕业后,我加入了一家设计院,参与了许多重要桥梁的设计工作。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是一座跨越峡谷的悬索桥。峡谷深达百米,两岸陡峭,地质条件复杂。我们团队首先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勘探,发现峡谷底部有一层坚硬的花岗岩,这为桥墩的建设提供了基础。接下来,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悬索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缆和轻质混凝土,以减轻桥梁自重。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进行了无数次模拟实验,调整参数,优化方案。施工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钢缆的安装需要精确的定位,而峡谷中的强风经常干扰施工。我们不得不采用无人机辅助定位,结合激光测量技术,最终成功完成了钢缆的架设。经过三年的努力,大桥终于竣工了。通车那天,看着车辆在桥上平稳行驶,我心中充满了自豪。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的交通,更承载了我的梦想和团队的心血。如今,我仍然在桥梁设计的道路上探索。每一座桥梁都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创新的机会。我希望用自己的知识和汗水,为更多的人架起通向未来的桥梁。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文中的“我”在设计悬索桥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 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4. 结尾“通向未来的桥梁”有什么深层含义?5. 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精神?六、写作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结合詹天佑的事迹,体现他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可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悟。第16课 詹天佑 同步练习A卷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1. A 2. A 3. C 4. D 5. B 6. A二、文学常识填空1. 铁路;中国铁路之父;中国近代工程之父2. 京张3. 竖井开凿法;“人”字形线路4.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字词注音与解释1. 注音:kān cè;yāo xié;jùn gōng;cháo xiào;pān shān yuè lǐng;zàn tàn bù yǐ2. 解释:高山深涧:指山很高,山间的水沟很深,形容山势险要。狂风怒号:猛烈的风大声吼叫,形容风势凶猛。赞叹不已:不断地称赞,形容对人或事物非常赞赏。四、课内阅读选段一1. 体现了詹天佑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质。2. 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詹天佑亲力亲为、不畏艰险的工作态度。3. 心理描写直接揭示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是他克服困难的动力。选段二1. 居庸关隧道采用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八达岭隧道采用中部凿井法。2. 困难:居庸关隧道顶部渗水,八达岭隧道长度大。解决:带头挑水排水,采用中部凿井法缩短工期。3. 体现了詹天佑勇于创新、身先士卒、科学应对困难的精神。五、课外阅读1. “我”作为桥梁设计师,参与设计并建成一座跨越峡谷的悬索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 困难:峡谷地质复杂,强风干扰施工。解决:地质勘探找到花岗岩基础,用无人机辅助定位和激光测量技术。3. 比喻,将桥梁比作通向未来的纽带,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桥梁的重要意义。4. 深层含义:不仅指实际的交通桥梁,更指创新精神和对未来的探索。5. 体会到勇于挑战、创新进取、团队合作的精神。六、写作(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