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间像小马车》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时间像小马车》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时间像小马车》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时间像小马车》是《唱游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时间的歌》第2课。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创作歌曲,2/4拍,F大调式。歌曲节奏有规律,多为四分、八分音符,模仿时钟小马车“哒哒”声。旋律多为级进,流畅上口,采用曲调模进、节奏重复,情绪欢快、活泼。歌词简单寓意深,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他们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及时管控课堂纪律,要有耐心引导。教学中应多采用游戏形式,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创造,理解音乐抽象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体验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2. 感受时间的难能可贵。
艺术表现
1. 能用活泼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 能用打击乐器铃鼓和串铃为歌曲伴奏。
创意实践
1. 通过学习歌曲,能用变化力度来表现时间向前奔跑的音乐形象。
2. 能在演唱和伴奏中展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和创意。
文化理解
1. 通过聆听、学唱、表现歌曲,懂得在同样时间里人们各自做不同的事。
2. 明白时间珍贵而紧迫,要珍惜时间,多学本领,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活泼的声音愉快地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2. 能用变化力度来表现时间向前奔跑的音乐形象。
3. 能用打击乐器铃鼓和串铃为歌曲伴奏。
难点
1. 准确把握歌曲中力度的变化,并通过演唱表现出来。
2. 理解歌词所表达的珍惜时间的深刻含义。
3. 能在演唱和伴奏中协调配合,展现出良好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铃鼓、串铃)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猜谜语导入
(1) 教师热情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然后清晰地说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这是什么呢?”
(2) 当学生回答出“时间”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非常棒,就是时间!”接着进一步引导:“时间就像一辆小马车,哒哒哒哒向前行。听,它来了!”随后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音频。
(3) 在播放音频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随着音乐轻轻摆动身体,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引导学生更专注地聆听。
(4) 音频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学生对歌曲的初步感受,如“同学们,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感觉怎么样呀?”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5)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补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氛围。
(6) 教师再次强调时间的概念,说:“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不停地前进,它很宝贵,我们要珍惜它。那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关于时间的歌曲。”
(7)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公平性,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就像我们每个人都在同一辆时间小马车里,大家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8) 最后,教师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1. 积极思考谜语答案并回答。
2. 认真聆听歌曲音频。
3. 表达对歌曲的初步感受。
4. 跟随教师引导,进入歌曲学习状态。
评价任务 回答准确性:☆☆☆
聆听专注度:☆☆☆
感受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猜谜语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自然地引入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时间的概念和歌曲的氛围,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 活动一:聆听歌曲,体验情绪 感受歌曲情绪
(1) 教师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同时引导学生:“同学们,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首歌曲,感受一下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2) 歌曲播放结束后,教师提问:“音乐的情绪如何?”鼓励学生用词语描述,如活泼、欢快等。
(3)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总结,如“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情绪就是活泼欢快的,就像小马车奔跑的感觉一样。”
(4)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这种情绪,教师可以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轻轻晃动身体。
(5)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节奏特点,说:“大家注意听歌曲的节奏,是不是很有规律呀,就像小马车的脚步声。”
(6) 接着,教师可以用拍手的方式为学生示范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着模仿。
(7) 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歌曲的活泼欢快情绪,如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表情。
(8)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画旋律线
(1) 教师说:“请你们带着欢快的情绪跟着时间小马车跑一跑~”然后播放图谱视频。
(2) 在播放视频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谱上的旋律线,说:“大家看,这个旋律线就像小马车奔跑的路线一样,有高有低。”
(3) 教师鼓励学生伸出手指,跟着视频中的旋律线在空中画一画,感受旋律的起伏。
(4) 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再次强调旋律线的重要性,说:“旋律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旋律走向,大家要记住哦。”
(5)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画出旋律线的示意图,进一步解释旋律的起伏与歌曲情绪的关系。
(6) 让学生分组互相交流自己画旋律线的感受,分享自己的发现。
(7) 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学生的交流,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8) 最后,教师请个别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画的旋律线,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1.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并描述。
2. 跟着节奏晃动身体,模仿拍手节奏。
3. 跟着视频画旋律线。
4. 分组交流画旋律线的感受。
评价任务 情绪感受:☆☆☆
节奏模仿:☆☆☆
旋律线绘制:☆☆☆
设计意图 通过聆听歌曲和画旋律线的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节奏感,为后续的学唱做好铺垫。
学唱歌曲 活动二:体验音乐力度强弱变化 感受力度变化
(1) 教师说:“仔细聆听歌曲,时间小马车的脚步声是怎样的?”然后播放歌曲。
(2) 当学生回答出“哒哒哒哒”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像极了谁的声音?”引导学生联想到钟表走动的声音。
(3)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加入力度范唱,如在小马车脚步声变强时,加重声音的力度,然后提问:“再来听一听,小马车的脚步声是怎样变化的呢?”
(4)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肯定和引导,如“非常棒,小马车的脚步声慢慢变强了。那这表现了怎样的情景呢?”引导学生思考力度变化所表现的情景。
(5) 当学生回答出仿佛小马车越走越近,向我们驶来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说:“非常好,那我们一起跟着我的琴声唱一唱这句。注意要唱得连贯,一气呵成,气势要饱满。哒哒哒哒要咬字清晰。”然后开始弹琴,引导学生学唱。
(6) 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节奏问题,确保学生唱得准确。
(7) 教师再次加入力度范唱,提问:“小马车的脚步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引导学生感受脚步声变弱的情况。
(8) 当学生回答出仿佛小马车越走越远,向远方驶去后,教师给予肯定,并让学生跟着琴声再唱一唱这句的脚步声。
分角色演唱巩固
(1) 教师说:“分角色跟着我再来唱一唱,你们唱脚步声,我来唱其余部分。”然后跟着钢琴开始分角色演唱。
(2) 在分角色演唱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与自己的配合,把握好节奏和力度。
(3) 演唱几遍后,教师可以交换角色,让学生唱其余部分,自己唱脚步声,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最后,教师让学生跟着音乐伴奏一起唱一唱,感受完整的演唱氛围。
(5) 教师对学生的分角色演唱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 教师再次强调力度变化的重要性,说:“力度变化可以让我们的演唱更生动,更能表现出小马车的奔跑情景。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7)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分角色演唱,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8)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力度变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朗读歌词,感受力度的差异。 1. 聆听歌曲,感受脚步声的变化。
2. 跟着琴声学唱脚步声。
3. 参与分角色演唱。
4. 跟着音乐伴奏完整演唱。
评价任务 力度感受:☆☆☆
演唱准确性:☆☆☆
角色配合度:☆☆☆
设计意图 通过体验音乐力度强弱变化和分角色演唱的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涵,掌握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学唱歌曲 活动三:完整学唱歌曲 思考歌词含义
(1)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你我同坐一班车呢?”
(2) 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提示,如“想一想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不是公平的呢?”
(3) 当学生回答出因为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说大家都坐一班车后,教师给予肯定和表扬,如“非常棒,理解得很准确。时间是很公平的,它不会偏向任何一个人。”
(4) 教师进一步解释歌词的含义,说:“就像我们在同一辆时间小马车里,大家要珍惜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5)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的公平性,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如“不管是小朋友还是大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大家都要合理利用时间。”
(6)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珍惜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词的内涵。
(7)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鼓励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8) 最后,教师总结说:“希望大家都能在时间小马车里,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接下来请你们跟着我的琴声,完整地模唱下整首歌曲的旋律吧。”
完整学唱歌曲
(1) 教师开始弹琴,引导学生完整地模唱歌曲的旋律。在模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音准和节奏,及时给予指导。
(2) 模唱几遍后,教师加入歌词,说:“现在我们加入歌词跟着钢琴唱一唱,注意唱好力度记号。”然后再次引导学生演唱。
(3) 在学生演唱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歌词的准确性和清晰度,提醒学生注意力度变化。
(4) 演唱几遍后,教师让学生跟着歌曲伴奏唱一唱,感受完整的演唱效果。
(5)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6) 教师再次强调力度变化和歌词含义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演唱中更好地表现出歌曲的情感。
(7) 教师鼓励学生分组进行演唱,互相评价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
(8) 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分组演唱进行总结和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1. 思考歌词含义并回答问题。
2. 跟着琴声模唱歌曲旋律。
3. 加入歌词跟着钢琴和伴奏演唱。
4. 分组进行演唱并互相评价。
评价任务 歌词理解:☆☆☆
旋律模唱:☆☆☆
完整演唱:☆☆☆
设计意图 通过思考歌词含义和完整学唱歌曲的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对时间的认识。
加入打击乐器 介绍打击乐器
(1) 教师拿出铃鼓和串铃,说:“时间小马车给大家带来了两件小礼物,就是这两个打击乐器。”然后向学生介绍铃鼓和串铃的名称和特点。
(2) 教师示范铃鼓的演奏方法,如摇晃铃鼓发出清脆的声音,用手拍打铃鼓发出响亮的声音等。
(3) 在示范过程中,教师要强调演奏的姿势和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
(4) 教师接着示范串铃的演奏方法,如轻轻摇晃串铃发出悦耳的声音等。
(5) 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演奏铃鼓和串铃,感受不同的声音效果。
(6) 在学生尝试过程中,教师要巡视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演奏安全。
(7)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伴奏,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
(8) 对于学生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支持,为后续的伴奏活动做好准备。
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1) 教师说:“让我们跟着歌曲,一边伴奏,一边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吧。”然后播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的伴奏。
(2) 在播放伴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情绪,用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3) 教师可以先示范一种简单的伴奏方式,让学生跟着模仿。
(4) 学生开始伴奏和演唱后,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调整。
(5) 为了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伴奏和演唱比赛,评选出表现最佳的小组。
(6) 比赛结束后,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表扬表现优秀的小组,同时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
(7) 教师再次强调打击乐器在音乐中的作用,让学生更加重视打击乐器的学习和运用。
(8) 最后,教师总结说:“今天大家都表现得非常棒,通过打击乐器的伴奏,让歌曲更加生动有趣。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 1. 认识铃鼓和串铃,学习演奏方法。
2. 尝试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 参与分组伴奏和演唱比赛。
4. 聆听教师评价,总结经验。
评价任务 乐器演奏:☆☆☆
伴奏配合:☆☆☆
创意表现:☆☆☆
设计意图 通过加入打击乐器伴奏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氛围,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课堂小结 总结课堂内容
(1) 教师说:“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节课的内容。”然后引导学生回顾学唱的歌曲《时间像小马车》、旋律线、力度变化、歌词含义以及打击乐器的使用等。
(2)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时鼓励其他学生继续努力。
(3) 教师再次强调时间的珍贵和公平性,说:“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不停地前进,它很宝贵,我们要珍惜它。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合理利用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
(4)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珍惜时间,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时间的重要性。
(5) 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和引导,鼓励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6) 教师说:“最后,让我们一起再次用欢快的声音演唱一遍《时间像小马车》,结束这节课。”然后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学生一起演唱。
(7) 演唱结束后,教师宣布本节课结束,如“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再见!”
(8) 教师整理好教学用具,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1. 回顾课堂内容。
2. 聆听教师评价。
3. 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4. 跟着伴奏演唱歌曲结束课程。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态度表现:☆☆☆
时间感悟:☆☆☆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深学生对时间珍贵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同时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给家人听。
2. 用铃鼓或串铃为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进行简单的伴奏练习。
3. 复习歌曲中的力度变化,感受其在歌曲中的作用。
拓展作业
1. 收集一首关于时间的诗歌或短文,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2. 制作一张珍惜时间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时间的理解和感悟。
3.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可以如何更好地珍惜时间,并制定一个简单的时间计划表。
板书设计
时间像小马车
活泼欢快
旋律线:起伏
力度变化:强(近) - 弱(远)
歌词含义:珍惜时间
打击乐器:铃鼓、串铃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猜谜语、画旋律线、分角色演唱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参与度较高。例如,在猜谜语环节,学生们都积极思考,课堂气氛活跃。
2. 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含义,通过举例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时间的珍贵和公平性,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3. 加入打击乐器的环节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学生们在伴奏过程中展现出了较高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习困难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部分学生在音准和节奏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
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某些教学环节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课堂小结有些仓促,没有充分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
3. 教学方法还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可以引入一些音乐游戏或小组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