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鸭子拌嘴》教案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欣赏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鸭子拌嘴》是作曲家安志顺改编的民族打击乐曲,取材于民间同名乐曲及西安鼓乐开场锣鼓。它运用多种敲击手法,通过音色、音量变化和节奏模拟,描绘鸭子嬉戏拌嘴情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在音乐创作和表演领域有重要地位。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且善于模仿,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教学中应采用游戏等多样方式,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及时管控纪律,耐心引导,培养兴趣,帮助理解抽象音乐内容。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通过欣赏打击乐曲《鸭子拌嘴》,体验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2. 感受音乐所塑造的栩栩如生的鸭子拌嘴的情景。艺术表现1. 能用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鸭子走路和拌嘴的情景。2. 提升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表现力。创意实践1. 通过情境表演“大鸭和小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意识。文化理解1. 通过聆听、模仿、体验打击乐曲《鸭子拌嘴》,感受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2.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欣赏《鸭子拌嘴》,体验传统民族音乐魅力。2. 用动作和打击乐器表现鸭子走路和拌嘴情景。3. 感受音乐所塑造的鸭子形象和情景。难点1. 理解打击乐器不同敲击方法表现的音乐形象。2. 在情境表演中展现鸭子的神态和动作。3. 培养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课件、打击乐器(鼓、镲、木鱼、云锣等)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提问引导(1) 以亲切的语气开场:“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堂上来了几位神秘嘉宾,大家猜猜它们是谁呀?”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猜测欲望。(2) 当学生猜出是小鸭子后,进一步提问:“那大家想想这群鸭子它们在干什么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3) 自然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非常有趣的民族打击乐合奏曲《鸭子拌嘴》。”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4) 介绍乐曲作者:“这首乐曲是由作曲家安志顺根据同名民间打击乐曲改编而成的。”让学生认识作品的创作者。(5) 讲解乐曲创作背景:“在陕西民间‘打瓜社’演奏的曲目中就有《鸭子拌嘴》这首同名乐曲,但原曲结构短小,没有情节性构思。安志顺先生在编写这首乐曲时,取材于西安鼓乐《五调坐乐全套·中吕粉蝶儿》的开场锣鼓和‘打瓜社’演奏的《鸭子拌嘴》,并以新的带有情节性的构思进行创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6) 说明乐曲特点:“作者创造性地运用民族打击乐器滑击、扣击、点击、刮击等手法,充分发挥每件乐器的独特性能,通过音色、音量的对比变化以及自然节奏的模拟,敲出情节,打出音乐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鸭子嬉戏拌嘴时候的情景,活灵活现地勾画了鸭子的性格和神态。”让学生对乐曲的表现手法有初步认识。(7) 提出聆听要求:“现在请同学们完整聆听乐曲,边听边感受,等会儿告诉老师你听完这首乐曲的感受。”让学生带着任务聆听音乐。(8) 播放乐曲音频,营造安静的聆听环境,让学生专注于音乐。 1. 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大胆猜测神秘嘉宾和鸭子的活动。2. 认真聆听老师对乐曲的介绍,了解乐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和特点。3. 安静地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整体氛围。4. 准备表达自己听完乐曲的感受。评价任务 参与猜测:☆☆☆聆听专注:☆☆☆表达意愿:☆☆☆设计意图 通过提问和神秘嘉宾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自然地引出课题。介绍乐曲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对乐曲有初步了解,为后续的欣赏学习做好铺垫。提出聆听要求,培养学生的聆听习惯和专注度。分情境聆听乐曲《鸭子拌嘴》 - 欣赏情境一 引导聆听与感受(1) 富有激情地说:“接下来让我们走进《鸭子拌嘴》,一起去体验我国传统打击乐的魅力吧!首先,天蒙蒙亮,一群小鸭子‘嘎嘎嘎’地欢叫起来。鸭妈妈拉开又粗又低的嗓门和小鸭们欢快地唱着歌……”同时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2) 播放完视频后,提问:“同学们,你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呢?”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分辨乐器音色。(3) 出示打击乐器(小镲、云锣、木鱼),向学生介绍:“作曲家用小镲闷击的演奏方法,模拟了鸭妈妈低沉沉稳的叫声;又用云锣和木鱼惟妙惟肖地刻画了鸭子们摇摇摆摆走路时候的样子。”让学生了解乐器与音乐形象的联系。(4) 再次播放这部分音乐,说:“请同学们再来仔细聆听一遍,听听鸭妈妈是怎样呼唤小鸭子们的呢?”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音乐。(5) 示范拍手动作,引导学生:“你能跟着音乐用拍手表现鸭妈妈的叫声吗?试着拍一拍吧。”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6) 鼓励学生:“大家拍得很不错,现在小鸭子们在鸭妈妈的呼唤下,陆陆续续飞出鸭棚,摇摇摆摆地向空场地走去。请同学们跟着音乐我们一起学着小鸭子的样子,走一走,扑腾扑腾翅膀吧。”让学生通过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7) 在学生模仿过程中,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这位同学学得真像,小鸭子的动作很可爱;这位同学的节奏把握得很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8) 总结这部分内容:“通过刚才的聆听和模仿,我们感受到了音乐中鸭子清晨的活动情景,也认识了小镲、云锣和木鱼这几种乐器的音色和作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1. 认真观看视频,聆听音乐,尝试分辨乐器声音。2. 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打击乐器,了解乐器与音乐形象的关系。3. 跟着音乐拍手,模仿鸭妈妈的叫声。4. 跟着音乐模仿小鸭子走路和扑腾翅膀的动作。评价任务 乐器分辨:☆☆☆拍手节奏:☆☆☆动作模仿:☆☆☆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直观的视频和生动的描述中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分辨乐器音色,了解乐器与音乐形象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通过拍手和模仿动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分情境聆听乐曲《鸭子拌嘴》 - 欣赏情境二 活动一:观察与模仿 引导观察与体验(1) 生动描述:“赶鸭老爷爷一声哨响,鸭群兴冲冲地上路了。此起彼伏的拌嘴声交织成一片,好不热闹……”然后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感受热闹的场景。(2) 播放《鸭子拌嘴》演奏视频,提问:“演奏家们是怎样用打击乐器来表现鸭子边走路边拌嘴的情景的?”引导学生观察演奏方法。(3) 展示打击乐器(鼓、镲),询问学生:“这些打击乐器你们都认识吗?它们可以怎样演奏呢?”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4) 再次播放演奏视频,说:“请同学们跟着演奏视频,边看边模仿演奏家们的动作敲一敲,打一打。”让学生亲身体验打击乐器的演奏。(5) 在学生模仿过程中,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注意鼓的敲击力度要适中;镲的演奏方法是这样的。”确保学生正确演奏。(6)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你可以看看旁边同学的演奏,互相学习,看看谁学得最像。”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7) 请个别学生展示自己的模仿成果,给予表扬和鼓励:“你演奏得很有节奏感,把鸭子拌嘴的情景表现得很生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8) 总结这部分内容:“通过观察和模仿,我们了解了打击乐器表现鸭子拌嘴情景的演奏方法,大家都表现得很棒。”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 1. 观看视频,感受鸭子上路拌嘴的热闹情景。2. 观察演奏家的演奏方法,思考乐器的演奏方式。3. 跟着视频模仿演奏家的动作,用打击乐器演奏。4. 与同学交流学习,展示自己的模仿成果。评价任务 观察能力:☆☆☆模仿准确性:☆☆☆交流合作:☆☆☆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视频和引导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学生模仿演奏,亲身体验音乐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鼓励学生交流和展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信心。分情境聆听乐曲《鸭子拌嘴》 - 欣赏情境三 活动二:对比与表现 引导思考与合作(1) 描述情景:“鸭群来到了河边,它们争先恐后地跃入水中,尽情嬉戏,悠闲自得,拌嘴声伴随着鸭子互相逗趣……”然后播放图谱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2) 再次播放这部分音乐,提问:“鸭妈妈和小鸭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3) 出示节奏谱,说:“现在我们用拍手的动作分组合作表现鸭子拌嘴的情景。”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4) 示范拍手节奏,带领学生练习:“大家跟着我一起拍,注意节奏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节奏。(5) 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拍手练习:“请同学们分成小组,互相配合,用拍手表现鸭子拌嘴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6) 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视指导,协调小组之间的配合:“这个小组的节奏很整齐,但是可以再增加一些变化;小组之间要注意配合的默契度。”确保小组练习的效果。(7) 请小组展示拍手成果,给予评价和建议:“你们小组的表现很有创意,节奏把握得也不错,但是在某些地方可以再加强力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8) 总结这部分内容:“通过对比分析和分组合作,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音乐中鸭妈妈和小鸭声音的不同,也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总结学习收获。 1. 观看图谱视频,感受鸭群在河边的情景。2. 聆听音乐,对比鸭妈妈和小鸭声音的不同。3. 分组进行拍手练习,表现鸭子拌嘴情景。4. 展示小组拍手成果,听取老师评价。评价任务 对比分析:☆☆☆节奏把握:☆☆☆团队配合:☆☆☆设计意图 通过描述情景和播放图谱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组织学生分组合作拍手,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节奏感。展示和评价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分情境聆听乐曲《鸭子拌嘴》 - 欣赏情境四 活动三:整体感受与总结 引导回顾与总结(1) 描述情景:“天色渐晚,该回家了,老爷爷一声哨响,鸭子们纷纷上岸,抖落羽毛上的水珠,你追我赶往回走……”然后播放图谱视频,让学生感受鸭子回家的情景。(2) 播放完整版《鸭子拌嘴》演奏视频,说:“现在让我们完整地欣赏一遍这首乐曲,再次感受鸭子一天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对乐曲有整体的认识。(3) 播放完整版的《鸭子拌嘴》图谱,引导学生对照图谱聆听音乐:“大家可以看着图谱,跟着音乐一起感受乐曲的节奏变化和情节发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曲结构。(4) 聆听结束后,提问:“听完这首完整的乐曲,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加深对乐曲的理解。(5) 总结乐曲特点:“这首《鸭子拌嘴》通过打击乐器的独特演奏,生动地描绘了鸭子的各种活动情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魅力。”强调乐曲的艺术价值。(6) 鼓励学生表达对乐曲的喜爱:“大家喜欢这首乐曲吗?可以说说你喜欢它的哪些地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7)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我们一起欣赏了《鸭子拌嘴》的不同情景,认识了各种打击乐器,还进行了模仿和表演。希望大家以后能更加关注和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总结学习内容,升华情感。(8) 布置课后作业:“课后请同学们回家后再听一听这首《鸭子拌嘴》,可以和家人分享你的感受。”巩固课堂学习成果。 1. 观看图谱视频,感受鸭子回家的情景。2. 完整聆听乐曲,对照图谱感受节奏变化。3. 分享自己听完乐曲的新感受。4. 表达对乐曲的喜爱和原因。评价任务 整体感受:☆☆☆情感表达:☆☆☆知识回顾:☆☆☆设计意图 通过描述情景和播放完整版视频、图谱,让学生对乐曲有整体的感受和理解。引导学生分享感受,加深对乐曲的情感体验。总结乐曲特点和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情境表演《大鸭和小鸭》 组织表演与指导(1) 出示课件,说明表演要求:“接下来我们要进行一场有趣的情境表演《大鸭和小鸭》。根据课件提示去完成表演,一个学生当旁白,其余学生分工合作表现乐器组、演员组。”让学生明确表演任务。(2) 提前安排好旁白、乐器组和演员组的人员:“请这位同学当旁白,这几位同学组成乐器组,那几位同学组成演员组。”确保表演的顺利进行。(3) 指导旁白学生熟悉台词:“你要把鸭子的活动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注意语言的节奏和情感。”帮助旁白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4) 指导乐器组学生根据乐曲节奏演奏:“乐器组的同学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节,用打击乐器表现出鸭子的不同活动。”确保乐器演奏与音乐配合协调。(5) 指导演员组学生模仿鸭子的动作和神态:“演员组的同学要模仿鸭子的走路、拌嘴、嬉戏等动作,表现出鸭子的可爱和活泼。”让演员组学生更好地塑造角色。(6) 组织学生进行排练,巡视指导,解决出现的问题:“排练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和同学请教。注意演员组和乐器组的配合要默契。”确保排练效果。(7) 请学生进行正式表演,给予鼓励和掌声:“大家表演得都很投入,把鸭子的情景表现得非常生动。”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热情。(8) 表演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评价和交流:“你觉得哪个小组的表演最精彩?可以说说你的理由。”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1. 明确自己在表演中的角色和任务。2. 积极参与排练,与小组成员密切配合。3. 进行正式表演,展现自己的表演能力。4. 参与表演评价和交流。评价任务 角色表现:☆☆☆团队配合:☆☆☆表演创意:☆☆☆设计意图 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学生评价和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提高。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完整地聆听《鸭子拌嘴》,并和家人分享自己的感受。2. 用简单的图形或符号记录下你对乐曲节奏的感受。3. 向家人介绍《鸭子拌嘴》这首乐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拓展作业1. 尝试用身边的物品自制打击乐器,并用自制乐器演奏《鸭子拌嘴》的片段。2. 与小伙伴一起合作,进行《鸭子拌嘴》的情境表演,并录制下来。3. 查找其他民族打击乐曲,进行欣赏和比较。板书设计《鸭子拌嘴》乐器:小镲 - 鸭妈妈叫声云锣、木鱼 - 鸭子走路鼓、镲 - 鸭子拌嘴情景:清晨出棚 - 上路拌嘴 - 河边嬉戏 - 回家特点:民族打击乐,情节性构思,音色音量变化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教学方法多样,通过提问导入、情境创设、模仿表演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较好地理解了乐曲所表达的情景。2.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音乐欣赏、乐器演奏、情境表演等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在活动中展现出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结合乐曲介绍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关注不够,部分学生可能没有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2. 情境表演环节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导致表演有些仓促,学生的表演效果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能顺利完成。3. 对打击乐器演奏技巧的讲解还可以更加深入和细致,部分学生在演奏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