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雁群飞》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雁群飞》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雁群飞》教案
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
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雁群飞》是《唱游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亲又亲》的歌曲。它是一首单乐段六乐句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一、二句呈示主题,三、四句强化主题,五、六句重复一、二句但寓意升华,赞美少年儿童友爱团结的情谊。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课堂宜采用游戏形式,教师要及时管控学生、管理纪律,耐心引导,培养学生兴趣,让其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
课时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1. 通过学唱《雁群飞》,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2. 感受歌曲中团结友爱、亲如兄弟的美好情谊。
艺术表现
1. 能用亲切饱满的声音演唱《雁群飞》。
2. 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如用三角铁伴奏、加动作伴奏等。
创意实践
1. 通过分组合作表现《雁群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2. 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意识。
文化理解
1. 通过聆听、学唱、表现歌曲,体会少年儿童友爱团结的情谊。
2. 了解大雁排队飞行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能用亲切饱满的声音演唱《雁群飞》。
2. 能用多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如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加动作伴奏等。
3. 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难点
1. 准确把握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
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团结友爱、亲如兄弟的美好情谊。
3. 分组合作时能协调一致地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谜语导入
(1) 以师生问好歌开启课堂,营造轻松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
(2) 向学生说:“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猜的又快又准。”然后出示与大雁相关的谜语。
(3) 观察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当学生猜出是大雁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
(4) 接着说:“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大雁有关,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大雁。”随即出示关于大雁的PPT,展示大雁的图片、生活习性等内容。
(5) 详细介绍大雁的相关知识,如大雁的迁徙习性、排队飞行的特点等,让学生对大雁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6) 在介绍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大雁排队飞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7)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大雁的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8) 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大雁团结飞行的特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雁群飞》,让学生对歌曲的主题有初步的认识。 1. 与老师进行问好歌互动。
2. 积极思考老师给出的谜语,猜出答案。
3. 观看PPT,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
4. 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大雁的知识。
评价任务 谜语参与度:☆☆☆
知识了解度:☆☆☆
发言积极性:☆☆☆
设计意图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介绍大雁的知识,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发声练习 发声引导
(1) 对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最优美的声音来和今天的新朋友大雁打个招呼,一起做游戏吧。”以此激发学生的发声兴趣。
(2) 出示发声练习的内容,如简单的音阶练习、哼唱练习等,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口型、气息的运用等。
(3) 带领学生随着老师模唱旋律,提醒学生注意发声的位置和气息的控制,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声方法。
(4) 教学生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通过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高的变化,增强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能力。
(5) 引导学生进行编创组合,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旋律的节奏或音高,然后再唱一唱编创后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6)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编创的旋律,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7) 对学生的编创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编创能力和演唱水平。
(8) 最后说:“一起来唱一唱大雁编创的旋律吧。”再次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巩固发声练习的效果。 1. 随着老师模唱旋律。
2. 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
3. 进行编创组合并演唱。
4. 展示自己编创的旋律。
评价任务 发声准确性:☆☆☆
手势协调性:☆☆☆
编创创新性:☆☆☆
设计意图 通过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科尔文手势和编创组合的加入,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创新能力。
学唱歌曲 活动一:聆听感受 歌曲初听
(1) 对学生说:“天气凉了,大雁们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准备去过冬啦,天空响起了大雁们美妙的歌声,你们听……”然后出示关于歌曲《雁群飞》的PPT,播放歌曲音频。
(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的情绪,如抒情、优美、欢快等,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感受,纠正不准确的描述。
(4) 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大雁是怎样南飞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
(5) 当学生听完歌曲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强调大雁团结飞行的特点。
(6) 说:“嗯,同学们找的都非常准确,请你们随着我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随后弹奏钢琴,带领学生演唱“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这部分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7) 采用分角色唱的方式,让学生唱“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老师唱其余部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歌词和旋律。
(8) 提问学生:“那你们知道大雁为什么一定要排队飞行呢?”引导学生阅读PPT上关于大雁排队飞行原因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1.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2. 思考大雁南飞的方式并回答。
3. 随着琴声演唱部分歌词。
4. 阅读PPT了解大雁排队飞行的原因。
评价任务 情绪感受度:☆☆☆
歌词理解度:☆☆☆
知识拓展度:☆☆☆
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南飞的方式和原因,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分角色演唱增加了演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学唱歌曲 活动二:旋律线绘制 旋律线绘制引导
(1) 对学生说:“原来大雁齐飞还藏着这么多小学问呢!可爱的大雁们,一边飞,一边在空中留下了它们的足迹,你能根据旋律的起伏,边听音乐边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2) 给学生发放本子和笔,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在本子上画旋律线,老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绘制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现旋律的起伏变化,如用波浪线表示旋律的高低起伏,用彩色笔突出重点部分。
(4)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绘制后,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根据旋律画出飞行路线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享精神。
(5)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如线条的流畅性、与旋律的匹配度等。
(6) 说:“我看到很多同学画的都很不错,再来看看我画的路线图。”然后出示动态图谱,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随着图谱,边听边画旋律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起伏变化。
(7) 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画的旋律线和图谱上的旋律线,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
(8) 总结旋律线绘制的方法和要点,强调旋律线与歌曲情绪和节奏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旋律线是理解和表现歌曲的重要工具。 1. 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
2.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
3. 随着图谱再画旋律线。
4. 对比自己和图谱的旋律线。
评价任务 旋律线准确性:☆☆☆
创意表现度:☆☆☆
分享表达力:☆☆☆
设计意图 通过绘制旋律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展示学生作品和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对比图谱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
学唱歌曲 活动三:乐句演唱 乐句分析与演唱
(1) 说:“我发现大雁飞行路径很有特点,有几条飞行路径居然是一样的,你们发现了没有?是哪几句呢?”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
(2) 当学生找出“晴天高白云飘……雁群飞、好像我……不分离”这几句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强调这几句旋律的重复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歌曲。
(3) 带领学生再次演唱这几个乐句,先唱唱歌谱,让学生熟悉音高和旋律走向,然后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
(4) 弹奏钢琴,带领学生随着琴声唱一唱这几个乐句,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节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采用分乐句师生对唱的方式,增加演唱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乐句的特点。
(6)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7) 带领学生完整演唱这几个乐句,巩固演唱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这几个乐句在歌曲中的重要性。
(8) 总结这几个乐句的演唱要点,如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稳定、情感的表达等,为完整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1. 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
2. 唱唱歌谱和歌词。
3. 参与师生对唱。
4. 完整演唱乐句。
评价任务 乐句识别度:☆☆☆
演唱准确性:☆☆☆
互动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加深对歌曲结构的理解。唱唱歌谱、念歌词、对唱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旋律和歌词,提高演唱能力。总结演唱要点,为完整演唱歌曲奠定基础。
完整演唱与表现 完整演唱引导
(1) 说:“歌曲学完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吧。”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提示。
(2) 演唱结束后,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个别音准不准确、节奏不稳定等。
(3) 鼓励学生再次演唱,提醒学生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用亲切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团结友爱的情感。
(4) 说:“你能一边跳一边唱吗?看看谁的动作设计的最好看。”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观察学生的动作创编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动作设计。
(6) 邀请一些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7) 说:“现在让我们加入碰铃,为歌曲伴奏。”给学生发放碰铃,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碰铃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的把握和与演唱的配合。
(8)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分为伴奏组、舞蹈组、唱歌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1. 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2. 为歌曲创编动作。
3. 展示创编的动作。
4.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
评价任务 演唱完整性:☆☆☆
动作创意度:☆☆☆
团队协作度:☆☆☆
设计意图 通过完整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创编动作和加入碰铃伴奏,增加歌曲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作业设计
基础作业
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雁群飞》给家人听。
2. 用彩笔绘制一幅与《雁群飞》相关的画。
3. 收集一些关于团结友爱的小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拓展作业
1. 尝试用其他打击乐器为《雁群飞》伴奏。
2. 与小伙伴一起重新编创《雁群飞》的歌词。
3. 了解更多关于大雁的知识,制作一份手抄报。
板书设计
《雁群飞》
情绪:抒情优美
大雁南飞: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
飞行路径相同乐句:晴天高白云飘……雁群飞、好像我……不分离
演唱要点:亲切饱满、音准、节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导入环节采用谜语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谜语猜测和大雁知识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2. 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多次聆听、提问、绘制旋律线、分角色演唱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
3.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学生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不足之处
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理解能力和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演唱水平有待提高。
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一些环节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拓展活动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3.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语言表扬外,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奖励机制,如小贴纸、小奖品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