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雁群飞》教案学科 小学音乐 年级册别 一年级下册 共1课时教材 人音版 授课类型 新授课 第1课时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雁群飞》是《唱游音乐·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3单元《亲又亲》的歌曲。它是一首单乐段六乐句的抒情歌曲,旋律优美。一、二句呈示主题,三、四句强化主题,五、六句重复一、二句但寓意升华,赞美少年儿童友爱团结的情谊。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以形象思维为主、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但有意注意时间短,自我管控和理解能力较差。课堂宜采用游戏形式,教师要及时管控学生、管理纪律,耐心引导,培养学生兴趣,让其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课时教学目标审美感知1. 通过学唱《雁群飞》,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2. 感受歌曲中团结友爱、亲如兄弟的美好情谊。艺术表现1. 能用亲切饱满的声音演唱《雁群飞》。2. 能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如用三角铁伴奏、加动作伴奏等。创意实践1. 通过分组合作表现《雁群飞》,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2. 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团队意识。文化理解1. 通过聆听、学唱、表现歌曲,体会少年儿童友爱团结的情谊。2. 了解大雁排队飞行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能用亲切饱满的声音演唱《雁群飞》。2. 能用多种表现方式表现歌曲,如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加动作伴奏等。3. 体验歌曲抒情优美的情绪。难点1. 准确把握歌曲中旋律的起伏变化。2. 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团结友爱、亲如兄弟的美好情谊。3. 分组合作时能协调一致地表现歌曲。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课件、打击乐器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 谜语导入(1) 以师生问好歌开启课堂,营造轻松氛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快速进入音乐学习状态。(2) 向学生说:“同学们,欢迎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让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看看谁的小脑袋最聪明,猜的又快又准。”然后出示与大雁相关的谜语。(3) 观察学生的反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当学生猜出是大雁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度。(4) 接着说:“是的,今天我们学习的歌曲就跟大雁有关,在学唱歌曲之前,我们先来一起认识一下大雁。”随即出示关于大雁的PPT,展示大雁的图片、生活习性等内容。(5) 详细介绍大雁的相关知识,如大雁的迁徙习性、排队飞行的特点等,让学生对大雁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6) 在介绍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引导学生思考大雁排队飞行的原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7)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所知道的关于大雁的知识,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8) 总结学生的发言,强调大雁团结飞行的特点,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歌曲《雁群飞》,让学生对歌曲的主题有初步的认识。 1. 与老师进行问好歌互动。2. 积极思考老师给出的谜语,猜出答案。3. 观看PPT,了解大雁的相关知识。4. 分享自己知道的关于大雁的知识。评价任务 谜语参与度:☆☆☆知识了解度:☆☆☆发言积极性:☆☆☆设计意图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介绍大雁的知识,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发声练习 发声引导(1) 对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用最优美的声音来和今天的新朋友大雁打个招呼,一起做游戏吧。”以此激发学生的发声兴趣。(2) 出示发声练习的内容,如简单的音阶练习、哼唱练习等,示范正确的发声方法,包括口型、气息的运用等。(3) 带领学生随着老师模唱旋律,提醒学生注意发声的位置和气息的控制,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声方法。(4) 教学生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通过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高的变化,增强学生对音准的把握能力。(5) 引导学生进行编创组合,让学生自己尝试改变旋律的节奏或音高,然后再唱一唱编创后的旋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6)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编创的旋律,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7) 对学生的编创进行点评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编创能力和演唱水平。(8) 最后说:“一起来唱一唱大雁编创的旋律吧。”再次带领学生模唱旋律,巩固发声练习的效果。 1. 随着老师模唱旋律。2. 边唱边做科尔文手势。3. 进行编创组合并演唱。4. 展示自己编创的旋律。评价任务 发声准确性:☆☆☆手势协调性:☆☆☆编创创新性:☆☆☆设计意图 通过发声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科尔文手势和编创组合的加入,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创新能力。学唱歌曲 活动一:聆听感受 歌曲初听(1) 对学生说:“天气凉了,大雁们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准备去过冬啦,天空响起了大雁们美妙的歌声,你们听……”然后出示关于歌曲《雁群飞》的PPT,播放歌曲音频。(2) 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整体情绪,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3)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歌曲的情绪,如抒情、优美、欢快等,然后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点评,肯定学生的正确感受,纠正不准确的描述。(4) 再次播放歌曲,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大雁是怎样南飞的?”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歌曲,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能力。(5) 当学生听完歌曲后,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如“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并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强调大雁团结飞行的特点。(6) 说:“嗯,同学们找的都非常准确,请你们随着我的琴声,一起来唱一唱。”随后弹奏钢琴,带领学生演唱“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这部分歌词,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7) 采用分角色唱的方式,让学生唱“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老师唱其余部分,增加演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歌词和旋律。(8) 提问学生:“那你们知道大雁为什么一定要排队飞行呢?”引导学生阅读PPT上关于大雁排队飞行原因的介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 1. 聆听歌曲,感受情绪。2. 思考大雁南飞的方式并回答。3. 随着琴声演唱部分歌词。4. 阅读PPT了解大雁排队飞行的原因。评价任务 情绪感受度:☆☆☆歌词理解度:☆☆☆知识拓展度:☆☆☆设计意图 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大雁南飞的方式和原因,加深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分角色演唱增加了演唱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学唱歌曲 活动二:旋律线绘制 旋律线绘制引导(1) 对学生说:“原来大雁齐飞还藏着这么多小学问呢!可爱的大雁们,一边飞,一边在空中留下了它们的足迹,你能根据旋律的起伏,边听音乐边画出大雁飞行的路线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2) 给学生发放本子和笔,播放歌曲音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在本子上画旋律线,老师巡视指导,观察学生的绘制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3) 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来表现旋律的起伏变化,如用波浪线表示旋律的高低起伏,用彩色笔突出重点部分。(4)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绘制后,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根据旋律画出飞行路线的,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享精神。(5)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创意和努力,同时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如线条的流畅性、与旋律的匹配度等。(6) 说:“我看到很多同学画的都很不错,再来看看我画的路线图。”然后出示动态图谱,再次播放歌曲,让学生随着图谱,边听边画旋律线,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旋律的起伏变化。(7) 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画的旋律线和图谱上的旋律线,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8) 总结旋律线绘制的方法和要点,强调旋律线与歌曲情绪和节奏的关系,让学生明白旋律线是理解和表现歌曲的重要工具。 1. 边听音乐边画旋律线。2.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3. 随着图谱再画旋律线。4. 对比自己和图谱的旋律线。评价任务 旋律线准确性:☆☆☆创意表现度:☆☆☆分享表达力:☆☆☆设计意图 通过绘制旋律线,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旋律的起伏变化,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展示学生作品和分享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对比图谱加深对旋律的理解和记忆。学唱歌曲 活动三:乐句演唱 乐句分析与演唱(1) 说:“我发现大雁飞行路径很有特点,有几条飞行路径居然是一样的,你们发现了没有?是哪几句呢?”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2) 当学生找出“晴天高白云飘……雁群飞、好像我……不分离”这几句后,给予肯定和表扬,强调这几句旋律的重复特点,帮助学生记忆歌曲。(3) 带领学生再次演唱这几个乐句,先唱唱歌谱,让学生熟悉音高和旋律走向,然后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律。(4) 弹奏钢琴,带领学生随着琴声唱一唱这几个乐句,注意引导学生把握音准和节奏,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5) 采用分乐句师生对唱的方式,增加演唱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个乐句的特点。(6) 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如音准、节奏、音色等方面,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演唱水平。(7) 带领学生完整演唱这几个乐句,巩固演唱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这几个乐句在歌曲中的重要性。(8) 总结这几个乐句的演唱要点,如音准的把握、节奏的稳定、情感的表达等,为完整演唱歌曲做好准备。 1. 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2. 唱唱歌谱和歌词。3. 参与师生对唱。4. 完整演唱乐句。评价任务 乐句识别度:☆☆☆演唱准确性:☆☆☆互动参与度:☆☆☆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学生找出飞行路径相同的乐句,加深对歌曲结构的理解。唱唱歌谱、念歌词、对唱等方式,帮助学生熟悉旋律和歌词,提高演唱能力。总结演唱要点,为完整演唱歌曲奠定基础。完整演唱与表现 完整演唱引导(1) 说:“歌曲学完了,让我们跟着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吧。”播放歌曲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观察学生的演唱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提示。(2) 演唱结束后,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表扬,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如个别音准不准确、节奏不稳定等。(3) 鼓励学生再次演唱,提醒学生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用亲切饱满的声音表现歌曲中团结友爱的情感。(4) 说:“你能一边跳一边唱吗?看看谁的动作设计的最好看。”引导学生为歌曲创编动作,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5) 观察学生的动作创编情况,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给予肯定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动作设计。(6) 邀请一些学生展示自己创编的动作,让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7) 说:“现在让我们加入碰铃,为歌曲伴奏。”给学生发放碰铃,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碰铃为歌曲伴奏,注意节奏的把握和与演唱的配合。(8) 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分为伴奏组、舞蹈组、唱歌组,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角色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 1. 跟着伴奏完整演唱歌曲。2. 为歌曲创编动作。3. 展示创编的动作。4.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评价任务 演唱完整性:☆☆☆动作创意度:☆☆☆团队协作度:☆☆☆设计意图 通过完整演唱歌曲,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创编动作和加入碰铃伴奏,增加歌曲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分组合作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作业设计基础作业1. 回家后完整、有感情地演唱《雁群飞》给家人听。2. 用彩笔绘制一幅与《雁群飞》相关的画。3. 收集一些关于团结友爱的小故事,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拓展作业1. 尝试用其他打击乐器为《雁群飞》伴奏。2. 与小伙伴一起重新编创《雁群飞》的歌词。3. 了解更多关于大雁的知识,制作一份手抄报。板书设计《雁群飞》情绪:抒情优美大雁南飞:排成一字一行齐,飞来飞去不分离飞行路径相同乐句:晴天高白云飘……雁群飞、好像我……不分离演唱要点:亲切饱满、音准、节奏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导入环节采用谜语的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谜语猜测和大雁知识的讨论,课堂气氛活跃。2. 在学唱歌曲过程中,通过多次聆听、提问、绘制旋律线、分角色演唱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3.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的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音乐表现力,学生们在不同的角色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增强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不足之处1. 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理解能力和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关注不够,导致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演唱水平有待提高。2. 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一些环节上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拓展活动有些仓促,学生没有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3. 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更加多样化,除了语言表扬外,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奖励机制,如小贴纸、小奖品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