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0 美丽的颜色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过程。2.品味文章平淡朴实的写作语言,学习传记内容真实、事件典型、注重细节描写的方法。3.感受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教学重难点1.学习文章运用对比和引用的写作方法。(重点)2.感受居里夫妇的人格魅力,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难点)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导入新课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艺术界的极高荣誉。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二、走进课文,探索新知(一)资料助读,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1.作家作品艾芙·居里(1904—2007),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艾芙·居里自幼在充满浓郁学术气氛的家庭中长大,母亲居里夫人给予了她巨大的影响。但她的兴趣与姐姐伊雷娜·居里不同,没有跟随母亲学习物理,在巴黎赛维尼埃中学毕业后,潜心于攻读音乐,1937年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三周年之际,她发表了《居里夫人传》一书,在法国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2.写作背景本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玛丽·居里(1867—1934),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867年出生在波兰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因嫁给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故称居里夫人。1898年在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发现了新元素钋,同年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夫妇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06年,皮埃尔·居里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居里夫人接替丈夫的职位,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和法国科学院第一个女院士。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长时间接触放射性物质,1934年7月4日,居里夫人最终因恶性贫血而去世。3.相关知识居里夫人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先后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发现两种新元素镭和钋。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7月3日因恶性白血病逝世。(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划分层次,理清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突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的恶劣及工作的辛苦。第二部分:(7—19)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过程的艰难与漫长。第三部分:(20—26)写居里夫妇发现镭的场景。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明确】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三)研读品味,合作探究1.课文从哪些方面描述了居里夫妇“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居里夫妇又是怎样工作的呢?【明确】“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残破的棚屋和简陋的设备、室外炼制的严寒等。在这样“极端困难”的工作环境里,居里夫妇更加艰苦地劳动着、探索着,毫不妥协、极端顽强,而又极其乐观。如“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家工厂”“连续几小时搅动……”“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等,都表现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状况——艰辛、执着。又如“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他们谈的总是他们所迷恋的镭”等,表现了他们在“反自然”的生活中满怀快乐、憧憬,沉醉于实验工作的乐观与幸福。2.第1段中,“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此句中的“艰苦”和“快乐”矛盾吗?为什么?【明确】不矛盾。“艰苦”是指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极其恶劣,夏天燥热,冬天严寒;设备极其简陋,没有排放有害气体的“通风罩”;工作极其繁重、辛苦,使人“筋疲力尽”。“快乐”是指居里夫妇对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充满热爱,在科学研究中如痴如醉的心态,对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所以两者并不矛盾。3.第2、3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明确】衬托。用恶劣的工作环境衬托居里夫妇热爱科学、不畏艰苦、坚持研究的高贵品质。4.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这句话。【明确】“搬运”“移注”“搅动”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居里夫人工作时工序的烦琐、工作强度之大,表现了她为了科学研究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5.第12段中,“但是镭要保持它的神秘性,丝毫不希望人类认识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拟人。这句话赋予“镭”以人的思想情感和性格特征,生动幽默地表现了“镭”的难以提取,“镭”的发现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6.本文在叙述中多次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有何作用?【明确】①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②变换了文章的叙述节奏,使行文更加生动灵活,跌宕生姿。7.居里夫人是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伟大科学家。简要说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体现的。【明确】①坚定的信念和勇于接受挑战的顽强精神;②对科学研究具有极大的热情;③科研中注重效率,懂得分工,任劳任怨;④时刻保持专注。8.阅读全文后,思考标题《美丽的颜色》的含义。【明确】表层含义:居里夫妇提炼的略带蓝色荧光的色彩。深层含义:居里夫妇对科学研究的投入,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高贵品质和美丽的人格。9.作为居里夫人的女儿,作者写她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体会女儿眼中科学家母亲的形象,从中你能体会出什么情感?【明确】作者写居里夫人,既是写一位充满人格魅力的女性科学家,也是写一位自己崇拜、敬重的母亲。所以作者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除了蕴含着崇拜、敬仰的感情,还渗透着浓浓的爱意和柔情。(四)课堂小结,主旨归纳本文通过记叙居里夫妇经过艰苦努力,终于在沥青铀矿里提炼出镭的过程,表现出居里夫妇对镭的痴迷与热爱,赞扬了居里夫妇不畏艰辛、勇于实践、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五)拓展延伸,思考感悟【链接材料】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每一件事情都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问心无愧地说:“我已经尽我所能了。”(居里夫人《我的信念》)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本文后,结合链接材料谈谈你所受到的启发。示例一:对他们工作投入、吃苦耐劳、执着实验直至成功的工作生活态度和淡泊名利、坚强乐观的品质感到佩服。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他们做事执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品质。示例二: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学习成绩谁最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的好,从而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六)板书设计工作环境 恶劣 热爱科学工作条件 艰苦 坚定信念美丽的颜色 闪光的精神(艾芙·居里) 工作过程 艰辛 执着追求工作成果 奇观 献身科学(七)课后作业1.文中多次强调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极端艰苦”(如棚屋漏雨、设备简陋),但居里夫人却称这段时光是“最美好最快乐的几年”。这种“艰苦”与“快乐”是否矛盾?结合“以苦为乐”与“科学理想”分析其内在逻辑。2.文中提到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经历了四年艰辛。若他们中途放弃,是否意味着“失败”?结合“坚持与失败”的定义讨论科学探索的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