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
1.下列关于能量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能量都能利用
B.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
C.不同温度的物体发生热传递时,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
D.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这些内能可以收集起来,再作为车行驶的动力
2.如图所示,我国在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嫦娥五号”发射升空,正确的是( )
A.用液态氢做燃料,原因之一是因为氢的热值大
B.液态氢在燃烧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火箭在大气层中加速升空时,能量不守恒
D.火箭在大气层中加速升空时,动能不变
3.有关能量的转移、转化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烤炉取暖,是电能转移到人体
B.钻木取火,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
D.机械能和电能可以相互转化,所以能量转化没有方向性
4.全球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在我国并网发电,工作原理如图。在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电网多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在用电高峰时段高压空气被释放,使膨胀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输送至电网。其工作过程能的转化分析正确的是(  )
A.用电低谷:机械能内能电能
B.用电低谷:电能内能机械能
C.用电高峰:电能内能机械能
D.用电高峰:内能机械能电能
5.图是“风能——太阳能”路灯电路示意图,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机:电能→机械能
B.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能
C.蓄电池充电:化学能→电能
D.路灯工作:电能→化学能
6.如图是一种太阳能背包,背包面上有一太阳能电池板,书包里有一蓄电池,可以给手机、小风扇等电子产品供电。下列关于该背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给蓄电池充电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蓄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小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7.下列实例中没有发生能量转化的是(  )
A. 太阳能电池发电 B. 泥石流冲垮房屋
C. 电风扇通电吹风 D. 雷击引发森林火灾
8.将小球水平抛出,其部分运动轨迹如图甲所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A、B两点,在这两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A 、B 两点为图甲中“①、②、③”点中的某两点,则B点可能是其中的 (选填“①”、“②”或“③”)点;整个能量 转化的过程中,能的总量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9.《天工开物》中记载“凡炒诸麻菜籽,宜铸平底锅,投子仁于内,翻拌最勤”,如题图,被翻炒的“麻菜籽”温度逐渐升高,内能 (选填“增加”或“减少”),“麻菜籽”香味四溢,这是 现象,且温度越 (选填“高”或“低”),香味越浓。
10.《天工开物》记载“凡河滨有制筒车者,堰陂障流,绕于车下,激轮使转,挽水入筒,一一倾于枧内,流入亩中,昼夜不息,百亩无忧。”,如题图甲,图乙为筒车简化图,其工作原理可理解为把流水的 能转化为 能。筒车“昼夜不息”,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它就是永动机。
11.筑梦九天耕云处,轻舟兰桨,跨星途。2025年4月30日13点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神舟飞船的发射及回收全程贯穿力学、热学、能量转换等物理原理,是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典范。
(1)如图甲,飞船发射升空时,火箭发动机燃料燃烧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气体对火箭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推动火箭加速升空。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内能→ ;
(2)如图乙,返回舱距离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展开主降落伞,返回舱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 ,速度从约200米/秒降至约7-8米/秒,最终安全着陆;
(3)如图丙飞船返回地球时,返回舱以7.8km/s的高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剧烈摩擦,产生上千摄氏度高温,表层灼烧成黑褐色。返回舱表面覆盖的蜂窝状烧蚀材料,通过熔化、升华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降低舱体温度。
12.对于下列四幅图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紧固锤头时主要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B.图乙中,降落伞和人一起减速时,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人的拉力不是相互作用力
C.图丙中,跳台滑雪运动时,运动员滑到空中最高点C时速度不为0
D.图丁中,天荒坪蓄水电站开闸发电时可以将水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13. 2024年12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战斗机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尖端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凸显了我国的军事技术创新能力。关于战斗机的飞行过程(不考虑燃油消耗带来的质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总能量是不守恒的
B.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不会改变
C.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飞机减速降落时,飞机的机械能减小
14.如图所示,图甲是古代的水磨,流水冲击水轮,水轮转动从而碾谷、磨面等;图乙是现代的水电站,流水冲击水轮,带动发电机发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利用了水的机械能,所以能量直接消失
B.图乙中的拦河大坝,起到了提高水重力势能的效果
C.流水冲击水轮的过程中,流水速度减小,所以其动能减小
D.流水通过水轮后,其机械能减小
15.自然界的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如图所示的事例中,能量的形式发生了转移的是 (  )
①图甲:高温的电炉丝使周围的空气温度上升 ②图乙:流星从夜空快速滑过发出耀眼的光亮
③图丙:试管中高温水蒸气弹出管口的橡胶塞 ④图丁:涨潮时海水涌入水坝冲击水轮机转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如图所示,是设想中的“永动机”,它通过高处的水从A口流出时,水流冲击叶片转动,叶片的转动带动B处的砂轮转动,打磨刀片,同时带动C处的抽水器工作,将低处的水抽到高处从D口流出,从而循环工作。该“永动机”工作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流冲击叶片转动,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砂轮打磨刀片时,刀片和砂轮的温度都升高,
说明“永动机”工作时制造了能量
C.相同时间内,A、D两口流出水的质量相等
D.这款“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力发电
风能不同于化石燃料,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在当今能源短缺情况下,开发风力发电满足能源的需求得到重视。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组成,其简化结构如图甲所示.叶片设计是风力机研制最核心的步骤之一,直接决定了风力机捕获风能水平的高低。风力机的叶片形状看起来和飞机的机翼很相似,如图乙所示,一面较平,另一面较弯曲。叶片在风的作用下旋转,经过齿轮箱增速后,发电机转子高速旋转发电。依据目前的风力发电技术,大约3m/s的微风速度即开始发电。太小的风速不能利用,风力机能正常工作的风速一般为3~22m/s,超风速时,风力机自动闭锁。
我国的风力资源极为丰富,许多地区的平均风速都在3m/s以上,特别是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和沿海岛屿,平均风速更大,适宜发展风力发电。
(1)图甲中的发电机的原理是 ,完成下列风力发电的主要能量转化流程图 ;
(2)当风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如图甲所示,从正面看,叶片A(如图乙所示)会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3)风机叶片质量轻、强度高,通常用密度 、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
(4)请简述风力发电的优点 (写出一条即可)。
18.(2022·湖南益阳)下列能量转化或转移的情景中,属于能量转移的是(  )
A.燃料燃烧时发热 B.用热水袋取暖
C.钻木取火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
19.(2021·贵州遵义)有人设想的“永动机”如图所示。下列对该装置开始转动后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装置所具有的机械能始终不变
B.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来
C.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装置可以一直转动下去
D.装置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会相互转化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在自然界中不是所有能量都能利用,例如雷电带来的能量,还不能被人类所利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例如利用核能来发电,一旦核泄漏造程度的后果将不堪想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热量可以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但却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说明能量转移具有方向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汽车刹车时,车的动能转化为内能,内能不可以自动地、不引起其它变化地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说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用液态氢做燃料,原因之一是因为氢的热值大,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液态氢放出的热量更多,故A正确;
B.液态氢在燃烧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火箭在大气层中加速升空时,其机械能变大,但总的能量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故C错误;
D.火箭在大气层中加速升空时,其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电烤炉取暖,电烤炉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然后内能转移到人体,故A错误;
B.钻木取火,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中医提倡的热水泡脚,脚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因此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大脚部的内能,故C正确;
D.机械能和电能虽然可以相互转化,但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例如:热传递的方向性,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如:冬天用温热的手接触冰冷的物体,手上的内能会转移到物体上,而不会出现物体的内能自动转移到手上使手更热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B.用电低谷时段,电网多余电能驱动压缩机工作,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压缩空气,使空气内能增大,能量转化顺序应为电能→机械能→内能,故AB错误;
CD.用电高峰时段,储存的高压空气具有较大内能,释放时先转化为膨胀机的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完整呈现了"内能→机械能→电能"的转化链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5.B
【详解】A.风力发电机工作时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电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路灯,故B正确;
C.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C错误;
D.路灯工作时,消耗了电能,是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内能,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的光子能量直接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给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并非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蓄电池放电时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储存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输出,故C正确;
D.小风扇工作时,电动机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扇叶转动的机械能,故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太阳能电池发电是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泥石流冲垮房屋主要是力对物体做功,属于机械能的转移,没有典型的能量转化,故B符合题意;
C.电风扇通电吹风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不符合题意;
D.雷击引发森林火灾是电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① 守恒
【详解】[1]B点的动能300J,占总能量的60%,总的机械能
B点重力势能为500J×40%=200J
A点重力势能200J,占总能量的60%,那么A点的总机械能
A、B两点的重力势能,则它们高度相同,B点的机械能比A点的机械能更大,故B点可能是①点。
[2]自然界的能量不会变多,也不会变少,能量总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在能量转移和转化的过程中能量总是守恒的,故题中情形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总是守恒的。
9. 增加 扩散 高
【解析】.[1]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被翻炒的 “麻菜籽” 温度逐渐升高,所以内能增加。
[2]“麻菜籽” 香味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是扩散现象。
[3]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越明显,香味也就越浓。
10. 动 机械 不能
【解析】.[1][2]在筒车工作过程中,流水冲击筒车,使筒车转动,流水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筒车带动水上升,水的高度增加,重力势能增大。所以流水的动能转化为筒车和水的机械能(这里主要是重力势能)。
[3]筒车 “昼夜不息” 是因为有流水持续提供能量推动它转动,它并不是不需要外界能量输入就能一直运转的机器,不满足永动机的定义。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所以筒车不是永动机。
11.(1)机械能 (2)相反 (3)吸收
【详解】(1)火箭发动机燃烧燃料,喷出高温高压气体,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气体对火箭施加向上的作用力,推动火箭加速升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则对应的能量转化过程为: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2)返回舱速度从约200米/秒降至约7-8米/秒,最终安全着陆,在做减速运动,故返回舱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3)返回舱表面覆盖的蜂窝状烧蚀材料,在高温的条件下由固态变为液体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为熔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为升华;通过熔化、升华吸收热量,降低舱体温度。
12.C
【详解】A.锤头松动时,把锤柄的一端在水泥地上撞几下,即该过程中,锤头和锤柄都处于运动状态,当锤柄撞击到地面时运动停止,而锤头由于惯性仍保持运动状态,从而使锤头套紧,故A错误;
B.降落伞和人一起减速时,人对绳的拉力和绳对人的拉力同时作用在绳和人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符合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跳台滑雪运动时,运动员滑到空中最高点C时在水平方向上仍有一定速度,故速度不为0,故C正确;
D.在能量转化过程中,总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天荒坪蓄水电站开闸发电时不可能将水的机械能全部转化为电能,故D错误。
故选C。
13.AD
【详解】A.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以内能的形式散失,所以,总能量是不守恒的,故A正确;
B.飞机匀速上升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大,重力势能逐渐变大;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飞机机械能变大,不守恒,故B错误;
C.飞机降落后,在水平跑道上滑行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减小,减小的动能没有转化为重力势能,而是转化成内能,故C错误;
D.飞机减速下降过程中,飞机的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逐渐减小;速度变小,动能变小;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的总和,飞机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
14.A
【详解】A.图甲是利用了水的机械能,将水的机械能转化水轮的机械能,说明能量可以发生转移,故A错误,符合题意;
B.图乙中的拦河大坝,使水的高度升高,起到了提高水重力势能的效果,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流水冲击水轮的过程中,流水速度减小,质量不变,所以其动能减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流水通过水轮后,对水轮做功,其机械能减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C
【详解】①高温电炉丝使周围空气温度上升,将热量传递给空气,能量发生转移,故①符合题意;
②流星从夜空快速滑过,与大气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物体温度升高,发出耀眼的光亮,此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化,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试管中高温水蒸气将管口的橡胶塞弹出,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此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化,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涨潮时海水涌入水坝冲击水轮机,将海水的机械能转移到水轮机上,使水轮机转动,故④符合题意。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6.D
【详解】A.水流冲击叶片转动,是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砂轮的机械能,故A错误;
B.砂轮打磨刀片时,刀片和砂轮的温度都升高,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是“永动机”工作时制造了能量,故B错误;
C.水在冲击叶片的过程中,一部分水流失掉了,所以相同时间内,A、D两口流出水的质量不相等,故C错误;
D.设想中的永动机不能一直工作下去,因为抽水器在工作过程中,有部分机械能会转化为内能,即机械能会逐渐减少,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最后会停止工作;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17.(1) 电磁感应现象
(2)顺时针
(3)小
(4)见解析
【详解】(1)[1]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图甲中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2]风吹动叶片转动带动发动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风力发电的主要能量转化流程图如图所示:
(2)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叶片的截面上平下凸,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产生的压力差向下,从正面看,叶片A会顺时针转动。
(3)相同体积的不同种物质,密度越小,质量越小;据“风机叶片质量轻、强度高”可知,风机叶片通常用密度小、硬度大的复合材料制成。
(4)由材料可知,风能是可再生无污染的清洁能源,所以风力发电的优点是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18.B
【详解】A.燃料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热水袋取暖,是热传递过程,内能从热水袋转移到其它物体向上,属于能量的转移,故B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电动机带动水泵把地下水送到地面,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属于能量的转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9.B
【详解】ABC.由于装置运转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装置所具有的机械能会不断减小,如果没有能量补充,装置最终会停下来,故AC错误,B正确;
D.装置中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断地发生相互转化,故D错误。
故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