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东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小升初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2分)据202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某省全年粮食总产量为657894000千克,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千克。
2.(2分)六年级(1)班调查“家庭互联网使用情况”,结果显示:60%的家庭月流量在200GB以下,30%在200~500GB之间,10%超过500GB。已知月流量超过500GB的有6户,全班共有     户;月流量在200~500GB之间的家庭比200GB以下的少     户。
3.(2分)某农场计划种植水稻和大豆共150公顷,水稻与大豆的种植面积比为3:2。实际种植时水稻超种了20%,实际种植水稻     公顷;大豆因干旱少种了10%,实际种植的大豆比原计划少     公顷。
4.(2分)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买了3千克草莓和2千克蓝莓,共花费130元。已知草莓单价是蓝莓的1.5倍,草莓每千克     元,蓝莓每千克     元。
5.(2分)学校开展“绿色校园”植树活动,五年级种了120棵树,六年级种的棵数比五年级多,且六年级种的树中80%是杨树。六年级共种树     棵,其中杨树有     棵。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6.(2分)某超市促销,A商品原价80元,先降价20%后再提价20%;B商品原价100元,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调整后A、B商品的价格关系是(  )
A.A比B贵5.6元 B.B比A贵22.2元
C.A比B贵3.2元 D.价格相同
7.(2分)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距离为6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出发,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距离乙城还有(  )
A.100千米 B.60千米 C.120千米 D.180千米
8.(2分)某班40名学生数学测试成绩如下:10人得90分,15人得80分,10人得70分,5人得60分。该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与中位数分别是(  )
A.80分、80分 B.80分、85分
C.77.5分、80分 D.78分、85分
9.(2分)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为3:2:1。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
A.48立方厘米 B.36立方厘米
C.24立方厘米 D.18立方厘米
10.(2分)计算25×(4×8)×125时,正确的简便算法是(  )
A.25×4+8×125 B.(25×4)×(8×125)
C.25×(4×8)×125 D.(25+125)×(4+8)
11.(2分)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10天完成,乙队单独修15天完成。两队合修3天后,剩下的由甲队单独修,还需要(  )
A.3天 B.4天 C.5天 D.6天
12.(2分)某工厂去年第一季度的产值为240万元,第二季度的产值为208万元,今年第一季度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20%,第二季度产值比第一季度增长10%。今年上半年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  )
A.30% B.32% C.35% D.40%
13.(2分)一个两位数,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且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这个两位数是(  )
A.45 B.54 C.65 D.75
14.(2分)配制一种糖水,糖与水的质量比是1:19。要配制400克这样的糖水,需要再加入(  )克水才能使糖与水的比变为1:24。
A.50 B.100 C.150 D.200
15.(2分)小明在计算3.6×(a+0.5)时,错算成3.6×a+0.5,他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  )
A.1.3 B.1.8 C.2.1 D.2.6
16.(2分)某商场去年四个季度销售额分别为:第一季度120万元,第二季度150万元,第三季度180万元,第四季度210万元。全年平均每月销售额是(  )
A.55万元 B.60万元 C.65万元 D.70万元
17.(2分)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  )
A.6 B.12 C.18 D.36
18.(2分)在一张图纸上,用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A.1:400 B.1:4000 C.1:40000 D.1:400000
19.(2分)学校买了5个篮球和8个足球,共花费1140元。已知每个篮球比每个足球贵20元,每个足球的价格是(  )
A.80元 B.90元 C.100元 D.110元
20.(2分)某商品按定价的80%(八折)出售,仍能获得20%的利润,定价时期望的利润百分数是(  )
A.40% B.60% C.72% D.50%
三、解答题。(共60分)
21.(15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简便计算。
①5:x:3 ②x2=3 ③5
④46 ⑤8.3+4.67+1.33﹣1.3
22.(8分)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在方格纸中(每小格边长为1厘米),有一个直角三角形DEF,其中顶点D在(1,2),E在(1,5),F在(4,2)(EF为斜边)。请按要求完成以下操作:
(1)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D、E、F三点的位置,并用线段依次连接成三角形DEF;
(2)将三角形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D'E'F';
(3)以直线y=6为对称轴,画出三角形DEF的轴对称图形D''E''F'';
(4)观察旋转和轴对称后的图形,它们与原图形的哪些特征保持不变?(提示:形状、大小、方向)
23.(10分)小区有一个长12米、宽8米的长方形水池,物业计划将其扩建。方案一:长增加4米,宽保持不变;方案二:宽增加3米,长保持不变。居民讨论时,有人认为“方案一的面积增加更多”,也有人觉得“方案二的形状更接近正方形,更美观”。
(1)分别计算两种扩建方案后水池的面积,并求出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米。
(2)“面积增加更多”和“形状更接近正方形”哪个更合理?结合数学概念(如面积变化量、长宽比)说明你的观点。
24.(15分)小明用智能手表记录了自己2024年暑假(7月1日~7月31日)的运动情况,部分数据如下:
每日步数:最少8000步,最多15000步,其中20天步数在10000~12000步之间;
每周游泳次数:第1周2次,第2周3次,第3周4次,第4周5次;
每次游泳距离:25米/分钟,每次游30分钟(中途不休息)。
已知:1步约0.6米,成人每日推荐步数为8000~12000步(达标)。
(1)计算小明7月游泳的总距离多少千米?
(2)统计小明7月步数达标的天数占几分之几。
(3)若小明想将7月平均每日步数提高到11000步,且已知前30天平均步数为10500步,求第31天需要走多少步?
25.(12分)六一儿童节前,六年级(4)班开展“巧手做容器”劳动实践活动,同学们要用硬纸板制作无盖圆柱形容器(仅有一个底面)装节日糖果。老师提供的硬纸板尺寸为长30厘米、宽20厘米(接缝处损耗忽略不计)。同学们计划制作的容器底面半径为5厘米,高度为10厘米(π取3)。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决定用彩色贴纸装饰容器的侧面和底面边缘,装饰部分面积与容器表面积(不含上盖)的比为2:5。
(1)一张硬纸板最多能制作几个这样的无盖圆柱形容器?
(2)每个容器需要的彩色贴纸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解:657894000读作:六亿五千七百八十九万四千
657894000≈65789万
故答案为:六亿五千七百八十九万四千,65789。
2.解:6÷10%=60(户)
60×(60%﹣30%)
=60×30%
=18(户)
答:全班共有60户;月流量在200~500GB之间的家庭比200GB以下的少18户。
故答案为:60;18。
3.解:150÷(3+2)×3
=150÷5×3
=90(公顷)
90×(1+20%)
=90×1.2
=108(公顷)
150÷(3+2)×2
=150÷5×2
=30×2
=60(公顷)
60×10%=6(公顷)
答:实际种植水稻108公顷;大豆因干旱少种了10%,实际种植的大豆比原计划少6公顷。
故答案为:108;6。
4.解:设蓝莓每千克x元。
1.5x×3+2x=130
4.5x+2x=130
6.5x=130
x=20
20×1.5=30(元)
答:草莓每千克30元,蓝莓每千克20元。
故答案为:30;20。
5.解:120×(1)
=120
=150(棵)
150×80%=120(棵)
答:六年级共种树150棵,其中杨树有120棵。
故答案为:150;120。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6.解:A商品:
80×(1﹣20%)×(1+20%)
=80×80%×120%
=76.8(元)
B商品:
100×(1+10%)×(1﹣10%)
=100×1.1×0.9
=100×0.99
=99(元)
99﹣76.8=22.2(元)
答:B比A贵22.2元。
故选:B。
7.解:630000000(厘米)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300﹣80×3
=300﹣240
=60(千米)
答:3小时后距离乙城还有60千米。
故选:B。
8.解:(10×90+15×80+10×70+5×60)÷(10+15+10+5)
=(900+1200+700+300)÷40
=3100÷40
=77.5(分)
40÷2=20
一共40个数,10人得90分,15人得80分,10人得70分,5人得60分。
即40个数的中间2个数为80、80,中位数为:(80+80)÷2=80(分)
答:该班数学成绩的平均分与中位数分别是77.5分、80分。
故选:C。
9.解:48÷4=12(cm)
长:12÷(3+2+1)×3=6(cm)
宽:12÷(3+2+1)×2=4(cm)
高:12÷(3+2+1)×1=2(cm)
6×4×2=48(cm3)
答: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48立方厘米。
故选:A。
10.解:计算25×(4×8)×125时,运用乘法结合律把25和4、8和125相结合,这样计算比较简便,所以正确的简便算法是(25×4)×(8×125)。
故选:B。
11.解:
=5(天)
答:剩下的由甲队单独修,还需要5天。
故选:C。
12.解:240×(1+20%)+240×(1+20%)×(1+10%)
=240×1.2+240×1.2×1.1
=288+316.8
=604.8(万元)
240+208=448(万元)
(604.8﹣448)÷448
=156.8÷448
=35%
故选:C。
13.解: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所以这个两位数个位可能是0或5。结合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以及3的倍数特征分析选项;
A选项:45,个位是5,十位是4,5 4=1,满足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1;同时4+5=9,9是3的倍数,满足是3的倍数,该选项正确。
B选项:54,个位是4,十位是5,5 4=1,但不满足个位是0或5这个5的倍数特征,该选项错误。
C选项:65,个位是5,十位是6,6 5=1,满足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但6+5=11,11不是3的倍数,不满足是3的倍数,该选项错误。
D选项:75,个位是5,十位是7,7 5=2,不满足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该选项错误。
故选:A。
14.解:40020(克)
设需要x克水才能使糖与水的比变为1:24,
20:x=1:24
x=20×24
x=480
480﹣(400﹣20)
=480﹣380
=100(克)
答:需要再加入100克水才能使糖与水的比变为1:24。
故选:B。
15.解:3.6×(a+0.5)=3.6×a+3.6×0.5
3.6×a+3.6×0.5﹣(3.6×a+0.5)
=3.6×0.5﹣0.5
=1.8﹣0.5
=1.3
答: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少1.3。
故选:A。
16.解:(120+150+180+210)÷12
=660÷12
=55(万元)
答:全年平均每月销售额是55万元。
故选:A。
17.解: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同时还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6。
故选:A。
18.解:200米=20000厘米
5:20000=1:4000
答: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4000。
故选:B。
19.解:设每个足球的价格是x元。
5(x+20)+8x=1140
5x+100+8x=1140
13x+100=1140
13x=1040
x=80
答:每个足球的价格是80元。
故选:A。
20.解:设定价是1,那么现价是:
1×80%=0.8
0.8÷(1+20%)
=0.8÷120%
(1)
=50%
答:定价时期望的利润是50%。
故选:D。
三、解答题。(共60分)
21.解:①5:x:3
0.6x=5×3
0.6x=15
x=25
②x2=3
x3
x3
x=3
③5
=5
=(5+11)
=16
=12
④46
=(46+1)
=47
=9
⑤8.3+4.67+1.33﹣1.3
=(8.3﹣1.3)+(4.67+1.33)
=7+6
=13
22.解:(1)直角三角形DEF,其中顶点D在(1,2),E在(1,5),F在(4,2)(EF为斜边)。根据数对,在方格纸上标出D、E、F三点的位置,并用线段依次连接成三角形DEF;如下图所示:
(2)将三角形DEF绕点F顺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D'E'F';如下图所示:
(3)以直线y=6为对称轴,画出三角形DEF的轴对称图形D''E''F'';如下图所示:
(4)形状和大小保持不变,方向改变。
23.解:(1)原水池面积:
原长12米,原宽8米
原面积=12×8=96(平方米)
方案一(长增加4米,宽不变):
新长=12+4=16(米),宽=8米
新面积=16×8=128(平方米)
面积增加量=128﹣96=32(平方米)
方案二(宽增加3米,长不变):
新长=12米,新宽=8+3=11(米)
新面积=12×11=132(平方米)
面积增加量=132﹣96=36(平方米)
答:方案一扩建后水池的面积是128平方米,新面积比原来面积增加了32平方米;方案二扩建后水池的面积是132平方米,新面积比原来面积增加了36平方米。
(2)长宽比:
正方形的长宽比为1:1,长宽比越接近1,形状越接近正方形(美观性通常与对称性相关)
面积增加量:
方案二(36平方米)>方案一(32平方米),因此“面积增加更多”的结论不成立,实际方案二的面积增加量更大。
形状接近正方形:
原水池长宽比=12:8=3:2=1.5(长是宽的1.5倍)
方案一长宽比=16:8=2:1=2(长是宽的2倍)
方案二长宽比=12:11≈1.09(长是宽的1.09倍)
显然,方案二的长宽比更接近1,形状更接近正方形。
结论:若以“面积增加更多”为目标,方案二更合理(因增加量更大);若以“形状更接近正方形”为目标,方案二同样更合理(因长宽比更接近1)。因此,两种需求下方案二均更优(意思到位,合理即可)。
24.解:(1)25×30=750(米)
7月共有4周,2+3+4+5=14(次)
750×14=10500(米)
10500米=10.5千米
答:小明7月游泳的总距离10.5千米。
(2)20÷31
答:小明7月步数达标的天数占。
(3)11000×31﹣10500×30
=341000﹣31500
=26000(步)
答:第31天需要走26000步。
25.解:(1)容器由侧面(长方形)和底面(圆)组成:
侧面展开后长=2πr=2×3×5=30(厘米)(与硬纸板长度完全匹配),宽=高度=10厘米
硬纸板宽20厘米可沿宽度方向放置2个侧面(2×10=20厘米),因此侧面最多可制作2个
底面直径=2r=10(厘米),需占用10×10厘米的正方形区域
硬纸板长30厘米可放3个底面(3×10=30厘米),宽20厘米可放2个底面(2×10=20厘米)
共可制作3×2=6(个)底面
每个容器需1个侧面和1个底面需要的纸板面积为30×10+10×10=300+100=400(平方厘米)(实际圆柱侧面积和底面积之和为30×10+3×52=300+75=375平方厘米)
而纸板面积为30×20=600(平方厘米)
600÷400=1(个)……200(平方厘米)
因此最多制作1个容器。
答:一张硬纸板最多能制作1个这样的无盖圆柱形容器。
(2)容器表面积(不含上盖)=侧面积+底面积:
侧面积=底面周长×高=30×10=300(平方厘米)
底面积=3×52=75(平方厘米)
总表面积=300+75=375(平方厘米)
装饰面积=375150(平方厘米)
答:每个容器需要的彩色贴纸面积是150平方厘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