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化学下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课件

资源简介

(共37张PPT)
人教版2024 九年级化学 下册
《义务教育教材(2024版)》内容解读PPT
时间:
演讲:**
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到:“根据《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
育课程教材建设的意见》精神,教育部组织修订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
修订教材的必要性和依据,强调了教材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和信息技术应用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这些修订,教材将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日前,教育部印发《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教学用书目录(根据2022年版课程标准修订)
》,通知表示,根据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的教材将于2024年秋季学期陆续投入使用。
为更好地帮助熟悉2024年秋季新学期新教材,准确把握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特推出《义务
教育新教材(2024版)》具体内容解读PPT,提高教学效果。
前 言
目 录
第一部分
《化数学新教材(2024人教版)》目录新旧对照
第二部分
《化学新教材(2024人教版)》整体重要变化
第三部分
《化学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要点解读
第四部分
《化学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五部分
《化学新教材(2024人教版)》各章节教学安排
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2024版 2012版 单元 课题 课题 单元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1金属材料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8.1金属材料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九单元 溶液 9.1溶液及其应用 9.2溶解度 9.3溶质的质量分数 9.1溶液的形成 9.2溶解度 9.3溶液的浓度 第九单元
溶液
教材目录新旧对照
(红色为部分为改动内容)
整合(内容结构化)
调序(编排的逻辑性)
更名(外显大概念及内涵)
更名
更名
2024版 2012版 单元 课题 课题 单元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10.1溶液的酸碱性 10.2常见的酸和碱 10.3常见的盐 10.1常见的酸和碱 10.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第十单元
酸和碱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 11.2化学肥料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11.1化学与人体健康 11.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12.3有机合成材料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第一部分 目录结构比对
单元
整合
课题
整合
调序
课题
整合
更名
更名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新教材修订在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上,聚焦核心素养、体现新课程理念。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凸显大概念统领,力求反映学科的本质,外显科学方法,加强实践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对原来教材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
新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思想性,注重基础性,反映时代性。依据课标要求,加强德育教育,体现化学学科本质,反映现代科技进步,综合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从栏目的变化来看,主要是精选栏目、强化其功能。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新教材从多个角度设计了不同维度、不同作用的教材栏目
共14个栏目,8个保留原教材(改名2个),新增4个,整合1个
单元小结
单元练习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展示我国科技成就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展示我国科技成就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优化作业系统
精心编制了高质量的新题,习题选材充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化学学科进展和我国科技发展成就,化学与工程、技术、环境的融合,以及跨学科内容等,重视发挥习题的育人功能。
落实“双减”要求,题型编排更加合理有层次,符合学习进阶,注意控制习题的数量、难度和完成时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质增效。
练习与应用:巩固本课题所学内容,突出基础性和知识的简单应用
复习与提高:主要是针对本单元内容及前面所学单元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综合性和拓展应用功能。注重考查学生在单元学习中是否达成素养目标,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提高学生灵活分析和迁移应用能力,契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需要。
第二部分 整体重要变化
跨学科实践活动从多学科视角考察真实的社会生活议题
跨学科实践活动1 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
跨学科实践活动2 制作模型并展示科学家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的历程
跨学科实践活动3 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
跨学科实践活动5 基于碳中和理念设计低碳行动方案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跨学科实践活动7 垃圾的分类与回收利用
跨学科实践活动8 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
跨学科实践活动9 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跨学科实践活动10 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实践活动充分考虑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物质的化学变化” 主题中的核心知识,考虑了化学与资源、能源、材料、环境、健康等领域,尽可能承载生物学、地理、物理、道德与法治等其他学科内容,需要综合应用技术与工程思想与方法。
第三部分 各章节要点解读
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主要介绍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9单元:溶液
介绍溶液的组成及其应用,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10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介绍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复分解反应
第11单元:化学与社会
化学与健康介绍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化学与社会发展介绍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应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内容 ①超薄不锈钢精密箔材、火箭发动机上的金属焊接——新教材P7 ①展示我国科技发展;
②体会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②调查与研究:查阅我国航天领域中新型 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并撰写报告——P8 了解我国在航天领域使用的新型金属材料,认识科技
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
③方法导引:预测——新教材P14 基于2022版课标要求,引导学生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预测某种金属能否与稀酸或其他金属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预测,通过化学实验等方法验证所作预测的合理性,将核心素养的发展具体化、显性化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 ④天多数金禹在目然界中是以金禹初物形 式存在的——新教材P16 2022版课标中新增对金属矿物的内容要求
★⑤化学家:徐光宪 ——新教材P21 ①认识我国化学家徐光宪和他的团队在稀土资源领域作出的贡献;
②培养资源安全意识;
③厚植民族自豪感
⑥跨学科实践活动7:垃圾的分类与回收 利用——新教材P28 应用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物质的变化等化学知识,结合物理、生物学、道德与法治、地理等课程相关知识,认识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的方法及途径,宣传和践行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的生活方式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删减 ①课外实验:淬火与回灭 旧版下册——P7~8 ①课外实验与真实工业生产中操作的精准度不一致;
②落地“双减”,聚焦核心知识
②资料卡片: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旧版下册——P14 金属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估算值,会依据资源来源
及估算方式不同而改变
③实验室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现 象的分析 旧版下册——P15~16 ①实验操作麻烦,可行性低;②CO有毒,制备原理初中不作要求;③炼铁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仍然保留,该实验装置与操作不再作要求
④图8-19:邮票图 旧版下册——P16 钢铁行业目前以优化产能、绿色低碳为主旋律,而不是邮票中所展示的产量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调整 ①铜的颜色由“紫红色”改为“红色” 新人教下册——P2 根据实际观察到的金属铜的颜色判断
②表8-1:-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数据 有更新。新人教下册——P3 更加科学、规范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 应的难易程度是不同的,删除“剧烈”程度 新人教下册——P10 金属和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金
属的形状、氧气的浓度等,故不能用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
④“盐酸”统改为“稀盐酸” 新人教下册——P10 盐酸包括稀盐酸和浓盐酸,该实验所用的均为稀盐酸,
试剂名称更准确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调整 ⑤探究: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完善探究流程:问题一实验一分析与结论; 更新:部分表述、图片、表格等; 删除:分析与结论中删除反应的剧烈程度的 分析; 根据反应时是否有氢气产生,将金属分为两 类的讨论;删除金属与盐酸反应的比较的卡 通图片(新教材下册——P10~11) 金属活动性指金属单质在水溶液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难
易程度,它的判断依据是金属的标准电极电势;金属性指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的倾向大小,定量判断依据是金属元素原子的电离能,金属性≠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属于热力学内容,金属和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动力学的表现,除了与金属本质属性有关之外,还会受到接触面积、浓度、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严格地讲,根据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不科学、不严谨的,故而把体现剧烈程度的卡通图删去了,防止对教学和命题造成误导
⑥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 完善探究流程:问题一实验一分析与结论; 更新:部分表述、图片、表格等;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存在环境:由溶液改为水溶液(新教材下册——P12~13) ①金属和酸能否反应,金属与金属盐溶液能否发生置
换反应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②金属
和氧气的反应、金属和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依据;③金属和氧气的反应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属于金属性的问题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调整 ⑦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反应物:铁钉改为铁丝;现象描述:“铁钉上会有紫红色的铜生成”改为“铁丝上会有红色的铜生成”(新教材下册——P12~13) 铁丝更易观察实验现象,且与第五单元中铁丝与硫酸
铜溶液的反应前后对应;铜颜色的描述改为红色
⑧图8 -14:-些金属矿石 删除:菱铁矿、黄铜矿、辉铜矿; 新增:赤铜矿、金红石、软锰矿 (新教材下册——P16) 黄铜矿、辉铜矿炼铜过程中会产生SO2,污染空气,用
赤铜矿代替;增加金红石、软锰矿,体现现代工业使用金属材料的发展方向
⑨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标题:“铁制品”改为“铁钉”; 完善探究流程:问题一实验一分析与结论; 分析与结论新增分析实验设计是如何控制 变量的(新教材下册——P19~20) ①铁制品改为铁钉,更符合实验实际情况;②探究栏
目,注重体现探究要素,体现探究的过程、思路和方法;
③新增实验设计是如何控制变量的,体现了课程标准
中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的思路与方法中控制变量、对比
实验方法的渗透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调整 ⑩实验活动5: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 性质 实验目的:“培养实验设计能力”改为“进一 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实验用品:删除铁粉; 问题与交流:全部更改 (新教材下册——P27) ①经过前七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实验
设计能力,故此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②实验用品中有铁片,可以不用再出现铁粉,而且铁粉
是黑色的,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③问题与交流更改后
有助于强化此次实验的目的,加强金属活动性实验设
计原理的掌握,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九单元——溶液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课题调整 ①课题1“溶液的形成”调整为“溶液及其应用” (新版下册目录——P1) 凸显溶液的应用,与新教材内文新增“二、溶
液的应用”对应
②2课题3“溶液的浓度”调整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新版下册目录——P1) ①溶液的浓度有多种表示方法,比如体积分
数、物质的量浓度;
②改为溶质的质量分数,标题与内文吻合度更高
实验调整 ①将“实验活动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从旧 教材的第十一单元调整到新教材的第九单元 (新版下册目录——P1) 该实验涉及溶解、结晶等知识,与第九单元更契合
②“探究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调整为“实验 9-4”,实验方案给出,删除画实验装置简图等 (新版下册——P33) 聚焦主干知识,弱化次要知识,初中阶段只要求学生知道哪些物质溶于水会吸热、放热及其实际的应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 ①课题1新增知识模块“二、溶液的应用” (新版下册——P33 ~34) 突出了化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更加注重素材的导向性
②课题2新增“方法导引”,具体阐释数据处理的方法(新版下册——P42) 强化化学思想与方法,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③课题2新增“调查与研究”,了解中国空间站所采用的航天员饮用水保障技术 (新版下册——P44) 提升学生综合获取信息能力及与同学的
沟通协作能力
★④跨学科实践活动8: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新版下册——P58) 了解海洋中的资源,认识不同类型海洋资源的利用情况,知道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是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资源短缺等难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能通过海水制盐的实践活动,形成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实现物质分离的思路与方法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删减 ①课题1删除“三、乳化现象’ 旧人教下册——P30 聚焦核心概念一溶液,删减次要概念,减轻学生负担
②课题2中“探究溶解度曲线”删除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旧人教下册——P36 与时俱进,利用电脑软件能更真实、详细地对数据进行处理
③删除课题2.3中的课外实验“自制白糖晶体”“自制汽水” 旧人教下册——P39、45 2024版人教教材统一将“课外实验”栏目删除,学生的实践活动调整为“跨学科实践活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调整 ①实验9-3:乙醇能溶解在水中a.红墨水的用量由“2~3滴”改为“两滴”b.表格中实验内容改为“加入乙醇,不振荡”“加入乙醇后振荡”“静置”(新版下册——P32) 明确所用试剂的量,加入修饰语使实验操作更清晰,避免歧义
②资料卡片“溶液、乳浊液和悬浊液”改为“乳浊液和悬浊液”(新版下册——P34~35)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删减,避免重复
③课题2“实验9-5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和“实验9-6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中,试剂的量均减少,固体试剂由“5g”改为“2g"“3g”,液体试剂由“20 mL”“15 mL"改为“10 mL” (新版下册——P37~38) 试剂用量减少,缩短实验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在保证达成实验目的的情况下更加节约试剂,促使学生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科学态度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细节调整 ④“实验9-7三种浓稀程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表格中删除“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列 新版下册——P46 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本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认识溶液有不同的浓度,进而引出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⑤“实验活动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用品中新增“称量纸、空试剂瓶、空白标签” 新版下册——P55 培养学生科学认识溶液、规范书写标签的能力与意识
⑥“实验活动7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用品中删除量筒的量程,“托盘天平”改为“天平”,增加称量纸,删除蒸馏水 新版下册——P56~57 删除仪器和试剂选用的限定,可以根据不同地域装备水平灵活选择,降低教学难度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单元调整 将旧教材中的“第十单元酸和碱”和“第十一单元 盐化肥”合并为“第十单元常见的酸、碱、盐” 新人教下册目录——P1 集中讲解酸、碱、盐三类物质,加深学生从物质类
别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思路,层次更清晰
课题调整 ①“课题1溶液的酸碱性”包含“酸碱指示剂”和 “溶液酸碱度的表示一pH”两部分内容 新人教下册—— P60~65 “溶液酸碱性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内容简单,
贴近学生生活,降低了入门难度,有利于学生对
本单元知识的学习
②“课题2常见的酸和碱”包含“常见的酸”“常见 的碱”“中和反应”三部分内容 新人教下册——P66 ~77 与课题1相呼应,知道了溶液酸碱性的定性检验、定量测定方法,再介绍具体物质的性质和用
途,逻辑更加合理
③“课题3常见的盐”包含“氯化钠”“碳酸钠、碳酸 氢钠和碳酸钙”“复分解反应”“化肥”四部分内容 新人教下册——P78~85 依据2022版课标要求,2024 版人教教材将农药
内容删除,化肥内容简化,与原课题“生活中常见
的盐”合并到一起整合为课题3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内容 ①方法导引: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新人教下册——P74 在酸之后进行碱的学习,可以迁移很多认识酸的
方法,进一步强化物质类别的认识。对认识物质
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炼和总结,并明确
研究物质性质的视角
★②跨学科实践活动9:探究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新人教下册——P92 学生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后,整合地理
和生物学科的相关内容,体会实验室探究与解决
真实问题的差异,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发展对化
学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大概念的认识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删减 内容 ①将“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调整到新教材的课后习题 旧人教下册P51 自制酸碱指示剂实验较简单,不用单独作为一个
探究实验,放在课后习题中,感兴趣的同学可以
进行实验
②探究:洗发剂和护发剂的酸碱性 旧人教下册P64 护发剂是学生不熟悉的物品,不贴合学生生活与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内容重复,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
③“常见的碱”中删除“氢氧化钙与CO2反应”的实验 旧人教下册 P55 与上册第六单元课题3内容重复,减少实验内容的重复
④“常见的碱”中删除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旧人教下册P56 与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内容重复
⑤课外实验:鲜花变色和制作“叶脉书签” 旧人教下册P58 旧教材中的“课外实验”栏目均删除,改为跨学科实践活动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删减 内容 ⑥“氯化钠”中粗盐提纯的讲解 旧人教下册P73 与内容调整有关,相关实验调整到第九单元实验
活动
⑦“物质的分类”的讨论 旧人教下册P76 相关内容调整到第十单元整理与提升
⑧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 旧人教下册P77 可作为情境素材呈现
⑨“化肥的简介”内容删减 旧人教下册P80~81 2022版课标删除农药,故2024 版人教教材将农药内容删除,2022版课标对化肥要求有所降低,且化肥的检验复杂,故内容简化,重点强调化肥的作用及化肥对人类的积极、正面的影响
★⑩化肥的简易鉴别 旧人教下册 P82~83 实验活动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旧人教下册P70 2022版课标学生必做实验不包括此实验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细节调整 ①实验10-1中,将4组试剂改为2组,分别向白醋和肥皂水中加入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 新人教下册 P60 利用生活中的物质让学生认识物质酸碱性
②用pH试纸测溶液pH的实验中,将四组试剂改为三组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分别为白醋、食盐水和肥皂水 新人教下册P61 实验试剂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降低学习难度
③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实验,新教材中没有给出具体的物质 新人教下册P62 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学情不同,不给出具体物质,
也体现了知识学习的开放性
④“资料卡片:人体内的一些液体和排泄物的正常pH范围”部分数据更新 新人教下册 P63 数据更加准确,体现科学性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细节调整 ⑤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调到“常见的酸”后,说明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新人教下册 P70 先利用导电性实验得出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再根据认识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进行迁移,为认识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进行铺垫
⑥将“探究:某些酸、碱、盐之间是否发生反应”改为“思考与讨论 新人教下册P82 2022版课标要求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及简单应用,对复分解反应的要求不高
⑦将“资料卡片”介绍侯德榜调整为“科学史话”, 介绍了化学工业的先驱一侯德榜和范旭东 新人教下册 P84 增加范旭东的介绍主要考虑三点:①他开创产品种类涉及酸、碱、盐等大型化工企业,与本单元内容相契合;②他本人非常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时期,依然重视科学研究;③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压下,他坚决不将民族工业交给外国人去做
⑧“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活动调整到第九单元 新人教下册 P56 ~57 该实验内容涉及的化学知识与第九单元溶解、结晶等内容相契合,调整到第九单元更合适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单元调整 将旧教材中的“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改为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 新人教下册目录P2 契合2022版课标学习主题五“化学与社会 跨学科
实践”,社会比生活更广阔,强调化学在物质和能量、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课题调整 ①“课题1化学与人体健康”包含“人体中的元 素”“合理膳食”“合理用药”三部分内容 新人教下册P94~102 本课题从人体健康这个方面体现化学价值,注重从化
学与应用、物质组成与转化、能量转化等方面来体现
化学的学科特点
②“课题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包含“化学与能源 利用”“化学与材料开发”两部分内容 新人教下册 P103 ~111 本课题重点介绍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主要
通过了解自然环境中的资源向人类社会提供了能源
与材料,强化化学学科通过物质转化得到相应能量和
物质的学科特点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 内容 ★①“合理用药”知识模块 新人教下册 P99 ~100 凸显了2022版课标中化学与医药研制及营养健康的
相关内容,通过认识药物这一类化学物质的存在、合
成与功能,体现化学在维护人体健康中的作用
②科学 技术 社会:消毒防腐药 新人教下册P100 通过对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剂量和范围”的使用可以作为造福人类的消毒剂的说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强调化学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
③科学史话:青霉素 新人教下册 P100 介绍了对人类健康发展重要的化学物质药物的发明、分子结构,凸显了化学的学科价值;通过介绍抗生素工业发展历程,凸显我国的医药发展成就
④化学与能源利用中,主要介绍了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新人教下册P103~104 凸显了化学在物质转化与能量提供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化学学科的价值
⑤科学 技术 社会:风电制氢 新人教下册 P105 介绍我国新时代清洁能源的发展成就,体现了化学与其他学科融合协作,资源、技术与产业密切配合,实现了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新增 内容 ⑥以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为背景,简单举例介绍了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新人教下册P107 通过化学方法研究并开发出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凸显化学在物质转化中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体现我国各行业材料发展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⑦“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的探究 新人教下册 P107 本实验突出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如何运用化学的视角和观点
⑧以可持续发展为背景,简单介绍了物质的转化与资源的再利用 新人教下册 P108 凸显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学科特点,以及化学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承载的物质转化、能量转化的重要作用
⑨方法导引:跨学科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 新人教下册 P109 本方法的重点在于观念和方法的引导,引导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如何从化学角度分析问题,如何从跨学科角度解决问题
★⑩跨学科实践活动10:调查我国航天科技领域中新型材料、新型能源的应用 新人教下册P115 通过了解新型材料和新型能源在我国航天领域中的应用,加深对物质性质与应用、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等知识的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建构“可持续发展”“系统与模型”的跨学科大概念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删减 内容 ①硒元素和锌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旧人教下册P99 硒、锌元素与生活联系不紧密
②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的介绍 旧人教下册P104 了解化学可以合成塑料以及塑料的作用即可,塑料的分类与主要学习内容关系不大
③“白色污染”相关内容 旧人教下册P107 通过近年来的科技发展以及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塑料制品造成的“白色污染”已减轻较多
④化学 技术 社会:复合材料 旧人教下册P109 新时代复合材料已取得很大成就,新人教下册 P107
介绍材料时对复合材料的发展有了简单介绍
⑤课外实验:有关保鲜膜的实验 旧人教下册P110 塑料保鲜膜的使用原理较复杂,不作要求
第四部分 各章节具体变化
变化 主要内容 变化解读
细节调整 ①图11-1:人体中元素的含量的数据更新 新人教下册 P94 随着高科技测量技术的发展,数据更严谨、科学
②更换“人体中的元素”模块中“思考与讨论’ 的问题 新人教下册 P94 综合性更强,结合了生物学知识、图像和数据,培养学
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分析能力
③钾元素和钠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新人教下册P95 钾元素和钠元素对维持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与生活
经验联系紧密
④简化“有机化合物”知识模块 新人教下册P95 有机物相关的知识较复杂,高中化学会详细讲解,简
化了有机物概念的介绍,重点认识几种有机物
⑤简化介绍了六大营养物质和糖类、蛋白质、 油脂在人体内的转化与作用,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和食品安全 新人教下册 P97 关于食物、营养物质与新陈代谢的知识,初中生物学、
体育与健康课程已学习过,所以重复的内容删除,本
部分重在强调六大营养素的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体
现化学学科特点
第五部分 各章节教学安排
单元 课题 课时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8.1金属材料 1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2
8.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2
第九单元 溶液 9.1溶液及其应用 1
9.2溶解度 2
9.3溶质的质量分数 2
第十单元 常见的酸、碱、盐 10.1溶液的酸碱性 1
10.2常见的酸和碱 4
10.3常见的盐 3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11.1化学与人体健康 2
11.2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
感谢观看,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