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8张PPT)3.1.1函数的概念(一)第三章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1.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重点)2.能正确使用区间表示数集.3.会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难点)学习目标在初中,我们已经知道函数是用来刻画在某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变化规律的,给定自变量的某个取值,我们可以求得对应因变量的取值.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函数概念的基础上,应用集合语言和对应关系进一步刻画函数,从而建立更加准确的函数概念.导 语一、函数的概念二、区间的概念课时对点练三、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随堂演练内容索引函数的概念一提示 问题1和问题2都使用同一个解析式来表示了相应的实际问题,但是两个问题有不同的实际背景,这说明这两个函数有相同的对应关系,但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会有区别.课本提出的问题1和问题2有什么异同点?这说明什么?问题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0-P62的问题-问题4,回答以下问题.提示 也提到了函数.但是与问题1和问题2中的函数给出的方式不相同,问题1和问题2是用解析式给出的函数,问题3和问题4是用图象和表格呈现出来的,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比解析式更直观、形象.课本问题3和问题4中是否提到了函数?请指出它们与问题1和问题2中的函数表示方式上的区别.问题2提示 ①都包含两个非空数集,分别用A,B来表示;②都有一个对应关系;③对于数集A中的任意一个数x,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和它对应.通过对课本中的4个问题的分析,你能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问题31.函数的概念概念 一般地,设A,B是非空的 ,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 ,按照某种 的对应关系f,在集合B中都有 的数y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三要素 对应关系 y=f(x),x∈A定义域 的取值范围A值域 与x的值相对应的 值的集合{f(x)|x∈A}实数集任意一个数x确定唯一确定xy2.已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1)一次函数y=ax+b(a≠0)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2)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定义域为 ,当a>0时,值域是;当a<0时, 值域是.(3)反比例函数y=(k≠0)的定义域为 ,值域为 .RRR{x|x≠0}{y|y≠0}(1)A,B是非空的实数集,定义域是A,值域是集合B的子集.(2)函数定义中强调“三性”:任意性、存在性、唯一性.(3)“y=f(x)”是数学符号之一,体现变量y与变量x的对应关系,不表示y等于f与x的乘积.其中的f表示对应关系,f(x)可以是解析式的形式,也可以是图象或表格的形式.(4)函数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与值域.注 意 点<<< (1)(多选)下列能表示从集合A到集合B的函数的是A.A={-1,0,1},B={0,1},f:A中的数平方B.A={0,1},B={-1,0,1},f:A中的数开方C.A=Z,B=Q,f:A中的数取倒数D.A=R,B={x|x≥0},f:A中的数取绝对值例 1√√按照函数定义,选项B中,集合A中的元素1对应集合B中的元素±1,不符合函数定义中一个自变量的值对应唯一的函数值的条件;选项C中,集合A中的元素0取倒数没有意义,也不符合函数定义中集合A中任意元素都对应着唯一的函数值的要求;选项A和D符合函数的定义.解析A.2个 B.3个 C.4个 D.5个(2)下列图象能够作为函数y=f(x)的图象的有由函数的定义可知(1)(5)可作为函数图象,(2)(3)(4)对于x的值,可能有多个y值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图象.解析√(1)判断一个对应关系是否为函数的方法反思感悟(2)判断图形是否为函数关系的步骤①任取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l;②在定义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③若直线l与图形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是函数;若在定义域内没有交点或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点,则不是函数. 设P={x|0≤x≤4},Q={y|0≤y≤4},对于下列四个图象,能表示集合P到集合Q的函数关系的是跟踪训练 1由函数的定义知A的定义域不是P,不符合题意;B符合函数的定义,符合题意;C中集合P中有的元素在集合Q中对应两个函数值,不符合函数定义;D中,当x=2时,有两个值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定义.解析√二区间的概念定义 名称 区间 数轴表示{x|a≤x≤b} 闭区间 ________{x|a{x|a≤x{x|a设a,b∈R,且a[a,b](a,b)[a,b)(a,b]定义 名称 区间 数轴表示{x|x≥a} [a,+∞){x|x>a} (a,+∞){x|x≤b} (-∞,b]{x|x特别地:实数集R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1)区间是实数集的一种表示形式,集合的运算仍然成立,但因为区间的左端点必须小于右端点,所以区间只能表示连续的数集.(2)区间的开闭是由端点值能否取到来决定的,所以区间的开闭不能混淆,这要求我们用数轴表示区间时,要特别注意实心点与空心点的区别.(3)“∞”是一个符号,而不是一个数.注 意 点<<< 把下列数集用区间表示:(1){x|x≥-1};例 2{x|x≥-1}=[-1,+∞).解(2){x|x<0};{x|x<0}=(-∞,0).解(3){x|-1{x|-1解(4){x|0{x|0解用区间表示数集的注意点(1)区间左端点值小于右端点值.(2)区间两端点之间用“,”隔开.(3)含端点值的一端用中括号,不含端点值的一端用小括号.(4)以“-∞”“+∞”为区间的一端时,这端必须用小括号.反思感悟 (1)集合{x|-2(2)已知区间(a2+a+1,7],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跟踪训练 2由题意可知a2+a+1<7,即a2+a-6<0,解得-3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2).解析(-2,0)∪(0,2](-3,2)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三(课本例2)已知函数f(x)=,(1)求函数的定义域;例 3使根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x|x≥-3},使分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是{x|x≠-2}.所以,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x|x≥-3}∩{x|x≠-2}={x|x≥-3,且x≠-2},即[-3,-2)∪(-2,+∞).解(2)求f(-3),f 的值;将-3与代入解析式,有f(-3)==-1;f.解(3)当a>0时,求f(a),f(a-1)的值.因为a>0,所以f(a),f(a-1)有意义.f(a)=;f(a-1)=.解(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①y=3-x;例 3函数y=3-x的定义域为R.解②y=;由于0的零次幂无意义,故x+1≠0,即x≠-1.又x+2>0,即x>-2,所以函数y=的定义域为{x|x>-2且x≠-1}.解③y=;要使函数有意义,自变量x的取值必须满足解得x≤5且x≠±3,所以函数y=的定义域为{x|x≤5且x≠±3}.解④y=.要使函数有意义,则即解不等式组得-1≤x<1.所以函数y=的定义域为{x|-1≤x<1}.解(2)已知函数f(x)=x+则f(2)= ;当a≠-1时,f(a+1)= .f(2)=2+.当a≠-1时,a+1≠0,所以f(a+1)=a+1+.解析a+1+在例3(2)中,若f(b)=则b= .延伸探究由f(b)=b+得b≠0,(2b-1)(b-2)=0,解得b=或b=2.解析或2(1)求定义域的依据:分式的分母不为0,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0次幂的底数不为0等,如果解析式中含有多个式子,则定义域是使得各式子都有意义的数的集合.另外,在实际问题中函数的定义域,要考虑实际意义.(2)函数的定义域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的形式表示.(3)函数求值的方法①已知f(x)的表达式求f(a)(a在定义域之内)的值时,只需用a替换表达式中的x即得.②已知f(x)与g(x) 求f(g(a))的值,应遵循由内往外的原则,即先计算g(a)的值,再将该值作为f(x)的自变量去替换表达式中的x进行求解.反思感悟1.知识清单:(1)函数的概念与三要素.(2)用区间表示数集.(3)函数的定义域与函数值.2.方法归纳:定义法、图象法.3.常见误区:函数概念的理解.随堂演练四12341.下列对应或关系式中是A到B的函数的是A.A={x|-1≤x≤1},B={y|-1≤y≤1},x2+y2=1B.A={1,2,3,4},B={0,1},对应关系如图:C.A=R,B=R,f:x→y=D.A=Z,B=Z,f:x→y=√1234A错误,x2+y2=1可化为y=±显然存在x∈A,y值不唯一;B正确,符合函数的定义;C错误,2∈A,在B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D错误,-1∈A,在B中找不到与之相对应的数.解析12342.函数f(x)=(x-1)0+的定义域为A.(1,+∞) B.(-2,+∞)C.(-2,1)∪(1,+∞) D.R√易知解得x>-2且x≠1,所以函数f(x)的定义域为(-2,1)∪(1,+∞).解析12343.已知函数f(x)=则f 等于A. B. C.a D.3a√f =3a.解析12344.若区间[a-1,a]关于原点对称,则a= .由已知得a-1=-a,解得a=.解析课时对点练五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C D A D D ABC ACD (1,2)题号 9 11 12 13 15 答案 [0,26] C A 15 3对一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0.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f(2)=g(2)=22+1=5.(2)f(g(3))=f(32+1)=f(10)=.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所以x2=1,即x=±1,从而函数的定义域为{x|x=±1}={1,-1}.(2)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满足即解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且x≠-3}.14.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3)由题意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ax+1≥0在R上恒成立.当a=0时,1≥0恒成立,所以a=0符合题意;当a≠0时,则 0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4].16.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令x=y=1,则f(1)=2f(1),∴f(1)=0.(2)令x=2,y=3,则f(6)=f(2)+f(3)=a+b,令x=y=6,则f(36)=2f(6)=2(a+b),∴f(36)=2(a+b).基础巩固1.区间(0,1]等于A.{0,1} B.{(0,1]}C.{x|0√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2.下列图象中,不能作为y=f(x)的函数图象的是√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任作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移动直线此直线与函数图象至多有一个交点,选项D不满足函数图象的要求.解析3.已知函数f(x)=若f(a)=2,则a的值为A. B. C. D.-√由f(a)=2,得=2,解得a=.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A.0 B.1 C.2 D.34.已知函数f(x)由下表给出,则f 的值为√因为<1,所以f =1,则10f =10>2,故f=f(10)=3.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x x≤1 1y 1 2 35.函数y=的定义域为A.(-∞,3] B.[0,3]C.(0,2)∪(2,3) D.[0,2)∪(2,3]√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题意,得解得0≤x≤3且x≠2.故函数的定义域为[0,2)∪(2,3].解析6.(多选)已知集合A={x|0≤x≤8},集合B={y|0≤y≤4},则下列对应关系中,可以看作是从A到B的函数关系的是A.f:x→y=x B.f:x→y=xC.f:x→y=x D.f:x→y=x√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D,在集合A中的部分元素,在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它对应,故不正确.解析√√7.(多选)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有A.函数值域中的每一个数,在定义域中都至少有一个数与之对应B.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一定是无限集合C.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确定后,函数的值域也就确定了D.若函数的定义域中只含有一个元素,则值域中也只含有一个元素由函数定义知,A,C,D正确,B不正确.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8.若函数f(x)的定义域为[2a-1,a+1],值域为[a+3,4a],则a的取值范围为 .由区间的定义知解得1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9.已知一枚炮弹发射后距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时间t(单位:s)的关系为h=130t-5t2,则该函数的定义域为 .由题意可知130t-5t2≥0,所以0≤t≤26,即函数h=130t-5t2的定义域为[0,26].解析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0,26]10.已知f(x)=g(x)=x2+1,x∈R.(1)求f(2),g(2)的值;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f(2)=g(2)=22+1=5.解(2)求f(g(3))的值.f(g(3))=f(32+1)=f(10)=.解11.已知集合A={1,2,k},B={4,7,10},x∈A,y∈B,使B中元素y和A中元素x一一对应,对应关系为y=3x+1,则k的值为A.5 B.4 C.3 D.2√综合运用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根据对应关系为y=3x+1,3×1+1=4,3×2+1=7,由题意可得3×k+1=3k+1=10,所以k=3.解析12.已知函数f(x)=+bx-3,且f(-1)=-1,则f(1)的值为A.-5 B.-3 C.-1 D.1√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因为 f(-1)=-a-b-3=-1,所以 a+b=-2,所以f(1)=a+b-3=-2-3=-5.解析13.已知集合A=B={0,1,2,3},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那么该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有 种.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5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函数的定义知,此函数可分为四类:若函数是四对一对应,则值域有{0},{1},{2},{3},共4种情况;若函数是三对一对应,则值域有{0,1},{0,2},{0,3},{1,2},{1,3},{2,3},共6种情况;若函数是二对一对应,则值域有{0,1,2},{0,1,3},{0,2,3},{1,2,3},共4种情况;若函数是一对一对应,则值域为{0,1,2,3},共1种情况.综上,该函数的值域的不同情况有4+6+4+1=15(种).解析14.(1)求y=的定义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要使函数有意义,则所以x2=1,即x=±1,从而函数的定义域为{x|x=±1}={1,-1}.解(2)求f(x)=的定义域;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满足即解得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x<0且x≠-3}.解(3)若函数y=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由题意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2+ax+1≥0在R上恒成立.当a=0时,1≥0恒成立,所以a=0符合题意;当a≠0时,则 0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4].解1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为A={1,2,3,4},值域为B={7,8,9},且对任意的x拓广探究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3由题意知,当1,2对应7时,3对应8,4对应9;当1对应7时,2,3对应8,4对应9;当1对应7时,2对应8,3,4对应9,所以一共有3个.解析16.已知函数f(x)对任意正实数x,y都有f(xy)=f(x)+f(y)成立.(1)求f(1)的值;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令x=y=1,则f(1)=2f(1),∴f(1)=0.解(2)若f(2)=a,f(3)=b(a,b均为常数),求f(36)的值.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令x=2,y=3,则f(6)=f(2)+f(3)=a+b,令x=y=6,则f(36)=2f(6)=2(a+b),∴f(36)=2(a+b).解第三章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