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充要条件(课件(共67张PPT))-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2 充要条件(课件(共67张PPT))-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1.4.2
充要条件
第一章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1.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
2.会判断一些简单的充要条件问题.(重点)
3.能对充要条件进行证明.(难点)
学习目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使结论成立的条件可能不唯一,同样的条件也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另外,我们在初中学过两直线平行的性质定理如“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还学过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如“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从中我们能得到“两直线平行”是“同位角相等”的什么条件呢?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的探究充要条件.
导 语
一、充要条件
二、充要条件的证明
课时对点练
三、充要条件的应用
随堂演练
内容索引
充要条件

提示 不难发现,上述命题中的命题(1)(4)和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命题(2)是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假命题;命题(3)是假命题,但它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将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p和结论q互换,就得到一个新的命题“若q,则p”,称这个命题为原命题的逆命题.下列“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哪些命题与它们的逆命题都是真命题?
(1)若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分别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2)若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3)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c<0;
(4)若A∪B是空集,则A与B均是空集.
问题1
提示 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其实质是判断“若p,则q”及其逆命题“若q,则p”是真是假,原命题为真而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而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原命题为真,逆命题为真,则p是q的充要条件;原命题为假,逆命题为假,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你能通过判断原命题和逆命题的真假来判断p,q的关系吗?
问题2
1.如果“若p,则q”和它的逆命题“若q,则p”均是真命题,即既有
,又有 ,就记作 ,此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 条件.
2.条件关系判定的常用结论:
p q
q p
p q
充要
条件p与结论q的关系 结论(p是q的)
p q,且q p 充分不必要条件
q p,且p q 必要不充分条件
p q,且q p 充要条件
p q,且q p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充要条件的判断步骤:①确定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②尝试用条件推结论;③再尝试用结论推条件;④最后判断条件是结论的什么条件.
(2)充要条件的等价说法:p是q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q成立当且仅当p成立,或p与q等价.
注 意 点
<<<
 (课本例3)下列各题中,哪些p是q的充要条件?
(1)p:四边形是正方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例 1
因为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不一定是正方形(为什么),所以q p,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2)p:两个三角形相似,q:两个三角形三边成比例;
因为“若p,则q”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若q,则p”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所以它们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3)p:xy>0,q:x>0,y>0;
因为xy>0时,x>0,y>0不一定成立(为什么),所以p q,所以p不是q的充要条件.

(4)p:x=1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一个根,q:a+b+c=0(a≠0).
因为“若p,则q”与“若q,则p”均为真命题,即p q,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请用“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回答)?
(1)p:x=1,q:x-1=;
例 1
方法一 当x=1时,x-1=成立;
当x-1=时,x=1或x=2.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方法二 A={x|x=1}={1},
B={x|x-1=}={1,2},可知A B,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p:关于x的方程ax+b=0(a,b∈R)有唯一解,q:a≠0;
若关于x的方程ax+b=0(a,b∈R)有唯一解,则a≠0,故p q;
若a≠0,则方程ax+b=0的根为x=-只有一解,故q p,
综上,p是q的充要条件.

(3)p:x+2≠y,q:(x+2)2≠y2;
由q:(x+2)2≠y2,
得x+2≠y且x+2≠-y,又p:x+2≠y,
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a是自然数;q:a是正数.
0是自然数,但0不是正数,故p q;
又是正数,但不是自然数,故q p.
故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四种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集合法:即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
(3)等价法:即利用p q与q p的等价关系,一般地,对于条件和结论是否定形式的命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4)传递法: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即由p1 p2 … pn,可得p1 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下列各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请用“充分不必要条件” “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回答)?
(1)p: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q:三角形存在两角相等;
充要条件;

跟踪训练1
(2)p:☉O内两条弦相等,q:☉O内两条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必要不充分条件;

(3)p:A∩B= ,q:A与B之一为空集;
必要不充分条件;

(4)p:a能被6整除,q:a能被3整除;
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要条件的证明
 (课本例4)已知:☉O的半径为r,圆心O到直线l的距离为d.求证: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
例 2
设p:d=r,q:直线l与☉O相切.
(1)充分性(p q):如图所示,作OP⊥l于点P,则OP=d.若d=r,则点P在☉O上.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Q(异于点P),连接OQ.在Rt△OPQ中,OQ>OP=r.所以,除点P外直线l上的点都在☉O的外部,即直线l与☉O仅有一个公共点P.所以直线l与☉O相切.
(2)必要性(q p):若直线l与☉O相切,不妨设切点为P,
则OP⊥l.因此,d=OP=r.
由(1)(2)可得,d=r是直线l与☉O相切的充要条件.
证明
 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有一正实根和一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例 2
必要性:由于方程ax2+bx+c=0(a≠0)有一正实根和一负实根,
∴Δ=b2-4ac>0,且x1x2=<0,∴ac<0.
充分性:由ac<0可推出Δ=b2-4ac>0及x1x2=<0,
∴方程ax2+bx+c=0(a≠0)有一正一负两实根.
综上,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有一正实根和一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
充要条件证明的思路
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首先要明确p是条件,q是结论;其次推证p q是证明充分性,推证q p是证明必要性.




求证: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b=0.
(1)充分性:如果b=0,那么y=kx,
当x=0时,y=0,函数图象过原点.
(2)必要性:因为y=kx+b(k≠0)的图象过原点,
所以当x=0时,y=0,得0=k·0+b,所以b=0.
综上,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过原点的充要条件是b=0.
证明
跟踪训练2
充要条件的应用

 已知p:-2≤x≤10,q:1-m≤x≤1+m(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例 3
p:-2≤x≤10,q:1-m≤x≤1+m(m>0).
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x|1-m≤x≤1+m} {x|-2≤x≤10},
故有
解得m≤3.又m>0,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0
若本例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改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延伸探究1
p:-2≤x≤10,q:1-m≤x≤1+m(m>0).
设集合A={x|-2≤x≤10},集合B={x|1-m≤x≤1+m},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A B,
所以解得m≥9,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m≥9}.

本例中p,q不变,是否存在实数m使p是q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因为p:-2≤x≤10,q:1-m≤x≤1+m(m>0),
设集合A={x|-2≤x≤10},集合B={x|1-m≤x≤1+m},
若p是q的充要条件,则集合A=B,
即无解.
故不存在实数m,使得p是q的充要条件.

延伸探究2
应用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及充要条件求参数值(范围)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将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
(2)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构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




1.知识清单:
(1)充要条件概念的理解.
(2)充要条件的证明.
(3)充要条件的应用.
2.方法归纳:等价转化.
3.常见误区:条件和结论辨别不清.
随堂演练

1
2
3
4
1.“x>0”是“x≠0”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由“x>0” “x≠0”,反之不一定成立.
因此“x>0”是“x≠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
1
2
3
4
2.“x2-4x-5=0”是“x=5”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由x2-4x-5=0得x=5或x=-1,
则当x=5时,x2-4x-5=0成立,
但当x2-4x-5=0时,x=5不一定成立.
因此“x2-4x-5=0”是“x=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1
2
3
4
3.(多选)已知集合A={x|x≤3},集合B={x|x≤m+1},能使A∩B=A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
A.m>0 B.m>1
C.m>3 D.m>4

A∩B=A当且仅当A是B的子集,当且仅当m+1≥3,即m≥2,对比选项可知使得m≥2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有m>3,m>4.
解析

1
2
3
4
4.函数y=x2+m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
函数y=x2+m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则-=1,即m=-2;
反之,若m=-2,则y=x2-2x+1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解析
m=-2
课时对点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C C BC ABD a=b=0(与此等价的形式亦可)
题号 9 11 12 13 15 答案 {k|k<-2} D B ABC A
对一对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充分性:因为a+b+c=0,
所以c=-a-b,代入方程ax2+bx+c=0,
得ax2+bx-a-b=0,即(x-1)(ax+a+b)=0.
所以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必要性:因为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所以x=1满足方程ax2+bx+c=0,
所以a×12+b×1+c=0,即a+b+c=0.
故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
16
1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非空集合A={x|2a-1因为“x∈A”是“x∈B”的充分条件,所以A B,
所以解得0≤a≤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0≤a≤1}.
(2)假设存在实数a,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
那么A=B,则必有无解.
16
1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故不存在实数a,使得A=B,
即不存在实数a,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
16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必要性:若+2=

即a2+a+b2+b+2ab=2,
即(a+b)2+(a+b)-2=0,
即(a+b-1)(a+b+2)=0,
因为a,b是正实数,
所以a+b+2>0,所以a+b-1=0,即a+b=1.
16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充分性:若a+b=1,
则+2=
==.
故+2=的充要条件是a+b=1.
16
基础巩固
1.已知x∈R,则“x2=x+6”是“x=”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由于“x2=x+6”,则“x=±”,
故“x2=x+6”是“x=”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巴布亚企鹅,属鸟类,是企鹅家族中游泳速度最快的种类,时速可达36千米,也是鸟类中当之无愧的游泳冠军,其模样憨态有趣,有如绅士一般,十分可爱,被称为“绅士企鹅”.若啾啾是一只鸟,则“啾啾是巴布亚企鹅”是“啾啾会游泳”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会游泳的鸟有很多种,巴布亚企鹅是其中的一种,
则“啾啾是巴布亚企鹅”可以推出“啾啾会游泳”,
但“啾啾会游泳”并不能推出“啾啾是巴布亚企鹅”.
所以“啾啾是巴布亚企鹅”是“啾啾会游泳”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
3.设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s是r的充要条件,则s是p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p q且q p,因为r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q r且r q,因为s是r的充要条件,所以s r且r s,如图,所以p s且s p,故s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4.已知a>0,设p:-a≤x≤3a,q:-1A.{a|1C.{a|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
解得0解析
5.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则能表示“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的一个电路图是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对于A,“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对于B,“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充要条件;
对于C,“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对于D,“开关A闭合”是“灯泡B亮”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6.(多选)使“x∈{x|x≤0或x>2}”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可以是
A.x≥0 B.x<0或x>2
C.x∈{-1,3,5} D.x≤0或x>2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从集合的角度出发,在选项中判断哪个是题干中所给集合的真子集,只有B,C满足题意.
解析
7.(多选)设集合A={x|x2+x-6=0},B={x|mx-2=0},则下列可作为B 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是
A.m∈{0,1} B.m∈
C.m∈ D.m∈{1}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x|x2+x-6=0}={2,-3},
当B A时,①若B= ,则m=0;②若B≠ ,则B={2}或B={-3},对应的m=1或m=-
故当B A时,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
所以满足可作为B A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实数m的取值集合为的非空真子集.
解析
8.设a,b∈R,则“a2+b2=0”的充要条件为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b=0(与此等价的形式亦可)
因为a,b∈R,若a2+b2=0,
则a2=b2=0,即a=b=0;
若a=b=0,则a2+b2=0,
所以“a2+b2=0”的充要条件是“a=b=0”.
解析
9.已知p:2k-1≤x≤3,q:-5≤x≤3,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k|k<-2}
p:2k-1≤x≤3,q:-5≤x≤3,
设集合A={x|2k-1≤x≤3},B={x|-5≤x≤3},
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所以B A,
所以2k-1<-5,解得k<-2.
所以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k|k<-2}.
解析
10.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充分性:因为a+b+c=0,
所以c=-a-b,代入方程ax2+bx+c=0,
得ax2+bx-a-b=0,即(x-1)(ax+a+b)=0.
所以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必要性:因为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所以x=1满足方程ax2+bx+c=0,
所以a×12+b×1+c=0,即a+b+c=0.
故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
证明
1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x>3”是“x>5”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a+b=0”是“=-1”的充要条件
C.“x≠±1”是“|x|≠1”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A∪B=B”是“A∩B=A”的充要条件

综合运用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由x>5 x>3,由x>3 x>5,所以“x>3”是“x>5”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A错误;
当a=b=0时,a+b=0,但不存在,所以“a+b=0”不是“=-1”的充分
条件,故B错误;
当x≠±1时,|x|≠1,反过来也成立,所以“x≠±1”是“|x|≠1”的充要条件,故C错误;
由A∪B=B得A B,所以A∩B=A,反之,若A∩B=A,则A B,进而得A∪B=B,故“A∪B=B”是“A∩B=A”的充要条件,故D正确.
解析
16
12.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则“x1·x2>4且x1+x2>4”是“x1>2且x2>2”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当x1=1,x2=5时,满足x1·x2>4且x1+x2>4,但得不到x1>2且x2>2,
若x1>2且x2>2,则x1·x2>4且x1+x2>4,
所以“x1·x2>4且x1+x2>4”是“x1>2且x2>2”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解析
13.(多选)设全集为S,集合A,B S,下列四个命题,是命题A B的充要条件的是
A.A∪B=B B. SB SA
C.∩A= D.∩B=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当A∪B=B时,A B;当A B时,A∪B=B,A满足题意;
当 SB SA时,A B;当A B时, SB SA,B满足题意;
当( SB)∩A= 时,A B;当A B时,( SB)∩A= ,C满足题意;
当( S A)∩B= 时,B A,D不满足题意.
解析
14.已知非空集合A={x|2a-1(1)若“x∈A”是“x∈B”的充分条件,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非空集合A={x|2a-1因为“x∈A”是“x∈B”的充分条件,所以A B,
所以解得0≤a≤1,
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a|0≤a≤1}.

16
(2)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a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假设存在实数a,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那么A=B,
则必有无解.
故不存在实数a,使得A=B,
即不存在实数a,使得“x∈A”是“x∈B”的充要条件.

16
15.设m,n∈R,定义一种新运算:当mn≥0时,m n=m+n;当mn<0时,m n=|m+n|.例如-6 4=2,则“a=0,b=-1或a=-1,b=0”是“a b=-1”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拓广探究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当a=0,b=-1或a=-1,b=0时,ab=0,由当mn≥0时,m n=m+n知,a b
=-1+0=-1;当a b=-1时,根据定义可知ab≥0,所以a+b=-1,故只要满足ab≥0且a+b=-1即可,比如a=b=-时,a b=-1,所以“a=0,b=-1或a=-1,b=0”是“a b=-1”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解析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已知a,b是正实数,求证:+2=的充要条件是a+b=1.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必要性:若+2=

即a2+a+b2+b+2ab=2,
即(a+b)2+(a+b)-2=0,
即(a+b-1)(a+b+2)=0,
因为a,b是正实数,
所以a+b+2>0,所以a+b-1=0,即a+b=1.
证明
16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充分性:若a+b=1,
则+2=
==.
故+2=的充要条件是a+b=1.
证明
16
第一章 §1.4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