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25张)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钠及其化合物(第三课时)课件(25张)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2.1 钠及其化合物(第3课时)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 —— 钠和氯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1】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1】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盐 Na2CO3 NaHCO3
(1)观察Na2CO3和NaHCO3的外观并进行描述 白色粉末 白色晶体
(2)向以上2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几滴水,振荡,观察现象;将温度计分别插入其中,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加几滴水后,结块变成晶体;温度上升 加几滴水后,少部分溶解;温度下降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1】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盐 Na2CO3 NaHCO3
(3)继续向(2)的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水,用力振荡,有何现象 振荡后可溶解 固体量有所减少
(4)分别向(3)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有何现象 溶液变红(较深) 溶液微红
1. Na2CO3、NaHCO3都能溶于水,Na2CO3溶解度更大
2. Na2CO3溶解放热,NaHCO3溶解吸热
3. Na2CO3、NaHCO3溶液都呈碱性,Na2CO3 溶液的碱性更强
实验结论: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1】认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
风化
失去结晶水
Na2CO3 · xH2O
+H2O
Na2CO3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2】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避免阳光直射,
置放阴凉干燥处。
面包为什么松软可口?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2】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Na2CO3很稳定,受热不易分解
试管口有小液滴出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HCO3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2】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2】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改进]
为什么把碳酸氢钠放在小试管里?放在大试管里可以么?
[思考]
操作简便、节约原料
现象连续、易于对比
减少污染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3】归纳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Na2CO3 NaHCO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水溶性 易溶于水 可溶于水
溶液酸碱性 碱性 碱性
热稳定性 加热不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
用 途 纺织、制皂、造纸、 制玻璃等工业 制药、焙制糕点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4】拓展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4】拓展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名称 Na2CO3 NaHCO3
与盐酸 Na2CO3+2HCl = 2NaCl+H2O+CO2↑ NaHCO3+HCl = NaCl+H2O+CO2↑
与 NaOH 不反应 NaHCO3+NaOH = Na2CO3+H2O
与 Ca(OH)2 Na2CO3+Ca(OH)2 = CaCO3↓+2NaOH 量不同,离子方程式不同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4】拓展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思考1] 如何鉴别Na2CO3 和 NaHCO3?
①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NaHCO3
②气体法:逐滴加入盐酸,立即产生气泡的是NaHCO3溶液
③测pH法:用pH试纸测其pH(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pH大的是Na2CO3溶液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任务4】拓展对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思考2] 如何利用Na2CO3 和 NaHCO3的相互转化来进行除杂?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或试剂
Na2CO3固体(NaHCO3) 加热至恒重
NaHCO3溶液(Na2CO3) 通入足量CO2气体
Na2CO3溶液(NaHCO3) 加入适量NaOH溶液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3.纯碱和小苏打是厨房中的食用碱。若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D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溶于水,向其中吹入观察是否有 产生
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
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解析 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碳酸氢钠和均有残留物,不能区别,A错误;向饱和
溶液中吹入时,碳酸钠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溶液中有 析出,但题中未
说明、 溶于水后溶液是否饱和,不能区别,B错误;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足量
的澄清石灰水,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区别,C错误;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
等体积的白醋,反应剧烈的是小苏打,能区别,D正确。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例题】某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探究和 的性质。已知: 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A.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基本相同,说明②中的 未参与该反应
B.加入试剂体积相同时,②溶液比③溶液碱性更强
C.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和的溶液可利用少量 稀溶液鉴别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解析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溶液,发生反应 ;向澄清石灰水中滴
加溶液,若溶液少量,发生反应: ,若
溶液足量,发生反应: ,加
入相同体积试剂时,实验②中生成的 的浓度大于③,以此解答本题。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加
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 ,①是对照组,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基本相同,
可说明②中的未参与该反应,A正确;由题图可知,加入试剂体积相同时,溶液
溶液,则碱性:②溶液溶液,B正确;从起始到 点,氢氧化钙过量,碳酸氢钠完全反应,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溶液和少量 稀
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溶液与少量 稀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因此可
利用少量 稀溶液鉴别二者,D正确。
三、焰色试验
【任务1】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节日燃放的五彩缤纷的烟花是怎么来的呢?
炒菜的时候有食盐溅在煤气火焰上,火焰为什么呈黄色?
三、焰色试验
【任务1】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金属或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出特征颜色,可定性分析试样所含金属元素
三、焰色试验
【任务1】认识焰色试验的操作和原理
紫红色 黄色 紫色 砖红色 洋红色 黄绿色 绿色
三、焰色试验
【任务2】焰色试验深入理解
Fe、Al、Pt等金属元素均不发生焰色反应,故可用铂丝或铁丝来蘸取待检溶液
盐酸沸点比硫酸低,加热时易挥发无残留
[思考] 金属元素都能进行焰色试验吗?
[思考] 为什么用盐酸洗涤铂丝或铁丝而不用硫酸?
因为含有钾元素的物质中往往会混有少量的钠元素,灼烧时,钠元素的黄色光会掩盖钾元素的紫色光,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滤去黄色光,便于观察到钾元素的紫色光。
[思考] 利用焰色试验检验钾元素时,为什么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
三、焰色试验
利用焰色反应可以检验某些用常规化学方法不能鉴别的金属元素;
可以制作节日烟火。
[思考] 焰色试验有什么应用?
[思考] 焰色试验如何让现象更明显?
【任务2】焰色试验深入理解
三、焰色试验
【例题】焰色试验的实验过程中铂丝的清洗和灼烧与观察钾的焰色两项操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BC
A.每次实验都要先将铂丝灼烧到与原来火焰颜色相同
B.钾的焰色可以直接观察
C.实验时可以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D.没有铂丝可用无锈铁丝代替进行实验
课后作业
1. 完成必刷题P29-34页
2. 完成教材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