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一单元《画图法比大小》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冀教版(2024)一年级上第一单元《画图法比大小》 课件(共21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
第一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画图法比大小
《画图法比大小》这节课是冀教2024年新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时。主要是学生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直观比较,用符号表示两个数量大小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人戴一顶帽子的事例,呈现出8个小朋友和7顶帽子的情景图,提出问题: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通过数数、用线连、画图比较的方式呈现不同的比较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判断感知相等和不相等是数的两个基本关系,感悟大小关系的传递性。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连线、画图、两个集合中的图形对应等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培养数感。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数的相等和不相等关系,形成数感。
重点: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事物,并比较事物的多少。
难点:会画图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他们在干什么呢?
生:大家在分帽子。
师:是的,今天的天气很好,老师想带小朋友们去郊游,可是太阳太大了,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帽子,请大家来分一分。
出示课本情景图。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情境代入课堂,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师:观察情景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呢?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比较呢?
让学生讨论,再说一说他们是怎么比较的。(分小组讨论)
师总结:我们可以用数数的方法比较,我们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比较。
设计意图: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结论,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效果评价:生生之间互相评价,并给出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真棒,有这么多方法来比较,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比较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比较他们的多少。
课件演示:
师:小朋友有8个,我们可以用我们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表示小朋友的个数,比如我们可以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等,老师喜欢正方形,我用正方形来表示小朋友,一个正方形表示一个小朋友,我应该画几个正方形呢?
生:8个。
师:那同样的我想用我喜欢的圆形来表示帽子的个数,我应该画几个呢?
生:7个。
帽子有7顶,小朋友有8个,所以7<8。(讲解时课件出示第一种画法)
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我如果都用一个图形来表示帽子跟小朋友行不行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师总结:为了更好的区分事物,所以我们尽量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事物。
我还可以这样画(课件出示第二种画法)
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老师用图形表示小朋友跟帽子的这两组图,你们不数能不能一眼就看出来谁多谁少呢?
生:能。
师:为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一一对应的方法)
师:对,所以用画图比较多少的时候一定要将图形一一对应。
师总结:用画图法比大小,首先画的图形的数量要与事物的数量相同,两种事物尽量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画图的时候一定要一一对应。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画图方法,让学生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及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活动二:用画图法比大小
出示课件:
师:图中大象与小鹿哪个多?哪个少?你用的什么方法比较的呢?
让学生说一说。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呀,我们都用今天学习的用画图的方法比较试一试,可以么?
学生自主做题,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用图形表示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的认识。
效果评价:通过学生解题方法的交流,生生之间评价,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地说一说,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效果评价: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以及动手操作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巩固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
【教材习题】
1.
同学们先说一说,然后独立完成,交流展示。
2.
第一问,先让学生说一说,可以提出多种问题。对于提出多种问题的学生给予鼓励评价。
第二问,让同学们画自己喜欢的图形比较,独立完成,交流展示。
3.在○里填上>、<或=。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展示。
4.拓展练习
□里可以填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进一步感受数是从具体事物中剥离出来的。感受基数的含义,学会写数。
效果评价:根据不同难度的题挑选不同的学生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呢?
1.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比较。
2.会用图形表示物体,并比较大小。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重难点。
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并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方法指导。
课后实践
综合实践: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身边事物的多少。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用数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效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完成实践活动,并给予表扬和肯定。(共21张PPT)
画图法比大小
第一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数学冀教版新课标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连线、画图、两个集合中的图形对应等方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过程,培养数感。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数的相等和不相等关系,形成数感。
2.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集合中元素的多少,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会用画图的方法表示事物,并比较事物的多少。
【教学难点】
会画图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
教学重难点
情境导入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同学们在干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
探究新知
活动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方法一:数一数
7
8

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
7
8
活动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方法二:连一连
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
7
8

活动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
方法三:用画图法
7
8

用 表示小朋友:
用 表示帽子:
还可以像这样
画图比较
帽子
小朋友
7
8

活动一: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方法三:用画图法
小朋友和帽子哪个多?
5
6

大象
小鹿
活动二:用画图法比大小
大象和小鹿哪个多?
试一试 照样子完成其他两道题。
巩固练习
7
3


8
8
=
5
8
巩固练习
1.书中学习同伴画图比较数的大小,他们说的对么?
我画的两种图形不一样多,5﹤8,8>5。
我画的两种图形同样多,7=7
我画了3种图形,它们都不一样多,9>8,8>6。



巩固练习
(1)从上面的情境中,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排球和小朋友哪个多?哪个少?一人一个够吗?
跳绳和小朋友哪个多?哪个少?一人一根够吗?
排球和跳绳哪个多?哪个少?
2.
巩固练习
(2)画图表示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2.
9 > 8

8 < 9
用 表示球,用 表示小朋友。
巩固练习
(2)画图表示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2.
6 < 8

8 > 6
用 表示跳绳,用 表示小朋友。
巩固练习
用 表示跳绳,用 表示球。
(2)画图表示图中数量之间的关系。
2.
6 < 9

9 > 6
巩固练习
3. 在 里填上>,< 或 =。
8
5
8
9
7
9
6
5
7
7
4
8
8
8
7
6








拓展练习
4. 里可以填几?
5
3
7



6
9
8
7
2
1
0
7
课堂小结
1.比较大小的方法有哪些?
2. 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物体的数量。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画图法比大小
会用图形表示物体,并比较大小。
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连线比较。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实践
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身边事物的多少并比较大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