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州八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广州八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学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C D C C D D A A B B C D B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0分,每空2分)
(1)细胞分化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抑制
(3)①增加CUL2的含量 ②减少P21(或T2)的含量
18.(12分,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1)黄色(1分) 性状分离(1分)
(2)AAbb 4 黄色:橙色=8:1
(3)控制酶A的合成来控制前体物质2的合成
该个体的果肉细胞中虽不含基因A,但基因H仍表达出少量酶H,持续生成前体物质2,而基因b无法将前体物质2转变为番茄红素,导致前体物质2积累且果肉呈橙色
19.(12分,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1)解旋酶(1分) 不同时(1分) 一条连续合成,另一条不连续合成
(2) a和a' eccDNA上有复制起点
(3) 纺锤丝(星射线) 不遵循
20.(12分,无特殊说明每空2分)
(1)RNA聚合(1分) 5'—AUG—3'
(2)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5'—UAUGAGCACUGG—3'
(3)20
①碱基互补配对(1分)
②向导RNA的识别序列较长,特异性较强,不容易与其他片段结合造成编辑出错
21.(14分,每空2分)
(1)3 染色体数目变异、染色体结构(易位)变异(只填染色体变异不给分)
(2) 1/12
(3) ①2
②父本 丁
植株丁只产生含ms1的雄配子,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的子一代均为雄性不育植株;植株戊产生含 Ms1、含ms1的2种雄配子,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的子一代表现为雄性可育和雄性不育两种植株。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
高一生物学
本试卷共8页,21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和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摩尔根用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在此过程中他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建构模型 B.对比实验
C.同位素标记法 D.假说—演绎法
2.果蝇是重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其原因不包含
A.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子 B.产生后代的数量足够多
C.易于饲养且繁殖周期较短 D.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扁桃具有较强抗旱性。分布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的多种野生扁桃,均属于桃属植物,其亲缘关系存在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地区野生扁桃种群的基因库存在差异
B.气候与海拔差异影响野生扁桃的进化方向
C.分布地环境越相似的野生扁桃亲缘关系越近
D.同区域野生扁桃形态趋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4.如图所示为某哺乳动物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是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B.该细胞含染色单体4个、核DNA分子4个
C.该细胞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该细胞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
5.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是提高人口素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有关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人群中开展调查可了解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情况
B.依据家族病史等信息可向咨询对象提出产前诊断等建议
C.通过B超检查就可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镰状细胞贫血
D.基因检测确定胎儿不携带致病基因但胎儿仍然可能患遗传病
6.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格里菲思从死亡小鼠中分离出的S型细菌可能是由R型细菌转化并繁殖而来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C.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装片,可观察到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动态过程
D.穿刺取羊膜腔羊水离心,分离获取的细胞可用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检测
7.DNA指纹技术被广泛用于刑事案件的侦破、亲子鉴定、遇难人员身份确认等很多方面。应用该技术的原理是
A.不同DNA分子的基本骨架都是由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在外侧构成
B.不同DNA分子都能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氢键来保持结构相对稳定
C.不同DNA分子中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数量总是相等
D.不同DNA分子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蕴含着特定的遗传信息
8.如图为某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Ⅱ-3个体不含致病基因。不考虑变异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Ⅰ-1和Ⅱ-4均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
C.Ⅱ-3和Ⅱ-4再生育一个女儿患病概率为0
D.Ⅲ-6和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携带者的概率是1/4
9.研究发现,短暂地抑制果蝇幼虫中PcG蛋白(具有组蛋白修饰功能)的合成,会启动原癌基因zfhl的表达,导致肿瘤形成。驱动此肿瘤形成的原因属于
A.表观遗传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10.某班级同学利用两个小桶和红、蓝两色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其中,两个小桶分别标记甲、乙,红球标记D,蓝球标记d。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桶中小球的总数与乙桶中小球的总数必须相等
B.每个小桶内红、蓝两色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C.从桶中抓取小球的过程模拟了成对基因分离的过程
D.汇总全班的统计结果一般比某小组的统计结果更接近理论比值
11.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现将两个丝瓜品种P1(♀)和P2(♂)进行间行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1和P2都是纯合子
B.丝瓜味苦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C.P1和P2间行杂交时,需要进行套袋处理
D.F2中不苦植株的不苦性状都能稳定遗传
12.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其中一组实验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完成该组实验需要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该组实验可以说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大肠杆菌
C.只有部分含32P的新噬菌体获得了亲代的遗传信息
D.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
研究发现细胞缺乏氨基酸时,负载tRNA(携带氨基酸的tRNA)转化为空载tRNA(未携带氨基酸),并通过激活Gen2P激酶等信号通路调控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过程均涉及氢键的形成与断裂
B.②为翻译过程需①产生的RNA参与
C.距离终止密码子线性排列最近的核糖体是d
D.细胞缺乏氨基酸时,③④过程增强
14.某二倍体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比例为1:1。该动物种群处于遗传平衡,雌性个体中有1/10患甲病(由Z染色体上h基因决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H基因的频率是90%
B.该种群有5.5%的个体患甲病
C.只考虑该对基因,种群繁殖一代后基因型共有5种
D.两个表现型正常的该动物交配,后代患甲病的概率为3/22
15.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L1和L2分别决定了果蝇的裂翅和正常翅,当基因L1纯合时,胚胎无法存活。研究人员发现,图中某裂翅品系3号染色体上还有另一对基因A/a,且基因A纯合也会致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两对基因只能以杂合的形式连续遗传
C.群体中L1与A基因频率逐代降低
D.若后代出现正常翅一定为基因突变
16.分析生物染色体组的倍性时,将普通小麦(2n=42)、二粒小麦(2n=28)、一粒小麦(2n=14)、粗山羊草(2n=14)进行如下杂交,F 杂合子在减数分裂Ⅰ中四分体的数目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亲本杂交组合 一粒小麦× 二粒小麦 二粒小麦× 普通小麦 二粒小麦× 粗山羊草 粗山羊草× 普通小麦
四分体数目(个) 7 14 0 7
A.一粒小麦和粗山羊草杂种的四分体数为0
B.用秋水仙素处理一粒小麦后可以获得二粒小麦
C.普通小麦和粗山羊草卵细胞中彼此有部分染色体同源
D.低温处理二粒小麦和粗山羊草的不育杂种可得到普通小麦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0分)
人类间充质干细胞(hMSC)是机体内部分组织细胞再生的重要来源,hMSC在体外经过多代大规模培养后容易自发衰老,这一现象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人员发现,hMSC中CUL2蛋白的缺失会引发显著的衰老效应,蛋白质T2可通过调节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的含量影响细胞衰老过程,而CUL2则参与了T2的降解,过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hMSC通过 过程形成不同种类的细胞,进而修复受损组织;该过程产生细胞种类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2)衰老的hMSC细胞分裂能力弱,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1可能 (填“促进”或“抑制”)有丝分裂。
(3)为延缓hMSC的衰老过程,根据图中信息,从分子水平提出解决思路:① ;② 。
18.(12分)
番茄果实成熟涉及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导致果实颜色及硬度等发生变化。果实颜色由果皮和果肉颜色决定。为弄清番茄果实成熟的机制,科学家进行了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颜色的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当黄色果皮的番茄与无色果皮的番茄进行杂交时,F1的果皮表现为黄色,表明 果皮为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的F2中,出现了黄色果皮与无色果皮的番茄,这一现象在遗传学中被称为 。
(2)野生型番茄成熟时果肉为红色。现有两种单基因纯合突变体,甲(基因A突变为a)果肉黄色,乙(基因B突变为b)果肉橙色。用甲、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一。据此推断,亲本乙的基因型为 ;F2中红色个体的基因型共有 种,F2的黄色个体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3)深入研究发现,成熟番茄的果肉由于番茄红素的积累而呈红色,当番茄红素量较少时,果肉呈黄色,而前体物质2积累会使果肉呈橙色,如图二。上述基因A、B以及另一基因H均编码与果肉颜色相关的酶,但H在果实中的表达量低。据图二分析,基因A可通过 ,进而控制番茄的果肉颜色。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果肉细胞中出现前体物质2积累且呈橙色的原因是 。
19.(12分)
真核细胞内染色体外环状DNA(e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基因组外的DNA,DNA的损伤可能会导致eccDNA的形成。图中途径Ⅰ和途径Ⅱ分别表示真核细胞中DNA复制的两种情况,a、b、a'和b'表示子链的两端,①~⑥表示生理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途径Ⅰ中,酶1为 ;DNA的复制在不同起点 (填“同时”或“不同时”)开始;每个复制泡中两条子链合成的连续性表现为 。
(2)观察途径Ⅱ,a、b、a'和b'中为5'端的是 。过程⑥eccDNA实现了自我复制,推测其原因是 。
(3)eccDNA在肿瘤细胞中普遍存在,肿瘤细胞分裂时,因eccDNA无着丝粒,而无法被
附着,导致不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由此可见,eccDNA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20.(12分)
巴马猪(2n=38)是中国特有猪种,具有遗传稳定性高、器官结构与人相似、抗病性强等特点,在人器官培育领域备受关注。
(1)猪细胞内基因控制某短肽的合成过程,基因中的一条单链是指导mRNA合成的模板链,模板链指导mRNA合成时需要 酶的催化。模板链的互补链是编码链,若编码链的一段序列为5'—ATG—3',则该序列所对应的密码子是 。
(2)部分氨基酸密码子如下表。若某短肽对应mRNA的编码序列为5'—UACGAACAUUGG—3',则该短肽的氨基酸序列是 。若该短肽对应的DNA序列有3处碱基发生了替换,但短肽的氨基酸序列不变,则此时编码短肽的mRNA序列为 。
氨基酸 色氨酸 谷氨酸 酪氨酸 组氨酸
密码子 UGG GAA GAG UAC UAU CAU CAC
(3)对巴马猪基因组测序,需测定 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4)目前利用巴马猪生产的心脏、肾脏等器官在移植试验中的免疫排斥严重。科研人员尝试利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敲除猪的某些基因,减少猪器官表面抗原,转入人基因,降低免疫排斥风险。
①如图基因编辑过程中,向导RNA通过 原则识别结合特定的核苷酸序列以确定切割位置。
②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有时存在编辑对象出错而造成“脱靶”,向导RNA的识别序列较长,基因编辑的脱靶率则较低,原因是 。
(14分)
玉米为雌雄同株的植物,雄性可育基因(Ms1)对雄性不育基因(ms1)为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为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均位于6号染色体上,Y和ms1位于一条染色体上,y和Ms1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雄性不育植株仅花粉败育,卵细胞正常可育。图一所示,植株甲雄性可育,且两对基因均为杂合;植株乙、丙是对植株甲群体诱变并筛选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Ms1/ms1、Y/y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将植株甲自交,子一代表型有 种。培育植株乙、丙过程中发生的变异类型分别是 。
(2)植株乙减数分裂 Ⅰ 时,6号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与另一条染色体彼此分离,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最终产生的配子均可育。植株甲和植株乙杂交,子一代中两对基因均为纯合的白胚乳雄性可育个体所占比例是 。
(3)植株丙细胞中6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发生变异但片段均未丢失。已知植株丙产生的雄配子中所含染色体片段组合相当于一个染色体组时则可育,缺少部分片段时会导致败育,而卵细胞均可育。
①植株丙产生的可育雄配子种类有 种。
②雄性不育植株(ms1ms1)便于杂交育种,但无法通过自交来保持这种不育性。若某品系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子代植株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该品系为保持系。将植株甲作为 (填“父本”或“母本”或“父本或母本”)与植株丙杂交,在子一代中获得植株丁和植株戊(如图二),其中植株 可作为保持系,原因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