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满分:73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小题,共4分)1. 如图电路中,材质相同的金属导体a和b,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长度分别为l1、l2。闭合开关后,a和b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4分)A.l1:2l2B.2l2:l1C.l2S1:2l1S2D.2l2S2:l1S1正确答案: B l答案解析: 解:根据电阻定律R = ρ Sl1可得金属导体a的电阻Ra = ρ S1l2两段金属导体b的总电阻Rb = 2ρ S ;2Ia R b 2ρl S 2l S 2 1 2 1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I = b R= S × =ρl l Sa 2 1 1 1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vS,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v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Ia v S 1 1因此 I = b v S 2 2v1联立解得 v = 2l2 :l1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二、实验题(组)(共7小题,共61分)2. 某学生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段合金丝的电阻率。所用实验器材有:待测合金丝样品(长度约1m)螺旋测微器学生电源E(电动势0.4V,内阻未知)米尺(量程0~100cm)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较小)开关S1、S2导线若干(10分)(1)将待测合金丝样品绷直固定于米尺上,将金属夹分别夹在样品20.00cm和70.00cm位置,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两金属夹之间样品三个不同位置的横截面直径,读数分别为0.499mm、0.498mm和0.503mm,则该样品横截面直径的平均值为 _______mm。 (2分)正确答案: 0.500;0.499 + 0.498 + 0.503答案解析: 该样品横截面直径的平均值为d = mm = 0.500mm ;3(2)该小组采用限流电路,则图1中电流表的“+”接线柱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_______(选填“a”或“b”)相连。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分)正确答案: a;左;答案解析: 由于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应将其串联授在电路中,根据“一上一 下”原则,即电流表的“+”接线柱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a相连;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最大阻值处,即最左端;(3)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恰好指到15.0mA刻度处。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旋转电阻箱旋钮,使电流表指针仍指到15.0mA处,此时电阻箱面板如图2所示,则该合金丝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取π=3.14,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正确答案: 1.3×10-6;答案解析: 根据图2,电阻箱的接入电阻R=0×100Ω+0×10Ω+3×1Ω+2×0.1Ω=3.2Ω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恰好指到15.0mA刻度处;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旋转电阻箱旋钮,使电流表指针仍指到15.0mA处,说明合金丝的电阻等于电阻箱的接入电阻,因此合金丝的接入电阻为Rx = 3.2Ω合金丝接入电路中的长度l=70.00cm-20.00cm =R l ρl 4ρl= ρ = =50.00cm根据电阻定律 x S πd2 πd24πd2R 3 2电阻率 x 3.14 ×(0.500 × 10 ) × 3.2 6ρ = l = Ω · m ≈ 1.3 × 10 Ω · m。4 4 × 0.5000(4)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做法有 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2分)A.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源B.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流表C.换用阻值范围为0~99.99Ω的电阻箱D.多次测量该合金丝不同区间等长度样品的电阻率,再求平均值正确答案: C D πd2R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率的表达式 x ρ = 可知,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减小测合金丝电阻时的误 4l差,选择更精确的电阻箱,可换用阻值范围为0~99.99Ω,或多次测量该合金丝不同区间等长度样品的电阻率,再求平均值。综上分析,故AB错误,CD正确。故选:CD。3. 某同学在利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6分)(1)请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线; (2分)正确答案: 见解析;答案解析: 根据图甲电路图,实物连线如图所示:(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阻值为Rx= 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金属丝的实际电阻值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测量结果; (2分)正确答案: 8.0;大于;答案解析: 量程为0~3V电压表的分度值为0.1V,电压表的示数为U=2.40V;量程为0~0.6A电流表的分度值为0.02A,电流表的示数I=0.30A根据欧姆定律,金属丝的阻值为Rx =UI = 8.0Ω电流表采用外接法,实验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IR=I-IVU U根据欧姆定律,待测电阻的真实值Rx = I I > I = Rx 真 V因此,金属丝的实际电阻值大于该测量结果;(3)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_______(用含L、d、U、I的量表示)。 (2分)2正确答案: πd U。4ILR = ρ L = ρ L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可得 S π 2( d )2U根据欧姆定律R = I2联立可得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 πd U 。 4IL4.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2分)(1)在所给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 ,故该实验的测量电路应该选用电流表的外接法;由于该题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不明确,因此控制电路采用分压、限流接法均可,故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作出U-I图像,并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分)正确答案: ;244答案解析: 作U-I直线,舍去左起第2点,其余5个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这条线上的点尽量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图像的斜率表示电阻, 。(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m,直径为_____m。(4分)正确答案: 8.04×10-3;1.98×10-3答案解析: 游标为50分度的卡尺的精确度为0.02mm,由题图2可知,长度L=8mm+2×0.02mm=8.04×10-3m;由题图3可知,读数为1mm+0.02×49mm=1.98×10-3m。(4)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ρ=_______Ω·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分)正确答案: 9×10-2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由 解得 ,代入数据解得ρ=9×10-2Ω·m。5. 某小组欲设计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其原理是:当电热管漏电时,利用自来水自身的电阻,可使漏电电流降至人体安全电流以下。为此,需先测量水的电阻率,再进行合理设计。 (7分)(1)如图(a)所示,在绝缘长方体容器左右两侧安装可移动的薄金属板电极,将自来水倒入其中,测得水的截面宽d=0.07m和高h=0.03m;现有实验器材: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RA=2500Ω)、电压表(量程3V或15V,内阻未知)、直流电源(3V)、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请在图(a)中画线完成电路实物连接。 (1分)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由于电流表内阻为已知的确定值,故电流表的分压可以求出,所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电源电动势为3V,则电压表应以量程0~3V接入电路,完成电路实物连接如下图所示。(2)连接好电路,测量26℃的水在不同长度l时的电阻值Rx。将水温升到65℃,重复测量。绘出26℃和65℃水的Rx-l图线,分别如图(b)中甲、乙所示;若Rx-l图线的斜率为k,则水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用k、d、h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 _______(填“高”或“低”)的水更容易导电。 (4分)正确答案: kdh;高;l ρ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得:Rx = ρ S ,又有:S=dh,联立可得:Rx = dh lρ故Rx-l图像的斜率:k = dh ,解得:ρ=kdh根据题图(b)可知,温度高的水的Rx-l图线(图乙)斜率较小,则温度高的水的电阻率较小、更容易导电。(3)测出电阻率后,拟将一段塑料水管安装于热水器出水口作为防触电装置。为保证出水量不变,选用内直径为8.0×10-3m的水管。若人体的安全电流为1.0×10-3A,热水器出水温度最高为65℃,忽略其他电阻的影响(相当于热水器220V的工作电压直接加在水管两端),则该水管的长度至少应设计为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分)正确答案: 0.463答案解析: 由图(b)中图线乙的斜率为k 8.0 × 101= Ω/m 0.765℃水的电阻率为:ρ1=k1dh设该水管的长度至少为L,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得:R = U4k hdL1I = ρL1 = πD2 πD24其中:I=1.0×10-3A,U=220V,D=8.0×10-3m,d=0.07m,h=0.03m代入数据解得:L=0.46m6. 某学习小组对两种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实验器材如下: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3A,内阻未知);待测铅笔芯R(X型号、Y型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回答以下问题: (8分)(1)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 _______mm;(2分)正确答案: 2.450;答案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铅笔芯直径d=2mm+0.01×45.0mm=2.450mm;(2)把待测铅笔芯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 _______(填“1”或“2”)端; (2分)正确答案: 1;答案解析: 由于电压表示数变化更明显,说明电流表分压较多,因此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即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1端:(3)正确连接电路,得到Y型号铅笔芯I-U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电阻RY=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采用同样方法得到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为1.70Ω; (2分)正确答案: 1.92;1答案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I = R U 1图像斜率k 1.3 0 13= 1 1 Ω = Ω 2.5 0 251结合I-U函数,图像斜率k = R 1代入数据解得R1=1.92Ω(4)使用游标卡尺测得X、Y型号铅笔芯的长度分别为40.68mm、60.78mm。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X、Y型号铅笔芯直径近似相等,则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2分)正确答案: 大于。R L ρL 4ρL= ρ = =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 S πd2 πd242电阻率ρ = πd R L 42ρX πd RX 4LY 1.70 × 60.78电阻率之比 = × = ≈ 1.32 ρ 2 Y 4LX πd R 1.92 × 40.68Y因此 ρX>ρY,即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大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7. 实验小组准备测量某金属圆柱的电阻率,发现该电阻的阻值参数找不到,经小组成员讨论后设计了电阻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中,电流表A0的量程为100mA,内阻为r1=10Ω,另外一个电流表A2的量程为200mA。现在需要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10分)(1)将电流表A0改装成量程0.6A的电流表A1,则应该并联一个阻值R'=_______Ω的电阻。 (2分)正确答案: 2;I r答案解析: 由题设条件和根据电流表改装原理:I = I 1g +gR = 0.6A ′将Ig=100mA,r1=10Ω代入解方程得:R′=2Ω;(2)图中E为学生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1是A0改装后的电流表、R1为电阻箱、R2与R3均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Rx为待测金属圆柱,实验操作如下:A.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B.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均调至适当位置,闭合开关S;C.调整R3,逐步增大输出电压,并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电阻箱的示数为R1;D.实验完毕,整理器材。实验中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的目的是 _______。 (2分)正确答案: 使R1和Rx两端的电压相等;答案解析: 调节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目的是使R1和Rx两端的电压相等。(3)待测金属圆柱Rx的阻值为 _______(用I1、I2、R1表示)。 (3分)6I R1 1正确答案: I ;2I r答案解析: 根据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 I 1 1 ′1 = 1 + R = 6I′ 1R1和Rx两端的电压相等,则有:I′1R1=I2Rx6I R1 1解得待测金属圆柱Rx的阻值为:Rx = I2(4)电流表A1、A2的内阻对电阻的测量结果 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3分)正确答案: 无。6I1R 1答案解析: 根据表达式:Rx = I ,可知电流表A1、A2的内阻对电阻的测量结果无影响。28. 土壤电阻率是表征土壤电导性能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雷电风险评估、研究土壤的腐蚀性等方面。哈三中某同学在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V1、V2(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阻值为6.00k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3.00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50.00mm;②向玻璃管内填满土壤,并测量土壤长度L;③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U1;④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⑤改变玻璃管内土壤长度,重复步骤③、④,记录每次土壤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⑥断开S,整理好器材。 (8分)(1)步骤③中通过土壤的电流为 _______(用U1、R1表示)。 (2分)U1正确答案: R 1U1答案解析: 根据欧姆定律,通过电阻R1的电流I =1 R 1U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通过土壤的电流I′ = I =1 R 1(2)步骤④中的V2示数为 _______(用E、R2、R、r表示),玻璃管内土壤的电阻Rx=_______(用R1、R2、R、r表示)。 (4分)ER R2R 1 + r(R R)正确答案: 1 R + R2 + r; ;RU2 E答案解析: 把S拨到2位置,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R = R + R2 + rU = ER电压表V2的示数 2 R + R + r2U1把S拨到1位置,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分配与电阻的关系 R =ER + R + r1 x 1ER1电压表V1的示数U1 = Rx + R + r1根据题意U1=U2R2 R1 + r(R代入数据解得R 1 R)x = R1(3)若忽略电源内阻,利用记录的多组土壤长度L和电阻R的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R L关系图像。土壤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分)正确答案: 88。R R答案解析: 若忽略电源内阻,待测电阻的表达式R 2 1 x = RR L ρL 4ρL= ρ = =根据电阻定律 x S πd2 πd24πd2R R联立解得R 1 2 1= · 4ρ LR 1 2.0 0 L 图像的斜率k = kΩ · m = 400Ω · m 5.0 0πd21 R R结合R 1 2 L 函数斜率的含义,图像斜率k = 4ρ代入数据解得电阻率ρ=88Ω m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8分)9.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金属导线的电阻率,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金属导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导线上的滑动头调节,滑动头有一定的电阻,但阻值未知。 (8分)(1)请以笔代线,将未连接的导线在图乙中补齐。 (2分)正确答案: 如图答案解析: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2)实验室准备了R1(5Ω、3A)和R2(50Ω、1.5A)两种滑动变阻器,用R1、R2分别实验,x x以电压表的读数U为纵轴,以 L 为横轴(x为图甲中AP长度,L为AB长度),得到U L图像如图丙,其中选用R1时对应的图线应为 _______(选填“m”或“n”);(2分)正确答案: m;答案解析: 若电源为理想电源,由于滑动变阻器R1电阻较小,则移动滑动变阻器,RAP并联支路电压变R ρ xU AP化较小,则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 E =S xR = L = AB ρ LSx化简可得U = E · Lx则U- L 图像的斜率近似为定值,故选用R1时对应的图线应为m。(3)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如图丁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 _______mm; (2分)正确答案: 1.007(1.006-1.009都对);答案解析: 螺旋测微器的分度值为0.01mm,则该导线的直径为d=1mm+0.7×0.01mm=1.007mm(4)在多次调节滑动头改变金属导线的长度l,并测量出不同长度时的电阻值Rx,作Rx-l图(图戊),根据图像可求出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分)正确答案: 6.1×10-6(5.9×10-6-6.4×10-6都对)。ρL 4ρL答案解析: 根据电阻定律R= = 2 S πd4ρ由图可知k= πd2代入数据解得,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ρ=6.1×10-6Ω m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满分:73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1小题,共4分)1. 如图电路中,材质相同的金属导体a和b,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长度分别为l1、l2。闭合开关后,a和b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4分)A.l1:2l2B.2l2:l1C.l2S1:2l1S2D.2l2S2:l1S1二、实验题(组)(共7小题,共61分)2. 某学生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段合金丝的电阻率。所用实验器材有:待测合金丝样品(长度约1m)螺旋测微器学生电源E(电动势0.4V,内阻未知)米尺(量程0~100cm)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较小)开关S1、S2导线若干(10分)(1)将待测合金丝样品绷直固定于米尺上,将金属夹分别夹在样品20.00cm和70.00cm位置,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两金属夹之间样品三个不同位置的横截面直径,读数分别为0.499mm、0.498mm和0.503mm,则该样品横截面直径的平均值为 _______mm。 (2分)(2)该小组采用限流电路,则图1中电流表的“+”接线柱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_______(选填“a”或“b”)相连。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分)(3)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恰好指到15.0mA刻度处。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旋转电阻箱旋钮,使电流表指针仍指到15.0mA处,此时电阻箱面板如图2所示,则该合金丝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取π=3.14,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分)(4)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做法有 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 (2分)A.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源B.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流表C.换用阻值范围为0~99.99Ω的电阻箱D.多次测量该合金丝不同区间等长度样品的电阻率,再求平均值3. 某同学在利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6分)(1)请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线; (2分)(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阻值为Rx= 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金属丝的实际电阻值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测量结果; (2分)(3)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_______(用含L、d、U、I的量表示)。 (2分)4.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 (12分)(1)在所给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分)(2)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作出U-I图像,并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分)(3)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m,直径为_____m。(4分)(4)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ρ=_______Ω·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分)5. 某小组欲设计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其原理是:当电热管漏电时,利用自来水自身的电阻,可使漏电电流降至人体安全电流以下。为此,需先测量水的电阻率,再进行合理设计。 (7分)(1)如图(a)所示,在绝缘长方体容器左右两侧安装可移动的薄金属板电极,将自来水倒入其中,测得水的截面宽d=0.07m和高h=0.03m;现有实验器材: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RA=2500Ω)、电压表(量程3V或15V,内阻未知)、直流电源(3V)、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请在图(a)中画线完成电路实物连接。 (1分)(2)连接好电路,测量26℃的水在不同长度l时的电阻值Rx。将水温升到65℃,重复测量。绘出26℃和65℃水的Rx-l图线,分别如图(b)中甲、乙所示;若Rx-l图线的斜率为k,则水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用k、d、h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 _______(填“高”或“低”)的水更容易导电。 (4分)(3)测出电阻率后,拟将一段塑料水管安装于热水器出水口作为防触电装置。为保证出水量不变,选用内直径为8.0×10-3m的水管。若人体的安全电流为1.0×10-3A,热水器出水温度最高为65℃,忽略其他电阻的影响(相当于热水器220V的工作电压直接加在水管两端),则该水管的长度至少应设计为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分)6. 某学习小组对两种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实验器材如下: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3A,内阻未知);待测铅笔芯R(X型号、Y型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回答以下问题: (8分)(1)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 _______mm;(2分)(2)把待测铅笔芯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 _______(填“1”或“2”)端; (2分)(3)正确连接电路,得到Y型号铅笔芯I-U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电阻RY=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采用同样方法得到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为1.70Ω; (2分)(4)使用游标卡尺测得X、Y型号铅笔芯的长度分别为40.68mm、60.78mm。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X、Y型号铅笔芯直径近似相等,则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2分)7. 实验小组准备测量某金属圆柱的电阻率,发现该电阻的阻值参数找不到,经小组成员讨论后设计了电阻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中,电流表A0的量程为100mA,内阻为r1=10Ω,另外一个电流表A2的量程为200mA。现在需要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10分)(1)将电流表A0改装成量程0.6A的电流表A1,则应该并联一个阻值R'=_______Ω的电阻。 (2分)(2)图中E为学生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1是A0改装后的电流表、R1为电阻箱、R2与R3均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Rx为待测金属圆柱,实验操作如下:A.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B.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均调至适当位置,闭合开关S;C.调整R3,逐步增大输出电压,并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电阻箱的示数为R1;D.实验完毕,整理器材。实验中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的目的是 _______。 (2分)(3)待测金属圆柱Rx的阻值为 _______(用I1、I2、R1表示)。 (3分)(4)电流表A1、A2的内阻对电阻的测量结果 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 (3分)8. 土壤电阻率是表征土壤电导性能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雷电风险评估、研究土壤的腐蚀性等方面。哈三中某同学在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V1、V2(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阻值为6.00k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3.00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50.00mm;②向玻璃管内填满土壤,并测量土壤长度L;③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U1;④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⑤改变玻璃管内土壤长度,重复步骤③、④,记录每次土壤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⑥断开S,整理好器材。 (8分)(1)步骤③中通过土壤的电流为 _______(用U1、R1表示)。 (2分)(2)步骤④中的V2示数为 _______(用E、R2、R、r表示),玻璃管内土壤的电阻Rx=_______(用R1、R2、R、r表示)。 (4分)1(3)若忽略电源内阻,利用记录的多组土壤长度L和电阻R的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R L关系图像。土壤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保留2位有效数字) (2分)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8分)9.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金属导线的电阻率,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金属导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导线上的滑动头调节,滑动头有一定的电阻,但阻值未知。 (8分)(1)请以笔代线,将未连接的导线在图乙中补齐。 (2分)(2)实验室准备了R1(5Ω、3A)和R2(50Ω、1.5A)两种滑动变阻器,用R1、R2分别实验,x x以电压表的读数U为纵轴,以 L 为横轴(x为图甲中AP长度,L为AB长度),得到U L图像如图丙,其中选用R1时对应的图线应为 _______(选填“m”或“n”);(2分)(3)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如图丁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 _______mm; (2分)(4)在多次调节滑动头改变金属导线的长度l,并测量出不同长度时的电阻值Rx,作Rx-l图(图戊),根据图像可求出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分)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满分:73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共1小题,共4分)如图电路中,材质相同的金属导体a和b,横截面积分别为S1、S2,长度分别为l1、l2。闭合开关后,a和b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之比为( )(4分)A.l1:2l2 B.2l2:l1 C.l2S1:2l1S2 D.2l2S2:l1S1二、实验题(组)(共7小题,共61分)某学生实验小组要测量一段合金丝的电阻率。所用实验器材有:待测合金丝样品(长度约1m)、螺旋测微器、学生电源E(电动势0.4V,内阻未知)米尺(量程0~100cm)、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Ω)、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电流表(量程0~30mA,内阻较小)、开关S1、S2、导线若干(10分)(1) 将待测合金丝样品绷直固定于米尺上,将金属夹分别夹在样品20.00cm和70.00cm位置,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两金属夹之间样品三个不同位置的横截面直径,读数分别为0.499mm、0.498mm和0.503mm,则该样品横截面直径的平均值为 _______mm。(2分)(2) 该小组采用限流电路,则图1中电流表的“+”接线柱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 _______(选填“a”或“b”)相连。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置于 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3分)(3) 断开S2、闭合S1,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指针恰好指到15.0mA刻度处。断开S1、闭合S2,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旋转电阻箱旋钮,使电流表指针仍指到15.0mA处,此时电阻箱面板如图2所示,则该合金丝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取π=3.14,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分)(4) 为减小实验误差,可采用的做法有 _______(有多个正确选项)。(2分)A.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源B.换用内阻更小的电流表C.换用阻值范围为0~99.99Ω的电阻箱D.多次测量该合金丝不同区间等长度样品的电阻率,再求平均值某同学在利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6分)(1) 请根据电路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图连线;(2分)(2) 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金属丝的阻值为Rx= _______Ω(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金属丝的实际电阻值 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测量结果;(2分)(3) 若金属丝的长度为L,直径为d,电压表的示数为U,电流表的示数为I,则金属丝的电阻率为ρ= _______(用含L、d、U、I的量表示)。(2分)用伏安法测量电阻R的阻值,并求出电阻率ρ。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kΩ)、电流表(内阻约为40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250Ω)及导线若干。(12分)(1) 在所给的虚线框内,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2分)(2) 图1中的6个点表示实验中测得的6组电流I、电压U的值,试作出U-I图像,并求出待测电阻的阻值R=______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4分)(3) 待测电阻是一均匀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用游标为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与直径,结果分别如图2、图3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m,直径为_____m。(4分)(4) 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ρ=_______Ω·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2分) 某小组欲设计一种电热水器防触电装置,其原理是:当电热管漏电时,利用自来水自身的电阻,可使漏电电流降至人体安全电流以下。为此,需先测量水的电阻率,再进行合理设计。 (7分)(1) 如图(a)所示,在绝缘长方体容器左右两侧安装可移动的薄金属板电极,将自来水倒入其中,测得水的截面宽d=0.07m和高h=0.03m;现有实验器材:电流表(量程300μA,内阻RA=2500Ω)、电压表(量程3V或15V,内阻未知)、直流电源(3V)、滑动变阻器、开关和导线。请在图(a)中画线完成电路实物连接。(1分)(2) 连接好电路,测量26℃的水在不同长度l时的电阻值Rx。将水温升到65℃,重复测量。绘出26℃和65℃水的Rx-l图线,分别如图(b)中甲、乙所示;若Rx-l图线的斜率为k,则水的电阻率表达式为ρ=_______(用k、d、h表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 _______(填“高”或“低”)的水更容易导电。(4分)(3) 测出电阻率后,拟将一段塑料水管安装于热水器出水口作为防触电装置。为保证出水量不变,选用内直径为8.0×10-3m的水管。若人体的安全电流为1.0×10-3A,热水器出水温度最高为65℃,忽略其他电阻的影响(相当于热水器220V的工作电压直接加在水管两端),则该水管的长度至少应设计为 _______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分)某学习小组对两种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进行测量。实验器材如下:学生电源(输出电压0~16V);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未知);电流表A(量程3A,内阻未知);待测铅笔芯R(X型号、Y型号);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开关S、单刀双掷开关K,导线若干。回答以下问题:(8分)(1)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铅笔芯直径,某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该读数为 _______mm;(2分)(2) 把待测铅笔芯接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由最右端向左调节到合适位置,将单刀双掷开关K分别掷到1、2端,观察到电压表示数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更明显,则测量铅笔芯电阻时应将K掷到 _______(填“1”或“2”)端;(2分)(3) 正确连接电路,得到Y型号铅笔芯I-U图像如图丙所示,求得电阻RY=_______Ω(保留3位有效数字);采用同样方法得到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为1.70Ω;(2分)(4) 使用游标卡尺测得X、Y型号铅笔芯的长度分别为40.68mm、60.78mm。使用螺旋测微器测得X、Y型号铅笔芯直径近似相等,则X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 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Y型号铅笔芯的电阻率。(2分)实验小组准备测量某金属圆柱的电阻率,发现该电阻的阻值参数找不到,经小组成员讨论后设计了电阻的测量电路图,如图所示。实验室提供的器材中,电流表A0的量程为100mA,内阻为r1=10Ω,另外一个电流表A2的量程为200mA。现在需要一个量程为0.6A的电流表。(10分)(1) 将电流表A0改装成量程0.6A的电流表A1,则应该并联一个阻值R'=_______Ω的电阻。(2分)(2) 图中E为学生电源,G为灵敏电流计,A1是A0改装后的电流表、R1为电阻箱、R2与R3均为滑动变阻器,R0为定值电阻,S为开关,Rx为待测金属圆柱,实验操作如下:A.按照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好实验器材;B.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滑动变阻器R3的滑片均调至适当位置,闭合开关S;C.调整R3,逐步增大输出电压,并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为零,此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电阻箱的示数为R1;D.实验完毕,整理器材。实验中反复调整R1和R2使灵敏电流计G示数为零的目的是 _______。(2分)(3) 待测金属圆柱Rx的阻值为 _______(用I1、I2、R1表示)。(3分)(4) 电流表A1、A2的内阻对电阻的测量结果 _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3分)土壤电阻率是表征土壤电导性能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雷电风险评估、研究土壤的腐蚀性等方面。哈三中某同学在测量土壤样品的电阻率时,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圆柱形玻璃管两端有导电活塞(活塞电阻可忽略),右活塞固定,左活塞可自由移动。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V1、V2(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定值电阻R1(阻值为6.00kΩ),定值电阻R2(阻值为3.00kΩ),电阻箱R(最大阻值9999Ω),单刀双掷开关S,导线若干,游标卡尺,刻度尺。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玻璃管的内径d=50.00mm;②向玻璃管内填满土壤,并测量土壤长度L;③把S拨到1位置,记录电压表V1示数U1;④把S拨到2位置,调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相同,记录电阻箱的阻值R;⑤改变玻璃管内土壤长度,重复步骤③、④,记录每次土壤长度L和电阻箱阻值R;⑥断开S,整理好器材。(8分)(1) 步骤③中通过土壤的电流为 _______(用U1、R1表示)。(2分)(2) 步骤④中的V2示数为 _______(用E、R2、R、r表示),玻璃管内土壤的电阻Rx=_______(用R1、R2、R、r表示)。(4分)(3) 若忽略电源内阻,利用记录的多组土壤长度L和电阻R的数据,绘制如图乙所示的关系图像。土壤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保留2位有效数字)(2分)三、计算题(组)(共1小题,共8分)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金属导线的电阻率,用图甲电路进行实验,金属导线的长度可以通过导线上的滑动头调节,滑动头有一定的电阻,但阻值未知。 (8分)(1) 请以笔代线,将未连接的导线在图乙中补齐。(2分)(2) 实验室准备了R1(5Ω、3A)和R2(50Ω、1.5A)两种滑动变阻器,用R1、R2分别实验,以电压表的读数U为纵轴,以为横轴(x为图甲中AP长度,L为AB长度),得到图像如图丙,其中选用R1时对应的图线应为 _______(选填“m”或“n”);(2分)(3) 在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如图丁所示,则该导线的直径为 _______mm;(2分)(4) 在多次调节滑动头改变金属导线的长度l,并测量出不同长度时的电阻值Rx,作Rx-l图(图戊),根据图像可求出该金属导线的电阻率为 _______Ω 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分) 第2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docx 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学生用卷.pdf 9.3实验:金属丝电阻率的测量教师用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