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小学冀教版我上学了《熊猫请客》《熊猫请客》是冀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中的第3个课时。这一节内容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通过熊猫请客这一情境,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含义。教材借助生动有趣的画面展示了熊猫准备的水果数量以及它与朋友之间的分享过程,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先通过分萝卜给小兔,引导学生学习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同样多”的含义。然后,通过分桃子这一情景,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并理解“多”“少”的含义。这种由具体到抽象的编排方式,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1.初步了解“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2.经历观察、操作、汇报等学习过程,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3.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重点: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能够通过简单的类比,发现一些初步的结论。难点:会正确地进行“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比较。情景导入看图讲故事。师: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生:晴朗的一天,熊猫乐乐要请客。它的好朋友们都来了,有大熊猫、小猴子和小兔子。熊猫乐乐准备了它们爱吃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吃得可开心了!生创编故事后,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顺势引出例题。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话题,活跃课堂气氛,积极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借助图片中的故事情境导入的形式,巧妙的引出例题,这种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探究新知活动一:初步学习“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课件出示教材图片。师: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萝卜?生:一共有4个萝卜。师:把萝卜分给小兔吃,够每只小兔1个吗?小组合作要求:和组员一起合作,将4个胡萝卜有序分给小兔子,和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指导。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分萝卜的方法,同学之间互评。师:你是怎么分的?学生上台演示过程,边分边说,我是把萝卜按顺序一个一个分给小兔,每只小兔1个萝卜,正好分完。师:按顺序每只小兔分1个萝卜,正好分完,我们就可以说小兔和胡萝卜同样多。出示教材图片:师:请小猴吃桃结果怎么样?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桃子?生:一共有4个桃子。同桌合作:用刚刚分萝卜的方法,将4个桃子按顺序分给小猴,和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巡视并指导。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分享自己分桃子的方法,同学之间互评。学生上台演示过程,边分边说,我是把桃子按顺序一个一个分给小猴,每只小猴1个桃,还剩1个,桃比小猴多。师:还可以怎么说?生:还可以说小猴比桃少。师生共同小结: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分配的方法。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多与少是相对的,描述时要说清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设计意图:通过画一画、分一分的方法,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一一对应的分配方法,总结归纳出一些初步的结论。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动手、观察,感知一一对应,直观的发现谁比谁多,理解“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含义,突破重难点,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活动二: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出示情景图:师:从幼儿园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选取部分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全班同学给予评价。生1:有4个小朋友、2个苹果,苹果比小朋友少。学生上台演示过程,边分边说,我是把苹果按顺序一个一个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1个苹果,还剩2个,苹果比小朋友少。生2:4个小朋友,5块饼干,饼干比小朋友多。学生上台演示过程,边分边说,我是把饼干按顺序一个一个分给小朋友,每个小朋友1块饼干,还剩1个,饼干比小朋友多。师:说的完整又清晰,看来你学会了用一一对应法比较物体的“多”与“少”。生3:苹果有2个,饼干有5块,饼干比苹果多。学生上台演示过程,边分边说,我是把苹果按顺序一个一个和饼干对应,一个苹果对应一块饼干,最后还剩3块饼干,饼干比苹果多。……师:你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有序分物品,还学会了比较物体“多”与“少”的方法,真了不起。设计意图:本活动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各种物体的比较,在本活动中调用上一个活动中获得的经验,通过图片的帮助和教师的引导,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在合作中培养了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巩固练习师:我们一起来检验一下学习效果吧!1.从熊猫请客和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示出来。2.比一比,画一画。(1)在数量多的后面画“√”。 (2)在数量少的后面画“√”。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拓展演练1.数一数,比一比。比( );比( );和( )。2.在数量多的后面画“√”。课堂小结师: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实践综合实践:与同学一起各自把自己的铅笔摆在书桌上,用本课时学习的方法比一比,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共19张PPT)熊猫请客我上学了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初步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本节重点123经历观察、操作、汇报等学习过程,发展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用数学的意识。学习目标看图讲故事。我们准备了蔬菜和水果,大家不要客气!小兔爱吃萝卜。我爱吃桃。把萝卜分给小兔吃,每只小兔1个够吗?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萝卜?一共有4个萝卜。和组员一起合作,将4个胡萝卜有序分给小兔子,和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小组合作:…………把萝卜分给小兔吃,每只小兔1个够吗?每只小兔1个萝卜,正好分完。小兔和胡萝卜同样多。44先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桃子?用刚刚分萝卜的方法,将4个桃子有序分给小猴,和同桌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同桌合作:一共有4个桃子。请小猴吃桃结果怎么样?………请小猴吃桃结果怎么样?43每只小猴1个桃,还剩1个。小猴比桃少。桃比小猴多。总结比较两种物品多少的方法。比较两种物品的多少,可以用一一对应分配的方法。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总结比较两种物品多少的方法。多与少是相对的,描述时要说清谁比谁多,或谁比谁少。从幼儿园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你发现了什么?4………………25有4个小朋友、2个苹果,苹果比小朋友少。4个小朋友,5块饼干,饼干比小朋友多。1.从熊猫请客和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示出来。………熊猫吃香蕉,该怎么分呢?每只熊猫1个香蕉,还剩2个香蕉。香蕉比熊猫多,熊猫比香蕉少。小兔和猴子,谁比谁多?………4只小兔,3只小猴,小兔比小猴多。1.从熊猫请客和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示出来。小朋友喝牛奶,该怎么分呢?…………4个小朋友,4瓶牛奶,小朋友和牛奶同样多。1.从熊猫请客和小朋友加餐的情境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表示出来。2.比一比,画一画。(1)在数量多的后面画“√”。 (2)在数量少的后面画“√”。√√说一说你是怎么比较的?比 ( ); 比 ( );和 ( )。同样多1.数一数,比一比。多少2.在数量多的后面画“√”。√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熊猫请客比多少一一对应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同样多。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流交外课与同学一起各自把自己的铅笔摆在书桌上,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比一比,谁的铅笔多,谁的铅笔少?数学是无穷的科学。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赫尔曼外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我上学了《熊猫请客》教案.docx 我上学了《熊猫请客》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