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1.(2025八下·柯桥期末)模型往往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可回收标志B.文明城市车贴C.节约用水标志D.空气的组成【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化描述或表示,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据此分析。【解答】 A.可回收标志是一种特定的标识符号,用于表示物品是否可回收,它不是对事物结构、过程等的简化描述或表示,不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文明城市车贴是一种宣传标语的载体,主要用于宣传文明城市相关理念,不是对事物的模型化表示,不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标志是一种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符号,不是对事物的模型化呈现,不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大致比例关系,是对复杂的空气组成这一事物的简化描述和表示,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选D。2.(2025八下·柯桥期末)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飞机制造采用了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 氮元素为-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D。3.(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购买了一副“磁力效应棋”,当一颗棋子靠近另一颗棋子时,棋子就会合在一起。两颗棋子合起来的原因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小柯购买了一副“磁力效应棋”,当一颗棋子靠近另一颗棋子时,棋子就会合在一起。两颗棋子合起来的原因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2025八下·柯桥期末) 平水日铸茶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钾、钙、镁、锌”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解答】 平水日铸茶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钾、钙、镁、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5.(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学习土壤成分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所示,经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土壤中有 ( )A.水 B.空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根据图示实验操作,土壤浸出液被蒸发后若留下残留物,这说明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并能够在水完全蒸发后留下,此类物质特性符合无机盐的性质。【解答】 无机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蒸发后会留下结晶残渣,而有机物通常需要复杂反应去检测,不能通过简单的蒸发察觉,空气和水在蒸发皿中不会形成残留物。故按照如图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2025八下·柯桥期末) 如图是挂在腰带上的“计步器”, 由震动传感器和电子计数器组成。其原理为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由于惯性在管中反向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以得出运动的步数。下列选项中,与“计步器”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一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 A.图中验电器,原理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图中没有电源,开关闭合后,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C.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D.图中的实验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故D错误。故选B。7.(2025八下·柯桥期末)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到了铷原子钟,右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Rb B.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铷元素原子核内有48个电子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故A正确;B.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故选A。8.(2025八下·柯桥期末)我国已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耐盐碱水稻,下列对于该水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A.该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冠B.种植该水稻会加重土壤的盐碱化程度C.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D.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系浅, 目的在于方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判断;B.根据水稻生长时对土壤的影响判断;C.水分总是从浓度较小的一侧流向浓度较大的一侧;D.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判断。【解答】A. 该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成熟区,也就是根毛区,故A错误;B.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农机深翻、深松等耕作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孔隙度。这有助于土壤中的盐分随着灌溉水的下渗而淋洗到深层土壤中,从而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含量,故B错误;C. 该水稻在盐碱地正常生长,说明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它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故C正确;D. 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系浅, 目的是方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减小无机盐的吸收,故D错误。故选C。9.(2025八下·柯桥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探究叶片哪一面气孔数目多C.收集氧气并验满D.实验室制取氧气【答案】B【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 A.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B.根据叶片两面产生气泡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错误;B.图中实验,叶片两面产生气泡的多少,可探究叶片哪一面气孔数目多,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C错误;D.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故D错误。故选B。10.(2025八下·柯桥期末) 为了区分铁屑、硫粉、氯化铁、氧化铜和粗盐五种物质,小柯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表中“2”代表单质B.表中“甲”代表粗盐C.表中“乙”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FeCl2D.按照现有表中的分类标准,可区分这五种物质【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 A.表中“2”是只含有一种物质,代表纯净物,故A错误;B.表中“甲”中含有多种物质,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泥沙等,属于混合物,则表中“甲”代表粗盐,故B正确;C.表中“3”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乙中含有铁元素,表中“乙”代表的物质是氯化铁,其化学式为FeCl3,故C错误;D.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有铁屑、硫粉,按照现有表中的分类标准,不能区分这两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B。11.(2025八下·柯桥期末)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表演时后台常要点燃蜡烛来照明,表演结束则熄灭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可用剪掉烛芯的方法熄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答案】A【知识点】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则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答】A.蜡烛燃烧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应该为氧化反应,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错误;D.剪掉烛芯,烛芯这一可燃物被清除,从而使蜡烛熄灭,其原理就是清除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12.(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气球模拟的是肺 B.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呼气C.模拟呼气时, a侧液面下降 D.模拟吸气时,气球体积变小【答案】A【知识点】呼吸模型【解析】【分析】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解答】 A.气球随橡皮膜运动膨胀/缩小,可模拟肺,故A正确;B.向下拉橡皮膜(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可模拟吸气,故B错误;C.若a侧为玻璃管内液面(与外界相通),呼气时瓶内气压增大,液面会上升,故C错误;D.吸气时,橡皮膜下陷,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气球应膨胀(体积变大),故D错误。故选A。(2025八下·柯桥期末)今年4月,柯桥区内一株1950岁的圆柏和一株1580岁的古香榧树被浙江省林业局列入全省十大“寿星”古树名单 (如图所示)。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 “有生命的文物”。 请回答下面题:13.通过古树可以推测出很多信息,故而被称为“有生命的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植物茎韧皮部中的年轮,可以推测出树的年龄B.木质茎横切面出现某一年年轮较窄,说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宜C.古树上常出现中空现象,说明髓和木质部是储藏营养的地方D.通过古树发达根系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系的大致分布14.所谓“绿色的国宝”,其中一种解释是指绿色植物会进行一些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如图以叶片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A生理活动的场所是液泡B.图中B生理活动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C.使公园内“空气湿润”的生理活动主要是CD.A、B、C生理活动均未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答案】13.D14.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1)A.植物每生长一年,年轮就增加一圈;B.环境适宜时生长较快,年轮较宽;环境不适宜时生长较慢,年轮较窄;C.古树中空但是生长正常,说明营养供应正常;D.根据植物根系的向水性分析。(2)A.根据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判断;B.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判断;C.根据蒸腾作用的意义判断;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13. A..植物每生长一年,年轮就增加一圈,极通过植物茎韧皮部中的年轮,可以推测出树的年龄,故A正确;B.木质茎横切面出现某一年年轮较窄,说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故B错误;C.古树上常出现中空现象,说明植物的水和无机盐供应正常,那么髓和木质部不是储藏营养的地方,故C错误;D.通过古树发达根系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系的大致分布,故D正确。故选AD。14.A.A吸入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应该为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存在叶肉细胞中,故A错误;B.B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为呼吸作用,故B错误;C.C通过叶片的气孔挥发大量水蒸气,应该为蒸腾作用,可以使公园空气湿润,故C正确;D.A和B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应该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15.(2025八下·柯桥期末)小柯利用如图装置研究CO2的性质。实验时, 先关闭K1、K2,加热b。一段时间后, 再通入CO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打开K1,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B.a处纸花先不变红, 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色C.b处热水的作用是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量D.打开K2, a、c两处的现象可说明湿润的CO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答案】D【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 A、若打开K1,可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下到上依次熄灭,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纸花变色,打开K1后不能观察到a处纸花变为红色,故B错误;C、b处加热水的目的是产生水蒸气,使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接触,故C错误;D、打开K2后,a处纸花不变色,c处纸花变色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说明湿润的CO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D正确。故选D。16.(2025八下·柯桥期末)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2个镁离子 ;氢氧化钙 。【答案】2Mg2+;Ca(OH)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根据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 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2)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Ca(OH)2。17.(2025八下·柯桥期末)在科学中,磁感线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1)图1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示意图,其中位置A处的磁场强度 (选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B处。(2)图1中,若在A处放置一个小磁针, 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2中的 。【答案】(1)小于(2)甲【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磁感线越密,磁场强度越大。(2)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且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解答】 (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磁感线越密,磁场强度越大。观察图1可知,B处的磁感线比A处更密,所以位置A处的磁场强度小于B处。(2)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且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所以A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应与A处磁感线方向一致,由图可知,应是图2中的甲。18.(2025八下·柯桥期末)柯桥区本土杨梅喜欢生长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力充足的土壤中。(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杨梅的是____。A.湿润的黏土B.较干的山坡沙质壤土C.河边湿润的沙地(2)果农发现杨梅树的叶色发黄,需要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的肥料。【答案】(1)C(2)氮【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 沙质土渗水快,说明它保水性能差,透气性能好;黏质土渗水慢,说明它保水性能好,透气性能差;壤土渗水快慢居中,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透气性能也居中。(2)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根据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分析解答。【解答】(1)A.湿润的粘地,水分条件充足,但是黏土通气性能较差,不适合杨梅生长;B.山坡较干的沙地,水分条件缺乏,不适合杨梅生长;C.河边湿润的沙地,水分条件充足,沙土的透气性较好,适宜杨梅生长。故选C。(2)果农发现杨梅树的叶色发黄,需要施加一定量含氮元素的肥料。19.(2025八下·柯桥期末)科学家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从微观本质上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中缺少 (填微观粒子名称)。(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答案】(1)氢分(2)原子种类和个数【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中缺少氢分子。(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0.(2025八下·柯桥期末)蛇年春晚《秧BOT》节目中的机器人配备了直流无刷电动机进行驱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中间的永磁体可绕中心自由转动,三个螺线圈互成120度夹角固定在电动机外壳内部,它们通电可以产生磁场。(1)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直流无刷电动机内部还配备了一个霍尔传感器,能对转子磁极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相关控制器,让其中的两个螺线圈通电,并控制电流方向,以达到持续转动。若现在该电动机正在顺时针转动,则通电方案正确的是____。A. B.C. D.【答案】(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2)要使中间的转子顺利转动,那么一个线圈对其施加排斥力,另一个施加吸引力即可,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 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A.只有一个线圈通电,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下角的电磁铁上端磁极为S极,对转子施加排斥力;右下角的电磁铁上端为N极,对转子施加吸引力,现在线圈逆时针转动,故B错误;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下角的电磁铁上端磁极为N极,对转子施加吸引力;右下角的电磁铁上端为S极,对转子施加排斥力,现在线圈顺时针转动,故C正确;D.三个线圈通电,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故选C。21.(2025八下·柯桥期末)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3根____的木本植物(木槿)枝条,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只留下树皮 (如右图所示)。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并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组枝条只将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观察枝条上半部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C.除去下半部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没有染红(1)请将步骤一补充完整。(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研究小组应选在 实验场所进行实验。(3)请对实验组别A和B的现象解释原因 。【答案】(1)同种(2)温暖且光照充足(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2)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加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而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可以增大蒸腾作用;(3)染红说明水和无机盐可以正常运输,根据A和B的现象分析植物实现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的位置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要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为了避免不停植物的茎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因此应该选取3根同种木本植物的纸条;(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需要增大蒸腾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应选在温暖且光照充足 实验场所进行实验。(3) 在实验中,A组(不作处理)和B组(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的木质部都染红了,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22.(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为解决夏季蚊虫叮咬困扰,计划自制一个家用蚊虫诱捕器。他了解到某灭蚊灯采用的“诱蚊剂”能持续、缓慢地产生CO2气流,模拟人体的呼出气体,诱蚊靠近,从而灭蚊。【实验验证】实验一:在塑料瓶中装入“诱蚊剂”,一段时间后将瓶中的气体通入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未见明显现象。实验二:用CO2传感器分别测定人体呼出气体、装有“诱蚊剂”的瓶中和空气中CO2的含量,绘制成甲图。(1)【明确原理】实验一中的操作基于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 。(2)【设计制作】发生装置:基于先前的实验,小柯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并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 向上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3)“诱蚊剂”自制过程中,下列选材组合符合要求的有____。A.鸡蛋壳、 白醋B.食盐、 白醋C.石灰石、洁厕剂(有效成分之一为盐酸)(4)【检验评价】自制家用蚊虫诱捕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反应安全,气体能排出 反应安全, 气体不能排出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指标二 反应速率可控,且速率可定量观测 反应速率不可控为了较全面评价该“诱捕器”,请你帮他完成指标二中“合格”的评价标准。【答案】(1)Ca(OH)2+CO2═CaCO3↓+H2O;“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2)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3)A(4)反应速率可控,但速率不可定量观测【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明确原理】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设计制作】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3)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反应物是否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可;(4)【检验评价】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解答】 (1)【明确原理】实验一中的操作基于的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设计制作】关闭止水夹,向上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因为装置气密性良好时,拉动活塞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将活塞压回原来的位置。(3)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白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要求,故正确;B.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白醋中含有醋酸,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要求,故错误;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洁厕剂中含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要求,故正确。故选AC。(4)【检验评价】“合格”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反应速率可控,但速率不可定量观测。因为优秀标准是反应速率可控且可定量观测,待改进是反应速率不可控,所以合格标准处于两者之间,即反应速率可控,但无法进行定量观测。23.(2025八下·柯桥期末)为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电子测力计、铁块P、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电磁铁,每5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a、b、c、d,线圈电阻不计)等。【装置简图】如图所示连接各项器材。【实验过程】①电子测力计挂上铁块P后再调零,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电磁铁与铁块P的距离不变。②断开开关S,将电磁铁a、e接线柱按图示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数据收集】通过项目的实施,收集到如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实验次数 1 2 3I/A 0.34 0.40 0.44F/N 0.15 0.20 0.22【分析归纳】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拓展思考】(1)若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在第③步骤后面再加步骤④, ④步骤是 。(2)下列探究活动中与上述实验探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B.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借助压强计C.研究分子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D.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答案】(1)在电磁铁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电磁铁的接线端由a、e改接到b、e(或 c、e 或 d、e),改变线圈匝数,再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 F,并记录数据。(2)B;D【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分析归纳】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增大,磁性增强。【拓展思考】(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不变,改变线圈匝数。(2)该实验通过电子测力计示数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据此分析各项。【解答】 【分析归纳】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增大,磁性增强。故初步结论为:在电磁铁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拓展思考】(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不变,改变线圈匝数。所以步骤④是: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电磁铁的接线端由a、e改接到b、e(或 c、e 或 d、e),改变线圈匝数,再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 F,并记录数据。(2)该实验通过电子测力计示数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运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借助压强计,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分子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类比分子间有间隙,运用的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电流是否存在,运用了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BD。24.(2025八下·柯桥期末)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小组讨论】(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2)任务二:探究催化剂【查阅资料】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实验】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交流】填写下列表格。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3)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支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支加入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对比分析图2中的 (填字母)两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4) 【反思评价】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答案】(1)B(2)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bd或ac(4)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 (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题中信息来分析解答;(2)根据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分析解答;(3)根据控制变量法来分析解答;(4)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答】 (1)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故A错误;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B正确;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如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也是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故C错误;故选B;(2)实验结论是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步骤⑦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3)若想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可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长短,则可比较ac或bd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4)由于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25.(2025八下·柯桥期末)“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醇(CH2OH)的液态燃料技术,相关的化学反应如下:(1)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2)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理论上9.6吨甲醇(CH3OH)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吨 【答案】(1)(2)3:1(3)解:理论上9.6吨甲醇(CH3OH)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C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C原子、8个H原子、8个O原子,所以未知物中应含有8个H原子和4个O原子,即4H2O。化学方程式为:。(2)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2:4=3:1。26.(2025八下·柯桥期末)为合理密植,提高经济效益,果农们忙着移栽果苗。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移栽时需先在果苗周围画一个圈,然后沿着圈慢慢挖土,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移栽后要对果苗浇足量水,适当遮荫。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果农的做法进行解释评价。【答案】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并适当遮阴,这是为了减小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小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是为了减小对根系的损害,从而保证根的吸水能力。还要浇足量的水,是为了补充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可从植物根系的保护和减小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移栽时采取的应对措施。【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并适当遮阴,这是为了减小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小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是为了减小对根系的损害,从而保证根的吸水能力。还要浇足量的水,是为了补充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27.(2025八下·柯桥期末)小金、小柯和小桥三人参加了一次探究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操作活动,老师准备了不同颗粒大小的贝壳、烧杯、电子天平和盐酸等器材。他们三人各自采取如表所示的试剂和图甲的称量方式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采取实时测量和记录电子天平随时间变化的方式,绘制了图乙。 贝壳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溶液质量/g 盐酸溶液浓度小金 10 块状 100 7.3%小柯 10 颗粒状 100 7.3%小桥 10 粉末状 100 7.3%(1)图乙中表示小金实验的曲线是 。 (选填“a”或“b”)(2)根据小桥的实验数据,他挑选的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假设贝壳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答案】(1)a(2)解:由小桥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g-156.48g=3.52g,设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10gx 3.52g解得:x=80%。答: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一步计算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解答】 (1)由于小金使用的是块状贝壳,接触面积小,反应慢且不充分,所以表示小金实验的曲线是a。28.(2025八下·柯桥期末)愉快的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教室内的花草正常生长,STEAM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浇花机器人,要求其按线路巡视并检测土壤的湿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浇花。【项目设计】项目一: 设计线路巡查系统。如图甲所示,场地布置为白底,引导线为黑线,机器人腹部装有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按照图甲中a、b、c、d、e的顺序依次接收信号,并沿黑线前进。 已知: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黑线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会被黑色吸收,无法接收到地面反射,此时输出电信号为0;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白底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经地面发射,均被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接收,此时输出电信号为1。项目二:设计湿度检测系统。如图乙为设计的湿度系统原理图,实现了土壤干燥时浇水,土壤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的要求。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12V, 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如图丙。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80mA时,衔铁被吸合;在电流小于24mA时,衔铁被释放。 (湿度计的电阻不计)【项目评价】下表是项目二的部分评价指标,根据评价表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湿度调节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调整湿度范围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能调整湿度范围 不能将土壤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在巡查过程中,机器人的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连续发出红外线照射到地面上,当机器人腹部的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输出的电信号依次为01010。此时机器人沿着引导线正在 (选填“前进”、 “右转”或“左转”) 。(2)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维持在多少 (3)根据评价指标,你的评价结果为 ;为了达到优秀,请给出一条优化建议: 。【答案】(1)左转(2)解:当 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80mA时, 总电阻为:;那么湿敏电阻的阻值为:R=R总-R线=150Ω-10Ω=140Ω;则此时土壤湿度为40%;当 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24mA时, 总电阻为:;那么湿敏电阻的阻值为:R'=R总'-R线=500Ω-10Ω=490Ω;则此时土壤湿度为15%;则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维持在15%-40%之间。(3)合格;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电信号确定五个接受管是在引导线上还是在引导线外,据此确定车头的扭转方向即可;(2)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联的知识分别计算出电磁继电器吸合和断开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丙图确定对应的湿度,进而确定土壤湿度维持的范围;(3)根据题干描述和电路图确定是否能够控制土壤的湿度范围,以及是否能拿个调整湿度范围即可,据此确定达到优秀的建议。【解答】(1)根据电信号01010可知,接收管a、c、e在引导线内,而b、d在引导线外,那么机器人此时应该向左扭转,即此时机器人沿着引导线正在左转。(3)电磁铁吸合和断开时电流大小不变,则总电阻不变。而湿度改变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改变,那么电路里需要一个可以调节阻值的装置。由于现有电路中电阻固定不变,因此土壤湿度可控在一定范围,但是无法调整湿度范围,应该为合格。为了达到优秀,可以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即可。1 / 1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1.(2025八下·柯桥期末)模型往往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可回收标志B.文明城市车贴C.节约用水标志D.空气的组成2.(2025八下·柯桥期末) C919大型客机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大型民用飞机,飞机制造采用了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3.(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购买了一副“磁力效应棋”,当一颗棋子靠近另一颗棋子时,棋子就会合在一起。两颗棋子合起来的原因是 ( )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 B.同名磁极相互排斥C.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D.异名磁极相互排斥4.(2025八下·柯桥期末) 平水日铸茶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钾、钙、镁、锌”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5.(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学习土壤成分的相关知识后进行了科学探究。如图所示,经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土壤中有 ( )A.水 B.空气 C.无机盐 D.有机物6.(2025八下·柯桥期末) 如图是挂在腰带上的“计步器”, 由震动传感器和电子计数器组成。其原理为当塑料管运动时,磁铁由于惯性在管中反向运动,产生感应电流, 以得出运动的步数。下列选项中,与“计步器”工作原理相似的是( )A. B.C. D.7.(2025八下·柯桥期末)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到了铷原子钟,右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Rb B.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铷元素原子核内有48个电子 D.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8.(2025八下·柯桥期末)我国已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耐盐碱水稻,下列对于该水稻的特点认识正确的是( )A.该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根冠B.种植该水稻会加重土壤的盐碱化程度C.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D.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系浅, 目的在于方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9.(2025八下·柯桥期末) 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B.探究叶片哪一面气孔数目多C.收集氧气并验满D.实验室制取氧气10.(2025八下·柯桥期末) 为了区分铁屑、硫粉、氯化铁、氧化铜和粗盐五种物质,小柯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表中“2”代表单质B.表中“甲”代表粗盐C.表中“乙”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FeCl2D.按照现有表中的分类标准,可区分这五种物质11.(2025八下·柯桥期末) 皮影戏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表演时后台常要点燃蜡烛来照明,表演结束则熄灭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蜡烛燃烧需要氧气,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D.可用剪掉烛芯的方法熄灭蜡烛,原理是隔绝氧气12.(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模拟人体的呼吸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中的气球模拟的是肺 B.向下拉橡皮膜,模拟呼气C.模拟呼气时, a侧液面下降 D.模拟吸气时,气球体积变小(2025八下·柯桥期末)今年4月,柯桥区内一株1950岁的圆柏和一株1580岁的古香榧树被浙江省林业局列入全省十大“寿星”古树名单 (如图所示)。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的国宝”、 “有生命的文物”。 请回答下面题:13.通过古树可以推测出很多信息,故而被称为“有生命的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植物茎韧皮部中的年轮,可以推测出树的年龄B.木质茎横切面出现某一年年轮较窄,说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适宜C.古树上常出现中空现象,说明髓和木质部是储藏营养的地方D.通过古树发达根系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系的大致分布14.所谓“绿色的国宝”,其中一种解释是指绿色植物会进行一些生命活动影响环境。如图以叶片为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进行A生理活动的场所是液泡B.图中B生理活动是指植物的光合作用C.使公园内“空气湿润”的生理活动主要是CD.A、B、C生理活动均未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15.(2025八下·柯桥期末)小柯利用如图装置研究CO2的性质。实验时, 先关闭K1、K2,加热b。一段时间后, 再通入CO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打开K1,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B.a处纸花先不变红, 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色C.b处热水的作用是增加CO2在水中的溶解量D.打开K2, a、c两处的现象可说明湿润的CO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16.(2025八下·柯桥期末)化学符号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写出对应的化学符号:2个镁离子 ;氢氧化钙 。17.(2025八下·柯桥期末)在科学中,磁感线能形象、直观地描述磁场。(1)图1为某磁极附近磁感线的方向和分布示意图,其中位置A处的磁场强度 (选填“大于”、 “等于”或 “小于”)B处。(2)图1中,若在A处放置一个小磁针, 当小磁针静止时,其指向应是图2中的 。18.(2025八下·柯桥期末)柯桥区本土杨梅喜欢生长在透气性好、排水性好、肥力充足的土壤中。(1)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杨梅的是____。A.湿润的黏土B.较干的山坡沙质壤土C.河边湿润的沙地(2)果农发现杨梅树的叶色发黄,需要施加一定量含 元素的肥料。19.(2025八下·柯桥期末)科学家对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后,从微观本质上揭示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结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的示意图。 (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中缺少 (填微观粒子名称)。(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 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0.(2025八下·柯桥期末)蛇年春晚《秧BOT》节目中的机器人配备了直流无刷电动机进行驱动,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中间的永磁体可绕中心自由转动,三个螺线圈互成120度夹角固定在电动机外壳内部,它们通电可以产生磁场。(1)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2)直流无刷电动机内部还配备了一个霍尔传感器,能对转子磁极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位置信息传递给相关控制器,让其中的两个螺线圈通电,并控制电流方向,以达到持续转动。若现在该电动机正在顺时针转动,则通电方案正确的是____。A. B.C. D.21.(2025八下·柯桥期末)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验证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选取3根____的木本植物(木槿)枝条,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只留下树皮 (如右图所示)。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并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组枝条只将除去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观察枝条上半部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实验组别 实验现象A.带叶枝条(不作处理)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B.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 木质部和韧皮部均染红C.除去下半部木质部、髓的带叶枝条,只留下树皮 没有染红(1)请将步骤一补充完整。(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研究小组应选在 实验场所进行实验。(3)请对实验组别A和B的现象解释原因 。22.(2025八下·柯桥期末) 小柯为解决夏季蚊虫叮咬困扰,计划自制一个家用蚊虫诱捕器。他了解到某灭蚊灯采用的“诱蚊剂”能持续、缓慢地产生CO2气流,模拟人体的呼出气体,诱蚊靠近,从而灭蚊。【实验验证】实验一:在塑料瓶中装入“诱蚊剂”,一段时间后将瓶中的气体通入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未见明显现象。实验二:用CO2传感器分别测定人体呼出气体、装有“诱蚊剂”的瓶中和空气中CO2的含量,绘制成甲图。(1)【明确原理】实验一中的操作基于的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 。(2)【设计制作】发生装置:基于先前的实验,小柯设计了如图乙的装置,并检验了装置的气密性:关闭止水夹, 向上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 ,则气密性良好。(3)“诱蚊剂”自制过程中,下列选材组合符合要求的有____。A.鸡蛋壳、 白醋B.食盐、 白醋C.石灰石、洁厕剂(有效成分之一为盐酸)(4)【检验评价】自制家用蚊虫诱捕器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反应安全,气体能排出 反应安全, 气体不能排出 反应有较大安全隐患指标二 反应速率可控,且速率可定量观测 反应速率不可控为了较全面评价该“诱捕器”,请你帮他完成指标二中“合格”的评价标准。23.(2025八下·柯桥期末)为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流表、开关、滑动变阻器、导线、 电子测力计、铁块P、电磁铁(用漆包线制作的电磁铁,每50匝抽出一个接线端a、b、c、d,线圈电阻不计)等。【装置简图】如图所示连接各项器材。【实验过程】①电子测力计挂上铁块P后再调零,悬挂在铁架台上,并保持电磁铁与铁块P的距离不变。②断开开关S,将电磁铁a、e接线柱按图示接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最右端。③闭合开关S,调节滑片,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F,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数据收集】通过项目的实施,收集到如下表中的相关数据。实验次数 1 2 3I/A 0.34 0.40 0.44F/N 0.15 0.20 0.22【分析归纳】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拓展思考】(1)若利用此装置,继续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在第③步骤后面再加步骤④, ④步骤是 。(2)下列探究活动中与上述实验探究方法相同的是____。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的描述B.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借助压强计C.研究分子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D.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24.(2025八下·柯桥期末)关于催化剂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开展了“探究催化剂的奥秘”项目式学习。任务一:认识催化剂【小组讨论】(1)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就不能发生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2)任务二:探究催化剂【查阅资料】氧化铜也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实验】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分析交流】填写下列表格。步骤①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实验结论试管中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称得氧化铜的质量为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3)任务三:探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一支加入1g二氧化锰,另一支加入1g氧化铜。按图1所示装置分别进行实验,实验时倾斜锥形瓶使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完全接触,测得相同条件下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对比分析图2中的 (填字母)两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4) 【反思评价】请从催化剂的角度解释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的原因是 。25.(2025八下·柯桥期末)“液态阳光”是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绿色能源,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醇(CH2OH)的液态燃料技术,相关的化学反应如下:(1)完成上述化学方程式;(2)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3)理论上9.6吨甲醇(CH3OH)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吨 26.(2025八下·柯桥期末)为合理密植,提高经济效益,果农们忙着移栽果苗。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移栽时需先在果苗周围画一个圈,然后沿着圈慢慢挖土,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移栽后要对果苗浇足量水,适当遮荫。请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上果农的做法进行解释评价。27.(2025八下·柯桥期末)小金、小柯和小桥三人参加了一次探究碳酸钙含量的实验操作活动,老师准备了不同颗粒大小的贝壳、烧杯、电子天平和盐酸等器材。他们三人各自采取如表所示的试剂和图甲的称量方式进行实验。整个实验过程采取实时测量和记录电子天平随时间变化的方式,绘制了图乙。 贝壳质量/g 颗粒大小 盐酸溶液质量/g 盐酸溶液浓度小金 10 块状 100 7.3%小柯 10 颗粒状 100 7.3%小桥 10 粉末状 100 7.3%(1)图乙中表示小金实验的曲线是 。 (选填“a”或“b”)(2)根据小桥的实验数据,他挑选的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假设贝壳中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28.(2025八下·柯桥期末)愉快的暑假即将到来,为了保证教室内的花草正常生长,STEAM小组设计了一个自动浇花机器人,要求其按线路巡视并检测土壤的湿度,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浇花。【项目设计】项目一: 设计线路巡查系统。如图甲所示,场地布置为白底,引导线为黑线,机器人腹部装有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按照图甲中a、b、c、d、e的顺序依次接收信号,并沿黑线前进。 已知: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黑线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会被黑色吸收,无法接收到地面反射,此时输出电信号为0; 当红外线发射接收管处在白底位置时,发出的红外线经地面发射,均被红外线发射接收管接收,此时输出电信号为1。项目二:设计湿度检测系统。如图乙为设计的湿度系统原理图,实现了土壤干燥时浇水,土壤潮湿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浇水的要求。已知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为12V, 电磁铁线圈电阻为10Ω,R为湿敏电阻,其阻值随湿度的变化如图丙。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80mA时,衔铁被吸合;在电流小于24mA时,衔铁被释放。 (湿度计的电阻不计)【项目评价】下表是项目二的部分评价指标,根据评价表对活动进行评价。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湿度调节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能调整湿度范围 土壤湿度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不能调整湿度范围 不能将土壤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1)在巡查过程中,机器人的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连续发出红外线照射到地面上,当机器人腹部的五个红外线发射接收管输出的电信号依次为01010。此时机器人沿着引导线正在 (选填“前进”、 “右转”或“左转”) 。(2)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维持在多少 (3)根据评价指标,你的评价结果为 ;为了达到优秀,请给出一条优化建议: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识点】模型与符号【解析】【分析】 模型是对事物的简化描述或表示,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不能直接观察到或复杂的事物,据此分析。【解答】 A.可回收标志是一种特定的标识符号,用于表示物品是否可回收,它不是对事物结构、过程等的简化描述或表示,不属于模型,故A不符合题意;B.文明城市车贴是一种宣传标语的载体,主要用于宣传文明城市相关理念,不是对事物的模型化表示,不属于模型,故B不符合题意;C.节约用水标志是一种提醒人们节约用水的符号,不是对事物的模型化呈现,不属于模型,故C不符合题意;D.以图形的方式展示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大致比例关系,是对复杂的空气组成这一事物的简化描述和表示,属于模型,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D【知识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解析】【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Si3N4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 氮元素为-3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3)×4=0,则x=+4价。故选D。3.【答案】C【知识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解析】【分析】根据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判断。【解答】小柯购买了一副“磁力效应棋”,当一颗棋子靠近另一颗棋子时,棋子就会合在一起。两颗棋子合起来的原因是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C正确,而ABD错误。故选C。4.【答案】C【知识点】元素的概念【解析】【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统称。【解答】 平水日铸茶的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钾、钙、镁、锌等,这些矿物质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里的“钾、钙、镁、锌”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5.【答案】C【知识点】土壤的组成与形成【解析】【分析】 根据图示实验操作,土壤浸出液被蒸发后若留下残留物,这说明这些物质在水中溶解并能够在水完全蒸发后留下,此类物质特性符合无机盐的性质。【解答】 无机盐在水中溶解度较高,蒸发后会留下结晶残渣,而有机物通常需要复杂反应去检测,不能通过简单的蒸发察觉,空气和水在蒸发皿中不会形成残留物。故按照如图规范操作后,蒸发皿中出现残留物,这说明土壤中有无机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6.【答案】B【知识点】电磁感应【解析】【分析】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电磁感应;这一过程中,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解答】 A.图中验电器,原理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故A错误;B.图中没有电源,开关闭合后,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故B正确;C.图为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D.图中的实验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故D错误。故选B。7.【答案】A【知识点】元素周期表【解析】【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Rb,故A正确;B.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故C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D错误。故选A。8.【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解析】【分析】A.根据植物根系的结构和功能判断;B.根据水稻生长时对土壤的影响判断;C.水分总是从浓度较小的一侧流向浓度较大的一侧;D.根据植物生长需要水和无机盐判断。【解答】A. 该水稻吸水的主要部位在成熟区,也就是根毛区,故A错误;B.水稻种植过程中,通过农机深翻、深松等耕作措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孔隙度。这有助于土壤中的盐分随着灌溉水的下渗而淋洗到深层土壤中,从而降低表层土壤的盐分含量,故B错误;C. 该水稻在盐碱地正常生长,说明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因此它比普通水稻根部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故C正确;D. 该水稻比普通水稻根系浅, 目的是方便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减小无机盐的吸收,故D错误。故选C。9.【答案】B【知识点】叶的形态结构;空气的成分及探究;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解析】【分析】 A.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B.根据叶片两面产生气泡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 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了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错误;B.图中实验,叶片两面产生气泡的多少,可探究叶片哪一面气孔数目多,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导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以利于空气的排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故C错误;D.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为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故D错误。故选B。10.【答案】B【知识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解析】【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解答】 A.表中“2”是只含有一种物质,代表纯净物,故A错误;B.表中“甲”中含有多种物质,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泥沙等,属于混合物,则表中“甲”代表粗盐,故B正确;C.表中“3”中含有多种元素,其中乙中含有铁元素,表中“乙”代表的物质是氯化铁,其化学式为FeCl3,故C错误;D.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有铁屑、硫粉,按照现有表中的分类标准,不能区分这两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A【知识点】氧化反应;燃烧与灭火【解析】【分析】 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灭火的原理则是破坏燃烧的条件,即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解答】A.蜡烛燃烧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应该为氧化反应,故A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而不是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错误;D.剪掉烛芯,烛芯这一可燃物被清除,从而使蜡烛熄灭,其原理就是清除可燃物,故D错误。故选C。12.【答案】A【知识点】呼吸模型【解析】【分析】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解答】 A.气球随橡皮膜运动膨胀/缩小,可模拟肺,故A正确;B.向下拉橡皮膜(膈肌收缩)时,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可模拟吸气,故B错误;C.若a侧为玻璃管内液面(与外界相通),呼气时瓶内气压增大,液面会上升,故C错误;D.吸气时,橡皮膜下陷,胸腔容积增大,气压减小,气体进入肺,气球应膨胀(体积变大),故D错误。故选A。【答案】13.D14.C【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茎的形态结构;茎的运输作用;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解析】【分析】(1)A.植物每生长一年,年轮就增加一圈;B.环境适宜时生长较快,年轮较宽;环境不适宜时生长较慢,年轮较窄;C.古树中空但是生长正常,说明营养供应正常;D.根据植物根系的向水性分析。(2)A.根据植物叶片的结构和功能判断;B.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物判断;C.根据蒸腾作用的意义判断;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13. A..植物每生长一年,年轮就增加一圈,极通过植物茎韧皮部中的年轮,可以推测出树的年龄,故A正确;B.木质茎横切面出现某一年年轮较窄,说明当时的环境条件比较恶劣,故B错误;C.古树上常出现中空现象,说明植物的水和无机盐供应正常,那么髓和木质部不是储藏营养的地方,故C错误;D.通过古树发达根系的走向,可以推断出地下水系的大致分布,故D正确。故选AD。14.A.A吸入二氧化碳,产生氧气,应该为光合作用,场所为叶绿体,存在叶肉细胞中,故A错误;B.B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为呼吸作用,故B错误;C.C通过叶片的气孔挥发大量水蒸气,应该为蒸腾作用,可以使公园空气湿润,故C正确;D.A和B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应该为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C。15.【答案】D【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解析】【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 A、若打开K1,可观察到蜡烛火焰由下到上依次熄灭,验证CO2的密度比空气大,还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A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纸花变色,打开K1后不能观察到a处纸花变为红色,故B错误;C、b处加热水的目的是产生水蒸气,使二氧化碳与水充分接触,故C错误;D、打开K2后,a处纸花不变色,c处纸花变色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碳酸,是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说明湿润的CO2能使紫色石蕊变色,故D正确。故选D。16.【答案】2Mg2+;Ca(OH)2【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离子的书写与意义【解析】【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根据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进行分析解答。【解答】(1) 2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2)氢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价,氢氧根显-1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其化学式为Ca(OH)2。17.【答案】(1)小于(2)甲【知识点】磁场和磁感线【解析】【分析】 (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磁感线越密,磁场强度越大。(2)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且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解答】 (1)根据磁感线的特点可知,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强度的大小,磁感线越密,磁场强度越大。观察图1可知,B处的磁感线比A处更密,所以位置A处的磁场强度小于B处。(2)物理学中规定,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与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相同,且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场方向。所以A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应与A处磁感线方向一致,由图可知,应是图2中的甲。18.【答案】(1)C(2)氮【知识点】土壤的结构和类型;盐与化肥【解析】【分析】(1) 沙质土渗水快,说明它保水性能差,透气性能好;黏质土渗水慢,说明它保水性能好,透气性能差;壤土渗水快慢居中,说明它保水性能居中,透气性能也居中。(2)氮磷钾为植物生长的营养素,根据它们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分析解答。【解答】(1)A.湿润的粘地,水分条件充足,但是黏土通气性能较差,不适合杨梅生长;B.山坡较干的沙地,水分条件缺乏,不适合杨梅生长;C.河边湿润的沙地,水分条件充足,沙土的透气性较好,适宜杨梅生长。故选C。(2)果农发现杨梅树的叶色发黄,需要施加一定量含氮元素的肥料。19.【答案】(1)氢分(2)原子种类和个数【知识点】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 (1)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图A中缺少氢分子。(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定等于生成物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0.【答案】(1)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C【知识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解析】【分析】(1)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2)要使中间的转子顺利转动,那么一个线圈对其施加排斥力,另一个施加吸引力即可,据此分析判断。【解答】(1) 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运动;(2)A.只有一个线圈通电,不符合要求,故A错误;B.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下角的电磁铁上端磁极为S极,对转子施加排斥力;右下角的电磁铁上端为N极,对转子施加吸引力,现在线圈逆时针转动,故B错误;C.根据安培定则可知,左下角的电磁铁上端磁极为N极,对转子施加吸引力;右下角的电磁铁上端为S极,对转子施加排斥力,现在线圈顺时针转动,故C正确;D.三个线圈通电,不符合要求,故D错误。故选C。21.【答案】(1)同种(2)温暖且光照充足(3)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知识点】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2)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加速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而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可以增大蒸腾作用;(3)染红说明水和无机盐可以正常运输,根据A和B的现象分析植物实现输送水和无机盐的功能的位置即可。【解答】(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要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为了避免不停植物的茎对实验现象的影响,因此应该选取3根同种木本植物的纸条;(2)为了缩短实验时间,需要增大蒸腾作用,因此研究小组应选在温暖且光照充足 实验场所进行实验。(3) 在实验中,A组(不作处理)和B组(剥去下半部树皮的带叶枝条)的木质部都染红了,说明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22.【答案】(1)Ca(OH)2+CO2═CaCO3↓+H2O;“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2)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3)A(4)反应速率可控,但速率不可定量观测【知识点】气体装置的装配、连接、选择与气密性检查;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步骤、收集与注意事项【解析】【分析】(1)【明确原理】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设计制作】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分析。(3)分析各个选项中的反应物是否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即可;(4)【检验评价】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解答】 (1)【明确原理】实验一中的操作基于的原理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结果未出现预期的实验现象,结合图甲分析可能原因是“诱蚊剂”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太少,不足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设计制作】关闭止水夹,向上拉动活塞,放手后观察到活塞回到原来的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因为装置气密性良好时,拉动活塞使装置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将活塞压回原来的位置。(3)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白醋中含有醋酸,碳酸钙与醋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要求,故正确;B.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白醋中含有醋酸,氯化钠与醋酸不反应,不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要求,故错误;C.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洁厕剂中含盐酸,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要求,故正确。故选AC。(4)【检验评价】“合格”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反应速率可控,但速率不可定量观测。因为优秀标准是反应速率可控且可定量观测,待改进是反应速率不可控,所以合格标准处于两者之间,即反应速率可控,但无法进行定量观测。23.【答案】(1)在电磁铁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电磁铁的接线端由a、e改接到b、e(或 c、e 或 d、e),改变线圈匝数,再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 F,并记录数据。(2)B;D【知识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析】【分析】 【分析归纳】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增大,磁性增强。【拓展思考】(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不变,改变线圈匝数。(2)该实验通过电子测力计示数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据此分析各项。【解答】 【分析归纳】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流增大时,电子测力计示数增大,说明电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增大,磁性增强。故初步结论为:在电磁铁线圈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拓展思考】(1)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时,应控制电流不变,改变线圈匝数。所以步骤④是: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电磁铁的接线端由a、e改接到b、e(或 c、e 或 d、e),改变线圈匝数,再测得3组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子测力计的示数 F,并记录数据。(2)该实验通过电子测力计示数反映电磁铁磁性强弱,运用了转换法。A.研究磁场时,用磁感线形象地描述,运用的是模型法,故A不符合题意。B.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借助压强计,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运用了转换法,故B符合题意。C.研究分子特性时,用黄豆和芝麻混合实验类比分子间有间隙,运用的是类比法,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电流的有无时,串联一个小灯泡,通过小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电流是否存在,运用了转换法,故D符合题意。故选BD。24.【答案】(1)B(2)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3)bd或ac(4)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解析】【分析】 (1)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和题中信息来分析解答;(2)根据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分析解答;(3)根据控制变量法来分析解答;(4)根据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来分析解答。【解答】 (1)A.不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也能发生,故A错误;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故B正确;C.用作催化剂的物质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如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也是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生成物,故C错误;故选B;(2)实验结论是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步骤⑦现象是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木条复燃;(3)若想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可比较相同时间收集气体体积的多少,或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长短,则可比较ac或bd点,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4)由于催化剂能改变反应速率,但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上述两个反应虽化学反应速率不同,但完全反应后两个装置内压强相同。25.【答案】(1)(2)3:1(3)解:理论上9.6吨甲醇(CH3OH)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知识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2)根据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3)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来计算。【解答】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C原子、4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C原子、8个H原子、8个O原子,所以未知物中应含有8个H原子和4个O原子,即4H2O。化学方程式为:。(2)甲醇(CH3OH)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12:4=3:1。26.【答案】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并适当遮阴,这是为了减小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小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是为了减小对根系的损害,从而保证根的吸水能力。还要浇足量的水,是为了补充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知识点】植物的根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蒸腾作用【解析】【分析】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光照,足够的水分和无机盐,可从植物根系的保护和减小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移栽时采取的应对措施。【解答】根据题意可知, 移栽前需要将果苗去除1/3~1/2的枝叶,并适当遮阴,这是为了减小植物的蒸腾作用,从而减小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而尽量保留树根周围的土团,是为了减小对根系的损害,从而保证根的吸水能力。还要浇足量的水,是为了补充蒸腾作用消耗的水分,从而提高移栽成活率。27.【答案】(1)a(2)解:由小桥的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60g-156.48g=3.52g,设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10gx 3.52g解得:x=80%。答: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为80%。【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分析】 (1)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进一步计算贝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解答】 (1)由于小金使用的是块状贝壳,接触面积小,反应慢且不充分,所以表示小金实验的曲线是a。28.【答案】(1)左转(2)解:当 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80mA时, 总电阻为:;那么湿敏电阻的阻值为:R=R总-R线=150Ω-10Ω=140Ω;则此时土壤湿度为40%;当 电磁继电器在电流大于24mA时, 总电阻为:;那么湿敏电阻的阻值为:R'=R总'-R线=500Ω-10Ω=490Ω;则此时土壤湿度为15%;则使用该浇花机器人后土壤湿度维持在15%-40%之间。(3)合格;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知识点】电阻和电阻的串联、并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解析】【分析】(1)根据电信号确定五个接受管是在引导线上还是在引导线外,据此确定车头的扭转方向即可;(2)根据欧姆定律和电阻串联的知识分别计算出电磁继电器吸合和断开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丙图确定对应的湿度,进而确定土壤湿度维持的范围;(3)根据题干描述和电路图确定是否能够控制土壤的湿度范围,以及是否能拿个调整湿度范围即可,据此确定达到优秀的建议。【解答】(1)根据电信号01010可知,接收管a、c、e在引导线内,而b、d在引导线外,那么机器人此时应该向左扭转,即此时机器人沿着引导线正在左转。(3)电磁铁吸合和断开时电流大小不变,则总电阻不变。而湿度改变时湿敏电阻的阻值改变,那么电路里需要一个可以调节阻值的装置。由于现有电路中电阻固定不变,因此土壤湿度可控在一定范围,但是无法调整湿度范围,应该为合格。为了达到优秀,可以串联接入一个滑动变阻器即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科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