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教材】2.3声音的利用课时同步练习-2025-2026年人教版【2024】八年物理上学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下列声现象中,可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的是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C.超声波清洗机 D. B超诊疗2.声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下面主要利用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A.用超声波碎结石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C.利用B超做体检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3.海上发生风暴时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在空气和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比风暴移动的速度大,次声波接收处理设备利用次声波的这一特点提前感知和预报海上风暴,从而为渔业、航海业等提供服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次声波不能传递信息 B.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C.次声波的频率太高,人耳听不见 D.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高C.图丙中小白兔通过声音的音调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D.图丁中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5.“听音棒”是用来检测机械故障的理想工具。如图所示,工人需要将听音棒的“检测端”紧贴在机械表面,耳朵靠近“听声端”,就可以判断是否有故障了。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听音棒”中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C.“听声端”通过减少声音的分散程度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B.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D.用“B 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7.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呐发出的次声波遇到障碍物反射B.医院利用次声波检查胎儿在母体内是否正常发育C.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超声波产生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8.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如图所示,医生利用的“B超”是通过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超声波在真空中 (选填“能”或“不能”)传播。10.很多种乐器都可以演奏出优美的音乐,弹奏吉他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播 。11.每年的国防教育日,防空警报都会响彻天津上空!若某段防空警报的音调是500Hz,则该声音在1s内振动 次:控响防空警报可以提醒我们勿忘国耻,从物理学角度来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12.海豚发出的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属于 声,这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有着广泛的应用:因声波可以传递 ,可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1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 ,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也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15.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它说明了 ;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 可以传声。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6.司机倒车时因看不到车后的情况很容易撞到障碍物。倒车防撞雷达可以测量出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并在车与障碍物之间距离过小时发出警报提醒司机。某次倒车防撞雷达向障碍物发出信号后,经过0.02s接收装置收到返回的信号。(v声=340m/s)(1)倒车防撞雷达向障碍物发出的是 (选填“声音”“超声波”或“次声波”)信号;(2)上述过程中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3)如果倒车速度为0.1m/s,要使车停止时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0.4m,则这次倒车时间为多长?17.在海面上有一艘舰船,舰船上面有一台超声测位仪,为了测出海底有多深,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S接收到反射波(已知: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约为1500m/s)。问:(1)该处海底有多深?(2)若用上述方法向月球发射超声波,能否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请你写出说明理由。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8.如图所示,这是我国一艘装备精良的现代化综合公务船正在钓鱼岛附近巡航的示意图。(1)公务船上安装了声呐系统,声呐系统是利用频率________的声波来传递________,从而发现海水中的鱼群等;(2)该船在某处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出声波,经过2.4s后接收到返回的声波。若已知此时声音在水中的传播为1500m/s。则该处海洋的深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知识点】声与能量1.【答案】C【详解】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B、倒车雷达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C、超声波洗眼镜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D、“B超”查看胎儿发育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2.【答案】C【详解】A.用超声波碎结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B.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C.利用B超做体检,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意;D.超声波加湿器打碎水珠加湿空气,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声速、声音的产生和声源、次声波的应用、次声波的特点3.【答案】D【解析】次声波既能传递能量,又能传递信息,故 错误;次声波在海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故 错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低于 的声波叫次声波,由于次声波的频率太低,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所以人听不到次声波,故 错误;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 正确。【知识点】声与信息、声音的产生和声源、超声波的应用、音色、音调与频率的关系4.【答案】A【详解】A.图甲中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则音叉发声时同时也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音调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高,音调高,频率低,音调低,图乙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频率越低,则音调越低,故B错误;C.不同材料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小白兔是通过音色判断出叫门的不是妈妈,故C错误;D.捕鱼船通过声呐确定鱼群位置是利用超声波的反射来传递信息,从而可以确定鱼群的位置,不是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声与能量、声速、声音的产生和声源5.【答案】B【详解】A.“听音棒”中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在“听音棒”中的传播是固体传声,所以传播速度一般比在气体中要快,故B正确;C.固体传声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不能改变物体的振动频率,不能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D.利用“听音棒”判定机械是否有关故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B。【知识点】声与信息、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6.【答案】A【详解】A.通过实验操作,在玻璃置中,将空气抽出的过程,声音变小,从而推导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利用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而不是响度大,故C错误;D.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因为B超能将带有胎儿信息的情况反射回来,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次声波的应用、超声波的应用7.【答案】D【详解】A.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根据反射的声波来发现障碍物,故A错误;B.检查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情况用到的是“B超”,是超声波传递信息的重要应用,故B错误;C.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海啸等,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C错误;D.声可以传信息,也可以传能量,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和声源、超声波的特点8.【答案】D【详解】A.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声波,声波可以在空气中才传播,所以A是错误的;B.超声波指的是频率比较高的电磁波,超过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所以听不到,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所以B是错误的;C.不论是超声波还是次声波都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C是错误的;D.声波除了传递信息外,还可以传递能量,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所以D是正确的.【知识点】声与信息、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的应用9.【答案】 超声波 ; 信息 ;不能【详解】[1][2]医生利用的“B超”装置能够发出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确定胎儿的发育情况,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识点】区分音调、响度与音色、声与信息10.【答案】音调;信息【详解】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弦振动的长度不同,发声的频率不同,这样可以改变吉他发出声音的音调。观众在音乐中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知识点】声与信息11.【答案】500;信息【详解】声音在1s内振动500次,则其频率为500Hz。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控响防空警报可以提醒我们勿忘国耻,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知识点】声与能量、超声波的特点12.【答案】超;能量;【详解】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人耳听不到。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可利用超声波来清洗眼镜。【知识点】响度、声与能量13.【答案】能量;响度;【详解】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太大;为此减小声音的音量,需要减小声音的响度.【知识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和声源14.【答案】振动;能量;【详解】[1][2]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发声的音叉能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另外也可以知道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说明声音是振动产生的。【知识点】声与能量、声音的产生和声源15.【答案】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 在桌子上放些碎纸屑 ; 空气; 能量【详解】(1)[1]如图①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弹开,由此可知发声的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这是采用了转换法。(2)[3]如图②所示,为了观察不易觉察的桌面振动,利用转换法可以放些碎纸屑将桌面微小的振动现象进行放大。(3)[4][5]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是空气以声波的形式把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左边的音叉,该实验能说明空气可以传声;同时也能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知识点】超声波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6.【答案】(1)超声波(2)(3)【详解】(1)倒车防撞雷达是利用超声波来工作的,所以倒车防撞雷达向障碍物发出的信号是超声波。(2)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要使车停止时车尾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0.4m,则这次倒车时间为【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的应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17.【答案】(1)4500m;(2)不能,因为真空不能传声【详解】(1)由题意可知,t==3s, v=1500m/s,由得,该处海底的深度为:s=vt=1500m/s×3s=4500m;(2)若用上述方法向月球发射超声波,不能测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超声波的应用18.【答案】 大于20000Hz 信息 1800m【详解】(1)[1]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超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2]通过返回的声波能确定海水中的鱼群等,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3]声音从海面传到海底所用的时间为该处海洋的深度为s=vt=1500m/s×1.2s=1800mm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