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教材】4.5 光的色散课时同步练习-2025-2026年人教版【2024】八年物理上学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下列不是红外线应用的实例是( )A.空调器的遥控器 B.适当地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C.利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 D.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2.因为有了光,世界才会如此绚丽多彩。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B.灯光下的绿叶蔬菜看上去绿油油的,是因为蔬菜吸收了绿光C.我们在路上看到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马甲比较亮,说明反光马夹属于光源D.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3.验钞机发出的“光”能使钞票上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遥控器发出的“光”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等电器开启与关闭.对于它们发出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紫外线B.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紫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红外线C.验钞机和遥控器发出的“光”都是红外线D.验钞机发出的“光”是红外线,遥控器发出的“光”是紫外线4.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C.自行车尾灯是靠光的反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D.雨后出现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5.据报道,今年6月,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一些地区气温较往年同期明显升高,积雪提前融化。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地面( )A.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B.对太阳光的反射增多,降低地面附近温度C.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D.对太阳光的反射减少,降低地面附近温度6.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如图是洪崖洞的夜景,以其独特的魅力,喜迎全国各地的游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夜空中的月亮是光源B.亭阁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在红色灯光照射下,白色建筑因为反射红光所以看起来是红色的D.许多建筑物的外立面都安装了彩色LED屏幕,它是由红、黄、蓝三种LED小灯组成7.小明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做出得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 B.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C.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D.电视遥控器------紫外线8.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仍按原来方向传播B.光将向斜上方偏转C.在光屏上呈现各种色光D.光屏上只呈现红、绿、蓝三种色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 ,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10.电视机遥控器通过发出不同频率的 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钞票上隐藏着荧光防伪标记,验钞机是利用荧光物质在 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均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11.因为疫情,进入校园的人员要测量体温。如图,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 (填“发出的红外线”或“反射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小明测完体温后,走进走廊,发现正对自己放置的平面镜中还有另一个“自己”,如果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的像将以 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12.“炒酸奶”是以液态酸奶为原料,经炒冰机快速制冷而成。制作时将液态酸奶直接倒在特殊的平锅上,经过翻炒,酸奶 (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美味的酸奶片。付款时,手机扫描二维码,二维码上的黑色部分可以 (选填“吸收”、“反射”或“透过”)所有色光。13.小华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实验探究。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偏折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 现象,光屏上 A、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将灵敏温度计放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学习光的色散后,某小组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1,在暗室内让一束阳光照射到三棱镜,在右侧白屏的 (①/②/③)区域内会看到彩色的光带。若要检验人民币的真伪,可将它放在 。(①/②/③)区域内。(2)利用图1实验获得的红外线检测三种隔热膜的隔热性能(编号分别为a、b、c)。A.如图2,将a隔热膜贴在玻璃板的一侧并竖直放在暗室的桌面上,在玻璃板左侧利用红外线照射,玻璃板右侧放置光能风车(红外线越强,风车转动越快);B.观察并记录30s内风车的风叶转动圈数;C.仅将a品牌隔热膜依次更换为b、c品牌隔热膜重复上述实验。①红外线具有 效应。②本实验通过观察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比较透过隔热膜红外线的强弱,采用的研究方法叫 法。③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a/b/c)品牌的隔热性能最好。隔热膜品牌 a b c30s转动的圈数 26 17 4315.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射到光屏上。(1)光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范围为,位于光屏a点处的色光颜色为 色(红/紫).光屏应选择白色,理由是 ;(2)请你举一个与此实验现象原理相同的例子: ;(3)若三棱镜摔坏了后,截面变成, (能/不能)完成以上实验;(4)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 (A/B)。A.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让太阳光通过塑料纸,再照射到三棱镜上B.将透明的三棱镜换成红色玻璃制成的三棱镜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16.“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这是人们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你知道它包含的科学道理吗?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7.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光的直线传播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以形成影子 光的反射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光的折射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 光的色散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参考答案【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1.【答案】B【详解】空调器的遥控器、“热谱图”帮助大夫诊断疾病、步枪瞄准器上的夜视仪都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晒太阳合成维生素D利用的是紫外线,不是红外线,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物体的颜色、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答案】D【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比这个数小,故A错误;B.绿叶蔬菜是不透明物体,绿叶蔬菜只能反射绿光,其它色光都被吸收了,故B错误;C.交警身上穿的反光马甲比较亮,是因为看到的是马甲的反射光,并不是自身发光,不属于光源,故C错误;D.黑板表面粗糙,所以坐在教室里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清黑板上的粉笔字,这属于光的漫反射现象,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3.【答案】B【分析】(1)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穿透力比较强,能制成热谱仪,制成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制成电视遥控器;(2)紫外线化学效应强,能杀菌,制成消毒灯;紫外线能合成维生素D,促使钙的吸收;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来验钞.【详解】紫外线可以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做成验钞机.红外线可以用在遥控器上,遥控器发出红外线,实现了无线控制家中的用电器,方便人们的生活.故B正确,ACD错误.【知识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4.【答案】B【详解】A.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进行激光准直,从而开凿出平直的隧道,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B错误,符合题意;C.自行车尾灯本身是不发光的,靠反射后车灯的光线来引起后车司机的注意,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形成的七色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知识点】物体的颜色5.【答案】C【详解】白色物体反射所有色光,白色的积雪融化后,反射能力减弱,吸收热量增多,进一步升高地面附近温度,故选C。【知识点】光源、光的反射现象、物体的颜色、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6.【答案】C【详解】A.月亮不能自行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所以月亮不是光源,故A不正确;B.水中倒影是光在水面发生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正确;C.白色不透明物体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白色建筑反射红光看起来是红色,故C正确;D.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彩色屏幕用的是红绿蓝三种小灯组成,故D不正确。【知识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7.【答案】C【详解】A.水中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B.潭清疑水浅是因为水底反射的光线射入空气时发生了折射,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看到水底形成的虚像比实际位置高一些,感觉水变浅了,故B错误;C.用镜子可以增大空间感,这是由于平面镜成像造成的,故C正确;D.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工作的,不是利用紫外线来工作的,故D错误。【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8.【答案】C【详解】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光将向斜下方偏折,如图所示;故C正确,ABD错误.【知识点】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9.【答案】红外线【详解】电视遥控器前端的发光二极管,能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遥控,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知识点】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10.【答案】红外线;紫外线;【详解】红外线可以用来遥控,电视机的遥控器是通过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紫外线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可以用来检验钞票中的荧光物质,从而辨别真假。【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及现象、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11.【答案】发出的红外线;1.2;不变;【详解】红外线测温枪可以“收集物体发射的红外线”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计算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故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若小明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则他的像也将以1.2m/s的速度走向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故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知识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物体的颜色12.【答案】 放出; 凝固 ; 吸收【详解】[1][2]根据题意知道,“炒酸奶”是以液态酸奶为原料,经炒冰机快速制冷而成”,此过程酸奶由液态变成固态,所以属于凝固过程,凝固放热。[3]由于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黑色不透明的物体吸收所有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反射所有色光。所以,二维码上的黑色部分吸收所有色光。【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13.【答案】色散;Ⅲ;【详解】[1]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发生光的色散现象,因为图中的三棱镜是倒置的,所以图中从下到上依次呈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色光。[2]红光之外是红外线,因为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所以在红光的外侧放上一只灵敏温度计,过一段时间,会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因此,该温度计应放在Ⅲ区。【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科学探究过程及实验方法、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14.【答案】(1)②;①;(2)热;转化;b【详解】(1)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观察到彩色光带,该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在右侧白屏的②区域内会看到彩色的光带,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用紫外线检验人民币真伪,紫色光的偏折能力强,紫光的偏折角度最大,故应把人民币放在①区域内。(2)①根据红外线的特性可知,红外线具有热效应。②实验用光能风车转动快慢来反映红外线的强弱,在物理学中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③根据表中数据可知,b品牌转动得最慢,隔热性能最好。【知识点】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物体的颜色15.【答案】(1)紫;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2)雨后彩虹;(3)能;(4)A【详解】(1)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因为紫光的波长最短,最容易偏折,故a处为紫色的光;因为白色可以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光屏应该用白色的。(2)雨后的彩虹就是光的色散现象。(3)若三棱镜摔坏了后,截面变成“”,透镜的折射能力不变,仍然能完成以上实验,如图所示(4)因为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色光决定的,小雨想继续验证红光是单色光还是复色光,可以先在三棱镜之前放一个红色透明塑料纸,红色透明塑料纸只让红光透过,再照射到三棱镜上,若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是复色光,若不发生色散则说明红光为单色光【知识点】物体的颜色16.【答案】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详解】要正确解本题,关键是明白“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的说法,是与气温,或者说冷热紧密相连的,我们知道,白色物体反射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不能从阳光中吸收能量,而黑色是吸收所有颜色的光,所以从阳光中吸收能量最多.相比来说,冬天天冷,穿黑色的有利于从阳光中吸收能量,可以暖和一点,而夏天穿白色的,可以尽量少的吸收阳光的能量,不致于更热.所以“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答案:这是由于“白色”和“黑色”物体对光吸收的能力不一样,白色的物体不吸收光,照射到它的色光全部反射,黑色的物体吸收所有的色光,所以夏天穿黑衣服在太阳下会吸收所有色光,使温度升高,人会觉得很热.冬天穿白衣服,即使在阳光下,也不能从太阳光中取暖,人会觉得很冷.所以说“冬不穿白,夏不穿黑”【知识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光的色散原理及现象17.【答案】见详解【详解】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属于光的折射;光遇到不透明物体后,可形成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产生彩带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引起的,属于光的折射;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