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田家炳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田家炳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 文 2025.06
本试卷共7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与书法艺术,我校开展了“兰亭雅集——书圣故居”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参与。
阶段一:行前筹备
研学手册的序言需要修改并完善,请你完成。
王羲之故居研学手册 序言: 踏入王羲之故居,不仅是一次与“书圣”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触摸中华文化真(谛 缔)的深度之旅。这里的一碑一瓦皆与书法艺术 ▲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 (鉴赏 鉴定)碑林,即可领略镌刻其间的魏晋风骨。研学以“知行合一”为钥,带领学子们在洗砚池畔提笔临帖,于碑林间追问历史,于 ▲ (无与伦比 美轮美奂)的笔墨韵律间饱览文明之魂。经过沉浸式实践,使我们传承的不仅是笔墨技艺,更是“志气平和、骨力深稳”的 ▲ (饱满 饱和)精神:厚植的不仅是文化自信,更孕育着对未来的美好 ▲ (幢 憧)憬。愿每位学子以心摹其形,让传统激荡永续的回响; ▲ ; ▲ 。
1.序言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谛 juān tiē 幢 B.缔 juàn tiē 憧
C.缔 juàn tiè 幢 D.谛 juān tiè 憧
2.填人序言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休戚与共 鉴赏 美轮美奂 饱满
B.息息相关 鉴定 无与伦比 饱和
C.息息相关 鉴赏 无与伦比 饱满
D.休戚与共 鉴定 美轮美奂 饱和
3.下列关于王羲之书法的文化常识与序言中相关词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序言中“书圣”“知行合一”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不同,前者表示特定称谓,后者表示引用。
C.序言中“深度之旅”“一碑一瓦”“魏晋风骨”“追问历史”短语结构相同,均为偏正短语。
D.“经过沉浸式实践,使我们传承的不仅是笔技艺"这句话的成分残缺,删除“使”字即可。
4.请仿照画横线句子,在序言结尾处再仿写两句,形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排比句。(2分)
阶段二:研学实践
★实践活动与环节设计——洗砚池畔话人物
5.站立洗砚池畔,同学们倾听着王義之“池水尽墨”的美谈,围绕正羲之意志坚定、有高远追求的品性,以名著为依托,展开了下列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6分)
小宁:在我看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① ▲ ,这便是“意志坚定、有高远追求”的生动写照。
小鲁:小语说得不错。《简·爱》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也是这样,她② ▲
小阜:你们说的都是外国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物,如《骆驼祥子》中早期的祥子,他③ ▲
★学习资料与任务清单——故居游览感艺深
同学们在游览王羲之故居的过程中,对照研学手册的资料讲解,对故居中蕴含的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6分)
材料一
王羲之故居是一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地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1号,北至兰山路,东至书院街,西至普照寺巷,总体占地面积80余亩。故居内有砚池怀古、曲水流觞、夕阳普照、千秋五贤四大主题景区,及王羲之展厅、王献之展厅、智永展厅、书法简史展厅、鹅池等景点。王羲之故居不仅是纪念书圣王羲之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琅琊悠久历史文化和临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更是一处寻根之旅的好去处。材料二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阴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意为除去灾祸不吉。王羲之和众名士置身于茂林修竹之中,列坐在曲水两侧,将酒杯——“羽觞”置于清流之上,以荷叶托之,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一首,否则就饮酒。42 位文人雅士共得诗37首。王羲之故居重现了“曲水流觞”这一场景。
(1)任务一:当你们游览至鹅池时,遇到想去洗砚池晋墓的游客问路,请你根据导览图为该游客指明路线。(2分)
(2)任务二:请你结合材料二为“曲水流觞”下定义。(不超过50字)(2分)
(3)任务三:在游览即将结束之际,导游请大家为王羲之故居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内容完成。(2分)
阶段三:研学总结
7.小鲁用下列短文为此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句号,请你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
踏入王羲之故居,看园内流水潺、一刻不息,映照出“① , ”(《〈论语〉十二章》)的时光哲思;穿行于竹林幽径,“莫听穿林打叶声,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豁达之感油然而生,临池习书,蘸水挥毫写“永”字,方知一笔一画皆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专注,待到墨韵贯通之际,恰似“此中有真意,③ ”[《饮酒(其五)》]的化境。徜徉于鸣禽翔舞的园内,“④ , ”的东方诗意一览无余,身心得到了深深的陶冶与浸润。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8-9题。
临江仙
朱敦儒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篇两句以“浮云”作比,与下片“流水”“飞光”的意象形成呼应。
B.“流水”句实写词人漂泊江流的困境,与下句共同渲染出悲凉氛围。
C.“世间”句以反问强化生命短暂的哲思,与上片“今朝”两句形成对应。
D.全词语言凝练含蓄,在返璞归真的表达中寄寓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9.这首词传递了词人怎样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①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②,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
张良为谋臣,亦无战斗功;帝使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封陈平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陛下用A臣计B幸C而时中D臣愿E封留F足矣G不敢当H三万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去,离开,与《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中“去”的意思相同。
B.强,勉强,与《木兰诗》“赏赐百千强”中“强”的意思不同。
C.谥,谥号,通常指古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D.以,“把”的意思,与《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中“以”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子在留侯招来的四个人的辅助下,羽翼已经长成,地位难以动摇。皇上想更换太子,但没有成功。
B.张良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皇上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很多事情因牵涉国家机密,所以没有被记载。
C.吕后感激张良的辅佐,便竭力劝他进食,她用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比喻来劝说张良,劝他不要自找苦吃。
D.皇上封陈平为户牖侯,陈平不居功,还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举荐,自己就不可能得到皇上的任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2)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14.张良为什么在功成名就后想要辞官并跟随赤松子去云游?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3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材料一:
眼下热映的《哪吒2》中,哪吒与敖丙的友情羁绊以及两人抗争命运的故事,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影片中精心雕琢的故事情节、视觉符号及音乐元素,既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又符合国际观众的审美习惯,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一次有效尝试。
《哪吒2》何以实现票房、口碑双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片既保持了精良的制作水准和艺术追求,又通过成熟的运营和市场化运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影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诠释与表达,切实增强其艺术性,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感染力。制作团队在不放弃艺术追求的同时,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观众偏好,在故事编排、角色设计、场景构建等方面都体现了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同时,影片创新探索衍生品开发、主题公园合作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文化影响力。这种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的做法,为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实,从20世纪60年代的《大闹天宫》到如今的“哪吒”系列,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在探索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方式。无论是《大闹天宫》对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还是《小蝌蚪找妈妈》对水墨动画的大胆尝试,抑或是《宝莲灯》对亲情与勇气的深刻剖析,再到《大圣归来》对经典IP的现代诠释,以及《大鱼海棠》中丰富的民俗元素和深邃的哲学思考,都充分彰显了文艺工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正是这些代代传承的精神与接续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持续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哪吒2》承续了这一优良传统,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充分利用了数字时代的技术与理念新优势进行创新诠释,在坚守文化传统、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哪吒2》的成功也启示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扎根传统,又要面向现代;既要保持文化自信,又要具备国际视野。
不断被刷新的票房以及持续升温的讨论背后,是人们对更多好电影的期待和呼唤。能经得起时间和观众检验的好电影,一定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精准提炼,又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法进行创新表达;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如此,就不难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更多动能,向世界更好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摘编自毛巧晖《<哪吒2>带给文化产业的启示》)
材料二:
近期,中国动画大片《哪吒2》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它以“包容性大格局”的叙事特色重构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包含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创新型演绎、创造性转化,还打通了世界大娱乐范畴中许多市场要素。
《哪吒2》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托举”。参与《哪吒2》后期制作的138家中国动画公司与主创团队密切配合,实现动画电影制作水准上的全面升级。《哪吒2》出海的历程,也是十几年来,中国电影整体实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增强的一个缩影。现实题材的励志喜剧《热辣滚烫》被索尼影业购买版权,在海外上映;《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在法国大受欢迎,首映黄金场次更是一票难求;春节档《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1900》也在海外引发关注。中国电影“出海”的目标逐渐从展现中国文化切面,变为拥抱世界,全面交流。在出海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有机会走出国门,获得世界的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继续走好出海之路?首先,中国电影出海时需要在法律法规上迅速与国际接轨,运用合约保障影片的内容被准确呈现;影片在坚守原本语义的前提下,做好本土化的改编,达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平衡,减少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文化表达误差。其次,从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来看,以中国美学为底色,缩减文字语言,提升影像质感,这种传播形式更容易获得其他国家观众的认可。此外,中国电影在创作上还需要开拓新的题材类型,挖掘不同文化的共同点,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具有丰富底蕴的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故事融进国际化表达中。最后,中国电影在海外需建立更加全面的发行渠道,更好地利用宣发矩阵,凝聚华人社区,打造国际档期。
对于中华文化产业出海来说,《哪吒2》的深远影响不仅是电影票房的成功,还有后续知识产权(IP)的市场开发。在《哪吒2》电影持续爆火的同时,以剧中人物形象定制的Q版模型、胶片卡、盲盒等周边产品热销。《哪吒2》给中国电影市场一个启发: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影视开发提供巨大宝库,电影内容应勇于尝试IP经营,从一个形象、一个符号、一个创意做起,从每一个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做起,让电影内容与符号美学、品牌营销相结合,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更大的空间。
(摘编自冷凇《“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哪吒2》通过开发盲盒、胶片卡等周边产品,完全实现了产业链的整体运营。
B.中国动画电影从《大闹天宫》到《哪吒2》,始终以水墨画风格为艺术表现形式。
C.材料一认为《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动画片在改编时是守住了文化根脉的。
D.《哪吒2》的衍生品开发模式与材料二中“IP市场开发”的观点完全一致。
16.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二中“中国电影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这一做法的一项是(2分)
A.《流浪地球》在海外上映时增加英文对白比例,以此降低了语言理解门槛。
B.《白蛇:缘起》以民间传说为蓝本,通过现代动画技术展现江南水墨风韵。
C.《姜子牙》将神话与科幻元素结合,既保留东方哲思,又契合全球科幻热潮。
D.《长津湖》通过海外院线同步上映,迅速覆盖了北美、欧洲等主流电影市场。
17.材料一在论述《哪吒2》对文化产业启示时,在论证结构和思路上是如何安排的?请简要概括。(3分)
18.近期,某国产动画电影即将在国内和全球上映,主创团队希望提升这部动画电影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请结合两则材料给出具体的建议。(4分)
(四)阅读IV(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看海
刘建超
父亲被班长从河里拽出来,狼狈地趴在岸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连长急慌慌地跑过来,对着父亲的屁股就是一脚:“你找死啊。”
父亲委屈地说:“我就是想在大海里浮浮水嘛,谁知道海浪这么急啊。”
班长笑了,说:“看海啊看海,你可真逗。这哪是海啊,这是黄河,离海还远着呢。”
父亲吐出一口水,说:“没事,没事。班长,我会浮水。我能在村里的池塘狗刨两个来回。”
连长脸都气白了,对班长说:“把人给我带回去,关禁闭。”
班长拍拍父亲的肩膀,吐吐舌头。
父亲说:“我又没有招他惹他,连长就是看我不顺眼,每次见面,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训我。”
父亲说,连长训他,是因为父亲不和家里说一声就偷偷跑出来当兵了,家里人还不得急死?可要是和家里说了,那还走得了吗?再说了,连长当初不也是没和家里打招呼就跟队伍走了?
父亲被关禁闭,送来的饭汤他赌气不吃。
晚上,连长来了。
父亲背对着他。
连长揶揄父亲:“还闹情绪啊,听说你平时饭量挺大啊。身子骨瘦小得来阵风都能把你吹跑,还来当兵哪?”
“瘦小咋了,行军打仗我掉过队吗?冲锋杀敌我落过伍吗?你凭啥看不上我?”
连长拨拉着父亲的头,说:“嚯,脖梗子还挺硬嘛,说说你的名字为啥叫看海?”
父亲说:“村里十年九旱,几百口人都在村东头的一口老井里讨水吃,水金贵得很。孩子的名字都和水有关,看江看河看塘看井都有了,父亲就给我起名叫看海。”
“我问母亲:‘海是什么样的?’母亲就把我带到村北五里地远的一个池塘,说:‘海就是这样的。’我问:‘哪里能看到海?’母亲看着远方,说:‘太阳升起的地方就能看到海。’”
连长说:“你黄嘴丫子还没褪净呢,不好好在家陪着你娘,跑出来干啥?”
父亲说,他从懂事起就每天到村东头的水井旁排队打水。村里有个恶棍,长得滚瓜溜圆,打水从不排队,谁不服他就对谁动拳头,村子里的人都敢怒不敢言。父亲十五岁那年,天大旱,土地都冒烟,老井里的水位也下落不少,取水更难了。
父亲排着队等了半晌,刚轮到他打水,恶棍就提着桶大摇大摆地上井,把父亲推到一边。父亲刚理论几句,恶棍就挥起了拳头。父亲也是拼了,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让步,硬是把恶棍给耗软了。
后来,父亲揣着两个红薯面窝窝离开了村子,他要出去长点本事,回来收拾村里的恶棍。
连长说:“当兵打仗可不是为了报私仇。你啊,心胸要像大海一样开阔。”
父亲说:“连长你本事大,你见过大海吗?”
连长说:“何止是见过。跟你说,大海啊,有十个黄河那么大。”
连长走了,留给父亲一个烤红薯。
部队渡黄河,敌机成群结队地来轰炸。
连长把父亲护在身下,鲜血染红了河水。
连长临终前将手中的望远镜塞给了父亲,说:“我也没有见过大海。队伍就要南下了,你替我看看大海。”
父亲跟着部队南下,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父亲说,那日的海水蓝得跟天空一个颜色,远远望去,海就是天,天就是海。海面风平浪静,船帆旁有赶也赶不走的鸟儿。“这么美的地界交给我守卫,心里得劲儿啊。”
父亲被分配到一个小岛上,这里只有他和一名老兵守着一盏信号灯。父亲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信号灯添加柴油。守岛的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个小岛。
父亲最喜欢坐在礁石上,举着望远镜,望向海洋的尽头,任海浪打湿衣裤。
他说,在海天交合的尽头能看到连长向他挥手。
父亲在海岛驻守了二十五年。
母亲说:“我这辈子只见过你父亲流过一次眼泪。在离开部队、告别朝夕相处的小岛时,他泪流满面,就那一次。”
父亲回到大陆,依然惦记着海岛。
父亲看电视,总要看海洋气象预报,只要有台风警报,他就忧心忡忡。
大学毕业后,我也到了部队。回家探亲时,我先去了父亲当年驻守的那个小海岛,用水壶装满了岛上的细沙和海水。
父亲很兴奋,买来一个鱼缸,把沙子和海水倒进鱼缸里,手捏一撮细沙在水里洗淘。父亲还学会了叠纸船,每天都要叠一只大纸船放进鱼缸里。
母亲说:“你叠的船太大了。”
“你懂什么,这是航空母舰,”父亲说,“启航了——”
父亲中风住进了医院,留下的后遗症是认不得字、记不住事,连朋友的名字也叫不上来。可是,他会如数家珍地讲他的小岛,讲他的信号灯。
父亲的话越来越少,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坐在门口,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的蓝天。
邻居说:“你家老爷子多寂寞啊。”
母亲说:“他才不寂寞呢。他心中那片海啊,热闹着呢。”
父亲似乎听到了,嘴角浮出一丝得意。
父亲胸前挂着望远镜,站在连长的画像前,说:“你看看,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有出息。他在咱自己的航空母舰上替你看海呢。”
连长就是我爷爷。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因到黄河浮水被连长训斥,说明连长不近人情,与后文连长牺牲时的形象形成反差。
B.父亲坚持与恶棍争夺井水,体现了他的倔强与反抗精神,也揭示了父亲的参军动机。
C.连长临终前说“替我看看大海”,暗示他早已预知自己的牺牲,希望父亲延续遗志。
D.父亲叠纸船时强调“这是航空母舰”,暗示他对战胜强敌的坚定决心,深化了主题。
20.关于文中父亲从小岛回到大陆后的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回归后仍关注海洋气象预报,忧心台风警报,体现其职业使命感的延续。
B.父亲叠纸船、讲述守岛故事,体现了父亲对军旅经历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C.父亲对“我”从海岛带回沙子和海水很高兴,这是父亲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
D.父亲因长期守岛而与社会脱节,回归后始终无法融入现代人际交往。
21.小说通过多个事件展现父亲与“海”的关联。请以“看海”为核心,按时间顺序梳理父亲的人生阶段。(4分)
22.小说结尾点明“连长就是我爷爷”,这对主题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三、写作(5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但他有抚慰自己的方式,不仅有诗歌,还有各地美食。苏轼的诗与食构成了他的洒脱与豁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2025 届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 文 2025.06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王羲之的生平与书法艺术,我校开展了“兰亭雅集——书圣故居”的主题研
学活动,请你参与。
阶段一:行前筹备
研学手册的序言需要修改并完善,请你完成。
王羲之故居研学手册
序言:
踏入王羲之故居,不仅是一次与“书圣”跨越时空的对话,更是一场触摸中华文化真(谛 缔)
的深度之旅。这里的一碑一瓦皆与书法艺术 ▲ (休戚与共 息息相关), ▲ (鉴赏 鉴定)
碑林,即可领略镌.刻其间的魏晋风骨。研学以“知行合一”为钥,带领学子们在洗砚池畔提笔临帖.,
于碑林间追问历史,于 ▲ (无与伦比 美轮美奂)的笔墨韵律间饱览文明之魂。经过沉浸式实
践,使我们传承的不仅是笔墨技艺,更是“志气平和、骨力深稳”的 ▲ (饱满 饱和)精神:厚植
的不仅是文化自信,更孕育着对未来的美好 ▲ (幢 憧)憬。愿每位学子以心摹其形,让传统
激荡永续的回响; ▲ ; ▲ 。
1.序言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括号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谛 juān tiē 幢 B.缔 juàn tiē 憧
C.缔 juàn tiè 幢 D.谛 juān tiè 憧
2.填人序言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休戚与共 鉴赏 美轮美奂 饱满
B.息息相关 鉴定 无与伦比 饱和
C.息息相关 鉴赏 无与伦比 饱满
D.休戚与共 鉴定 美轮美奂 饱和
3.下列关于王羲之书法的文化常识与序言中相关词句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王羲之精通书法各体,集当时书法之大成,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B.序言中“书圣”“知行合一”这两处双引号的作用不同,前者表示特定称谓,后者表示引用。
C.序言中“深度之旅”“一碑一瓦”“魏晋风骨”“追问历史”短语结构相同,均为偏正短语。
D.“经过沉浸式实践,使我们传承的不仅是笔技艺"这句话的成分残缺,删除“使”字即可。
4.请仿照画横线句子,在序言结尾处再仿写两句,形成语意连贯、句式相同的排比句。(2
分)
语文试题 第 1页(共 7页)
阶段二:研学实践
★实践活动与环节设计——洗砚池畔话人物
5.站立洗砚池畔,同学们倾听着王義之“池水尽墨”的美谈,围绕正羲之意志坚定、有高远追
求的品性,以名著为依托,展开了下列讨论,请你将对话补充完整。(6分)
小宁:在我看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①
▲ ,这便是“意志坚定、有高远追求”的生动写照。
小鲁:小语说得不错。《简·爱》中的女性形象简·爱也是这样,她② ▲
小阜:你们说的都是外国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我们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也不乏这样的
人物,如《骆驼祥子》中早期的祥子,他③ ▲
★学习资料与任务清单——故居游览感艺深
6. 同学们在游览王羲之故居的过程中,对照研学手册的资料讲解,对故居中蕴含的文化有
了更深的认识。请你阅读下列资料,完成相关任务。(6分)
材料一
王羲之故居是一处古典园林式建筑群,地处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 21号,北至兰山
路,东至书院街,西至普照寺巷,总体占地面积 80余亩。故居内有砚池怀古、曲水流觞、夕阳
普照、千秋五贤四大主题景区,及王羲之展厅、王献之展厅、智永展厅、书法简史展厅、鹅池等
景点。王羲之故居不仅是纪念书圣王羲之的重要场所,也是展示琅琊悠久历史文化和临沂对外文
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它对于书法爱好者来说,更是一处寻根之旅的好去处。材料二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雅事。
阴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
杯饮酒
意为除去灾祸不吉。王羲之和众名士置身于茂林修竹之中,列坐在曲水两侧,将酒杯——“羽
觞”置于清流之上,以荷叶托之,任其漂流,酒杯停在谁的前面,谁就即兴赋诗一首,否则就饮酒。
42 位文人雅士共得诗 37首。王羲之故居重现了“曲水流觞”这一场景。
(1)任务一:当你们游览至鹅池时,遇到想去洗砚池晋墓的游客问路,请你根据导览图为该游
客指明路线。(2分)
(2)任务二:请你结合材料二为“曲水流觞”下定义。(不超过 50字)(2分)
(3)任务三:在游览即将结束之际,导游请大家为王羲之故居写一条宣传语,请你结合上述
材料内容完成。(2分)
阶段三:研学总结
7.小鲁用下列短文为此次研学活动画上了句号,请你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充完整。(6分)
踏入王羲之故居,看园内流水潺、一刻不息,映照出“① , ”(《〈论语〉十
二章》)的时光哲思;穿行于竹林幽径,“莫听穿林打叶声,②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
语文试题 第 2页(共 7页)
叶声)》]的豁达之感油然而生,临池习书,蘸水挥毫写“永”字,方知一笔一画皆需“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地专注,待到墨韵贯通之际,恰似“此中有真意,③ ”[《饮酒(其五)》]的化境。
徜徉于鸣禽翔舞的园内,“④ , ”的东方诗意一览无余,身心得到了深深的陶冶
与浸润。
二、阅读(44 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 2小题,6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 8-9 题。
临江仙
朱敦儒
堪笑一场颠倒梦,元来恰似浮云。尘劳何事最相亲。今朝忙到夜,过腊又逢春。
流水滔滔无住处,飞光匆匆西沉。世间谁是百年人。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
8.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篇两句以“浮云”作比,与下片“流水”“飞光”的意象形成呼应。
B.“流水”句实写词人漂泊江流的困境,与下句共同渲染出悲凉氛围。
C.“世间”句以反问强化生命短暂的哲思,与上片“今朝”两句形成对应。
D.全词语言凝练含蓄,在返璞归真的表达中寄寓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
9.这首词传递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 5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材料一:
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召戚夫人指示四人者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
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①主矣。”戚夫人泣,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鹄高
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
戚夫人嘘唏流涕,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
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
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
学辟谷②,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
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
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冢。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选自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材料二:
张良为谋臣,亦无战斗功;帝使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
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
封陈平为户牖侯。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非功而何?”
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有删改)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陛下用 A臣计 B幸 C而时中 D臣愿 E封留 F足矣 G不敢当 H三万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语文试题 第 3页(共 7页)
A.去,离开,与《岳阳楼记》“则有去国怀乡”中“去”的意思相同。
B.强,勉强,与《木兰诗》“赏赐百千强”中“强”的意思不同。
C.谥,谥号,通常指古时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死后,朝廷据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
D.以,“把”的意思,与《唐雎不辱使命》“徒以有先生也”中“以”的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太子在留侯招来的四个人的辅助下,羽翼已经长成,地位难以动摇。皇上想更换太子,但没
有成功。
B.张良立下了汗马功劳,帮助皇上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很多事情因牵涉国家机密,所以没有
被记载。
C.吕后感激张良的辅佐,便竭力劝他进食,她用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比喻来劝说张良,劝他不要
自找苦吃。
D.皇上封陈平为户牖侯,陈平不居功,还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举荐,自己就不可能得到皇上
的任用。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2)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乃复赏魏无知。
14.张良为什么在功成名就后想要辞官并跟随赤松子去云游?请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3 分)
(三)阅读Ⅲ(本题共 4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材料一:
眼下热映的《哪吒 2》中,哪吒与敖丙的友情羁绊以及两人抗争命运的故事,引发了广泛的
关注和讨论。影片中精心雕琢的故事情节、视觉符号及音乐元素,既展现了东方美学的独特魅力,
又符合国际观众的审美习惯,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一次有效尝试。
《哪吒 2》何以实现票房、口碑双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影片既保持了精良的制作水准和
艺术追求,又通过成熟的运营和市场化运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影片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元
素的创新诠释与表达,切实增强其艺术性,极大地提升了文化的感染力。制作团队在不放弃艺术
追求的同时,深入研究市场需求和观众偏好,在故事编排、角色设计、场景构建等方面都体现了
对市场的精准把握。同时,影片创新探索衍生品开发、主题公园合作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延长了
产业链条,提升了文化影响力。这种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有机结合的做法,为中国动画电影产
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实,从 20 世纪 60 年代的《大闹天宫》到如今的“哪吒”系列,中国动画电影一直在探索
讲述中国故事的最佳方式。无论是《大闹天宫》对传统神话的现代演绎,还是《小蝌蚪找妈妈》
对水墨动画的大胆尝试,抑或是《宝莲灯》对亲情与勇气的深刻剖析,再到《大圣归来》对经典
IP 的现代诠释,以及《大鱼海棠》中丰富的民俗元素和深邃的哲学思考,都充分彰显了文艺工
作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创新精神和不懈追求。正是这些代代传承的精神与接续
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持续焕发无限生机、活力。
《哪吒 2》承续了这一优良传统,更让人惊喜的是,它充分利用了数字时代的技术与理念新
优势进行创新诠释,在坚守文化传统、守护文化根脉的同时,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
涵和表达形式。《哪吒 2》的成功也启示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既要扎根传统,又要面向现代;既
要保持文化自信,又要具备国际视野。
不断被刷新的票房以及持续升温的讨论背后,是人们对更多好电影的期待和呼唤。能经得起
时间和观众检验的好电影,一定是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精准提炼,
又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艺术手法进行创新表达;既立足本土,又放眼世界,用国际化的语言讲述
中国故事。如此,就不难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赢,实现文化传播与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
力和竞争力,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注入更多动能,向世界更好呈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语文试题 第 4页(共 7页)
(摘编自毛巧晖《<哪吒 2>带给文化产业的启示》)
材料二:
近期,中国动画大片《哪吒 2》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它以“包容性大格局”的叙事特色重
构中国古代神话,不仅包含对中国传统神话的创新型演绎、创造性转化,还打通了世界大娱乐范
畴中许多市场要素。
《哪吒 2》成功的背后,是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托举”。参与《哪吒 2》后期制作的
138 家中国动画公司与主创团队密切配合,实现动画电影制作水准上的全面升级。《哪吒 2》出海
的历程,也是十几年来,中国电影整体实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影响力增强的一个缩影。现
实题材的励志喜剧《热辣滚烫》被索尼影业购买版权,在海外上映;《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
在法国大受欢迎,首映黄金场次更是一票难求;春节档《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唐探 1900》
也在海外引发关注。中国电影“出海”的目标逐渐从展现中国文化切面,变为拥抱世界,全面交
流。在出海大潮中,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有机会走出国门,获得世界的关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电影如何继续走好出海之路?首先,中国电影出海时需要在法律法规
上迅速与国际接轨,运用合约保障影片的内容被准确呈现;影片在坚守原本语义的前提下,做好
本土化的改编,达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平衡,减少中国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文化表达误差。
其次,从国际传播的优秀案例来看,以中国美学为底色,缩减文字语言,提升影像质感,这种传
播形式更容易获得其他国家观众的认可。此外,中国电影在创作上还需要开拓新的题材类型,挖
掘不同文化的共同点,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具有丰富底蕴的中华文化、民族
精神和中国故事融进国际化表达中。最后,中国电影在海外需建立更加全面的发行渠道,更好地
利用宣发矩阵,凝聚华人社区,打造国际档期。
对于中华文化产业出海来说,《哪吒 2》的深远影响不仅是电影票房的成功,还有后续知识
产权(IP)的市场开发。在《哪吒 2》电影持续爆火的同时,以剧中人物形象定制的 Q版模型、
胶片卡、盲盒等周边产品热销。《哪吒 2》给中国电影市场一个启发: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为影视开发提供巨大宝库,电影内容应勇于尝试 IP经营,从一个形象、一个符号、一个创意做
起,从每一个传统文化元素的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做起,让电影内容与符号美学、品牌营销
相结合,为中国影视产业的长足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拓展更大的空间。
(摘编自冷凇《“哪吒闹海”后,中国电影如何继续“乘风出海”》)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哪吒 2》通过开发盲盒、胶片卡等周边产品,完全实现了产业链的整体运营。
B.中国动画电影从《大闹天宫》到《哪吒 2》,始终以水墨画风格为艺术表现形式。
C.材料一认为《大闹天宫》《大圣归来》等动画片在改编时是守住了文化根脉的。
D.《哪吒 2》的衍生品开发模式与材料二中“IP市场开发”的观点完全一致。
16.下列选项能够体现材料二中“中国电影将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相结合”这一做法的一项是(2
分)
A.《流浪地球》在海外上映时增加英文对白比例,以此降低了语言理解门槛。
B.《白蛇:缘起》以民间传说为蓝本,通过现代动画技术展现江南水墨风韵。
C.《姜子牙》将神话与科幻元素结合,既保留东方哲思,又契合全球科幻热潮。
D.《长津湖》通过海外院线同步上映,迅速覆盖了北美、欧洲等主流电影市场。
17.材料一在论述《哪吒 2》对文化产业的启示时,在论证结构和思路上是如何安排的?请简要
概括。(3 分)
18.近期,某国产动画电影即将在国内和全球上映,主创团队希望提升这部动画电影在国内和国
际上的影响力。请结合两则材料给出具体的建议。(4分)
语文试题 第 5页(共 7页)
(四)阅读 IV(本题共 4 小题,1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题。
看海
刘建超
父亲被班长从河里拽出来,狼狈地趴在岸边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连长急慌慌地跑过来,对着父亲的屁股就是一脚:“你找死啊。”
父亲委屈地说:“我就是想在大海里浮浮水嘛,谁知道海浪这么急啊。”
班长笑了,说:“看海啊看海,你可真逗。这哪是海啊,这是黄河,离海还远着呢。”
父亲吐出一口水,说:“没事,没事。班长,我会浮水。我能在村里的池塘狗刨两个来回。”
连长脸都气白了,对班长说:“把人给我带回去,关禁闭。”
班长拍拍父亲的肩膀,吐吐舌头。
父亲说:“我又没有招他惹他,连长就是看我不顺眼,每次见面,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
地训我。”
父亲说,连长训他,是因为父亲不和家里说一声就偷偷跑出来当兵了,家里人还不得急死?
可要是和家里说了,那还走得了吗?再说了,连长当初不也是没和家里打招呼就跟队伍走了?
父亲被关禁闭,送来的饭汤他赌气不吃。
晚上,连长来了。
父亲背对着他。
连长揶揄父亲:“还闹情绪啊,听说你平时饭量挺大啊。身子骨瘦小得来阵风都能把你吹跑,
还来当兵哪?”
“瘦小咋了,行军打仗我掉过队吗?冲锋杀敌我落过伍吗?你凭啥看不上我?”
连长拨拉着父亲的头,说:“嚯,脖梗子还挺硬嘛,说说你的名字为啥叫看海?”
父亲说:“村里十年九旱,几百口人都在村东头的一口老井里讨水吃,水金贵得很。孩子的
名字都和水有关,看江看河看塘看井都有了,父亲就给我起名叫看海。”
“我问母亲:‘海是什么样的?’母亲就把我带到村北五里地远的一个池塘,说:‘海就是这
样的。’我问:‘哪里能看到海?’母亲看着远方,说:‘太阳升起的地方就能看到海。’”
连长说:“你黄嘴丫子还没褪净呢,不好好在家陪着你娘,跑出来干啥?”
父亲说,他从懂事起就每天到村东头的水井旁排队打水。村里有个恶棍,长得滚瓜溜圆,打
水从不排队,谁不服他就对谁动拳头,村子里的人都敢怒不敢言。父亲十五岁那年,天大旱,土
地都冒烟,老井里的水位也下落不少,取水更难了。
父亲排着队等了半晌,刚轮到他打水,恶棍就提着桶大摇大摆地上井,把父亲推到一边。父
亲刚理论几句,恶棍就挥起了拳头。父亲也是拼了,被打得鼻青脸肿也不让步,硬是把恶棍给耗
软了。
后来,父亲揣着两个红薯面窝窝离开了村子,他要出去长点本事,回来收拾村里的恶棍。
连长说:“当兵打仗可不是为了报私仇。你啊,心胸要像大海一样开阔。”
父亲说:“连长你本事大,你见过大海吗?”
连长说:“何止是见过。跟你说,大海啊,有十个黄河那么大。”
连长走了,留给父亲一个烤红薯。
部队渡黄河,敌机成群结队地来轰炸。
连长把父亲护在身下,鲜血染红了河水。
连长临终前将手中的望远镜塞给了父亲,说:“我也没有见过大海。队伍就要南下了,你替
我看看大海。”
父亲跟着部队南下,第一次见到了大海。
父亲说,那日的海水蓝得跟天空一个颜色,远远望去,海就是天,天就是海。海面风平浪静,
船帆旁有赶也赶不走的鸟儿。“这么美的地界交给我守卫,心里得劲儿啊。”
父亲被分配到一个小岛上,这里只有他和一名老兵守着一盏信号灯。父亲每天的工作就是在
语文试题 第 6页(共 7页)
小岛上巡逻,给信号灯添加柴油。守岛的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个小岛。
父亲最喜欢坐在礁石上,举着望远镜,望向海洋的尽头,任海浪打湿衣裤。
他说,在海天交合的尽头能看到连长向他挥手。
父亲在海岛驻守了二十五年。
母亲说:“我这辈子只见过你父亲流过一次眼泪。在离开部队、告别朝夕相处的小岛时,他
泪流满面,就那一次。”
父亲回到大陆,依然惦记着海岛。
父亲看电视,总要看海洋气象预报,只要有台风警报,他就忧心忡忡。
大学毕业后,我也到了部队。回家探亲时,我先去了父亲当年驻守的那个小海岛,用水壶装
满了岛上的细沙和海水。
父亲很兴奋,买来一个鱼缸,把沙子和海水倒进鱼缸里,手捏一撮细沙在水里洗淘。父亲还
学会了叠纸船,每天都要叠一只大纸船放进鱼缸里。
母亲说:“你叠的船太大了。”
“你懂什么,这是航空母舰,”父亲说,“启航了——”
父亲中风住进了医院,留下的后遗症是认不得字、记不住事,连朋友的名字也叫不上来。可
是,他会如数家珍地讲他的小岛,讲他的信号灯。
父亲的话越来越少,每天干的最多的事就是坐在门口,拿着望远镜,看向远方的蓝天。
邻居说:“你家老爷子多寂寞啊。”
母亲说:“他才不寂寞呢。他心中那片海啊,热闹着呢。”
父亲似乎听到了,嘴角浮出一丝得意。
父亲胸前挂着望远镜,站在连长的画像前,说:“你看看,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有出息。他
在咱自己的航空母舰上替你看海呢。”
连长就是我爷爷。
(有删改)
1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因到黄河浮水被连长训斥,说明连长不近人情,与后文连长牺牲时的形象形成反差。
B.父亲坚持与恶棍争夺井水,体现了他的倔强与反抗精神,也揭示了父亲的参军动机。
C.连长临终前说“替我看看大海”,暗示他早已预知自己的牺牲,希望父亲延续遗志。
D.父亲叠纸船时强调“这是航空母舰”,暗示他对战胜强敌的坚定决心,深化了主题。
20.关于文中父亲从小岛回到大陆后的表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父亲回归后仍关注海洋气象预报,忧心台风警报,体现其职业使命感的延续。
B.父亲叠纸船、讲述守岛故事,体现了父亲对军旅经历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C.父亲对“我”从海岛带回沙子和海水很高兴,这是父亲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
D.父亲因长期守岛而与社会脱节,回归后始终无法融入现代人际交往。
21.小说通过多个事件展现父亲与“海”的关联。请以“看海”为核心,按时间顺序梳理父亲的
人生阶段。(4 分)
22.小说结尾点明“连长就是我爷爷”,这对主题表达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三、写作(50 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苏轼一生仕途不顺,但他有抚慰自己的方式,不仅有诗歌,还有各地美食。苏轼的诗与食构
成了他的洒脱与豁达:“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600字。
语文试题 第 7页(共 7页)二〇二五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D
2.C
3.C
4.愿每位学子以心摹其形,让传统激荡永续的回响;以笔传其神,让文化绽放时代的光彩;以行践其志,让精神铸就民族的脊梁。
5.① 他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写作,最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这部小说
② 她坚持独立自主,追求平等和尊严,最终获得了幸福的生活
③ 他勤劳节俭,梦想拥有自己的车,展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6.(1) 任务一:从鹅池出发,向西穿过曲水流觞景区,再向北经过王羲之展厅,即可到达洗砚池晋墓。(2分)
(2) 任务二:"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在上巳节沿河而坐,酒杯顺流而下,停者赋诗或饮酒的雅集活动。(2分)
(3) 任务三:寻书圣足迹,品魏晋风骨,感受千年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2分)
7.①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 何妨吟啸且徐行
③ 欲辨已忘言
二、阅读(44分)
8.B
9.
① 对世事虚幻的慨叹:以“颠倒梦”“浮云”喻人生如梦境般虚幻无常,暗含对追逐尘劳的反思。
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流水滔滔”“飞光匆匆”以自然意象象征时光一去不返,“过腊又逢春”则直写岁月更迭,表达对生命短暂的无奈。
③对自我本真的追寻:结尾“个中须著眼,认取自家身”呼吁挣脱世俗束缚,关注内心本我,体现对生命本质的探寻与超脱世俗的渴望。
10.BDG
11.D
12.B
13.(1)留侯张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因犯了不敬之罪,封国被废除。
(2)高帝说:“像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
14.①张良家世代做韩国丞相,韩国被秦国灭亡,张良辅佐高祖灭掉了秦国,国仇家恨已报。②张良认为自己凭借三寸之舌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一个平民发迹达到的极点,已经满足了。
15.C
16.C
17.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结构。先总述《哪吒2》的成功现象,再分论其艺术与商业结合、传统文化创新、技术赋能等具体经验,最后总结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与意义。
18.①国内方面:打磨内容品质,做好市场运营。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基础上,创新表达艺术形式,增强感染力;深入研究国内市场需求和衍生品开发、主题公园合作等多元化商业模式,延长产业链条。
②国际方面:优化文化传播,在法律法规上与国际接轨,做好本土化改编,将中华文化、民族精神和中国故事融进国际化表达中;完善发行推广,在海外建立更加全面的发行渠道。
19.B
20.D
21.①童年因干旱被命名为“看海”,通过池塘想象海;
②参军后误将黄河当海,被教导心胸要如海般宽阔;
③南下守岛25年,每日巡逻望海;
④晚年回归家乡,通过纸船和沙子延续守岛情怀。
22.①揭示父亲与连长的传承关系,彰显家族荣耀与传承;
②通过三代人的守望,体现海军精神的代际传承,深化“守卫海疆”的主题;
③连长的遗愿通过“我”实现,形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呼应,突出守望精神的永恒性。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四个人敬酒祝寿完毕,小步快走离去。皇上目送他们,召来戚夫人,指着那四个人告诉她说:“我想更换太子,他们四个人辅佐太子,羽翼已经长成,难以动摇了。吕后真正成了你的主人了。”戚夫人哭泣起来,皇上说:“你为我跳楚舞,我为你唱楚歌。”皇上唱道:“鸿鹄高飞,振翅千里。羽翼已成,翱翔四海。翱翔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短箭,何处施用!”皇上一连唱了几遍,戚夫人抽泣流泪,皇上起身离去,酒宴结束了。皇上最终没能更换太子,根本原因就是在留侯帮助下招来的这四个人付出了努力。
留侯跟随皇上进攻代国,献出奇计,取下了马邑,以及(劝说皇上)立萧何为相国,他与皇上从容谈论天下的事情很多,因为不是关于国家存亡的大事,所以没有被记载。留侯于是称说:“我家世代做韩国丞相,等到韩国灭亡,我不爱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大的秦国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我凭借三寸之舌成为皇帝的老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是一个平民发迹达到的极点,我张良已经满足了。我愿抛弃人世间的事情,想跟随赤松子去云游。”(张良)于是学习(道家的)辟谷之术,实行道引、轻身之术。正值高帝驾崩,吕后感激留侯,便竭力让他进食,说:“人生一世,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样迅速,为什么要自找苦吃到这种地步呢!”留侯不得已,勉强听命进食。
过后八年,留侯去世,谥号为文成侯。他儿子张不疑继承侯位。
张子房(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那个交给他《太公书》的老人,在十三年后张良跟随高帝经过济北时,果然见到谷城山下有块黄石,就取回这块黄石,奉为至宝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便一起埋葬了黄石。张良家人每逢上坟扫墓、祭祀张良时,也同时祭祀黄石。
留侯张不疑,在孝文帝五年因犯了不敬之罪,封国被废除。
材料二:
张良身为谋臣,也没有什么战功,高帝让他自己选择齐地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兵,与陛下在留地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给陛下。(此后)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幸好有时能获得成功。我希望封得留地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的封地。”(高帝)于是便封张良为留侯。
封陈平为户牖侯。陈平推辞说:“我没有那么多功劳啊。”高帝说:“我采纳您的计策,克敌制胜,这不是功劳是什么呀?”陈平说:“如果没有魏无知的举荐,我哪里能够得到您的任用呢?”高帝说:“像您这样,可以说是不忘本了!”于是又赏赐了魏无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