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教材】专题:速度的综合计算课时同步练习-2025-2026年人教版【2024】八年物理上学期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1.小袁同学拖着行李箱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行李箱的 s-t图像如图所示,对行李箱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行李箱在 6s内运动的路程为 20m B.行李箱在前 2s内和最后 2s内的速度相等C.行李箱在 4~6s内处于加速状态 D.行李箱在 6s内的平均速度为 2.5m/s2.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B.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C.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D.物体在前2s内和最后2s内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3.小明骑自行车去上学,方窝一;他在前时间的速度是6m/s,后时间内以3m/s的速度走完了全部路 程;方案二:他在通过前路程的过程中的速度是6m/s,他通过后路程的过程中的速度是3m/s;问:哪种方案速度快,较快的方案其速度是( )A.方案一速度快,5m/s B.方案二速度快,4.5m/sC.方案一速度快,4m/s D.方案二速度快,3.6m/s4.火车以3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了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150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4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设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0m/s),道口工作人员听到第一次和第二次笛声的时间间隔是( )A.4.4s B.4.5s C.4.56s D.5.4s5.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4s时,乙在甲前方5m处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0~5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3m/s D.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6.小明一家约上朋友一起去游玩,有5辆车组成了一个车队,车队总长100m,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要通过一座长150m的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车队全部通过这座桥用时25sB.这列车队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15sC.车队上的小明观察到自己通过桥的时间为5sD.小明以身旁乘客为参照物,小明的速度为36km/h7.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 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收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 mB.汽车第二次收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 mC.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 s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 m/s8.美国洲际公路限速一般是65到80英里(105到128千米),都市附近的限速则在每小时50英里至65英里(80到104千米)不等。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在美国的校友飞飞看到警方通报,有一名在波士顿飙车涉嫌人员,他用15分钟在全长24英里的路上兜一圈,假如设计车流量为:时速50英里/时,流量为8000辆/小时,该涉嫌人驾车飙车时,如果其它车辆均正常行驶在某一车道上,则他每分钟会超过该车道上多少辆车。(取1英里=1.6千米)( )A.123辆 B.213辆 C.162辆 D.173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9.如图所示的图像是某物体在40s内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分析图像信息,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 m;在这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m/s.10.小明的家与学校之间有一座山,每天上学的过程中,有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上坡路,其余是下坡路。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36分钟,如果小明上坡行走速度不变,下坡行走速度也不变,而且上坡行走速度是下坡行走速度的三分之二。那么小明放学回家需要走 分钟。11.小强以1m/s的速度在平直的马路边行走,长度为120m的轻轨1号线列车同向匀速驶来,经过小强的时间为8s,如图所示,则轻轨的行驶速度为 m/s;若迎面驶来一辆长10m的大货车,大货车的速度为9m/s,则大货车完全经过轻轨列车的时间为 s。12.经测定,某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是。在某次试验中,该志愿者驾车以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则经过 距离后汽车才开始减速;若志愿者边打电话边驾车,以的速度在实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为,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是 。由此研究可知,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 。(选填“变快”、“变慢”或“不变”)13.一列火车以20m/s的速度完全通过一铁路桥,耗时100s,已知这列火车长200m,则铁路桥长为多少 m,该火车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 s.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14.如图所示是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得到的照片,曝光时间间隔 为 0.02s,木块从 1 位置到 3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木块从 1 位置到 4 位置运动的 速度为 m/s.15.从重庆到成都的D5101次动车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求:时间 重庆北 合川 遂宁 成都东到站时间 08:05 9:00 10:10发车时间 07:40 08:07 9:02里程/km 0 50 140 300(1)列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将来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300km/h的高铁,可以节约的运行时间;(3)若列车以50m/s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1100m的大桥需要26s,求列车的车长。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16.如图,A是一辆装有超声测速装置的警车,正匀速行驶在一平直的公路上执勤,某时刻向前方540m处一静止在路边的大卡车发射第一个超声波信号时,经过3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1)从警车发射到接收到信号声波移动的距离;(2)警车的速度;(3)某时刻有一小车刚好超越警车,5s之后警车发出第二个信号,并在0.34s之后收到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求小车的速度。(设警车和小汽车的速度都保持不变)17.超声波测速仪是有效地监控汽车行驶速度的仪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小汽车进入监控区域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又被测速仪接收。已知测速仪每隔1s发出一次信号,当一辆匀速行驶的小汽车进入测控区时,测速仪第一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4s,第二次从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整个过程用时0.3s。已知超声波的传播速度为340 m/s。求:(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多少米?(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多少m/s?(保留一位小数)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18.如图为超声波测速装置。超声波测速仪每秒发出一个较强的超声波脉冲,它在空气中以340m/s速度传播,当它遇到障碍物后,超声波被反射回来,被超声波测速仪接收到一个较弱的脉冲信号。由此可以测定障碍物移动的速度,如图是超声波测速仪监测某车时的信息。(1)该车在 测速仪(选填“远离”或“靠近”);(2)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m,时间为 s;(3)该车行驶速度为 m/s。(保留小数点一位)参考答案【知识点】速度的图像问题、速度的综合计算1.【答案】D【详解】A.由图可知,当时间为6s时,对应的路程为15m,故A错误;B.行李箱在前2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求速度为最后2s时,同样做匀速直线运动,可求速度为,故B错误;C.时间为4~6s内,由图可知,行李箱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行李箱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知识点】速度的图像问题、速度的综合计算2.【答案】D【详解】A.由s~t图象可知,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15m,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物体在6s内通过的路程为15m,平均速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s~t图象可知,在2~4s内物体通过的距离没有发生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2~4s内静止,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前2s内和后2s内(4~6s)s~t图象均为一直线,说明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物体在前2s内通过的路程为5m,后2s内通过的路程为s1=15m-5m=10m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3.【答案】C【详解】设总时间为t,前时间的路程:,后时间的路程的过程:则总路程为s=s1+s2全程平均速度设总路程为s,前路程用的时间后路程所用的时间自行车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比较可知,方案一速度快。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4.【答案】B【详解】从第一次鸣笛开始计时,第一次听到笛声是在第一次鸣笛后第二次鸣笛火车距工作人员的距离s2=1500m﹣30m/s×(1s+4s)=1350m第二次听到笛声是在第二次鸣笛后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听到鸣笛声用时t3=5s+4.5s=9.5s听到两汽笛的时间间隔,还要在9.5s中扣掉第一次传播用的时间Δt=t3﹣t1=9.5s﹣5s=4.5s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速度的图像问题、速度的综合计算5.【答案】C【详解】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A.由图知道,甲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且当s甲=15m时,t甲=5s,则甲的速度为,由知道,4s内甲通过的路程为,由图知道,4s内乙通过的路程为15m,则4s时乙在甲前方3m处,故A错误;B.由图知道,3~5s内乙的s-t图像为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乙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图知道,0~5s内乙通过的路程为15m,则乙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由图知道,5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6.【答案】A【详解】A.车队全部通过大桥时行驶的路程s1=L车队+L桥=100m+150m=250m车队的速度v1=36km/h=10m/s这列车队全都通过一座长为150m的桥所用的时间故A正确;B.这列车队全部在桥上的路程s2=L桥-L车队=150m-100m=50m这列车队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故B错误;C.车队上的小明观察到自己通过桥的时间故C错误;D.以身旁乘客为参照物,小明与身旁的乘客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所以小明的速度为0km/h,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综合计算7.【答案】C【解析】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5 s,所以第一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为0.25 s,由v=可得:汽车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s1=v声t1=340 m/s×0.25 s=85 m,故A错误;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4 s,所以第二次发出的信号到达汽车所用的时间为0.2 s,汽车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s2=v声t2=340 m/s×0.2 s=68 m,故B错误;汽车在两次收到信号的间隔过程中行驶了:s'=s1-s2=85 m-68 m=17 m,这17 m共用了:t'=Δt-t1+t2=1.05 s-0.25 s+0.2 s=1 s,故C正确;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17 m/s,故D错误。故选C。作出如图所示的时间轴,则汽车两次收到信号的时间间隔t' =1.05 s-×0.5 s+×0.4 s=1 s【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综合计算8.【答案】A【详解】正常行驶在该路段上的车辆数每英里道路上的车辆飙车者在该路段上能超过的车辆数飙车者每分钟能超过的车辆数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知识点】速度的图像问题、速度的综合计算9.【答案】 150m ;5m/s【详解】由图象读出前1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为100m,中间10s物体静止不动,后20s通过的路程为200m 100m=100m,其速度v===5m/s,∵v=,∴20s 30s内通过的路程s′=vt′=5m/s×10s=50m,前30s内物体通过的路程=100m+0m+50m=150m;由图象读出物体在40s内通过的路程为s″=200m,40s内该物体的平均速度v″===5m/s.【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0.【答案】39【详解】设小明家到学校总路程为s,下坡速度为v,根据上学时有①放学时则颠倒,五分之二的路程是下坡,其余都是上坡路,同理可得②联立两式解得t=39min【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1.【答案】16;5.2【详解】车与小强的相对运动速度为轻轨的行驶速度为大货车与轻轨列车的相对运动速度为大货车完全经过轻轨列车的时间为【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速度的综合计算12.【答案】; 10; 0.75; 变慢【分析】【详解】[1]汽车的速度72km/h=20m/s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距离s1=vt1=20m/s×0.5s=10m汽车开始减速到停下来的距离s2=s-s1=35m-10m=25m[2]边打电话边驾车,汽车的速度不变,从发现情况到开始减速的距离s3=s′-s2=40m-25m=15m此时志愿者的刹车反应时间[3]因为t2>t1驾驶员驾驶时打电话,驾驶员的刹车反应会变慢。【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3.【答案】1800;80【详解】解:(1)已知火车的速度v=20m/s,完全通过铁路桥耗时t=100s,由可得,火车通过的距离s=vt=20m/s×100s=2000m,所以铁路桥长(2)火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由可得,该火车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4.【答案】3.60;0.9;【详解】由图知,每间隔0.02s,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所以木块是做匀速直线运动;[1]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3位置时距离为:6.20cm 2.60cm=3.60cm;[2]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4位置时,频闪3次,所以时间是0.02×3=0.06s,根据图示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8.00cm 2.60cm=5.40cm=0.054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平均速度:v==0.9m/s.【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5.【答案】(1)120km/h;(2)2.5h;(3)200m【详解】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由重庆北到成都的路程为s=300km,时间为t=10:10-7:40=2h30min=2.5h由速度公式得所求的平均速度为(2)若将来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300km/h的高铁,运行时间为将比现在节约的时间为Δt=2.5h-1h=1.5h(3)26s列车通过的距离为s'=v't'=50m/s×26s=1300m所以车长的距离为s车=s'-s桥=1300m-1100m=200m答:(1)列车由重庆北驶往成都东全程的平均速度120km/h;(2)若将来有条件开通运行平均速度为300km/h的高铁,可以节约的2.5h的运行时间;(3)列车的车长为200m。【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6.【答案】(1)1020m;(2)20m/s;(3)31m/s【详解】解:(1)从警车发射到接收到信号声波移动的距离s1=v声t=340m/s×3s=1020m(2)警车移动的距离s2=2s-s1=2×540m-1020m=60m警车的速度(3)小车超越警车,说明小车的速度大于警车的速度,以警车为参照物,小车的速度v=v2-v1警车发出第二个信号,至收到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34s,则信号从发出到小车传播时间信号从发出到小车传播距离s声=v声t=340m/s×0.17s=57.8m小车行驶距离s车=s声=57.8m而s车=v×(5s+0.17s)可得57.8m= v×(5s+0.17s)解得小车相对于警车的速度v≈11m/s小车相对于地面的速度v′=v+v1=11m/s+20m/s=31m/s答:(1)从警车发射到接收到信号声波移动的距离是1020m;(2)警车的速度是30m/s;(3)某时刻有一小车刚好超越警车,5s之后警车发出第二个信号,并在0.34s之后收到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小车的速度是31m/s。【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7.【答案】(1)68; (2)17.9。【详解】(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超声波时到达了汽车处所用时间;第二次发出的信号从汽车处返回到测速仪时,汽车距测速仪:;因此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的过程中,行驶了:;这17m共用了:;所以汽车的车速为:。答:(1)当汽车第一次反射信号时距测速仪有68m;(2)这辆小汽车的速度为17.9m/s。【知识点】速度的综合计算18.【答案】靠近;34;1.3;26.2【详解】(1)由图可知,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超声波返回信号用时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则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返回信号用时短,则汽车是在靠近测速仪。(2)由可得,第一次接受到信号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第二次接受到信号汽车到测速仪的距离为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是由图可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4s,汽车接收第一次信号到接收第二次信号的时间为(3)由(2)知,汽车在接收到两个信号之间的时间内,通过的距离为34m,共用时1.3s,由可得,汽车的速度为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