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是修筑公路的压路机,下列措施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碾子质量很大 B.轮胎很宽C.用橡胶制作轮胎 D.向转轴加润滑油2.小明和同学们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在劳动过程中涉及到的有关物理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静止在地面上的桶没有惯性B.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站立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人行走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3.下列图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成果,其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孔明灯内气体密度一定大于灯外气体密度B.乙图中,石磨选用厚重的石材可减小对豆的压强C.丙图中,篆刻刀的刀口做得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D.丁图中,杆秤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称量4.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加速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如图所示,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下落过程中速度不变B.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的功等于在BC段做的功C.小球所受的重力在AB段做功的功率等于在BC段做功的功率D.小球在C点的重力势能大于在B点的重力势能5.掷实心球是中考体育项目之一,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掷出的实心球的运动轨迹,O点是实心球刚离开手的位置,A点是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的位置,B点是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位置,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心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前进是由于受到惯性作用B.实心球在最高点A时处于平衡状态C.实心球从O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减小后增大D.实心球在O点的机械能大于在B点的机械能6.如图所示,甲运动员比乙运动员高,若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的时间相等,则( )A.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B.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C.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D.甲、乙做功相等,甲的功率较大7.关于粒子和宇宙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河系、地球、质子、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B.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固体中的分子是不运动的C.质子是最小的微粒D.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二、多选题8.如图所示,平板支撑是一种有效的肌肉训练方法,具有多种作用和好处。当人支撑在地面上静止时,说法正确的是( )A.以脚为支点,人相当于省力杠杆B.地面对前臂的支持力等于人的重力C.静止支撑的过程中,支持力对人不做功D.人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三、填空题9.从微观世界到无限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揭示了 是可分的。物理学家 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发现日月星辰的旋转与苹果下落有着某些相似,建立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10.在生活中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在使用洗手液洗手时会闻到洗手液的香味,这是由于分子的 运动造成的;洗手液是液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 力。11.如图,某同学拿着实心球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该同学和实心球总重500N,双脚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强为 Pa。该同学将实心球投出后,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他对地面的压强与投出实心球之前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实心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能。(忽略空气阻力)12.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来的新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要测量某运动员在一次攀岩比赛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该运动员的重力、 和 .13.水下飞天洛神舞《祈》深受观众好评,如图所示,在演员从水中向水面“飞行”,但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她所受水的压强 ,浮力 ;(前两空均填“变大”“不变”或“变小”)若她潜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约为,则她在水中所受浮力约为 N。(g取)14.如图所示是邓州市图书馆大门前的一个无障碍通道,它是为方便轮椅通行而建造的。小明测得该斜坡长4m,高0.6m,他用200N与斜坡平行的推力将坐在轮椅上的爷爷匀速推上斜坡,已知爷爷和轮椅总重为800N,则小明做的有用功为 J,该斜坡的机械效率为 (g取10N/kg)四、作图题1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将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如图所示,当用力F水平向左拉动长木板时,请画出正方体物块所受力的示意图。16.如图甲所示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舂米的情景,图乙是其工作示意图,请在图乙中作出力F1的力臂L1和A端受到的阻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17.“做中学”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小华利用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塑料瓶开展实践活动。(1)装满水的塑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瓶子所受重力的大小,这是因为瓶子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一对 力。小华发现塑料瓶对桌面的压力作用效果不明显,于是他拿来了容易发生形变的海绵继续体验;(2)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先后正放、倒放在相同的海绵上,如图乙、丙所示,塑料瓶对海绵的压力 (选填“>”“<”或“=”),观察到海绵形变程度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3)在塑料瓶侧壁上下不同位置钻两个小孔,取下瓶盖,观察到水从小孔喷出的现象如图丁所示,此现象表明:同种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18.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实验前,杠杆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将杠杆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便于 ;(2)图乙中杠杆恰好水平平衡,这时动力或阻力是 (选填“钩码受到的重力”、“钩码对杠杆的拉力”或“杠杆对钩码的拉力”)。若在A点下方再加2个相同的钩码,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将B点的钩码向右移动 个格;(3)如图丙,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由竖直a位置移动至b位置时,其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图丁是我国古代的取水工具——桔槔。在井边竖一根树杈,架上一根横木,横木的一端绑上大石头,另一端系绳和水桶,简化图如图戊所示。若要一次提取更多的水,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A.使支点O靠近A点;B.适当减小石头的重力;C.将大石头靠近支点O19.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实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应该在 (选填“竖直”或“水平”)方向调零;(2)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3)由 两图可得 N,由 两图可得 N;实验小组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顺序进行了多次实验,由实验数据得出 (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4)图丁步骤中,小石块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一直不变”)。六、综合题20.如图所示为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已知该车满载乘客时的总质量为,静止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行驶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恒定为该车满载时总重力的0.2倍,一次满载的公交车以36km/h的速度从A站匀速直线行驶到B站,A、B两站间距离为2km(g取10N/kg)。求:(1)公交车满载时静止在地面上的压强;(2)公交车从A站到B站过程中牵引力做的功;(3)公交车从A站到B站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4)公交车司机总是在爬坡的时候减速慢行,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七、计算题21.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货物。已知货物重G物=720N,在t=5s内货物被匀速竖直提升了h=1m,工人对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400N且竖直向下,工人的质量m=60kg,g=10N/kg。求在此过程中:(1)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大小;(2)装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3)拉力F的功率;(4)该装置的机械效率。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A B C B C A D AC9. 原子 牛顿10. 无规则 斥11. 12500 变小 动12. 攀岩的高度 所用时间13. 变小 不变 50014. 480 60%15.16. 17.(1)平衡(2) = 受力面积(3)深度18.(1) 左 测量力臂(2) 钩码对杠杆的拉力 2(3)变大(4)A19.(1)竖直(2)丙甲丁乙(3) 甲丁 1 丙乙 1 =(4)一直不变20.(1)(2)(3)(4)见解析【详解】(1)公交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公交车匀速直线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所以牵引力做的功(3)公交车的速度公交车从A站到B站所用的时间公交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4)由功率可知,在功率一定时,速度v越小,牵引力F越大,公交车上坡时,需要的牵引力大,所以要减速慢行,以提供较大的牵引力。21.(1)200N;(2)720J;(3)160W;(4)90%【详解】(1)站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则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大小F'=mg-F=60kg×10N/kg-400N=200N(2)装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W有=G物h=720N×1m=720J(3)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拉力移动的距离s=2h=2×1m=2m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总=Fs=400N×2m=800J拉力F的功率为P==160W(4)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90%答:(1)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大小为200N;(2)装置对货物做的有用功为720J;(3)拉力F的功率为160W;(4)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9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