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一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藻类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下列关于藻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海带可食用部分是海带的叶B. 藻类能净化污水C. 藻类具有提供饵料、制造氧气等作用D. 从藻体中提取碘、褐藻胶和琼脂等是医学或工业上的原料2. 绿色植物中,可以监测空气污染和遗体堆积形成煤的植物,分别是( )A. 蕨类植物和藻类植物B. 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C. 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D. 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3. 下列有关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蕨的嫩叶和地下茎可食用,贯众可供药用B. 满江红淡水被子植物,可作为绿肥和饲料C. 紫菜、小麦和葡萄都能为人们提供种子和果实D. 鱼缸长期不换水,内壁上长出的绿膜是葫芦藓4. 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原因不包括( )A. 种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B. 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孢子可以进入休眠状态C. 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D. 种子属于器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比较干旱的地方也能萌发5.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该诗中提到的红豆是红豆杉的( )A. 花 B. 果实 C. 种子 D. 胚6. 大米是水稻种子加工后的产物,加工过程如图所示,通过识图可知( )A. 水稻是一种裸子植物 B. 水稻种子中没有子叶C. 大米的食用部分是胚乳 D. 精白米能萌发长成幼苗7. 在蚕豆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稀释的碘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 )A. ①胚根 B. ②胚轴 C. ③胚芽 D. ④子叶8. 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很多软体动物因营养丰富而成为美味佳肴。下列菜名中与软体动物无关的是( )A. 炝拌海蜇 B. 辣炒花蛤 C. 蒜蓉扇贝 D. 铁板鱿鱼9. 棘皮动物生活在海洋中,因体表有棘而得名。下列不属于棘皮动物的是( )A. 海星 B. 沙蚕 C. 海胆 D. 海参10. 早在宋代,我国就有四大家鱼混养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大家鱼”包括青鱼、鲫鱼、鲤鱼、草鱼B. “四大家鱼”的体色均表现为背浅腹深,有利于逃避敌害C. 混合养殖可以充分利用水域的立体空间和各种天然饵料D. 水产养殖过程中,鱼塘中鱼的种类和数量越多,产量越高11. 如图是青蛙和蜥蜴肺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表示蜥蜴的肺,图2表示青蛙的肺B. 青蛙和蜥蜴都是只依靠肺来进行气体交换C. 从肺的结构特点可以判断青蛙比蜥蜴高等D. 二者的肺都可以从环境中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12. “六角龙”是受欢迎的水族宠物(如下图所示),幼体水栖,有3对羽状外鳃;成体常栖潮湿洞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下列与其属于同一类群的是( )A. 金鱼 B. 大鲵 C. 变色龙 D. 龙虾13. 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下列特征与陆地生活无关的是( )A. 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 B. 身体内有脊柱C 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环境 D. 完全用肺呼吸14. “寒号鸟”的学名为复齿鼯鼠,为中国特有物种,它全身被毛,可滑翔飞行,每年繁殖1次,每胎通常产1~2仔。据此判断“寒号鸟”属于( )A. 鸟类 B. 哺乳类 C. 两栖类 D. 爬行类15. 鲸属于哺乳类而非鱼类,其不同于鱼类的特征有( )A. 依靠鳍进行游泳 B. 利用鳃进行呼吸C. 以乳汁哺育幼仔 D. 体表覆盖鳞片16. 下如图是兔和狼的牙齿,观察如图所示的结构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①为门齿,作用是切断食物B. ③为臼齿,主要用于磨碎食物C. 图甲为狼的牙齿,图乙为兔的牙齿D 牙齿分化提高了动物摄食和消化能力17. 下列分类阶元中,生物共同特征最少是( )A. 界 B. 纲 C. 属 D. 种18. 小苏在对大熊猫、豹猫和棕熊进行分类时,发现三者均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其中豹猫属于猫科,大熊猫、棕熊属于熊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大熊猫与棕熊的亲缘关系比豹猫远B. 大熊猫、豹猫和棕熊同属于一个门C. 科是最小的分类单位D. 主要依据食性对三种动物进行分类19. 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生物种类最多是( )A. 脊索动物门 B. 哺乳纲 C. 奇蹄目 D. 马科20. 19世纪中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向世人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如图是巴斯德“鹅颈瓶”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实验的变量是鹅颈的有无B. 实验前,甲、乙两瓶中的肉汤应该煮沸C. 一段时间后,甲瓶肉汤比乙瓶肉汤先腐败D. 实验说明细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21. 下列关于细菌菌落的讨论,观点正确的是( )A. 甲:半小时即可培养成菌落B. 乙:每个菌落都含有多种细菌C. 丙:利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菌落D. 丁:可以根据菌落的大小大致区分细菌和真菌22. 下列关于幽门螺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无成形的细胞核 B. 属于单细胞生物C. 靠分解有机物生活 D. 繁殖方式为出芽生殖23. 馒头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主食之一,制作馒头时,使馒头膨大松软的微生物是( )A. 醋酸菌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米曲霉24. 农民在种植大豆、花生等豆科植物时,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的原因是( )A. 土壤中氮肥较多B. 豆科植物的不需要氮肥C. 空气中有氮气含量高D. 该植物的根中有根瘤菌,可固定空气中的氮气25. 科学家从永冻土中分离出了几万年前的生物样本,它们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生存。以下生物在结构上与上述生物样本最相似的是( )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题,每空1分,共50分)26. 某同学到公园采集了若干种生物,并进行了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生物是________,分布在淡水中。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细胞内有带状排列的[ ]________,光照几个小时后,滴加碘液染色,观察到该结构出现蓝色颗粒,这说明该生物能进行________作用。(2)图B为黑藻,常被用作装饰水族箱的材料,黑藻属于________植物。(3)图C所示植物属于________植物,其比图D所示植物高大的多,原因之一是它体内具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________。C植物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________。(4)将图D所示植物的“根”浸入滴加红墨水的水中,2小时后观察。请预测其“茎”“叶”是否会变红,并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把以上生物按照结构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排序________(用字母表示)。27. 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形成了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请回答下列问题:(1)水螅的身体呈________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组成。水螅特有的捕食和防御利器是________。(2)与水螅相比,涡虫的身体呈________对称,有明显的背腹之分。水螅和涡虫在消化方面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3)从结构上看,蛔虫的消化器官比水螅和涡虫复杂高等。表现在________。在看,蛔虫身体表面有________,可以保护它不被消化液消化分解,是其适应寄生环境的典型结构特征。(4)蚯蚓和蝗虫身体都有分节现象,分节对它们的生活有什么意义?________。(5)蝗虫的体表被有坚韧的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使蝗虫适于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但该结构不能随身体长大,因而蝗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________。28. 鱼和螃蟹都是用鳃呼吸的,为什么鱼离开水很快就会窒息而死,而螃蟹不会呢?某学校兴趣小组对鱼和螃蟹的鳃进行了对比观察。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将新鲜的鱼鳃和螃蟹鳃分别放入水中观察鳃丝的分散情况。 观察结果:鱼的鳃丝在水中较分散:螃蟹的外形蓬松。 将鳃从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观察鳃的变化。 观察结果:鱼的鳃丝粘连,表面黏稠;螃蟹的鳃外形无变化。(1)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通过________来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为游泳提供动力的是________________。(2)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3)螃蟹离开水后鳃外形无变化,与空气的接触面积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使其可以存活一段时间。根据观察结果,解释鱼离开水后便很快窒息而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4)“带鱼”“墨鱼”“甲鱼”“鲸鱼”“鲨鱼”“鲍鱼”“娃娃鱼”名称中都有“鱼”字,如果请你把上述动物分成两类,你的分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5)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溶解在进入鲫鱼口和流出鲫鱼鳃盖后缘的水中的气体成分有何变化?”设计了如下表实验:烧杯1 烧杯2步骤1 加入适量清水,加入一条健康的鲫鱼 加入等量清水,但不放鲫鱼步骤2 在鱼口的前方滴加两滴BTB溶液,观察流出鳃盖后缘的水的颜色变化并记录 在水中滴入等量BTB溶液,观察水的颜色实验现象 流出鳃盖后缘的水呈黄色 水呈蓝色溴麝香草酚蓝简称BTB,遇二氧化碳后,BTB由蓝色变成黄色,生物学实验中常用BTB检测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使用BTB短时间内对鱼没有影响①实验前,同学们仔细观察鱼的活动,发现口和鳃盖后缘的张合总是________(选填:同步/交替)进行,这是鱼在水中进行呼吸。②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水流经鱼体后,从鳃盖后缘流出的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减少)。烧杯2中加入的清水和BTB溶液需要与烧杯1中的是等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29. 如图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鸟的部分呼吸器官以及鸟类的呼吸模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身体呈________,可减少飞行过程中空气的阻力。前肢变成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________,可以________。胸骨上高耸的突起是[ ]________,发达的________附着其上,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3)图四是某同学用输液袋、输液管、橡皮圈和气球等材料制作了一个鸟类呼吸模型。橡皮圈模拟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毛细血管。输液袋模拟的是图三中的[ ]________。气球没有被橡皮圈包绕,气球模拟的是图三中的[ ]________,该结构________(选填:能/不能)进行气体交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0. 春秋时期的《诗经·小雅·信南山》中有“中田有庐,疆场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的诗句。“庐”“瓜”指的是蔬菜,“剥”“菹”有腌渍加工之意。在汉墓中开始出现非常多的有坛沿的泡菜坛,所以认为泡菜坛的发明是在汉代。某生物兴趣小组尝试制作泡菜,下表为主要制作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①清洗泡菜坛 泡菜坛使用前用沸水烫洗内壁,彻底晾干②处理蔬菜 蔬菜洗净后彻底晾干,切成长条、块或整颗③制作新盐水 水、盐、香料放入锅中,煮沸5分钟,关火自然冷却至室温④铺菜、加配料 坛底先放一层蔬菜,撒少量香料,再铺一层菜,重复至坛内约8分满⑤倒入新盐水 倒入新盐水,直至完全没过蔬菜,水面距离坛口5cm左右⑥倒入老泡菜水 倒入老泡菜水(经过多次泡菜发酵后留存下来的盐水),搅拌均匀⑦密封坛口 坛口水槽中注入清水,盖上外盖,确保密封严实⑧发酵 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1)第③步制作新食盐水时,煮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将制作好的食盐水冷却至室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第⑥步倒入老泡菜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制作泡菜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________,此种微生物还能用来制作________(填写一种食品名称)。(3)第⑦步密封坛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4)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表面杂菌产生的硝酸还原酶将硝酸盐转化为亚硝酸盐,在特定条件下能转变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该小组对三种食盐浓度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的关系进行了检测(如图)。与食盐浓度为3%、7%相比较食盐浓度为5%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5)泡菜虽然美味却不宜过量食用。根据图中的相关数据,对泡菜腌制和食用的合理建议有________________。(6)夏天,受潮的粮食、衣服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霉菌容易在这些物品上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请结合生活实际,写出夏天存放棉衣棉被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初一生物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题答案】【答案】A【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D【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C【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B【13题答案】【答案】B【14题答案】【答案】B【15题答案】【答案】C【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A【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A【20题答案】【答案】A【21题答案】【答案】D【22题答案】【答案】D【23题答案】【答案】C【24题答案】【答案】D【25题答案】【答案】A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题,每空1分,共50分)【26题答案】【答案】(1) ①. 水绵 ②. ②叶绿体 ③. 光合(2)被子 (3) ①. 蕨类 ②. 输导组织 ③. 孢子囊群(4) ①. 不会变红 ②. 苔藓无输导组织,无法运输红色物质至茎叶 (5)A→D→C→B【27题答案】【答案】(1) ①. 辐射 ②. 刺细胞(2) ①. 两侧 ②. 有口无肛门(3) ①. 消化管有口和肛门 ②. 角质层(4)增强运动灵活性 (5) ①. 外骨骼 ②. 保护内部结构和防止水分蒸发 ③. 蜕皮【28题答案】【答案】(1) ①. 侧线 ②. 躯干与尾部摆动(2)流线型身体、鳃呼吸、鳍协调运动(答两项)(3) ①. 不变 ②. 鳃丝粘连导致气体交换面积锐减,缺氧窒息(4)是否为脊椎动物(或呼吸方式、栖息环境等)(5) ①. 交替 ②. 增加 ③. 控制变量,排除清水对BTB的影响【29题答案】【答案】(1) ①. 流线型 ②. 翼(2) ①. 中空 ②. 减轻体重 ③. 龙骨突 ④. 胸肌(3) ①. ④肺 ②. ⑤气囊 ③. 不能 ④. 辅助双重呼吸,提高氧气利用率【30题答案】【答案】(1) ①. 灭菌 ②. 防止高温杀死乳酸菌(2) ①. 接种乳酸菌 ②. 乳酸菌 ③. 酸奶(3)创造无氧环境 (4)5%浓度亚硝酸盐峰值较低且下降较快(5)腌制9天后食用,选择5%食盐浓度(6) ①. 温暖潮湿环境利于霉菌繁殖 ②. 密封干燥保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