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数学单元考点培优华东师大版(2024)第1章 有理数 1.6 有理数的加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 )A.a+b>0 B.a+b<0 C.a-b=0 D.a-b>02. 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 A 沿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 B,则点 B 所表示的数为 ( )A.-3 B.3 C.1 D.1或-33.国庆期间,小明在一超市购买了一种巧克力,在其包装上发现巧克力的质量标识为“克”,则下列不合格的是( )A.克 B.克 C.克 D.克4.一辆玩具赛车在一条水平直线上先向东行驶,再向西行驶,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下列算式能表示赛车相对于起点位置的是( )A. B. C. D.5.如图是有理数 、 在数轴上的位置,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6.小红解题时,将式子 先变成 再计算结果,则小红运用了( ).A.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B.加法的交换律C.加法的结合律 D.无法判断7.若 ,则 不能等于 ,0,1,2这四个数中的( )A. B.0 C.1 D.28.定义运算“*”如下:对任意有理数x,y和z都有,,这里“”号表示数的加法,则的值是( )A.1 B.2 C.3 D.49.实数 , ,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10.若两个数的和为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 B.只有一个是正数C.有一个必为0 D.至少有一个为正数二、填空题11.计算:⑴ ;⑵ ;⑶ ;⑷ ;12.已知A 地的海拔为-53米,B地比A 地高30米,则 B地的海拔为 米.13.已知: ,请把a、b、c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 .14.小丽在4张同样的纸片上各写了一个正整数,从中随机抽取2张,并将它们上面的数相加.重复这样做,每次所得的和都是16,17,18,19中的一个数,并且这4个数都能取到.猜猜看,小丽在4张纸片上写的4个整数之积为 .15.气温由﹣1℃上升2℃后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序号是 .①已知,,是非零的有理数,且时,则的值为1或;②已知,,是有理数,且,时,则的值为或3;③已知时,那么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④若且,则式子的值为;⑤如果定义,当,,时,的值为.三、计算题17. 计算:(1) (-10)+(+6);(2)(+12)+(-4);(3)(4) (+6.2)+(-9.3);(5) (-0.9)+(-2.7);(6)(-2.1)+(+3.9);(7)(8)(9)四、解答题18.“九宫图”传说是远古时代洛河中的一个神龟背上的图案,故又称“龟背图”,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经常研究这一神话.(1)现有1,2,3,4,5,6,7,8,9共九个数字,请将它们分别填入图1的九个方格中,使得第行的三个数、每列的三个数、斜对角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5;(2)通过研究问题(1),利用你发现的规律,将3,5,﹣7,1,7,﹣3,9,﹣5,﹣1这九个数字分别填入图2的九个方格中,使得横、竖、斜对角的所有三个数的和都相等.19.小虫从某点出发在一条直线上来回爬行,假定向右爬行的路程记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过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 cm):+5,-3,+10,-8,-6,+12,-10.求:(1)小虫最后是否回到出发点 (2)在爬行过程中,如果爬1cm奖励两粒芝麻,那么小虫一共能得到多少粒芝麻 20.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一辆出租车停在A地,乘车的第一位客人向南走3千米下车;该车继续向南开,又走了2千米后,上来第二位客人,第二位客人乘车向北走7千米下车,此时恰好有第三位客人上车,先向北走3千米,又调头向南走,结果下车时出租车恰好到了A地.(1)如果以A地为原点,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个单位表示1千米,在数轴上表示出第一位客人和第二位客人下车的位置;(2)第三位客人乘车走了多少千米?(3)规定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4千米内付7元,超过4千米的部分每千米加付1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算),那么该出租车司机在这三位客人中共收了多少钱?21.从1,2,3,4,5,6,7,8,9这九个数字中各取一个数字作为九个两位数中的个位数字,再从这九个数字中各取一个数字作为这九个两位数中的十位数字,且这九个两位数都是负数,求这九个两位数的和,并使你的算式能说明计算结果是唯一的道理。22.观察下列等式:第1个等式:第2个等式:第3个等式:第4个等式:……请解决下列问题:(1)按以上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a5= = × 。(2)计算:23.(1)若有理数a,b 异号,求 的值.(2)若a,b,c是不为零的有理数,求 所有可能的取值.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1.B【解答】解: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位置,得到a是负数,b是正数,且a的绝对值大于b的绝对值,∴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有理数a、b在数轴上位置,得到a与b之间的关系,结合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选出正确选项.2.C【解答】由题意可得 -1+2=1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 A为数轴上表示-1的点,将点 A 沿数轴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 B ,可得算式-1+2=-1,则点 B 所表示的数为 1。3.B4.B5.B【解答】解:∵由图可知,a<0<b,|a|>|b|,∴ ,故①正确;,故②正确;,故③正确;,故④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由a、b在数轴上的位置可知:a<0<b,|a|>|b|;①由有理数的加法的符号法则可得 ;②根据|a|>|b|可得;③由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绝对值的性质可判断求解;④根据|a|>|b|和a、b异号可判断求解.6.A【解答】将式子 先变成 再计算结果,则小红运用了: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题干可知本题利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7.C【解答】解:① , 时,则 ;② , 或 , 时,则 或 ;③ ,b<0时,则 ;所以 的值是2,0或-2.故答案为:C.【分析】分① , ,② , 或 , ,③ ,b<0三种情况讨论,然后根据范围去掉绝对值可得出代数式的值.8.A9.B【解答】解:∵ ,∴ ,故A不符合题意;数轴上表示 的点在表示 的点的左侧,故B符合题意;∵ , ,∴ ,故C不符合题意;∵ , , ,∴ ,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数轴上表示的数的特点,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原点右边的是正数,原点左边的是负数,每个数离开原点的距离就是它的绝对值,以及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法则,即可一一判断。10.D【解答】解:A.不一定,比如:-2+3=1,此情况下也为正数,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B.不一定,比如:2+1=3,此情况下也为正数,故错误,B不符合题意;C.不一定,比如:2+1=3,此情况下也为正数,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D.至少有一个为正数,故正确,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有理数加法和为正数的情况一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11.-1;-5;-12;4【解答】解:(1) ,故答案是:-1;(2) ,故答案是: -5;(3) ,故答案是:-12;(4) ,故答案是:4.【分析】(1)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2)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即可求解;(3)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即可求解;(4)根据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即可求解.12.-23【解答】解:B地的海拔为-53+30=-23(米);故答案为:-23.【分析】利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列式子求值即可.13.【解答】解:∵ ,,∴ ,故答案是: .【分析】分别计算出a,b,c的值,然后再排序即可.14.5670或5760【解答】解:设这四个数分别为x、y、z、w且x≤y≤z≤w则x+y=16,z+w=19由题意得,若这四个数各不相同时,所得的任意两数之和不止四种,若这四个数中有三个或者四个相等时,所得的任意两数之和只有两种或一种,∴四个数中只有两个数相等∵任意两数之和最小值为16,最大值为19∴这两个相等的数可能是8或9∴这四个数可能是8、8、9、10或者7、9、9、10∴这四个数积为5760或5670.【分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出四个数,再利用和的结果,确定有两个数相等,因此可得这四个数.15.1℃【解答】解:∵气温由﹣1℃上升2℃,∴﹣1+2=1℃.故答案为:1℃.【分析】根据上升2℃即是比原来的温度高了2℃,就是把原来的温度加上2℃即可.16.①③④⑤【解答】解:①已知,,是非零的有理数,当时,,若a,b,c都是负数,设a<0、b<0、c<0,则;若a,b,c中有一个负数,设a<0、b>0、c>0,此时;故说法①正确;②∵,,是有理数, 且,,,,则,∵,∴a,b,c都是负数,或两正一负;当、、都是负数,此时,与矛盾,故不存在;、、两正一负,令,,,则原式,故说法②错误;③当时,分两种情况:当时,x+3<0,x-4<0,∴,当时,x+3>0,x-4<0,,故时,的最大值为7,最小值为,故说法③正确;④∵,∴a=b,或a=﹣b.∵,∴a≠b,,,,不妨,则,则,故说法④正确;⑤当时,a、b异号,又,负数的绝对值大于正数的绝对值.又,,,,,,,故说法⑤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⑤.【分析】①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可得abc<0,分若a,b,c都是负数,和若a,b,c中有一个负数两种情况,分别讨论的值,可判断结论;②根据,,可得,以及、、两正一负,设,,,再代值计算代数式即可判断结论;③根据和,分当时和当时两种情况,分别去绝对值,计算最值,即可判断结论;④根据且 可得a,b互为相反数,代入计算得,据此设值代入代数式并计算,即可判断结论;⑤ 根据,,可判断得a17.(1)解:原式=﹣(10-6)=﹣4(2)解:原式=12-4 = 8(3)解:原式=-(5+7)=﹣12(4)解:原式=-(9.3-6.2)=-3.1(5)解:原式=﹣(0.9+2.7)=-3.6(6)解:原式=3.9﹣2.1=1.8(7)解:原式(8)解:原式(9)解:原式【分析】按照加法运算法则,异号两数相加,先确定符号 ,再对绝对值进行减法运算即可.18.解:(1)15÷3=5,∴最中间的数是5,其它空格填写如图1;(2)如图2所示.【分析】(1)根据每一个空格的数被使用3次,求出最中间的数是5,然后试探填入其它空格即可;(2)先求出所有数的和是9,根据题意,每个数都用了3次,用9÷3=3得到横、竖、斜对角的所有三个数的和等于3,然后根据3试探填入数据即可.19.(1)解:+5-3+10-8-6+12-10=+5+10+12-3-8-6-10=27-27=0.所以小虫最后回到出发点O.(2)解:|+5|+|-3|+|+10|+|-8|+|-6|+|+12|+|-10|=5+3+10+8+6+12+10=54(厘米).54×2=108(粒)所以小虫一共得到108粒芝麻。【分析】(1)把记录数据相加,看结果为正还是负,从而确定小虫最后的位置;(2)小虫一共得到的芝麻数,与它爬行的方向无关,只与爬行的距离有关,所以应把绝对值相加,再求得到的芝麻.20.(1)解:如图所示,第一位客人在点B处下车,第二位客人在点C处下车。(2)解:3+(2+3)=3+5=8千米答:第三位客人乘车走了8千米。(3)解:第一位客人共走3千米,付7元;第二位客人共走7千米,付7+1×(7-4)=7+3=10元;第三位客人共走8千米,付7+1×(8-4)=11元;7+10+11=28元.∴该出租车司机在这三位客人中共收了28元。【分析】(1)根据数轴上数字的意义,表示出客人下车的坐标。(2)根据距离的相加,可得出第三位客人乘车距离。(3)判断距离是否超过4千米,分别代入计算出总费用。21.解:由于9个数字刚好组成9个两位数,每个数字都用完且只用一次,那么十位之和就是10+20+30 +...+90,个位之和就是1+2+3+...+9,前面加负号就是结果,故这九个两位数的和为唯一值:-(10 +20+30 + ...+90+1+2+3+...+9)= -495.【分析】根据题意可将九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分别相加,然后再加上负号即可得出结论.22.(1);;(2)【解答】解:(1).故答案为:,,.【分析】(1)根据前4式,找出规律写出第5个等式;(2)代入后,提出,再求出括号里面的,然后乘以即可得出结果.23.(1)解:因为有理数a,b异号,所以|a|和|b|中必有一个是其本身,另外一个是其相反数,∴|ab|是 ab的相反数,所以 或 .即 的值为-1.(2)解:若a>0,b>0,c>0,则 +1+1=4.若a,b,c中有一个负数,则若a,b,c中有两个负数,则若a,b,c中有三个负数,则 -3-1=-4.综上所述,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4,0.【分析】(1)根据 a,b 异号 判断出|a|和|b|中必有一个是其本身,另外一个是其相反数,且|ab|是 ab的相反数,求解即可;(2)分四种情况,都为正数,两正一负,两负一正,都为负数,分别讨论求解即可,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