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监测试卷
六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每个词语1分,共6分,错一个字扣0.5分)
鞭炮 喧闹 万象更新
寄托 哀思 徘徊
2.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6分)(电脑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B D A A D C
3.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写错一字,此空扣0.5分)
(1)穷则变 变则通 万水千山只等闲
莫道君行早 书到用时方恨少 老大徒伤悲
燕山月似钩 客舍青青柳色新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色满园关不住
4.语言运用。(每小题2分,共4分,根据仿写要求,酌情给分,只要仿写正确,无标点错误、无错别字,给满分;标点错误或错别字,一处扣0.5分,扣完本小题分值为止)
示例:(1)太阳落了,有再升的时候;小草枯了,有再绿的时候;梨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本题考查仿写排比句。排比句仿写要求如下:根据观点选择相似结构;保持一致性,增强排比句的整体效果;运用修辞手法。除了结构相似外,还可以运用其他修辞手法来增强排比句的效果。注意节奏和韵律。
示例:(2)听到自己的绘画作品获奖的消息后,我看到天边的晚霞绽放出绚丽的色彩,两只白鸽自由翱翔,就连花园里的小猫也在夸赞我,喵!喵!喵!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例句加点部分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了“我”得知作文获奖后的喜悦心情。仿写时用上相同的描写手法,通过景物表现心情。如:得知考试取得第一名的消息后,我看到路边的柳树挥动着柔软的手臂,几只小鸟欢快歌唱,就连池塘里的小鱼也在称赞我,啵!啵!啵!
5.快乐读书吧。(4分)
(1)(每空1分,共2分)
坚强乐观(答案不唯一:坚持不懈,聪明机智、乐观坚强,敢于创新) 尼尔斯
(2)(2分 答案不唯一,根据阅读积累,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书中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写出自己的收获即可。无标点错误、无错别字,给满分;标点错误或错别字,三处以下扣0.5分,关键考查学生是否真读了这本书,是否有自己真实的收获。)
【详解】《汤姆·索亚历险记》讲述了汤姆·索亚和他的伙伴们的冒险故事,他们在荒岛上找到了财宝,却又遇到了更多的危险。作品中展现了汤姆的机智、勇敢和正义感,以及他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示例1:《汤姆·索亚历险记》写了汤姆和朋友们“墓地检验胆量、杰克逊岛当海盗、鬼屋寻宝、魔克托尔山洞历险和再次洞中寻宝”的五次探险故事。作品成功塑造了汤姆·索亚这个“顽童”的形象,让我看到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勇于探险、追求自由的精神。汤姆做事大胆,敢于尝试,不怕困难,一直坚持不懈。读了这本书以后,我觉得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气馁,而要努力奋斗,坚持下去,只要有欢乐,有梦想,美梦便能够成真。
示例2:汤姆虽然很调皮,但是富有正义感,而且十分喜欢冒险。他凭借自己的机智和勇敢得到了宝藏。汤姆是个聪明顽皮的孩子,但他足智多谋,富有同情心,不满社会现实。因此,他一心要冲出村庄,争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在姨妈眼里,他是个顽童,调皮捣蛋,鬼心眼儿多,可自己又不由自主地喜欢他;可在孩子们看来,他却是一个智慧的,是个英雄。生活中我们也要做一个正直、勇敢而自信的人,要勇敢应对困难与挫折;要用心去珍惜生活。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30分)
(一)文言文阅读(7分)
6.想要 离开 热水 (每空1分,共3分)
7.司马光从此不敢说谎话。(2分)
8.做人应诚实,不要撒谎(1分);知错就改(1分)。(酌情给分,只要答到一点给1分,两点都答到了就给2分,标点错误或错别字,三处以下扣0.5分)
【参考译文:】司马光不敢说谎话司马光五六岁(那年),(有一次)玩弄(一个)青核桃,(他)姐姐想替他脱青核桃皮,(结果)没剥掉。姐姐离开后,一个女婢用热水把核桃皮剥掉了,姐姐回来问谁剥掉了核桃皮,司马光说:“我自己剥掉了。”他的父亲恰逢看见(这些),责备他说:“你怎么可以说谎话。”司马光从此不敢再说谎话。
(二)非连续材料阅读(9分)
9.竹子广泛的用途(2分) 竹子的内涵品质(2分)(每空2分,共4分,意思接近皆可给分)
10.胸有成竹(1分)
千磨万击还坚劲(1分) 任尔东西南北风(1分)
三(1分) 《竹子颂》主要是对竹子品格的赞颂,材料三介绍的竹子的内涵与品格(1分,理由说清楚即可)(每空1分,共5分)
【详解】9.本题考查对标题的拟写能力。认真阅读材料二中的“竹子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用途很多。既能做成牙签、筷子、衣架、椅凳这样的小物件,也能做成竹排、衣柜、房子等。”可知,材料二主要讲的是生活中竹子的各种用途,故可拟写题目为:竹子的用途。
阅读材料三第①段中的“秦汉时期,竹的精神内涵开始从诗歌中萌芽。”第②段中的“魏晋南北朝时,竹子渐渐地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第⑤段中的“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文人们为竹子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品格。松、竹、梅被并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并称为‘四君子’。最终,竹的品格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的代表,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可知,主要写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竹子的精神内涵不断发展不断变化,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的代表和民族文化的象征。由此可知,材料三的题目可拟定为:竹子的精神内涵。
10.本题考查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以及常识积累。①阅读材料三第④段中的“画竹,必先得成于胸中……少纵则逝矣”可知,“画竹,必先得成于胸中”指词语“胸有成竹”,其意思是:原意是画竹子以前,心里已经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以比喻办事以前,已经有全面的设想和安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朝郑板桥的《竹石》,意思是: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作者用诗句赞美了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结合阅读材料三第①段中的“秦汉时期,竹的精神内涵开始从诗歌中萌芽。”第②段中的“魏晋南北朝时,竹子渐渐地成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第⑤段中的“在悠久的历史进程中,文人们为竹子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品格。松、竹、梅被并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被并称为‘四君子’。最终,竹的品格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的代表,也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等材料内容可知,材料三主要写了中国古代历朝历代中竹子的精神内涵不断发展不断变化,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的代表和民族文化的象征。赞颂了竹子丰富的内涵与品格。由此可知,《竹子颂》为题目的文章应以赞颂竹子的品质为主要内容。
(三)现代文阅读:好战士张思德(14分)
11. 救战友 尝野草 (每空1分,共2分)
12.茫茫的草地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到处是荒草,到处是泥潭、沼泽。(划准波浪线得1分)
感受到草地环境的恶劣(0.5分),长征途中战士们的顽强(0.5分)。(共2分)
13.语言(0.5分)、动作描写(0.5分), 张思德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酌情给分,只要意思接近就给1分)(共2分)
【详解】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短文第④段中的“通信营一排的战士小李不幸陷入泥沼,拼命向上挣扎”“看着张思德那急切的目光,杜泽洲抬起了脚……在另外两名战士的协助下,奄奄一息的小李终于得救了”可知,写了张思德救战友。 根据第⑥段中的“只要看到以前未见过的草,他总是先尝一尝,一旦找到一种能吃的草,就马上告诉其他人” 第⑦段中的“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一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不要管我,快去告诉其他同志”可知,写了张思德尝野草。
12.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根据第③段句子“茫茫的草地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到处是荒草,到处是泥潭、沼泽”中的“茫茫的草地”可知,句子主要描写的是草地环境。句子中的“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到处”“到处”让我们体会到草地环境的恶劣,长征途中战士们的顽强。
13.②分析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线句子内容可知,该句子主要是对张思德的语言、动作的描写,其中“我趴在泥沼上,你踩在我身上”“他便毫不犹豫地趴在泥沼上”“着急冲他喊”让我们感受到张思德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
7(1分)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绞痛、呕吐(1分)(共2分)
15.(1)短文中“救战士”“尝野草”的事迹,链接材料材料中“两次负伤,仍冲入敌阵,缴获两挺机枪”“他执行烧遇到炭窑塌方,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不幸牺牲”充分说明(1分):《好战士张思德》的“好”在他不顾个人安危,心里先想着战友,舍己为人,勇于牺牲的精神(1分)。(酌情给分,说清楚“好”在哪里得1分,写清楚理由得1分,共2分,错别字3处一下扣0.5分)
(2)(每空1分,共4分,最后两个空格填写为中国革命牺牲的英烈名称以及事迹即可)
张思德
【详解】14.根据第⑦段中的“张思德忙赶上去,一把夺过来,先放到自己的嘴里,细细嚼了嚼,感到又甜又涩。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又过了一会儿,他肚子一阵绞痛,随之呕吐起来”可知,张思德夺过野萝卜放到自己的嘴里细嚼了,不一会儿,他感到有些头昏脑涨,全身无力。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拓展。①根据短文中“救战士”“尝野草”的事迹,链接材料材料中“两次负伤,仍冲入敌阵,缴获两挺机枪”“他执行烧遇到炭窑塌方,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却不幸牺牲”等内容分析可知:《好战士张思德》“好”在他不顾个人安危,心里先想着战友,舍已为人,勇于牺牲,战绩卓著。
②根据题干表格中的“五战士为掩护群众转移勇于跳崖”可知这个事迹的主要人物是:狼牙山五壮士,即马宝玉、郭永团、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邱少云:邱少云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1952年10月12日因美军燃烧弹发落在邱少云潜伏点附近,火势蔓延全身,为避免暴露,放弃自救壮烈牺牲,年仅26岁。
16.习作与表达(30分)
任务一
16 习 作 30 分 题目 2分 A:2 题目与内容相符
B:1 有题目,但与内容不相符
C:0 没写题目
修改 3分 A:3 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或能对有语病处用符号进行修改。
B:2 有个别明显错误没有修改或修改混乱。
C:1 较多明显错误没有修改。
情感 真实 10分 A:10-9 表达情感真实,条理清楚。
B:8-7 表达情感较真实,条理较清楚。
C:6-1 表达的情感不真实,叙述不完整,或逻辑混乱。
表达15 A:15-14 围绕中心,内容具体,语句生动,细节描写突主题,不套作,不抄袭,标点使用正确,错别字极少。
B:13-11 围绕中心,内容较具体,语句较生动,细节描写较能突出主题,不套作,不抄袭,标点使用较正确,错别字少。
C:10-8 围绕中心,内容较具体,语句基本通顺,缺少细节描写,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
D:7-0 围绕中心,内容不具体,语句不通顺,标点错误,错别字多;套作、抄袭作品。
任务二
16 习 作 30 分 题目 2分 A:2 题目与内容相符
B:1 有题目,但与内容不相符
C:0 没写题目
修改 3分 A:3 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或能对有语病处用符号进行修改。
B:2 有个别明显错误没有修改或修改混乱。
C:1 较多明显错误没有修改。
想象 丰富 10分 A:10-9 能根据科技发展大胆想象,条理清楚。
B:8-7 能根据科技发展展开想象,条理较清楚。
C:6-1 没根据科技发展写,叙述不完整,或逻辑混乱。
表达15 A:15-14 在未来世界的奇遇的过程记录具体,不套作,不抄袭,语句生动,标点使用正确,错别字极少,卷面整洁。
B:13-11 在未来世界的奇遇过程记录较具体,不套作,不抄袭,语句较生动,标点使用比较正确,错别字少,卷面整洁
C:10-8 在未来世界的奇遇记录不够具体,语句基本通顺,标点使用大体正确,错别字多,卷面较整洁。
D:7-0 在未来世界的奇遇的过程记录欠具体,层次不清,语句不通,标点错误和错别字多,涂抹较多;套作、抄袭。
备注
1.作文除仲裁老师外每人至少阅卷220份。
2.先按结构赋分再合分,给一个总分。成绩相差3分以上需要仲裁。
合分之后参考分值:
满分作文:控制在你所批试卷的百分之五左右;
一类作文:29-27 分
二类作文:26-24 分
三类作文:23-21 分
四类作文:22-18 分
五类作文:18以下
3.请大家仔细阅读各分项评分建议。本着宽松、激励的原则赋分,作文的平均分24分,请注意把握。
4.作文评改最是考验团队精神,拜托大家做到以下几点:评阅之前在康海燕校长和四位组长的带领下试评,统一标准;阅卷过程关注自己的仲裁卷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评分尺度;显示阅卷结束后,请退出系统再登录,看看是否还有试卷在你的界面;大家必须同进退,待组长跟康海燕校长确认全部结束后,在微信群里告知后,方可离开。辛苦各位!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答题卡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30分)


6.(3分)
准考证号
贴条形码
7.(2分)
8.(2分)
正确
9.(4分)
<一此方框为缺考考生标
填涂
记,由监考员用2B铅笔填涂
示例
10.(5分)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注意事项
2.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2B铅笔填涂方框,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不留痕迹:
3.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非选择题部分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否则作答无效。
5.
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11.(2分)
①1933年10月张思德参加红军,1935年3月,随红四方面军离开川陕革命根据地参加了长征。
(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②1936年夏天,张思德所在的红四方面军翻过大雪山后,开始过草地。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③茫茫的草地一望无际,荒无人烟,到处是荒草,到处是泥潭、沼泽。由于缺衣少药,许多战友
1(6分)
病倒了。张思德原本健壮的身体也一天天消瘦下去,但他仍坚持为伤病员背枪,在泥水没踩的荒草滩
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
12.(2分)
2.(每小题2分,共16分,请用2B铅笔填涂。)
(1)CA3C83 CC3 CD3 (2)CAJCB3 CC3 CD3 (3)CAJCB3 CC3 CD3
(4)CAJ CBJ CCJ CD]
13.(2分)
(5)CA3 CB]CCJ CD3 (6)CAJ CBJ CC]CD](7)CAJ CBJ CCJ CD](8)CAJ CB]CCJ CD]
14.(2分)
3.(每空1分,共10分,写错一字,此空扣0.5分)
15.(1)(2分)
(1)
(②)(4分)
(2)
张思德
4.(1)(2分)
邱少云
(2)(2分)
五战士为掩护群众和大
部队转移壮烈跳崖。
5.(1)(每空1分,共2分)
(2)(2分)




16.习作与表达(30分)(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
题目: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
(8)选表达之材:这段话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睡眠对健康很重要,但并非睡得越多越好。相反,过多的睡眠可能会使人精神不振。
六年级
语文
因为它会改变睡眠和觉醒的正常周期,导致人体生物钟节律紊乱,使大脑长期处于抑制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状态。大脑掌管睡眠的细胞群疲劳,醒后就会感觉头晕、不适。
B.睡眠会使人精神不振。
项目
积累与运用
阅读与理解
习作与表达
总分
A,睡眠会导致人体生物钟紊乱。
C,睡眠并非越多越好。
D.人睡醒后会感觉头晕、不适。
得分
3.按要求填空。(1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0分)
(1)追梦的我们,总会执着追求,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要有“
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6分)
通则久”的意识:拥有“红军不怕远征难,
”的不畏艰难险阻
传统节日富有厚重的精神寄托:春节bian pào(
)声声,锣鼓uan nao
的英雄气概:面对未来的学习要有“」
更有早行人”的紧迫感:
),寓意着wan xiàng geng xin(
):清明细雨蒙蒙,最是jituō(


亲人的isi(
):端午温馨祥和,让人不禁怀念当年pai huai(
珍惜年少时光,发奋努力,不要等到“
事非经过不知难”,
)在汨
罗江边的爱国诗人屈原…
更不要等到“少壮不努力,
”才追悔莫及。
2.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16分)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跟随李贺感受到了“大漠沙如雪

(1)辨汉字之音:一位同学受邀担任毕业典礼主持人。他发现主持稿中有一些词语读
的边塞风光;跟随王维欣赏到了“渭城朝雨浥轻尘
音他掌握不准,请帮他选出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的清新
A.渣然泪下(shan)
急遽变化(shū)B.戛然而止(ji6)》
噙着眼泪(jn)
明朗;跟随韩愈饱览了长安“天街小雨润如酥,
”的早春景象:
C.头晕目眩(xuàn)饶有趣味(ro)
D.撰写串词(zhuan)
锲而不舍(q)
跟随叶绍翁感叹“
一枝红杏出墙来”
4.语言运用。(4分)
(2)书汉字之形: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A.幼稚粉碎寂寞含糊
B.染缸抵抗书藉缺乏
(仿写句子)
C.魔鬼敏感优伤荒凉
D.恰好耽搁避免轻脆
(3)明字词之意: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别枝惊鹊(横斜的树枝)
B.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足够)
(2)听到作文大赛获奖的喜讯后,我看到路边的喇叭花吹起欢快的乐曲,两只蝴蝶翩
C.处士笑而然之(认为他说得对)
D.烈火焚烧若等闲(平常)
翩起舞,就连田地里的小狗也在夸奖我,汪!汪!汪!(仿写句子)
(4)悟词语之用:小语在毕业典礼主持稿中使用了一些成语。下列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是(

A,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才能获得成功。
5.快乐读书吧。(4分)
B.还记得那次比赛,我们和对手实力旗鼓相当,最后大家咬紧牙关才拼得了第一
(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C.我们要牢记老师的谆谆教导,不要总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我认为英国作家笛福写的《鲁滨逊漂流记》一定要让同学们读一读。因为书中的
D.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心向阳光、努力奋斗,等待重见天日的那一刻。
的人,是每个人学习的好榜样!
(5)挑句子之妙: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鲁滨逊是一个
A,听了这个故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B.通过读《滥竿充数》这个故事,使我受到了深刻的启发
我认为你说得很有道理!这学期,我们还阅读了许多外国名著。比如《骑鹅旅行
C.
造纸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记》中的主人公
性格鲜明,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熟悉的同学。
D.班会课上,我们通过并讨论了“告别母校”的活动计划。
(6)用标点之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有人说:“每个人都可以从《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学到一些东西”。你学到了什
A.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
么呢?结合书中内容,联系自己生活,写一写。
B.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C.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D.
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
第二部分:阅读与理解(30分)
(7)查课文之解:下列句子中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一)文言文阅读:不说谎话(7分)
A.
《骑鹅旅行记(节选)》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能太调皮捣蛋,要善待动物。
(司马)光年五六岁,弄胡桃①。女兄②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子以汤
B.
《好的故事》一文对美好梦境的描绘,表现了鲁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脱之。女兄复来,问脱胡桃皮者。光日:“自③脱也。”光父适④见,诃(hē)⑤之
C.
《表里的生物》呈现了一个好奇心特别强也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
日:“小子何得谩(mán)语?”光自是不敢谩语。
D.
《学弈》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
一选自《邵氏闻见录》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2025年上学期期末文化素质检测试卷六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